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8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用过的那些单兵装备

[复制链接]

869

主题

1173

帖子

39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01:3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的单兵装备虽然不如韩美军的齐全,但后方的运输部队一直都在努力运送各类物资,如口粮、装备以及棉服穿戴等,尽可能的交给前线的将士们。



那这期文章就来盘点一下,当年志愿军使用过的各种单兵装备。

一、穿戴



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一般穿的都是50式解放鞋,也就是使用帆布和橡胶制成的胶鞋,这相比解放之前的千层布底鞋要更耐磨,更有韧性,很适合行军和作战,所以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这是志愿军最常用的鞋子,而且经过长达几十年达的演变,甚至在我军当中,一直使用到21世纪初期才被现代化军靴取代。



在冬季还有50式棉鞋,因为鞋头前面比较宽大坚硬,所以也被很多战士们称为“大头鞋”,鞋子主体面料为帆布,里面带有羊毛和棉花,鞋头前面使用的是类似翻毛皮革,在冬季有着不错的御寒效果,但由于运输线经常遭到“联合军”的轰炸,补给时不时会中断,所以并不是每个战士都能分到这种厚实的棉鞋。



在夏季环境中,除了解放鞋外,其实在志愿军部队中仍旧存在一些老式的布鞋,和之前的千层布底鞋一样,都是手工的,虽然没有纯军用的解放鞋耐磨,但布鞋轻巧实用,有的战士一般都拿它当备用鞋,会背在行李包后面。



进入50年代,军用绑腿基本在世界上已经淘汰了,而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仍在使用国产的50式绑腿,这种装备虽然不美观,但比较实用,除了能缓解小腿的疲劳和酸痛外,必要时还可作为临时的工具使用,比如当作绳子,当作止血带等,而且绑腿一直在我军当中使用到80年代。



在冬季环境中,棉手套在志愿军眼中可是一件宝贝,因为冬天手最容易被冻伤,没了手也就意味着无法拿枪,无法再去战斗,所以在冬季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会配备一双棉手套,当时国产的制式款为50式棉手套,也被称为“手闷子”,为了方便扣动扳机,还特意将食指的部分留出来,这种棉手套在当时也深受志愿军战士的喜爱。



在军服方面,当时志愿军战士统一穿的都是50式军服,此款之就相当于解放战争末期49式军服的改良款,除了做工不一样以外,其余的版式、颜色都是相同的,不过志愿军制服胸前带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字样的胸章。



在冬季环境,志愿军战士穿的是50式棉服,这相比正常款式的军服要更厚实,同时夹层里面带有羊毛,具有御寒效果,上衣和裤子表面都使用线缝了起来,这样能使其更坚固,也防止透风,虽然看着不美观,但在战场上还是比较实用的。



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在夏季所佩戴的帽子为50式解放帽,同样也是根据49式的基础改进而来,外形款式和颜色不变,只是用料不同,同时50式解放帽还配备了50式帽徽。



在冬季环境中,则佩戴的是50式御寒帽,帽子自身不但厚实,用料足,周围还使用了动物皮毛进行加厚,并增加了可以折叠的护耳,这样能更好的保护耳朵,正是因为帽子是使用动物皮毛制成的,所以也被不少战士们称为“狗皮帽子”。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官兵必不可少的腰带,也叫50式武装带,装备给战士用的是帆布材质,指挥员的则是牛皮材质,对于战士至少会配备两条,一个用于固定裤子,另一条在衣服外面用于挂装各类装备,如刺刀包、手雷包等等。

二、作战装备



在抗美援朝期间,虽然那个时候我国还没有生产钢盔,但有部分在前线的志愿军战士,装备了之前在抗日战争期间缴获的日制90式钢盔,不过只有少量的防空部队和炮兵使用,而在其他常规步兵当中几乎看不见。



冬季环境为了在雪地中隐蔽,防止被远距离的敌人或者空中的侦察机发现,所以每个战士都会装备一件雪地斗篷,在平常作战或者行军的时候都会披在身后,如果发现空中来飞机了或者出现敌人能立即趴在雪地上隐藏。



工兵铲在抗美援朝期间,也是志愿军战士们最重要的一件单兵装备,不仅可以用来挖战壕,建造临时的防御工事,必要时还能当做野战工具,甚至都能用来近战,而且破坏力要比刺刀更强,当时志愿军战士的工兵铲主要靠两种途径获得,一个是缴获敌人的,另一个就是装备国产的,当时国产的制式型号为50式工兵铲,在设计上也参考了二战时期日军的工兵铲,采用了木质握柄,铲子头为锰钢材质。



在弹药携行具方面,使用步枪的志愿军战士,则装备了50式步枪子弹带,就和抗日战争期间的弹药带一样,使用帆布制成,每段都是独立的,可以放置步枪子弹,使用的时候都是斜挂在身上。



使用冲锋枪的战士,则配备50式冲锋枪弹药携具,在外形上,与二战期间苏联波波沙冲锋枪的弹药携行具一样,同样,整体也是使用帆布制成,弹匣舱口处则是皮革,携行具上面一共有4个独立的弹匣舱,一次性可携带4个35发冲锋枪弹匣。



在战场上,每个志愿军战士都会配备木柄式手榴弹,同时还会配备专门用来装载手榴弹的50式手雷携行具,一个这样的携行具上面带有4个独立舱,总共能携带4颗51式木柄手榴弹,在使用的时候也是斜挂在身上。

三、用品



在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使用的军用水壶主要有两种,第1种就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缴获的日制94式水壶,瓶体为椭圆形,主要材料为铝制结构,容量1.2升。



第2种为国产50式军用水壶,在设计上,极大程度借鉴了之前日式94式水壶的特点,也是呈现椭圆形,采用木质瓶塞,容量为1升,并在瓶体上面增加了军队“八一”徽章,不过相比原版的94式,50式水壶的做工较差,材料强度也不够。



除了水壶,当然也少不了饭盒,当时志愿军战士装备最多的就是国产50式军用饭盒,也被称为“提梁式”饭盒,主体也是铝制材料,使用的时候可一分为二,能用来喝汤或用来吃固体食物,上面带的提梁也可方便架设在火堆上给食物加热。



在当时也有少量的志愿军战士装备了用于装放杂物的挎包,被称为50式军挎,里面能装放士兵的个人物品,如袜子、纸笔或者其他用品等等,挎包使用粗麻布制成,背带则是帆布,虽然做工不是特别好,但抗拉扯,整体比较坚固。



当年志愿军的野战口粮,主要都是用大米和各种杂粮磨成的炒面,所以身上也必然少不了上图中用来装放炒面的干粮袋,基本每一个战士身上都会带一条这样的干粮袋,直径大约10公分,长度1米,行军或作战的时候都是斜挂在肩膀上,里面能装维持7天的炒面。



志愿军除了有纯军用水壶外,有的时候也会使用上图中这种白色的金属水杯,不过这种水杯并非是军队制式用品,而是在战争期间国内民间援助到战场上的,属于一种慰问品,这种水杯还被来自东北的志愿军战士称为“茶缸子”或者“大茶缸子”



除了以上这些用品外,还有一件是志愿军战士离不开的,那就是50式军毯,在冬季夜间休整的时候,战士们会把毯子盖在身上来取暖,或者铺在地上坐在上面,毯子自身是使用毛呢布料制成的,抗拉扯,韧性强,所以毯子除了用来取暖外,其实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可以当成临时的担架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4 10:49 , Processed in 0.7977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