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9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忆】青年时期的李克强

[复制链接]

1654

主题

2357

帖子

798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12:0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3月全国两会后,打开合肥市第八中学网站,立刻弹出一个漂浮图片窗,在由华表和长城组成的红色背景画面上,写着几个醒目大字:“衷心祝贺我校74届校友李克强同志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李克强祖籍安徽定远县,1955年7月出生于合肥。父亲李奉三是一位地方干部,曾在凤阳县和安徽省文联工作,后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李奉三一生爱读书,也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因此,李克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在11岁时考入安徽省重点中学合肥市第八中学。
合肥八中创办于1956年,以“完善自我、追求卓越”为校训,因“博学、勤问、慎思、笃行”的学风受到好评,后成为一所有个性、有特色的华东名校。
幸遇“启蒙老师”
李克强中学时期正赶上“文革”。一时间,“学校成了马蜂窝,教学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不久,学校进入停课状态,高考也被取消了。李克强虽自幼好学,成绩优异,但也不得不辍学在家。其间,李克强曾回定远县九梓乡老家待过一阵子,据当地见过他的老人回忆,“当时个子不高,在老家时一边放牛一边看书,有时还在庄稼地护青”。
然而,李克强又是幸运的,这段时间他遇到了自己的“启蒙老师”李诚先生。李诚是安徽石台县人,民国十五年考入南京国专,曾执教于巢县黄麓师范、昭明国专、江南文化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在安徽省文史馆任图书管理员,是一位通晓国故的专家。当时,李克强家和李诚家在同一所大杂院里。院内有座小型图书室,藏书近万册。李诚退休后就成了这个图书室唯一的管理人员兼出纳与采编。好学的李克强经常去图书室翻书,就和李诚成了“老相识”。
“文革”一开始,图书室就被封了,李诚从此赋闲在家。李奉三便让李克强拜李诚为师,请他教授古文和历史知识。
1977年,李诚去世。20年后的1997年5月,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在《安徽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追忆李诚先生》的署名文章,深切表达了对恩师的敬仰缅怀之情。
李克强在文中详细回忆了每天跟李诚学习的情形:“时间是固定的,从每晚9时开始。他释卷之后,便烧上一壶水,把脚放在一个不大的搪瓷盆中,不断有节奏地搓足,时而向盆中添上一点热水,时而用手揉脚板心上的涌泉穴。他做得不紧不慢,循环往复,大约近一个钟点。就在这段时间里,李先生用平和的语调,时断时续地向我讲中国的国学,讲治学的方法,讲古今轶事……这种每天近一小时的讲解、谈论夹杂着议论,持续了近5年之久,几乎穿越过我的少年时代,但李先生的话似乎仍未讲完。”
李诚先生的为学之道,对李克强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李先生喜欢‘为学要像金字塔、又能广大又能高’的治学之道。更喜欢要能‘吃冷猪肉,坐热板凳’的治学态度。因为文庙里是供着冷猪肉的,读书人应当将板凳坐热,不能总是躁动不安……李先生认为,读书人眼界一定要开阔,要能看大场面,大观则大见,小观则小见。也就是说要读各种类型、各种观点的书,除有专门注重的外,对其他学识起码做到识门。”
正是有了这“特别”的5年时光,李克强在“文革”期间不但没有荒废学业,相反还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从小树立起严谨的治学态度。
到凤阳插队落户
1974年3月,在欢送的锣鼓声中,一辆满载着年轻人和他们简陋行囊的汽车从合肥驶出,向东北方向进发。
车上是李克强和他的一些同学,他们从合肥八中高中毕业后,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要到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落户。
凤阳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但这里是当时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从省城来到这块偏僻贫穷的地方,李克强可谓经受了一番刻骨铭心的历练。初时,由于水土不服,他曾经一度全身皮肤溃烂,又没有很有效的药物治疗,其痛苦可想而知。但李克强意志坚定,照样坚持每天到田间劳动,从不叫一声苦。乡亲们至今还记得,李克强一年到头背着个挎包,上面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包里装着干粮、咸菜和书。下地劳动间隙,他常常一边就着咸菜啃干粮,一边读书。渐渐地,李克强习惯了农村生活,也学会了干农活。
“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不仅锻炼了李克强的筋骨,也磨砺了他的意志。每天,知青们从田间披着晚霞回到宿舍,人都懒得动弹了,但李克强心底铭记着李诚先生“时刻不忘学习,向农村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书本学习”的教诲,坚持挑灯夜读,自学起从合肥带来的书和课本。
李克强不仅表现突出,思想上也一直追求进步。1976年5月,他终于站在了鲜红的党旗下,举起了右手,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刻,他意识到自己真正长大了,从一个城市里的学生娃,变成了一个能跟农民亲切谈天,能了解农村疾苦的知识青年。东陵大队老支书彭金山是李克强的入党介绍人,据他回忆:李克强身体不是太强健,但能吃苦耐劳,而且热爱学习。他在劳动态度、与农民的关系、团结知青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总之,各方面都表现不错,于是就培养他入了党。
李克强的品格和才干,也深得乡亲们的拥戴,不久,就担任了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那时,李克强还尝试着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农村的实践之中。他带领农民科学种田,推广水稻良种,不仅受到公社党委的赏识,也深得当地农民的支持。在凤阳插队期间,李克强还曾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多年后,那里的老乡们还念念不忘李克强,称赞他“要求别人做的自己总是先做。很善良,当大队书记,从不整人,不欺负人”。
正是这段知青经历,给李克强的人生烙下脚踏大地的平民本色。
高考开启“新的时代”
1977年8月,一个“惊人的好消息”传遍神州大地:经邓小平拍板,国家决定当年恢复高考!通过广播听到这一消息,李克强喜不自禁,盼望能继续学习和深造。
那时,李克强作为大队支部书记,不仅要参加劳动,还有很多日常事务要处理,不要说找地方找人补习功课,就是自己复习的时间也要从吃饭和睡觉里面挤。为了心中的大学梦,他开始起早贪黑、如饥似渴地“备战”。
这年12月中旬,“文革”后第一次高考拉开了帷幕,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李克强也成为全国570万考生中的一员,走进了这场改变一代人命运的考场。
在考前填报志愿时,有个小插曲。当时,李克强的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安徽师范学院,第二志愿是北京大学。虽然很多人难以理解,但事后人们知道,李克强是有着自己想法的。
接下来是焦急的等待。一天,有人给正在田间锄地的李克强报信,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令所有人大感意外且兴奋的是,李克强竟被第二志愿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了!当年,这件事在凤阳轰动一时。
后来,李克强在为纪念北大110周年所写的《师风散记》一文中,曾回忆道:“在填写高考志愿之前,我曾收到一位邂逅相识的学者的来信。他早年毕业于北大,深以为那里有知识的金字塔,因而在信中告诫我,要珍惜十年一遇的机会,把北大作为唯一的选择。当时的我,多数时间是和乡亲们一起为生存而忙碌,几乎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填写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学院读书是不必付饭钱的。即便如此,我对北大依然存有难以抑制的向往,于是又在第二志愿的栏里填下了北大。大概是因为北大有优先权,没有计较我这几乎不敬的做法,居然录取了我。”
1978年3月,李克强依依惜别朝夕相处4年的乡亲们,踏上了求学之路。恢复高考,不仅改变了李克强的命运,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为一个国家开启了新的时代。
低调的才子
1978年,北大燕园第一次在春天迎来新学生。李克强就是其中之一。“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虽然是1978年初入学,但他们仍被称为“七七级”大学生。
当时,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批重返校园的学子,在极度渴求知识的同时,更自觉地肩负起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责任。当时的李克强清瘦、冷静,显示出同龄人少见的成熟。他就读的是北大法律系,那时候的法律还属于绝密专业,对学生的选拔标准很高。因为是党员,且分高学优,李克强才被“调剂”到这里。
浓眉大眼的李克强说话不多,长期的农村生活让他格外自律,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没课时,他大清早就背着个黄色军用挎包去图书馆,除了午饭和晚饭,一直要待到闭馆才离开。
在英语的学习上,李克强尤其下功夫。在点滴的积累中,李克强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很快成了班里的佼佼者。
一次,李克强与同学何勤华一起听外国专家的讲座,专家反复讲到一个名词:canon law,何勤华被这个生僻的词语弄得云里雾里。李克强脱口而出,canon law就是教会法。“那次之后,我开始对他的外语水平感到钦佩。”何勤华多年后回忆道。
凭借出色的英语水平,李克强还翻译了1万多字的《英国宪法资料》。这本书后来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采用;他翻译的《英国宪法史纲》,也由北大法律系打印,作为教学参考资料。何勤华在日记中写到此事,连连惊叹“克强同学真不简单”。
对英语的“偏爱”并没有影响李克强对专业课的学习。为了学好国际商法这门课,他和几个同学到荣毅仁创办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实习;学习海商法时,他又和同学跑去天津新港实地考察。
在北大,李克强给同学的印象是行事低调,冷静温和。
拍集体照的时候,他总是站在后面,或者最边上;饭桌上,他不制造话题而宁愿跟随话题;他穿着朴素,大学4年几乎只有两件外套、两条裤子轮换着穿;对于吃,他更不讲究,总是随便吃点东西,喝几口冷水。
然而,李克强依然是同学关注的焦点。课间休息时,他总是会被前来请教英语和专业问题的同学团团围住,每次都有问必答,而且“很有分析力,非常精辟”。课堂讨论时,他又展现出深刻、言辞犀利的一面。杨敦先教授就曾表示,李克强经常思考立法和国家政制的互动,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
大三时,才华横溢的李克强提交了论文《法治机器与社会的系统、信息及控制》,该文不仅被评为优秀论文,还得到了知名的宪法行政法学家龚祥瑞教授的赞赏。
李克强还热心于学生活动,很快被选为北京大学法律系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他曾撰写文章投诸报刊,批评北大教风虚浮,要求改革教学课程,让同学们叹服。评选学生会主席时,大家一致想到了“最成熟”的李克强,认为他无论办事能力、老练程度还是在同学间的威信,都数一数二,当时就有同学称他极有可能在仕途上获得不凡成就。
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
1982年1月,李克强带着全优生的荣誉毕业,是全校27位优秀毕业生之一。毕业前夕,许多同学都准备赴欧美留学,李克强也有此意,以他的成绩,留学名额十拿九稳。
然而,命运将他推往了另外一条路。当时北大党委副书记马石江看中了李克强的领导才能及沉稳性格,先后10多次找他谈话,要求他留校任团委书记。最终,李克强放弃了留学,选择留校。这一消息震动北大校园,议论四起,不少人觉得李克强亏了,而事实证明,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
1982年12月31日,在共青团十一届一中全会上,李克强被选为团中央常委。不久,他告别了留下自己青春脚印的燕园,从此步入政坛。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2013年4月 记者:张建魁 王寅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5-1-14 05:32 , Processed in 2.1593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