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3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芜湖镜湖旁的“柳春园”,为何历史上称为“留春园”?

[复制链接]

2515

主题

2698

帖子

899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9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11:1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柳春园,位于芜湖镜湖的东南角,似一半岛,伸向湖中,与烟雨墩隔水相对,面积约八亩,是镜湖最早开辟的景区之一。然而在芜湖的历史中,“柳春园”其实原名“留春园”,这是为什么?
邑中风景最佳处——镜湖
镜湖,原名陶塘,由大小镜湖两部分组成。镜湖名如其名,湖泊清澈明亮,水平如镜,环种杨柳,景胜一方,历来“为邑中风景最佳处”。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南宋状元张孝祥,辞官回到故乡芜湖,即捐出良田百亩,挖掘成湖,造福桑梓。成湖之后,张孝祥将其命名为“陶塘”,以表达其追随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之情。
图为1928年芜湖陶塘风景照片
镜湖形成之后,也成为芜湖名胜之处。从南宋到民国时期,都有官绅富豪等人士开发建设,为之增添色彩。这其中就其中有座园林,叫长春园。
根据清人钱泳《履园丛话》记载,长春园在芜湖北门外,即原市政协以及体育场一带。后来分割成陆羽轩茶社、洪园和镜湖画社。清代一品大臣黄钺常与当地的书画家在此研究画艺。
“留春园”名称的由来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芜湖知县陈圣修看中”长春园“,同时将长春园一带的园林,重新整修,西南起自一房山,东至洪园,合并为一。新盖琴余别馆、留春舫,广植花木,改名为“留春园”。
陈圣修还作了一首诗:“贤尹爱湖山,合并十之九。小舫曰留春,我为置杯酒。”
“留春园”中“留春”一名,来源于南宋状元张孝祥的代表作《蝶恋花·怀于湖》。其中词云:
恰则杏花红一树,捻指来时,结子青无数。
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
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待我春应许。
——“留春”一名摘取上引张孝祥词结句首二字,定名为“留春园”。
当时的留春园沿湖筑起土堤石岸,桃柳相间,飞燕如织;湖中遍养荷花,画舫悠然来去,波光粼粼,照映着苍翠的赭山、铁山、古塔、一览亭,宛然如汤天池锻制的铁画屏风,骚人墨客常乘画舫游湖饮酒赋诗。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芜湖人、书法家王泽(1759年—1842年),从江西赣南道台任上辞官回乡,购下留春园。并新建了一处园林,取晋代书法家王右军(羲之)名中一字,命名为“希右园”。
王泽在其《湖上新葺小园杂诗十首》中曾写到:
本为童子钓游地,也是中年诗酒场。
劳我以生须逸我,湖山依旧好倘徉。
诗后的注解中写道:园为长春园,陆羽轩旧基,兼有一房山镜湖画社地,后归邑侯陈岸亭明府,名留春园,遂成官廨。久荒。
从“留春园”到“柳春园”
时光如水流逝,留春园也几易其主。清代咸丰时,被毁于兵火。清末以后,米捐局,美以美教会创办的弋矶山医院分院,安徽公学等,先后设立于此。园址逐渐缩小,最后只存下一块地皮,几椽瓦屋,数簇花木而已,“留春园”名存实亡。后人从原本镜湖的“柳阴”、“留春”二桥的桥名中各取一字,将该园易名为“柳春园”。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这里曾被辟为“少年之家”。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镜湖风景区的不断重建,曾经消逝于历史尘烟中的名胜景点又得以恢复,其中包括知春亭、柳阴亭、留春亭、希右亭、两层楼阁式的归去来堂、琴余别馆等徽派风格建筑。
如今的柳春园入口,嵌一块横匾式大理石碑,镌刻“柳春园”三个遒劲大字,为著名书画家刘海粟的手迹。走进园区,水榭、曲桥、回廊,尽显江南园林特色,让游人流连忘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30 23:33 , Processed in 1.2567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