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75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很多棋童家长都会弄错的四个问题-家长们常犯的错误,有些甚至是认识上的误区

[复制链接]

2564

主题

2748

帖子

918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1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00: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来源于微信号:逆袭的大叔

做围棋棋童的家长,挺熬煎。孩子高歌猛进时,担心孩子骄傲。孩子陷入低估时,比孩子还痛苦。孩子连续输棋,还得压制住心里的翻江倒海,去鼓励孩子:没事,爸爸(妈妈)相信你,好好努力,你一定能行的。或者告诉孩子,没事的,棋输了,没关系,这都是你成长路上的一盘练习棋,重要的是涨棋,而不是一盘棋的输赢。而自己不开心的那张臭脸,任怎么隐藏,还总是露出了多处的蛛丝马迹。

没错,上面说的,我都干过。家长常犯的错误,甚至是认识的误区,我也一个不拉地犯过。我简直都可以改名为:NXDASHU.不掉坑里不舒服斯基。

打勺

打勺这个词,我是2013年,孩子学棋一年零一个月时,第一次带他去参加少儿百灵杯,在火车上跟几位从帝都来的棋童学会的。

打勺,我是这样理解的,泛指低级错误,稍微一用心就可以避免,但偏偏就下错了的。在高手那里,一般指低于自己水平的错误。

于是,在棋童之间、棋童家长之间,常听见这样的对话:本来大优的棋,打了一个巨勺,输了。言语之间,很是惋惜。

其实,就像人们慢慢认识到在文化课学习中的:没有粗心,没作对就是不会。至少是掌握的不够熟练,一加一为什么没人错?
打勺的瞬间,一定是孩子在围棋技术、态度、情绪、体力、心态、判断等某个方面出现问题了。打勺,也是棋力的一部分。

尤其不能留给孩子这样的印象,本来是赢棋,只是因为自己不小心输了。下次小心了,就能赢回来。不重视的话,打勺也会成为习惯。

输了多少?

孩子从赛场出来,我问的第一句必然是:怎么样?如果是输了的话,很长一段时间,下一句就是:输了多少?想明白了之后,我才改成:输在什么地方了?

中盘败或者输了五个子以上,就觉得是棋力不如对方,如果是输了两个子以内的,心里就充满了遗憾,运气真差啊。甚至会觉得,输了两个子的比中盘败的强。

后来想明白了,都是输了,强什么强啊。输了一点点,有可能是从头至尾都落后。中盘败的,有可能是孩子发现局面落后了,去拼一下,拼败了呢?

不管输了多少,都是输了。就是在下这盘棋的时候,技不如人,是对方在某个环节比自己发挥的好。

输给棋力不如自己孩子的,就认为是孩子不认真

小男孩,多粗心。尤其是像我这样是因为孩子好动,想让他能静下来,才送他去学围棋的情况。

带孩子参加比赛,低段位的时候,很多次都是修理一顿,然后就是一波连胜。后来才明白,开始的时候,是比别的孩子积累的多,只要孩子一认真,优势明显。

很多时候,孩子一输棋,我就会问他,你认真下了么?孩子反应过来后,就基本不理我了。孩子不理我,我更生气。孩子委屈地回答我:你让我怎么回答?我说不认真,你揍我一顿,我回答认真,你就会说,认真了怎么会输?

就像等级分高的职业棋手,对等级分百名开外的棋手,也不敢说百分之百赢一样,是赢的概率高一些,最终还要看对局时双方的临场发挥情况。

围棋是两个人在斗智斗勇,输赢不是孩子认真就能决定的,能让孩子认识到,认真不一定会赢,不认真肯定会输,就足够了。

输成这样,你就不难过?

下棋,没有不想赢的。孩子棋下输了,总希望他自己能重视一点。

不少家长,判断孩子重视不重视,是从孩子表情判断的,如果孩子神情郁闷,甚至是哭了,我们家长就不好意思再熊孩子了,孩子这么重视,再批评孩子就说不过去了。

孩子真的是重视棋的输赢么?很多时候,孩子重视的是家长的反应,其实是哭给家长看的。

那怎么才叫重视呢?输棋了,急着知道自己输到了哪里了,急着找老师复盘,急着自己复盘,才是真的重视。 这个,真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

至于心里难受,其实真正重视时,反而是难以避免的。能迅速摆脱输棋的影响更重要,在比赛和下棋的过程中,尽量减小情绪的波动才是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5-2-23 04:09 , Processed in 3.8585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