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夏天,荷兰林堡布林瑟姆的一个树林里,有一群小朋友正在享受夏令营。 他们是8月8日这天乘坐公交车,从Heibloem家里来这参加儿童夏令营的。 一行36人中,有个11岁的小男孩,名叫Nicky Verstappen。 8月10日这天晚上,Nicky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回到自己的帐篷里就寝。 然而,第二天凌晨5点, 同宿的小伙伴一扭头,就发现Nicky不见了。 大清早的,Nicky怎么突然不见了? 找遍了整个营地都不见人影,朋友和负责人们都有点慌。 难道是贪玩跑远了?或者是被人带到什么地方去了? 搜查半天都找不到Nicky后,营地的大人们赶紧报警了。 一时间,警察、当地居民志愿者都出来找Nicky。 他们穿过树林,带着搜查犬,甚至有人提供了直升机,一起在树林里和田野上找Nicky。 经过一番搜查后,坏消息传来了: 警察在一片玉米地里找到了Nicky, 不过当时的Nicky已经是一具尸体, 更让人难过的是,Nicky身上还有明显的遭受过性虐待的痕迹。 那个原本应该有个快乐的夏天的Nicky,就这样在树林里永眠。 是谁杀了虐待并杀害了他???!!! 为什么会有人对一个小男孩做出如此恶毒的事情? 为了抓到伤害Nicky的罪魁祸首,荷兰警方开启了长达20年的调查之路... 【失踪当晚,睡在他帐篷旁的是曾经的儿童性侵犯!】 原本是开开心心去过夏令营的小男孩,却在帐篷里失踪后被杀。 Nicky的悲剧让荷兰媒体大为震动,家人们也痛不欲生,誓要将凶手绳之以法。 警方也非常想要尽快抓住罪犯。 首先,他们收集了案发现场能够采集到的关于凶手的所有信息。 在Nicky的衣服和现场遗留的一根香烟上,发现了疑似凶手留下的DNA。 而后,警察们列举了一系列有可能作案的嫌疑人。 如果DNA能够和这群嫌疑人中的任何人匹配上的话,案件就能迅速告破了。 但实际操作起来,这个过程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 1998年时,荷兰警方并没有居民DNA信息库可以把罪犯的DNA信息提交上去进行比对。 DNA作为现场最关键的证据,也要在有嫌疑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正在警方不知该把怀疑目光投向何处时, 夏令营的创始人,已经80岁的Joos Barten失踪了。 几乎是在他失踪的消息传开的同时,关于他就是杀害Nicky真凶的传闻就扩散开了。 人们之所以会怀疑一个80岁的老人也是有原因的: Joos Barten这个人,作为Heiblom当地的一所小学前校长, 很多年前曾经因为儿童性侵丑闻而被定罪。 从监狱服刑结束后,他回到社会,改过自新,加入了青少年夏令营组织。 案发的当晚,他就在Nicky帐篷不远处睡觉! 一开始,Barten作为营地的负责人,在发现Nicky失踪后也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警方的搜救工作。 期间,他还多次指出Nicky有可能出现的方向。 同时他作为营地的负责人,在案发后几乎每天都会接受警察的问询。 但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警方还没有把他列为嫌疑人。 在这个节骨眼上,Barten莫名其妙地就失踪了,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否是畏罪潜逃。 这时候,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一件似乎能给“Barten就是真凶”增添实锤的事: 1998年8月5日,也就是案发前三天,Barten还负责有另一个夏令营活动, 在这个夏令营活动上,有个15岁的女孩说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 于是她就去找营地的负责人,并最终从Barten那里拿到了成年人才能服用的安眠药。 吃过药,她就在营地员工帐篷里睡着了。 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衣服被撕破了,腹部也疼痛得厉害。 所以,在听闻Nicky被奸杀的消息后,她也开始怀疑自己当天是不是遭到了性侵。 有前科、有在场嫌疑、有作案动机,还有高度可疑的“逃跑”行为, 很快,警方就正式把Barten列为嫌疑人。 但接下来的调查并不顺利。 一个80岁的营地负责人,在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的指控下,是否能够被列为犯罪嫌疑人被追捕? 荷兰的刑事调查部门和检察院在这方面意见无法统一,开始争执。 同时,也许是为了维护夏令营组织方的名誉, 活动的组织者们都极力洗脱自己和Barten身上的嫌疑。 警方的问询工作也不是很顺利。 另外,因为警方为了追查潜在的凶手而大量问询当地居民, 甚至是将许多人都当做潜在嫌疑犯怀疑调查,让当地社区的部分居民产生了不满情绪。 就这样,Heibloem当地的居民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觉得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支持警方将凶手捉拿归案; 一派是绝对调查过程也应该保证公正性,不能随便大范围地怀疑人,对社区每个男人都做有“有罪推论”。 就这样,到了1998年11月,也就是案发三个月后, 失踪的Barten没有消息,怀疑过的人的嫌疑最终也都被一一排除,案件陷入了僵局。 荷兰警方只能通过悬赏的方式,希望民众能够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关于Nicky遇害的热度,似乎就随着这种僵局,一天天凉了下去... 【十三年后,即使把坟挖出来,也要找到真凶!】 这种僵局一直持续到了1999年的4月份。 眼看着Nicky的案子还没有个结果,就要淡出大众视野, 荷兰的犯罪记者Peter Vires通过自己的调查,在1999年四月份发布了案件的详细报道。 Nicky被杀害的故事再次展现在公众视野里。 这一次,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站到Nicky父母一边,体谅和支持他们的坚持。 (在调查报道视频中的Peter) 于是,1999年8月,关于Nicky一案的DNA比对工作再次开启。 在之后的3个月里,有40名男子,都曾经作为潜在嫌疑人被警局传唤,进行DNA取样。 他们有的,是曾有类似的犯罪前科的人; 有的,是被人举报有嫌疑的人... 但让人失望的是,尽管已经尽可能地把所有可能的嫌疑人都派查一遍了, 40份DNA样本最终都显示,和案发现场收集到的DNA不匹配。 难道,凶手真的就是已经失踪了的Barten? 在迟迟找不到嫌疑人的情况下,关于Barten就是真凶的指控,越来越多。 虽然警方在寻找嫌疑人这头工作没有进展,但在DNA提取和分析方面却因为技术手段的进步时有收获。 2004年,关于Nicky一案的DNA分析技术有所提高,人们得到了更为详细清晰的DNA样本。 2008年,警方根据最新的技术,从Nicky遇害时所穿的衣服上,找到了更多的DNA片段。 警方将这些DNA样本和当时与Nicky接触过的室友、工作人员等做了对比,都不符合。 但是,这也意味着这些DNA样本,极有可能都是来源于杀害Nicky的真凶。 一旦找到和已有DNA样本匹配的人,就是找到了杀害Nicky的凶手! 这些十多年里,从结果上来看,案子似乎毫无进展, 但调查在媒体和公众的追问下,从来没有中止过: 不断有新的嫌疑人冒出,不断有人被排除嫌疑。 演变到后来,甚至有人“主动来自首”说自己是凶手,但最终却被证明和案件一点关系都没有。 比如,2005年,有人在Nicky死亡的纪念石碑附近自杀,并留下遗书说自己犯过很多错,其中就包括杀害Nicky.. 但经过警方调查,这个人最终被证明和Nicky遇害一案毫无关系。 又比如,2006年时,有人在Nicky的墓碑上留下8封匿名信,暗示警方是他们杀了Nicky。 留匿名信的人最终被找到了,但是又被证明这一切只是恶作剧。 之后,又是同一个人,因为破坏Nicky的纪念碑被捕,被监禁了三个月... 越来越多人不满这种用他人的死来开玩笑的行为, 居民们对Nicky父母的支持越来越强大,调查记者Peter也从未停止过跟踪报道。 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2010年3月26日,荷兰司法部门宣布: 针对Nicky遇害一案,即将进行大规模的DNA调查。 大概会有107名男子收到提供政府要求提供DNA样本的信件,希望公众能够配合。 最开始报道案件的记者Peter,也被准许补充这份需要提供DNA片段的人员名单。 这个“要求”和之前警方的传讯是不一样的,本质上来说,完全是靠公民自愿提供。 因为警方没有任何有力证据怀疑他们中的任何人,所以如果他们不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拒绝。 2010年10月,这次DNA研究工作结果公布了: 在被邀请的107人中,只有80人主动提供了他们的DNA,无一符合; 有3人样本已经在数据库中,无一匹配; 有3人拒绝,没有样本; 有15人因不明原因失踪,没有样本; 还有2人不在荷兰境内,没有样本; 还有4人已经死亡,没有样本; 但非常值得人注意的是,在这4名已经死亡的人中,就有当年被警方高度怀疑的Joos Barten-- 多年后根据Barten亲戚的回应人们才知道, 早在2003年,时年85岁的Barten就因为突发疾病过世了。 到2010年时,他的棺材都被埋入土中7年多了。 但是,案件并不能因为“嫌疑人已经死亡”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结束。 如果是真凶,就算已经死了,也不能逃脱杀害儿童的罪名。 于是在公众的强烈要求下,2010年11月23日, 荷兰检察院允许警方挖掘Joos Barten的遗体,提取DNA样本,和Nicky身上的DNA残留痕迹做对比。 三天后,DNA对比的结果出来了: Barten的DNA和警方在犯罪现场收集到的DNA都不匹配。 他不是杀害Nicky的真凶... 不过,警方依然认为,“不匹配”也不能完全排除Barten曾经参与作案的可能性。 他或许不是主谋,或许不是动手的人,但也有可能是共犯。 他的嫌疑能不能彻底洗清,还要等到真正的凶手落网,真相大白时才能得知。 坚持了10多年的关键人物,就这样排除了真凶嫌疑。 那现场留下的陌生人DNA到底是谁的? 真凶到底去哪里了? 2010年对于所有关注Nicky一案的人,都是心绪难平的一年。 他们曾经以为自己离真相很近了,但又一次发现都是假象。 凶手到底在哪里?是死是活?是否还在逍遥法外? 难道是因为DNA调查的范围还不够大,才找不到这个人吗? 要坚持调查下去,真的需要无比坚定的信念支撑... 【20年后终落网,真相来迟却没缺席!】 2018年,11岁小男孩Nicky在夏令营中遇害的悲剧已经过去20年了。 20年了,当年一起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但Nicky始终还是那个11岁的小男孩。 真相难道永远都不得而知了吗? 20年间,人们一次次靠近真相,却一次次希望落空。 但他的家人、调查记者、负责案件的警方,却从没有真的遗忘Nicky。 调查还在继续! 在2018年1月,荷兰检方宣布, 将要求林堡省的21500名男子提供他们的DNA样本,以试图追踪杀害Nicky的凶手。 当年只要求107人参与对比,让真凶得以逃脱,那这次我们就把范围扩大200倍! 这项DNA筛查计划,从2018年2月开始,几个月里收集到的样本总数超过15000份, 这个样本是荷兰历史上收集到的最多的,其中绝大部分DNA都是居民们自愿提供的。 从中也可以看出来,荷兰民众们对于Nicky一案调查的支持。 他们并不是为了“自证清白”,而是为了配合警方调查: 现在的DNA技术,让警方可以锁定和犯罪现场DNA相似的DNA样本。 这也就是说,这被查的2万人中,如果有人是凶手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那亲戚提供了样本,也可能在比对工作中被筛查出来,从而大大地缩小警方排查范围。 这一次,终于有了和犯罪现场DNA接近的样本! 2018年8月22日,警方宣布锁定了一名55岁的男子Jos Brech。 他本人从2018年4月后就失踪了, 但是通过他亲属的DNA对比,警方有理由怀疑他就是当年的凶手。 随后,警方搜查了他在荷兰的住所,从中收集到了他本人的DNA样本。 经过对比,他的DNA和当年从Nicky的衣服、裤子上检测到的DNA样本完全符合。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他就是当年杀害Nicky的凶手! 经过20年的调查,终于找到了和现场凶手DNA样本完全符合的嫌疑人! 这一消息很快就在欧洲扩散开来,所有人都在等着警方将Jos Brech捉拿归案! 荷兰警方迅速公布了Jos Brech的照片。 8月26日,西班牙警方在巴塞罗那附近的Castelltercol找到并逮捕了Jos Brech: 当时的Jos正准备去树林里砍木头! 作为一个野外生存专家,过去几个月他一直在不同的树林里藏匿! 8月28日,Jos Brech已经被西班牙警察交给了荷兰警方。 这一持续了20年的凶案调查,终于能进入到庭审阶段了! 一时间,家人、记者、警方百感交集: 细细回顾这20年的调查,原来他们曾经有那么多次,和真凶擦肩而过... 【案发时,凶手还在犯罪现场接受警方采访】 在警方锁定Brech后,也查询了他的犯罪档案。 原来在1985年时,也就是Brech才22岁,受害者Nicky出生的两年前, Brech就因为涉嫌性侵犯而接受了警方的调查。 但是,当时的案件并没有得到认真的处理,Brech没有受到严苛惩罚。 或许是因为犯罪的成本太低,被抓的概率太小, Brech就渐渐发展成了一个具有虐待儿童倾向的人。 1998年8月,在Nicky遇害后不久,警方曾经在树林周围遇到了Brech。 当时的他也在和夏令营靠近的树林里露营。 但是警方对于这个出现在犯罪现场附近的人,并没有产生怀疑。 他说他只是一个路人,还作为证人接受了警方的采访。 就这样,原本近在咫尺的凶犯,被当成了一个无辜的人,从警方眼皮子底下溜走。 一逃,就是20年。 而这20年间,Brech是否有因为警方的调查感到一丝恐慌和害怕,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根据公开资料,可以知道的是, Brech 在杀害了Nicky后,还在童子军组织工作了很多年。 之后,因为性虐儿童的陈年丑闻被挖出来,他离开了童子军组织。 随后他居然又进入了一家幼儿园工作.... 这么多年来,凶犯居然一直在警方眼皮子下, 虐杀儿童的真凶,居然一直在儿童们身边!!! 现在,关于Jos Brech的审判可能还需要等一段时间。 各国媒体们也很感慨荷兰警方对追捕罪犯的执着: 20年时间,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启,收集了一万多份DNA样本,最终找到凶手... 这一切听起来是一个令人激动和倍感欣慰的结局: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尤其是调查记者Peter R. Vries的坚持,让人最为触动: 从1999年起,因为他的报道,Nicky遇害一案一直保留在公众视野内, 他作为一位专门处理未解决案件的荷兰记者,经常在电视节目中提到这一案件。 Nicky的母亲也说:“没有他的帮助,我们没有办法坚持那么远。 他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无论何时,他一直在那里。” 但是,在这种欣慰背后,或许也该冷静想一想, 为什么30年前,警方会放过一个性虐儿童的嫌犯; 为什么20年前,没有人反对一个性侵犯当夏令营的负责人,没有人能注意到那个在犯罪现场徘徊的凶手; 为什么在之后的20年里,人们会纵容一个性虐儿童的罪犯继续在幼儿园工作... 这么多年里,是否还有别的受害者,是否还有逍遥法外的罪犯,是否还有没有得到伸张的正义... 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尤其是在和生命有关的行业里,预防永远比补救更重要。 进入一个需要和儿童接触、对他人生命负责的行业, 应该有更严格详细的资质审查,应该更认真考虑每个从业者的背景。 或许我们永远没有办法阻止某些个体作恶, 但是可以通过更合理的管理,尽可能地降低犯罪行为得逞的可能性。 在罪恶发生前,抓住那些可以阻止罪恶的机会,防患未然。 或许,对于每一次悲剧的追究到底, 不仅仅是为了还受害者一个公道,让罪犯们获得应有的惩罚, 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下一次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