长江路,见证合肥的历史,感知合肥的变化。作为“安徽第一路”,长江路可谓承载了这座城市的无限风光。时雍门、映典纪念碑、淮浦春融、洪家花园、三八布店……单是两边的建筑名胜,就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今天的长江路包括长江东路、长江中路和长江西路,而大家习惯说的“安徽第一路”其实最早是指长江中路。 《嘉庆·合肥县志》记载,时雍门内有小东门大街、范巷口、前大街。1945年的《合肥城区一览图》记载,自小东门至西平门(今大西门),内有小东门街、前大街、西门大街三条道路。 1945年,从安徽临时省会立煌县(今天金寨县)搬迁到合肥不久的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在报纸上颁布了一条告示,为纪念抗战胜利,把合肥城里的3条道路分别更名为中山路、中正路和映典路。其中,中山路就是在三条老街的基础上改建的。 中山路的名字存在于1946年至1949年之间,但过去传媒不像今天这样发达,政府发布的资讯难以有效地传达到市民中间,何况过去合肥城里的文盲占了一大半,能够看报纸的只是少数人。而三条老街已经存在好几百年了,老百姓叫顺溜了嘴,大家仍然习惯称呼它的旧名字。 重新命名的中山路与过去其实没有多大改观,道路还是那么狭窄,路面还是那么破旧。 据老合肥们回忆,中山路大多数路段为石子路面,落水桥以东还是土路,东边自三牌楼开始,西边自金巷开始都是弧形的道路。 1947年的时候,因为道路狭窄还出过一档子事。警察局的一辆警车因为赶着公务,速度稍微快了一些,哪知迎面来了一辆自行车,赶忙一打方向盘,却一头撞进一家理发店。 这件事在合肥引起了很大反响,当时的报纸以《吉普车剃头,理发店遭殃》为题大肆渲染,社会人士强烈呼吁,要合肥县政府“拓宽街道,以壮观瞻,以利商旅!” 可惜的是一直到合肥解放,中山路也没有丝毫改变。 民俗学家牛耘先生生前曾给我讲过长江路的故事,他说以前的前大街最宽处也只有只有五六米宽。小时候他们经常看到路两边的街坊晾晒衣被,把一根竹竿往对面人家的屋瓦上一搭,或者干脆两边拴上一根绳子,行人就在飘扬的“万国旗”下穿来穿去。 国民党的安徽省政府迁到合肥以后,路上开始有了汽车的身影。不过,当两辆汽车迎面开来的时候就好玩了,其中一辆车要找个稍微宽一点的地段停下,“礼让”另一辆汽车错车,然后才能够通过。 中山路从老的“张顺兴号”到井梧巷那一段最繁华,过去是买卖人聚集的地方,路两边开了许多店铺,著名的除了糕点铺,还有猪肉铺、药店等。 不过,中山路上著名的买卖还要数土布行,鼎盛时期,一溜排十几间铺面,做了半个庐州城的土布生意。 他问我听说过三孝口的镇火石吗?边讲解边拿出一本《合肥民间故事集萃》,让我看上面的故事。 过去中山路与横街交汇点(今天长江路与金寨路交叉口)有一块紫红色的大石头,约一米见方。当时路中间铺的是青石条,天长日久,都被独轮车压出一道深深的轴痕,但惟独那块看起来十分粗糙的大石头却一点痕迹都没有。 老辈子传说,那是一块镇火石,千万不能移动,否则就会发生火灾。所以即使在合肥解放前夕,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军队将中山路上的青石条悉数起出去修建碉堡时,也不敢触动那块大石头。 有一种说法,1954年拓宽这条路的时候,那块石头仍然没有搬走,被深深地埋在了地底下。 号称“安徽第一路”的长江中路,东起长江路桥,西抵环城西路,全程长2990.3米。 从1950年开始,合肥市政府逐年逐段修建、扩建该路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1985年至1991年,长江路经历了数次改造和扩宽,扩建后快车道宽14米,两侧慢车道宽各3~5米,分隔带宽各1.5米,人行道各宽5米。 其实,合肥的城市道路得到根本性改观,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就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西门那一带还有不少的草房,印象中路北边还比马路低不少,去旁边的巷子还要下几级台阶。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车辆急剧增加。为了缓解拥堵的交通环境,长江路又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范围的改造。拓宽了车道,加装了人行隔栏,并对沿街店铺进行了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