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被遗忘的茶叶品牌——“五合名茶”

[复制链接]

2437

主题

2633

帖子

906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01:1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业沁/文

我在《五合茶叶的前世与今生》一文中曾经这样记述五合茶叶:五合茶叶始于西晋。据《广德县志》记载,西晋时期,就有寺庙开始种植茶树,采茶制茶,茶树品种保留至今。五合茶叶在明、清两朝皆为贡品,明代嘉靖年间被封为“御茶”。尤以五合升子口为著。入村谷口,树立了一块“贡茶升子口” 地标石。村内有百亩茶园,出产的茶叶被列为贡茶,官员曾在此宣读圣旨,故称其村为“圣旨口”,村民在茶园内建塔供奉诏书,被称为“诏书塔”。1915年以“广德云雾茶”为名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上个世纪中叶“破四旧”时,将村名改为升子口;

五合茶叶之所以独特,是因其生长的自然环境与其他地方不一样,五合山区属天目山与黄山余脉的交汇处、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年均5000个∕㎝3;年平均气温15.4℃,年降雨量1300mm,地面水呈天然弱碱性,水质优良;土壤主要为红黄壤,pH5.0~5.5,上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2.5%左右。气候温和、有山、有水、湿度大、土壤肥力高、尤其春茶在生长期间,野生的兰花、樱桃、毛桃也处在盛开的季节,花开绽放出的清香,浸润了春茶的嫩叶,采摘加工后,泡出茶水香气四溢。

说起五合的茶叶品牌,“五合茶叶”“五合圣封”目前名气较大一些,还有一些诸如“杨滩五合茶”“五合高山茶”“五合云雾茶”“私房茶”等等,都是一些茶农私家起名、没有注册的茶名而已,根本谈不上商标牌子,目前,市镇村打造的“五合茶叶”品牌,正在与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程“竹乡画廊”旅游风景道对接,成为天然生态旅游商品,依靠五合茶博馆为平台,以广德县龙头生态家庭农场(龙康岭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全面提升五合茶叶产品质量,走文旅结合之路,促进茶叶销售,“五合茶叶”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新时代面前。

“五合茶叶”是新时代的新品牌,是乡村振兴中“一村一品”的主打产品。但是,五合茶叶在建国后的 “贡茶”历史,鲜为人知。

01

1949年4月26日广德解放,5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逐步走向安居乐业。

1952年4月初,升子口互助合作组组长兼会计陈家青,接到桐汭乡(现在的杨滩镇)政府通知,要求升子口村在4月10号前,采摘两斤名茶(雀子嘴),邮寄到北京,送给毛主席品尝,要求是一芽一叶带嫩毛。
陈会计听说是送给毛主席喝的,觉得此项任务无上光荣,一定要做好这批茶叶,于是在村上认真挑选了6名年轻貌美的姑娘,在升子口正冲和反冲最好的茶地采摘。

我岳母(今年87岁)陈家凤(娘家在升子口,原大队副主任盛心志爱人)回忆说:“我那年只有15岁,陈会计是我们远房的大哥,要我们只摘一芽一叶,多一皮叶子就不要,尖子上还要带嫩毛,六个小姑娘一人一天还摘不到3两活草(鲜叶),下午4点前下山,趁太阳还未下山,把鲜叶选好,用专用的茶锅杀青后,当天全用手工做出来,叶不能碎,毛不能掉,炒到九成干,再用栗炭烘干。6个人采摘了5天,才完成了两斤的任务。然后,里层用三六裱纸,外层用粗糠纸,再用红绸布,用针线缝起来半斤一包,包成四包,还不能包的太紧,以防揉碎,交到乡政府。大哥回来说,我们升子口的茶叶要上北京,给毛主席喝啦!”
在老人家的记忆里,五合的茶叶因为名气大,建国后有两次“上贡”,时间相隔20年,这是第一次。前全国人大委员长、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在安徽任职期间曾经品尝过五合的茶叶,称赞安徽的茶叶有两处好喝,一是黄山的毛峰,二是广德五合的名茶。

02

1970年代,五合大队农业学大寨已是广德全县的一面旗帜,特殊的地理环境,老游击队根据地,实行大队核算以后,山区公路修通了,得力小三线厂的帮助,高压电线架到了五合,1972年做茶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一改过去手工炒茶的窘境,所生产的屯绿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茶叶做好以后,就在茶厂打包,杨滩供销社采购组直接派人到五合,定级别,记数量,装上卡车,直接发运到芜湖精制茶厂,与其他产地的茶叶配比精制出口,种茶面积逐年增多,产量逐年增加,茶叶成为五合大队的主要收入之一。

正因为其茶汁中含有兰花的清香,1973年新茶上市前,当时的县委办公室,口头通知五合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学江同志,要五合试做两斤清明时的毛尖茶,泡出来后,必须是三尖朝上(一芽两叶),让县里主要领导品尝后,再决定是否量产。王书记接到通知,立即与主任余明江商量采摘的地点、规格以及数量:“县里虽说要两斤,但是,我们至少要做8斤来筛选。”

他俩都是土生土长的五合人,都是1948年入党的老游击队战士,余明江是吴村党支部(五合)1948年成立后的首任书记,至1961年。王学江是接任书记,党性强是他们共有特点。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为了五合茶叶的名气,也更为了五合茶叶行稳致远,他们分别向各支委通了气,将摘茶的地点选择了吴村和升子口两个生产队,而且还指定了具体摘茶的山洼地点,采摘的鲜叶必须是一芽两叶;炒茶时,杀青后,不能揉磨,全用手工在老式茶灶上炒干。

4月10日,王书记带着做好的4斤茶叶进城了。县委虽说只要两斤,但是王书记心里也有一个“小九九”,既然县委要茶,革委会(县政府)不也要喝吗?到了县委后,他又请了革委会(当年的称谓,就是县人民政府)领导也来尝尝五合的茶叶。五合因为学大寨而闻名,书记王学江的名字在当年广德也是“高山打鼓——四面闻名”了。县委和革委会领导喝了五合的毛尖茶后,连声称赞,对王书记说:“口味不错,香气溢人,加之历史上有记载,现在五合学大寨也有名气,干脆就叫‘五合名茶’吧!” 离谷雨还有10天时间,县委办的负责同志当着领导的面,要求王书记回五合后,在谷雨前赶制40斤“五合名茶”送到城里来,用作县委和革委会的专用招待茶。

回到五合后,王学江立即召开了支委会议,宣布了县里的决定,要在五合制作县里的专用招待茶,取名为“五合名茶”。会后,在晚间大队广播站开播时,王书记向全大队革命群众告诉了这一喜讯,并要求六个生产队全力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布置了具体任务,按县里对采摘名茶规格的要求,一芽两叶,选最好的当地茶叶,用老式茶灶人工手炒,每个生产队10斤干茶,谷雨前两天送到大队部,以便精选包装,在谷雨当天送到县里。
从1973年开始,五合除了完成“屯绿”的定购任务外,每年在清明后都要制作“五合名茶”送到县里,作为专用的招待茶,持续到1978年,期间还曾经派人到浙江省杭州市专门学习“西湖龙井茶”的制作技术,也到过徽州地区的祁门县参观“祁红”茶的工艺。

遗憾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队的两委班子负责人几乎没有商品(标)意识,竹木柴炭茶叶,全是计划调拨,当年没有把“五合名茶”注册商标。1979年后,全国农村全面推行“大包干”,五合也不例外,随着大队核算的解体,除小学和初级中学外,合作医疗站、大队办工业和商贸服务企业、茶厂、农田、山林、茶地全部“承包”到个人,“五合名茶”再也没有生产,渐渐被遗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26 23:25 , Processed in 0.2495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