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2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定远抗战录:津浦线上的捍卫与抗击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6 12:4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上千名烈士寂静地长眠于此。(记者曾伟摄)

  作者:曾伟岳晓龙

  因为地处南北交通动脉津浦线要津,新四军从战略大局考虑,先后在定远县建立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淮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以藕塘镇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是华中地区的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侵华日军作为攻击的重点,频频派重兵“扫荡”妄图予以摧毁。

  一条津浦线,见证了定远县的抗战历史;一场池淮阻击战,让定远县的抗战载入全民抗战史。

  1938年,在先后攻陷南京和济南后,华北侵华日军与华中日军准备南北夹击,一举攻下徐州,打通并占领津浦线,将南北连成一片,池淮阻击战就此打响。

  定远县古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现仍为中国南北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津浦线,北起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南至江苏浦口,南北交通大动脉。津浦线南段横跨池河与淮河,是阻击华中日军北上的两道重要屏障,其中池河段阻击就在定远县。

  池淮阻击战成功地阻止华中日军北上进攻,为以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将池淮阻击战视作台儿庄战役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近日,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寻找抗战精神和他的传承脉络,重温了那段难忘的抗战岁月。

  

  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大刀进行曲》

  在重唱一曲《大刀进行曲》中,姬忠奎老人将我们带到当时的抗战年代。

  今年90岁的姬老,离休前是同济大学的干部,参加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军旅生涯则是从安徽定远县新四军2师开始。《大刀进行曲》是他在定远参军时期常唱的歌曲。谈起当年的抗战故事,时隔70多年了,仍然记忆犹新。

  “1942年,我参军,才十几岁,部队给我发了一杆枪,没有子弹,子弹是跟机枪班要的,共4颗。那时候不准随便打枪,又没有子弹,所以经常被鬼子追着打,好几天没有饭吃,最后跑到一个村庄,爬在哪里就睡着了。干部们都在外面放岗,战士们跑了一天都累了,干部们主动站岗。”姬忠奎老人跟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姬老说,那时候一般人不想当兵,当兵苦,又没有饭吃,还有生命危险。而且,国民党在当地搞得影响很坏,老百姓说,好男不当兵。后来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来了,老百姓态度才变了,说好男要当兵,好男要当好兵。“好兵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说起当年日军侵华的情景,姬老差点流泪。

  小鬼子把定远县城围起来,造成很多无人区。房子统统烧掉,见到人就打死,老百姓都被迫离开交通线,逃到山区。

  当时,定远县城驻扎100多个鬼子,300多伪军。蚌埠的鬼子也过来扫荡,战士们就炒三斤米,转移。小鬼子见人就杀,见粮食就抢。老百姓也过得很苦,八年抗战就这么过来的。

  姬老第一次负伤,送到山里,年长的战友给他捎了一碗蚕豆。战友说,小姬啊,这碗蚕豆你要吃五天,这五天情况不好,没有人来看你。结果到第三天蚕豆就馊了,都长毛了,蚂蚁都爬满了。姬老说,那时候我们没有文化,但就懂得一个道理,要抗战就要抗战到底,就是要把鬼子赶走,所以坚持了下来。

  他深情回忆起一场战斗。在一次战斗中,津浦线铁路北面的小鬼子过来增援。警卫班有个小同志,叫小刘,才15岁。在阵地上打阻击,但装备不行,眼看着鬼子都跑了,非常着急,瞅着一个落下的,一把抱住就倒在田里,滚了一身泥。鬼子看是个“小八路”,把小刘一把翻到,小刘硬是用牙齿咬住了鬼子。幸好,警卫排长带两个战士把这小鬼子打死了,小刘才没牺牲。整个战斗打得很惨烈。

  姬老说,中国的男儿啊,前赴后继,勇敢。抗战很多战士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装备,有时就靠一把大刀,不容易。

  

  一张《扫荡报》记录了定远县的另一则战事。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六月二十六日(星期日)《扫荡报》第四版,刊登了一篇报道《皖中一老叟畅述抗敌经过在皖领导游击队迭创巨寇》,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定远县炉桥镇的方绍舟。

  定远县的熊明陶老人一直搜集方绍舟的故事。在他眼中,方绍舟堪称定远抗倭第三人。他说,如果要追溯,定远县出了三个抗倭英雄,一个戚继光,一个明朝开国功臣——靖海将军吴祯,另一个就是方绍舟。

  熊明陶告诉记者,1938年1月,日军进攻定远。此时方绍舟已年逾古稀,但方绍舟却举起抗日大旗,并用自家财产组织了一支约有1500人的凤定抗日别动队,方绍舟担任司令。别动队主要武器是红樱枪和大刀,还有三八大盖、捷克式、套筒等步枪约300支,手提式盒子枪10余支。这支队伍在方绍舟的率领下,从此战斗于定远、凤阳、怀远三县,进行了百余次大小战斗,给敌寇以重大打击。

  熊老说,方绍舟还派部队到合肥、六安、寿县一带协助当地自卫军作战。“定远处于津浦线蚌埠、合肥之间,方绍舟就抓住这个有利地形,破坏铁路等,重创日军,让他们非常恼火。”直至最后,方绍舟被叛徒出卖,1940年在安徽凤阳牺牲。

  方家人可谓满门忠烈。最让人感概的是,他们身上体现的气节。抗战期间,方家共牺牲了5人,他们身上均深具传奇色彩,让人扼腕。

  方绍舟家里的男丁都参加了抗日队伍在外打仗。1938年,定远沦陷,他的弟媳妇唐氏、儿媳妇王氏,为了免受侮辱,带着他5岁的孙女,投水自尽。儿子方国华因为刺杀汪伪政府安徽省省长被捕,被杀害在蚌埠。弟弟方衍,也死于汪伪政府的牢狱中。

  定远的百姓抗战为何如此的顽强?熊老说,定远县民风有着不屈的性格,经常有两三个鬼子下乡,就被干掉,而方绍舟的故事也正是定远人性格的写照。

  

  在定远县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志愿守墓的朱世文呵护着定远的另一段抗战往事。

  作为新四军二师师部的所在地,定远县聚集了一大批抗战的勇士,而王小庙烈士陵园则记录了这些勇士的悲壮。由于这个墓群的存在,才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了抗战惨烈和我们付出的巨大牺牲。

  这个墓园原有174座坟,埋葬了700多位在津浦线附近战斗牺牲烈士,大多数十八九岁。近几年,安徽定远县又将附近乡镇十余处散葬点496名无名烈士集中迁葬到陵园,使得该陵园共安葬1000多名无名烈士。朱世文本是当地的一个村干部,他却自愿加入了守墓人的队伍。“因为这些烈士,才有我们的今天。”

  这个无名烈士墓是全国最大的无名烈士墓群。这些埋葬的战士是从附近的新四军卫生部送来的重伤员。

  屏蔽此推广内容朱世文说,墓地的附近原来就是新四军卫生部的三个卫生所。当时抗战牺牲很大,听老人说,有一次光一仗,就送下来400多个重伤员。“日军极其狡猾,鬼子用两个多团的兵力,扫荡我军一个团,本来武器装备就差距很大,人数又不占优势。”

  朱世文说,由于条件有限,很多重伤员,送下来之后仍然没能救过来,牺牲后,就葬在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刚开始还是一个墓穴埋葬一个,后来多了好几个葬在一起,由于都是木头立的碑文,时间久远,后来无法分辨,就形成了今天的无名烈士陵园。

  抗战精神是什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站在无名烈士陵园前,陵园的纪念碑高耸入云,英雄的故事就埋葬在墓碑之下,这些战斗在津浦线上的勇士虽然无言,却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16 22:52 , Processed in 0.2605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