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非天堂羡围棋,催伊匆匆去-“陈祖德老师乃是真正的德艺双馨”

[复制链接]

2142

主题

2547

帖子

81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1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08:1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度雄踞事业顶峰的人堪称人生辉煌了;真诚待人、蔼然冲和的明星称得上世间良友了;博古通今、舍命著述的智者一定唤起普遍的尊敬;勤奋多思、廉洁自好的官员势必赢得由衷的爱戴。将这些品性合为一体,就是陈祖德老师。
既是谦谦君子,又是英武战士——祖德老师乃是真正的德艺双馨。

如今,当新著忽而成为遗著,手书镌刻“理参河洛,体用阴阳”(围棋原理)的铜镇纸眼见成为故物,怎不教人抚物思人,悲戚难抑……
我和祖德老师的友谊,转眼已经四十五年了。

作者与陈祖德的合影
在史无前例的“浩劫”之初,一九六七年寒冬,虎狼当道,文明崩塌,百业萧索,人心迷茫,一帮无课可上的清华棋迷迎来了同样无棋可下的全国围棋冠军陈祖德,就像迎来阳光一样。没想到那时热情纯朴的情怀,竟然陪伴了祖德老师和我们一辈子。
清华的围棋伙伴们星散了,各自揣着围棋的火种。唯有少年常振明没有远去,在祖德老师的关注下他差一点走上了职业棋手的路。是围棋塑造了他的眼光、思维与性格,支撑他涉过荆棘路,在新时期的十字路口,他果敢地踏上了通向未来的金融巨子的成功大道。

十多年后,当我在深圳蛇口迎接祖德老师,充溢心中的何止是欣喜,更多是慨叹!一九九六年,祖德邀请我和雅华去方庄他府上做客,他的孪生公子刚刚一岁,雅华喜滋滋地两手各抱一个亲了又亲,祖德则拉我下了一盘授三子棋。那年岁末我给他寄去贺年片,上写:“人生如棋多感悟,避薄趋厚好收官。”(按:“收官”是围棋术语,收束整理以终局的意思。)

陈祖德老师一家,双胞胎儿子是“两宝”
二○○○年七月,我从广州接祖德来深圳商谈与中国围棋协会合作创办围棋网站的构想,事毕祖德提出跟我们兄弟二人下指导棋,我问职业棋手工作之余难道还有下棋的兴致?祖德说:“我是下不腻的;再说让业余棋手满足了,不也是我的工作吗?”

大国手来到我家,同我夫妇又是两盘指导棋。这时发生了有趣的事。
雅华先下完,上网接着玩去了。忽听得她在电脑房里“呼救”,是棋势不好,要我们帮忙。祖德说“我来”,起身进屋坐下,岂料他从未下过网络围棋,连鼠标都拿持不稳,那时的天元围棋网站棋盘只有豆腐干大小,这下苦了我们的陈九段,第一招就点错了位置!看得我和雅华捧腹大笑……后来还有不听使唤的误操作。不过到底是围棋泰斗,输定的棋居然反败为胜了!我们大笑网络那一端看不见的对手,他败得稀里糊涂,哪里想得到后半盘操刀的竟是威名赫赫的陈祖德呢?



1996年12月21日,作者与妻子雅华来到北京,受陈祖德之邀去他家做客,和以往见面时一样,总是陈祖德主动提出下一盘棋。(摄于北京芳古园陈宅)

祖德有剪报的习惯,那天我推荐给他用刀尺剪报的快捷办法,把桌面上的塑胶垫板和一柄切刀连一组刀片收拾起来送给他,祖德很是喜欢。我送他到机场,目送他在入闸口向我挥别。不料晚上祖德打来电话,怅怅地说切刀被机场安检收掉了……
二○○一年一月,陈祖德应沈君山博士的邀请,第一次踏上了宝岛台湾,我也作为“两岸文化名流围棋交流赛”的成员,随他一路对弈、观光。我同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在风云楼下了一局棋,同伴开玩笑说:与沈君山手谈,陈祖德督阵,何香涛摄影,你这盘棋的规格可是了得!


作者(左一)与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右一)对弈,陈祖德(中)观战,2001年1月摄于新竹清华风云楼)

二○○七年四月,原定我们随祖德赴香港参加回归十周年庆典围棋活动,因雅华的病情复杂化,不得不放弃。八月,祖德再来深圳,执意与我们共进晚餐,说了很多话……

两年后,雅华撒手离去了……祖德闻讯发来短信:
昌民,刚看到您的短信,实在没料到,太不幸了。您的妻子也是我的好朋友,我对她印象非常好,但人生如棋,世事难料,只能请您节哀保重。祖德


何香涛教授鼓励我游走下棋,以疗心灵之伤。在北京祖德老师的新家,夫人准备了丰盛的火锅迎接我。天宇、天宁上初三了,很懂得招待客人。我拿出立着一排小鸟的水皿作为见面礼,祖德接过放在书案上,顿感喜气氤氲,很是喜欢。我向他索一幅字,他欣然应允。

我打开他的电脑,把推荐给他看的内容调上桌面,又帮他调节显示器的分辨率,祖德笑了:“啊,我的棋盘从今是方的了!(过去一直是变形的)”我告诉祖德的女弟子王香如,要留心为老师做这些事。

条幅写好了,祖德打来电话让我去取,我怕麻烦他们,建议寄来我下榻的酒店,祖德不肯,说“想再聚一次”。还说一直有心请常振明到新房子吃饭,我赶忙联系振明,不巧人在香港,祖德有些失望,说“只好另待时机”。
清华同学姜彦福教授和我一起去祖德家。我捧过“天地人和”四字条幅,连声道谢。祖德的书法有一种虎气在,问他师承何人,他说自己摸索而已。
美餐之后在宏敞的书房坐下。祖德谈了国家体委的寒心旧事,对昧心害人者痛加贬斥,又说某人卑躬屈膝,某人铁骨铮铮,拂拂一股刚正之气。我把前次的照片存到电脑桌面,又下载了搜狗输入法,彩娟夫人非常满意。
残雪犹在,出门抖擞,祖德老师一直把我们送到蒲黄榆地铁站……
二○一一年四月清华百年之际,我应邀上京出席盛典,突然得知祖德病危住院的消息!
国手王煜辉陪我去协和医院看望祖德。七十多日不食、身上挂着营养液袋、连着控制仪器的他十分清瘦羸弱,却仍然梳洗得整洁明净,透显着仁者智者的尊严。



陈祖德强撑着为作者题辞,令人又感激又不忍。(王煜辉摄,北京协和医院,2011.4.27)



我在《祖德兄,我为你祈祷!》一文中写道:

祖德一边说常振明“助莫大焉” (出书与作序),一边吃力地起身,拖着控制仪缓缓坐到桌边,摆弄一会儿钢笔,在给我们两人的书(按:《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中刚出版的两册)上用力写下遒劲的题辞。
半小时过去了,我们起身告辞,祖德说什么也要起床相送,我止住他,说:“你要是起来,我们就跑着出去……”我再次向他祝福,俯身把脸贴在他的额头上……
强大的祖德似乎闯过了这一关!我又看到他缓步赛场的电视镜头……
可是,坏消息接连传来,虽不情愿,我心里明白步步逼近的是什么……
一个年轻棋手,就要实现“战胜日本”的梦想时,“浩劫”发生了。
当他进入中年,正要再次崛起的时候,无情的顽症将他击倒。
他站了起来,肩承领导与推动中国围棋复兴的大业,继续奋争了三十二年;他的最后一个梦,是完成十四卷之巨的《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
当他再也拿不动笔的时候,只完成了八卷,在世人的叹惋声中赍志以殁。
比这更不幸、更悲壮、更唤起同情与敬意的人生,即使有,也不会多……
他不是贪心敛财或有很多积蓄的官员,可是他不欢迎募捐,辞谢资助;他是最需要帮助的病人,却有时会自己搭车取药、寻医,不想添累别人。
怀念他的时候,最先想到的除了他超群的棋艺、智者的风采,更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样接近纯粹的人,当今世上已经十分稀缺了。



2008年11月23日,无锡棋迷与众名人展开“车轮大战”。图为陈祖德和无锡小棋迷“过招”
或许,只因天堂羡围棋,催伊匆匆去。
我愿意这样想,我也只能这样想……
2012 年 11 月
作者与陈祖德合影,2001年摄于台湾日月潭

附:陈公祖德行略
围棋乃中华文化之瑰宝,人类智慧之明珠。人生结缘围棋即若幸事,艺娴为国手辄众人仰慕,然独步于时代、兴开山之举、令国人扬眉吐气如陈公祖德者,中国棋坛比肩几人欤?
祖德幼秉家传,长承善弈耆宿沾溉,复蒙名帅良臣识赏,修得超群棋艺,三度占鳌首,演创“中国流”,以弱冠踏破东瀛九段之阵,一洗吾国弱旅之羞,于近代中国功莫大焉!

陈祖德老照片
忽焉山河云蔽,家国罹难,祖德其时二十有二,奈何徒有冲天之志,恨恨挥泪而去,蛰伏工厂,孜孜播种于民间,长夜呼梦于床榻。国运关乎棋运,良有以也!
中年祖德无时不思作续梦之搏,讵料横遭病魔逆袭,命舛如此,闻者痛心。
俟神州霾扫云消,祖德壮心不已,居中国棋院院长等要职,细理方策,改良体制,擢拔才俊,著述文章,中国围棋呈今日之强盛绚丽,宁无铺路搭台建制振旅之艰辛及远谋乎?其《超越自我》励志鸿篇,影响尤逾围棋之外。
惜哉天不假年,顽疾复来,隐忍抗争,力终不逮。弥留之际以名山巨作《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之剩墨图文面授弟子,心中念念者唯吾国文化精华之传承流播,而言不及其余,妻子纷泪,见者动容。
祖德一生清正磊落,一丝不苟,平易近人,惜贤爱才,担风袖月,崖岸自高。术道业绩,可圈可点,后进尊之为师长,外人敬之为先驱,学者引之为同道,棋痴视之为良友。
围棋所演乃宇宙万物之理,今一代英才化入宇宙,以天地纵横为棋枰,以日月星辰为棋石,棋士宿命,舍此而谁?伟哉祖德!
余昌民敬撰
公元二○一四年盛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4 11:23 , Processed in 0.2344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