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0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800&70,逍遥津变了!

[复制链接]

297

主题

378

帖子

15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21 12:2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摄影:老树
说起合肥的“阁”,上期包河之滨的首当其冲,而逍遥津畔的逍遥阁亦不逊色,深藏现代闹市,沉淀汉风古韵,彰显建筑之美。当然,它的底气还是来自脚下这块古老的土地——逍遥津。“飞骑桥头横勒马,逍遥津渡走孙郎”。千年前的那场战争,促使魏将张辽一战成名,也让逍遥津天下尽知。历经岁月沧桑,事到如今,它还拥有了“公园”的身份。欲知逍遥阁,当从古逍遥津开始……
——编者按
近日,由安徽广电新中心、置地广场A座、安徽担保大厦三栋高楼组成的合肥“三件套”意外走红网络,吸引市民纷纷前往打卡。说起合肥城市地标,目光投射到老城区,除了上期提到的“鼓楼”外,呼声较高的“四牌楼”当有一席。民间相传:“四牌楼,范家所(修)造”,更是为之增添了几分古韵与神秘。合肥四牌楼究竟为何而建?曾经是什么模样?新四牌楼又是怎样情况?由于无限的未知,我们时常被纷杂信息所误导、困扰。也许需要溯本清源,方可还原历史真相。
——编者按
近日,由安徽广电新中心、置地广场A座、安徽担保大厦三栋高楼组成的合肥“三件套”意外走红网络,吸引市民纷纷前往打卡。说起合肥城市地标,目光投射到老城区,除了上期提到的“鼓楼”外,呼声较高的“四牌楼”当有一席。民间相传:“四牌楼,范家所(修)造”,更是为之增添了几分古韵与神秘。合肥四牌楼究竟为何而建?曾经是什么模样?新四牌楼又是怎样情况?由于无限的未知,我们时常被纷杂信息所误导、困扰。也许需要溯本清源,方可还原历史真相。
——编者按
名战幕后的古津渡
津,津渡、渡口也。我们知道——明清时期的肥水(今南淝河,古称施水)自水西门外,流至老城东北拐了个弯,与逍遥津外沿及逍遥津水近乎平行,直到东门大桥(今淮河路桥)附近。从历史上来看,这是人工改道后的走向,而晚唐以前,肥水则按原始路线,即后来的金斗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北两线共存并举。


· 肥水改道示意图 ·
▲ 作者:束文杰
逍遥津正位于这两段河道之间。早在《水经注》中便提到,合肥县城(指汉代城址)“东有逍遥津,水上旧有梁”,可见当时规模。嘉庆《合肥县志》称其“无源”,“入金斗河”。而熊态《合肥老城志略》则根据该区域的自然风貌、地形等分析,逍遥津曾与南流的板桥河、东流的白水坝水在道士岗东南汇成一体。


· “城居四水中,又东有逍遥津,水上旧有梁” ·
▲ 来源:《水经注》
说起“逍遥”,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庄子《逍遥游》,还有篇中那句“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唐人成玄英疏:“逍遥,自得之称”。这个词语来自于道家哲学思想——悠然自得,无拘无束。于是,有人便说:逍遥津湖阔流缓,船只行驶于此,不受羁绊束缚,船家心情愉悦,自由放逸行船。


· 逍遥津(1953年) ·
▲ 来源:《图说合肥城市记忆》
逍遥津向南不足一里便是古教弩台(今明教寺处),又东仅百米即飞骑桥(今飞骑桥巷口)。一千八百年前,这里正是曹魏、孙吴两大阵营对抗的前线。曹军以张辽、李典等率众驻守,藏舟浦屿,练兵教场,筑台南望。孙权乘曹操西征,亲率十万精兵袭来,张辽不畏迎战,连破数次进攻,差点生擒了这位自信的“吴侯”。


· 张辽威震逍遥津 ·
▲ 来源:《合肥城市建设》
逍遥津之战,曹军以少胜多告终,亦解除了合肥之围,创下战史传奇,颇受历代赞誉。此役前后发生的“威震逍遥津”、“张辽止啼”、“孙权纵马跳桥”等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以戏曲、评书、小说等艺术形式而家喻户晓,特别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将这段往事描写得格外生动细致。


· 京剧《逍遥津》演出广告(1916年) ·
▲ 来源:《时事新报》
三易其主的私家花园
唐末筑“罗郭”,五代修外罗城,逍遥津逐渐被纳入庐州城内,在人工干预下被迫切断了与北方河流的联系,同时意味着失去了稳定水源,转而“在城北汇诸水(实际上即‘雨天积水’)”,一番操作下来大幅“缩水”。此后,逍遥津沉寂了数百年。


· 逍遥津 ·
▲ 摄影:王牌
明代正德七年(1512),庐州知府徐钰为抵御刘七之乱,堵塞西水关。此举不仅影响了金斗河,亦导致了逍遥津再度萎缩。万历年间,乡贤窦子偁归乡,掘旧津呼曰“窦家池”,兴建了“窦方伯别墅”和祠堂。窦子偁,字燕云,合肥西乡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世称“淮南先生”。自此,逍遥津攮入私人手中。


· 窦家池 ·
▲ 来源:嘉庆《合肥县志》
清代道光五年(1825),“肥上善人”王育泉在这里又建起了“小辋川别墅”,而湖名则被改为“斗鸭池”。王育泉,便是“庐阳三怪”之一王尚辰的父亲。“小辋川”,自然是受到了唐代诗人王维辋川别业的影响,而“斗鸭池”,也许是因读了北宋词人晏几道那首《鹧鸪天·斗鸭池南夜不归》?


· 辋川图(摹本) ·
▲ 来源:日本圣福寺
“地邻飞骑桥边,问当年一船筝笛,万队旌旗,弹指话沧桑,只安排水国逍遥,已是鲲池庄叟境;春到听莺时节,看此日对月歌诗,迎风把酒,散怀忘泛梗,且领略画图结构,俨然鹿柴右丞居。”撰联者方浚颐,道光甲辰进士。其堂弟方浚师曾在《蕉轩随录》中,记述了小辋川别墅的营建情况,并附录此联。


· 王育泉别墅 ·
▲ 来源:《蕉轩随录》
清代光绪十八年(1892),龚心钊为了供其父龚照瑗养老,买下了这方土地,将湖泊改名“豆叶池”。三十年(1904),建“蘧庄”于津畔,民间俗称“龚家花园”。“蘧(qú)庄”,取自其父龚照瑗的字“仰蘧”,“蘧”指的是归隐不仕的春秋名士蘧瑗, “蘧”又通“蕖”,为荷花的别称,表明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心志。


· 蘧庄(1949年) ·
▲ 来源:《日昌百年》
龚心钊(1870—1949),字怀希,又字淮西、怀西,号仲勉,别号豆隐,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收藏家。光绪乙未进士,曾出使英、法等国,后出任加拿大总领事。“豆叶”,便是取其别号“豆隐”,合肥方言中“斗鸭”音近“豆叶”,同时湖形亦与豆叶略为相似。


· 龚心钊 ·
▲ 来源:中国历代人物图像数据库
蘧庄落成以后,龚心钊曾邀请他的廷试主考官、同治甲戌状元陆润庠题写了“古逍遥津”、“蘧庄”及“豆叶池”,并书“豆隐大千界,池环小五洲”一联悬挂于蘧庄大门。光绪辛卯举人、著名画家姜筠还绘制了一幅《蘧庄长卷》,李经畲题签条,吴昌硕题引首,康有为等五十余名家题跋。


· “古逍遥津”匾额 ·
▲ 摄影:束健
由《蘧庄长卷》可见,当时龚家将现成的陆地水面依世界地图稍加改造,疏通数条沟渠,分作若干陆地,如同“小五大洲”。又在园内种植花木,其中设置屋宇、茅亭,另建有武陵、问津、金石三桥以及文定、日晖二闸等。


· 姜筠《蘧庄图卷》 ·
▲ 来源:雅昌艺术网
逐步开放的公共空间
进入民初,新闻报刊发展迅速,“逍遥津”作为合肥名胜,留下了众多痕迹。诸如:十三年(1924),《学生文艺丛刊》刊王德荃诗《逍遥津远眺》。十六年(1927),《兴华》等多家媒体报道《靳云鹗夜宿逍遥津》。十八年(1929),《虞社》刊杨运知词《临江仙·偕史次耘游合肥逍遥津》,等等。


· “军阀之末路 靳云鹗夜宿逍遥津”(1927年) ·
▲ 来源:《兴华》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年(1923)7月20日,《小说世界》第3卷第3期在全国发行。这期杂志的第二页刊登了一张照片,题为“合肥逍遥津风景 戴寄桐君赠”,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逍遥津影像,到今年刚好一百周年。至于图源指向“戴寄桐君”,暂未寻找到生平资料,更不知其具体身份。


· 合肥逍遥津风景(1923年) ·
▲ 来源:戴寄桐
这一时期,逍遥津逐步向公众开放。李絜非《合肥风土志》记道:逍遥津“其地有园林池水之胜,亦游人留连之地也”。富言《合肥风光》将它与教弩台、筝笛浦同列为“城内古迹”,并称“每春秋佳日,游人甚多”。另如前文提到的吟咏诗词更是不计其数。虽未明确公园性质,但种种迹象表明,很多市民已经前往游览、参观。


· 逍遥津(1936年) ·
▲ 摄影:李家颐
其实,逍遥津还有个秘密,一直隐藏在故纸堆里。李家孚、杨开森等所著的《合肥名胜杂咏》提到:“秦淮楼,在城内逍遥津旁,久废。”同时还附录了李鸿章侄子李经钰《郡城杂咏》:“衰柳萧疏感暮秋,颓垣废砌不胜愁。即今满目荒凉甚,莫问秦淮旧日楼。”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


· 秦淮楼 ·
▲ 来源:《合肥名胜杂咏》
李诗中的“秦淮”当指金斗河,因在明中期塞西水关前,南北两岸的商业活动达到鼎盛,客商云集,日行千帆,“伎女皆临河而居,画舫、朱楼,笙歌达旦”,故有“小秦淮”之称。关于秦淮楼之主人、规模、功能及建设时间等,未被披露且无其他线索。从其位置来看,很有可能系明清私家园林的附属建筑,且规模不大。


· 金斗河 ·
▲ 来源:雍正《合肥县志》
二十七年(1938),“逍遥津成为日军的栓马场,树木被砍伐,建筑遭破坏”。在随军记者的镜头之下,呈现出当年合肥的众多细节。这其中就有一张“盧州公园の入口”,很显然是逍遥津。该照片有一亮点即近处菜圃,自旧津萎缩起,人们便利用水退后的大片沃土抢抓垦种,早在万历《庐州府志》便有“为民田征粮”的记载。


· 盧州公园の入口(1904年代) ·
▲ 来源:《独立步兵第五十八大队史》
三十四年(1945),随着省府机关从大别山深处迁来合肥,这座饱经战火的古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迫在眉睫。第二年,合肥市政工程局成立。三十七年(1948),《合肥市政工程规划》(一称《省会合肥市区修建计划》)完成。该规划首次提出“东门内之逍遥津辟设为中山公园”。结果不出所料,规划还没实施,当局就卷着铺盖南逃了。


· 《合肥市政工程规划》(部分) ·
▲ 来源:《合肥市城市建设志》
第一座人民公园
1949年6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决定,在龚家花园基础上筹建第一座人民公园——逍遥津公园。1950年,公园筹备处成立。同时,还颁布了《皖北行署逍遥津管理规则》。1952年前为逍遥津农林场,开始栽花种树,筑桥修路。1952年,征收李家小圩子始建动物园,完成了湖堤驳岸工程。1953年,公园建成开放。


· 《皖北行署逍遥津公园管理规则》(部分) ·
▲ 来源:档案观止


· 逍遥津(1959年) ·
▲ 摄影:董青
开园同年,因扩建征收原季家花园部分土地(1955年扩建西园),初步形成了今天的规模。1966年,公园改名“东风公园”。1979年(一说1974年),恢复原名。自开放至今,陆续建有东园、西园、动物园、儿童乐园、游览码头、梅花山、牡丹园、盆景园、陈列室、张辽衣冠冢等,景观、设施变化频繁,不作多述。


· 逍遥津公园(1974年) ·
▲ 来源:《合肥交通图》


· 公园一角 ·
▲ 摄影:束健
除了人工加成的自然景观及娱乐设施外,逍遥津公园还时常开展一些文艺活动。自1957年始,国内大型艺术团队纷纷前来献艺,其中有中国杂技马戏队、沈阳杂技团飞车走壁队、齐齐哈尔杂技团、安徽省杂技团等,夏日夜晚常举行纳凉晚会。九十年代及本世纪初,公园还举办过全国荷花展览、全国梅花腊梅展、竹文化艺术节、洛阳牡丹花会等。


· 合肥市首届竹文化艺术节门票 ·
▲ 来源:7788收藏网
再说说当年的“逍遥津现象”。从公园成立至今,合肥人或者外地人来合肥,最喜爱在逍遥津留下“打卡”影像。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物,不同的造型,唯一相同的却是波光粼粼的湖水背景。当然,也不乏有在“大象”滑滑梯、飞骑桥(二道桥)、蘧庄、中心广场、大门等处的留影。


· 合肥逍遥津留影(1961年) ·
▲ 来源:资料图片
从2002年上半年开始,合肥市斥资千万对逍遥津公园进行了大规模环境改造与美化,在有关部门的谋划下,高达22米的逍遥阁于湖畔拔地而起。逍遥阁落成后,成为逍遥津标志性建筑,亦是公园的最高点及最佳观景台。此阁为多层重檐的仿古建筑,明三暗五,暗古铜色廊柱、灰黑色仿古门窗,具有典型汉代建筑遗风。


· 逍遥阁 ·
▲ 摄影:MOON
一层大门上方,正面悬挂“逍遥阁”三字立式牌匾,特别醒目。二层窗外有横梁式回廊环绕。顶层挑檐下有横直匾额,上书黑底金字“吴魏遗踪”和“阁湖秋月”。阁内陈列各种文物及彩塑、瓯塑、绣像、竹刻等作品,讲述着当年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传奇故事。逍遥阁以九孔津渡桥与湖心岛屿相连,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逍遥阁 ·
▲ 摄影:nmaster
结语
2021年7月1日,经过十个月紧锣密鼓的提升改造,逍遥津公园迎来开放首日。阔别已久,早晨五点半,就有游客慕名而来,首日入园达10万人次。同年9月,逍遥阁迎来一场特别的围棋对弈——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比赛围棋决赛。此次赛事将这项古老的艺术与古色古香的“三国味道”奇妙的联系在一起,碰撞出别样意趣。


· 十四运会围棋决赛(2021年) ·
▲ 来源:庐阳发布
今年是逍遥津公园建园七十周年。事实上,无论逍遥津变化了多少,身边的绿地添增了几何,也改变不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千年文化积淀塑造了独特的魅力,而这种气质不只是狼烟滚滚、马蹄声起的古战场,更在于营造百年、清新古典的江淮园林,群贤毕至、游人云集的靓丽风景!


· 逍遥津 ·
▲ 摄影:王牌
由于篇幅有限,难以面面俱到,供参考及交流。个人才疏学浅,还请诸位看官多多指教,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 逍遥津 ·
▲ 摄影:束文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27 17:59 , Processed in 0.5264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