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打仗时,万人军阵是如何发号施令的?

[复制链接]

26

主题

35

帖子

1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6 01:5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代社会技术落后,“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
  但在打仗时,要想指挥千军万马、灵活调度,靠“吼”显然是不行的,毕竟人的嗓门力度有限,战场上人声、马声此起彼伏,就算给你一只广播站的大喇叭,后面的士兵恐怕也听不清。
  那么,古代打仗时,军队是如何发号施令的?
  军旗
  军旗是古代战场上最重要的指挥工具,东西方一概如此。春秋时期,《孙子兵法》里就说过:
  “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也就是说,军队的指挥在夜晚要靠鼓声,白天则要靠军旗,可见,军旗在军队指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统帅一般会配备一面特大号的旗,作为军队统帅的象征,这种旗叫做大旆,又叫旄旆,是用动物皮毛、羽毛装饰的贵重旗帜。有的统帅则直接使用将领旗,把主帅的姓印在大旗上。《三国演义》中,几乎所有的将领都使用这种将领旗。敌方看到大旗上写着“关”,就知道对方是关羽的部队,看到大旗上写着“张”,就知道对方是张飞的部队。


  关羽单刀赴会。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统帅身边还配备信号旗,用来传递命令。传令兵会举着信号旗通过旗语传递主帅的命令,或是举着信号旗跑到各营将领处传递主帅的命令。
  通常来说,中国古代习惯将战场上的军队分为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每营用不同颜色的旗帜代表,用以区别。根据五行理论,“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军前宜捷,前用朱雀;军后宜殿,后用玄武;军左为阳,左用青龙;军右为阴,右用白虎。”就是说,前营用红旗,中营用黄旗,左营用蓝旗,右营用白旗,后营用黑旗。
  统帅根据战场变化,通过对不同颜色旗帜的运用来指挥各营协调作战——当统帅命令五色旗帜全部举起,五营将领就要全部按照战前指定位置摆好阵型,严阵以待;当统帅命令除了红旗之外的四色旗帜都落下,前营就要准备听取号令指挥变动;当统帅命令除了白旗之外的四色旗帜都落下,右营就要准备听取号令指挥变动。


  军旗。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当军队不分五营之时,五色旗就有了其他的指示含义。
  统帅举青旗,表示前方有山林树障,需要开路;举红旗,表示前方有烟火出现,需要防范敌人火攻;举白旗,表示前方出现敌兵,需要我军集结应战;举黑旗,表示前方出现水源,需要做好相应准备;举黄旗,表示前路无碍,畅通无阻,可以放心行军。全军将士只需要看旗帜的颜色,就知道统帅下达了什么命令。


  古代军队的军旗。来源/网络
  五色旗还用于指挥队形阵式。在战斗时,举青旗列直阵,举白旗列方阵等等,统帅通过这种指挥方式,布置各种各样的阵型,发挥不同的战术效果。
  如果各营下面还分各队、各哨,那么各队长、各哨长也都配有旗帜,士兵只需要看本队旗帜,本哨旗帜,就知道该如何行动。例如旗帜先点头指定方向,士兵跟着旗帜点头的方向前进就行了。
  通过军队各层级间不同旗帜的配合,统帅能够将自己的作战指挥意图完整的传达给全军士兵,让全军士兵行动一致,发挥出最强悍的战斗力。因此,军旗的旗手必须要保证旗帜不倒,因为军旗一倒,就可能导致军队阵型混乱,军心涣散。就像电影《火烧圆明园》里八里桥之战那一段,一位蒙古旗手守护着军旗,被英法联军的炮火击伤后还挣扎着爬起来举旗,直到清军全军覆没,这不是编剧的虚构,而是历史中的真实存在。


  旗手守护军旗。来源/电影《火烧圆明园》截图
  鸣金
  除了使用军旗,古代军队在指挥上还使用乐器。《荀子·议兵》说:“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这个“金”,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圆形大鼓,而是铜钲,一种长得很像铜钟的乐器。军队听到鼓声,就冲锋陷阵,再听到金声,就要赶紧撤退,成语中“擂鼓进军、鸣金收兵”,就是这么来的。
  为什么鼓声、金声可以用于指挥军队进攻和撤退?因为这两种声音还有振奋军心、激励士气的作用。所谓“一鼓作气”,就是这个意思。


  铜钲。来源/网络
  但是,因为鼓声声音小,战场上噪音又太大,为了避免鼓声在传播中走样,各个层级的部队需要配备不同的铜鼓和铜钲,通过鼓声大小和音调来表达不同级别的指挥信息。《周礼·大司马》中记载,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镯。《尉缭子》中记载,将鼓的声调是商,帅鼓的声调是角,中级军官使用小鼓,对不同级别的指挥官使用的鼓进行严格区分,以免鼓声不同,引起军队的混乱。两军交战之时,统帅的军令从军鼓向下依次传达,以指挥各个层级的部队完成不同级别的战术。
  此外,古代军队还利用鼓声不同的频率,指令军队采取相应的进攻速度。《尉缭子》中记载了三种不同频率的鼓声:一步一鼓是要求步伐整齐地缓步前进,十步一鼓是要求快步前进,当鼓声连续不断时则意味着要发起冲锋。 《孙子兵法》中指出:金鼓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使勇者不得独进,祛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虎座鸟架鼓。来源/网络
  除了大鼓和铜钲,古代军队还用其他乐器来细化指令。
  例如唢呐,唢呐的音色极为突出,且声音穿透力强,响起来能与整支乐队抗衡!因此,唢呐可以用于表示更多的具体指令。戚继光《纪效新书》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号笛就是唢呐的别称,用于传递军事训练的信号。明代龙正《八阵图合变说·八阵号令》记载:“闻中军号笛响,马步官骑诣,中军听发放讫,回还各队,传令示众,不许喧哗及错乱队伍。”可见唢呐在军队指挥中的作用。
  还有可以替代铜钲的号角和号炮。号角在东汉时期由少数民族传入中原,大多用兽角做成,发声高亢凌厉,比铜钲的声音更大,更适合用于发号施令。元朝之后,号角基本上都采用铜制,一直沿用到清末新军创建;号炮,在宋朝火药发明之前,指的是抛石机之类能发出巨大声响的东西,可以用于战争中指挥的信号使用。《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提到:“遣人于高阜了望,只等赵葱兵过一半,放起号炮,伏兵一齐杀出,将赵兵截做两段,首尾不能相顾。”火药发明之后,号炮便是指信号炮了,这种炮体型较小,方便携带和使用,而且声音更加巨大。 (《水浒传》第四七回:“只听得祝家庄里一箇号炮,直飞起半天里去。”) 在明朝,号炮有时也被称作“号铳”,戚继光《练兵实纪》的“原用器”篇中有所提及:“专听中军号铳。中军主将自掌号铳,看贼至五六十步,中军放号铳一个,……如无号铳,便贼到营下,亦不许轻放。”
  明朝时期,火枪使用较为普及,但是当时的火枪弹药装填速度很慢,需要将火铳手排成几排,以排为单位轮流射击。这时就需要用喇叭来指挥作战,队长一吹喇叭,第一排就齐射,随后退回后排装填弹药,第二排补位;队长再吹一声喇叭,第二排齐射,然后退回后排装填,依次进行。如果敌军不断靠近,在必须短兵相接之时,队长就连续吹喇叭不停,所有火铳手齐射一轮,然后全部后退回阵内,由步兵负责与敌军厮杀,整个指挥过程井然有序。
  训练
  无论使用军旗还是金器,都要求士兵能看得懂旗语,听得懂鼓声号角。不然,士兵茫然无措,整个军队就会乱成一锅粥。因此,平时严格训练士兵对于号令的记忆和理解,才是重中之重。
  司马迁在写《史记·孙子列传》时,关于孙武的生平几乎只记载了一件事。孙武将兵法献给吴王阖闾,阖闾看后,甚为欣赏,要求他在宫中小试练兵之道,且以宫女为士。吴王选出宫中美女180人,让其操练,试想,如果连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女都能被训练成军纪严明的战士,那么吴国的正规军就更能练成强大的战斗力了。
  孙子让宫女们列好队形,先申明军纪,不服从指挥的斩首,然后给她们下达命令。孙子口干舌燥地说完,随之传来的只是一阵娇滴滴的哄笑声。孙子亲自擂鼓号令,宫女们依然笑成一团,在她们看来,这只是大王带她们玩的一出游戏。
  由于宫女们不听从鼓声行动,孙子便动用之前申明的军法,斩首两名为首的宫女,这下其他宫女们都吓得不敢乱动,只得按照孙子的规定训练。
  孙子用鼓声指挥宫女可以看做军队指挥训练的范本。《武经总要》卷二记载的练兵条例中说,“应进不进,应退不退,应坐不坐,应起不起,应簇 (聚拢) 不簇,应捺 (散开) 不捺”,这都是临阵失仪的罪,必须按规定给予处罚,甚至是斩首。
  只有经过刻苦的训练,部队中的士兵才能够做到识旗号,辩金鼓,明号令,分阵列,知进退,形成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明代军队中有一个歌诀,歌词为“共作一个眼,共作一个耳,共作一个心,何贼不可杀?何功不可立?”当千军万马都能够听懂、听从统帅的发号施令,这支军队才能够所向披靡。
  参考文献:
  袁庭栋《解密中国古代军队》
  孙武《孙子兵法》
  曾公亮等撰《武经总要》
  茅元仪《武备志》
  戚继光《纪效新书》
  姚雪垠《李自成》
  END
  作者丨柏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3 23:43 , Processed in 0.2154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