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7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间俚曲孕“梨簧” 百年古韵待新生

[复制链接]

250

主题

297

帖子

11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01:1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卖白兰花、茉莉花、栀子花……”地道的芜湖市井方言,清朗婉转的梨簧调,透着市井的欢快、喜悦。6月4日,镜湖路35号大院内,传出一曲《灯灯调(卖白兰花)》,闻其声,就自动触发了芜湖人的童年记忆:盛夏时节,售卖白兰花的老奶奶,挎着香气馥郁的花篮,笑意盈盈地走来。


  大院里的排练室中,梨簧戏省级非遗传承人丁国银老师正在给高徒燕磊扎水纱。妆罢,“俏娇娥”变身“俊郎君”,燕磊的小生扮相清秀俊逸,颇有丁国银老师年轻时的风采,“手、眼、身、法、步,每个细节都不能忽略,我们还要加一个‘表’,要以生动自然的表演吸引观众,让这出戏更有看头。”吴云、沈先英、燕磊跟随着丁老师学习十余年,去年被评为梨簧戏区级非遗传承人,她们一丝不苟地排练着即将要进乡村、进校园公益演出的剧目。


  “草根”梨簧 百年传承未改初心


  丁国银从艺六十七年,曾出演《狮吼记》《白蛇传》《三请樊梨花》《秋瑾》《江姐》等30多部大戏。从她的讲述中,我们的眼前徐徐展开芜湖梨簧戏辉煌的过去。


  一座城市总是少不了一种乡音俚曲。江淮春日,梨花为妆、丝竹伴奏,因名梨簧。作为我市特有地方戏曲剧种,梨簧戏唱腔由芜湖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村坊小曲、里巷歌谣等发展而来,剧中人的韵白及演唱都是地道的芜湖方言,既有芜湖特色又有江南风韵,是深受芜湖人喜爱的“草根戏”。无论是华丽剧院,还是田间地头,一曲梨簧唱尽传奇故事、百态人生,为一方百姓带来欢乐,梨簧戏传承近三百年,始终未改初心。


  过去在芜湖民间,每年上元、端午、中元,梨簧戏均有盛大的演出,以祈求赭山神姑保佑人寿年丰、四季平安。“1958年芜湖筹建梨簧戏剧团,当时选拔了38个孩子进行梨簧戏强化训练,我就是其中之一,经过大师指导和刻苦训练,1959年5月,芜湖市国营梨簧戏剧团正式成立。”丁国银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芜湖梨簧戏去省城汇报演出,轰动全城。后演出足迹遍及皖、苏、浙三省。


  高峰之后是沉寂。随着时代发展,曾经辉煌的它在上个世纪渐渐退出戏曲舞台。很多热爱梨簧戏的老芜湖人深信:“芜湖梨簧没有消失,只是暂时淡出,未来一定会再现辉煌。”


  传承创新 梨簧戏在校园“活”起来


  百年古韵待新生。2006年,梨簧戏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它荣登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得到了进一步保护和传承。


  如今,年过8旬的丁国银仍在为梨簧戏的传承创新而奔走努力,为了让梨簧戏更容易被如今的观众接受,她编创了新剧本,用传统艺术来表现时代主旋律。每年几十场的公益演出送戏下乡、进社区、进校园、进敬老院等,梨簧戏传承人乐此不疲……让丁国银感到高兴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梨簧戏。


  “镜湖区文化馆的梨簧戏公益班已经举办了3年,目前有学员27人,最小的学员是‘90后’,明年这些学员有望成为梨簧戏区级非遗传承人。此前还有两名音乐专业的年轻人找我学习梨簧戏,如今都考上了研究生,撰写了梨簧戏专业论文。”


  2015年开始,丁国银和她的学生们致力于“梨簧进校园”活动,这些年陆续走进了三山小学、师大附小等学校做讲座、公益教学,播撒传统戏曲的种子。梨簧戏区级非遗传承人燕磊是芜湖市第29中学的音乐老师,目前29中戏曲社团中有五六十名学生在学梨簧戏。“近些年,国潮回归,年轻的孩子们对传统戏曲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学习能力很强,几堂课上下来,就唱得有模有样。”


  2023年开始,梨簧戏区级非遗传承人沈先英在解放西路小学课后兴趣班教授梨簧戏,目前有十四名一二年级的孩子坚持上课,“他们年纪虽小,却很喜欢梨簧戏,上课积极、学起来认真,我们看到了希望,老戏曲在小娃娃身上‘活’起来了”。(记者 顾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8 21:15 , Processed in 0.2550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