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年古县 儒乡全椒

[复制链接]

1323

主题

1486

帖子

553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12:0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屏山森林公园
城南湿地公园——生园
古籍溯源
1200多年以前,唐代大诗人韦应物写了一首《寄全椒山中道士》,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中,成为千古绝唱。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区东部,隶属滁州市,处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门户县。全县人口48万,15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五分之四以上是连绵不断的低山丘陵,境内河汊纵横,最大的两条河流滁河与襄河直入长江。历史上的全椒,素有“江淮背腹,吴楚冲衢”之称,是古代吴楚两地的交通要道。
“椒”字的古义,不仅是植物的名称,也指山巅或小而尖削的山丘。
相传古帝高阳氏在此创立了古椒国,《路史?国名记》高阳氏后中有“椒”的记载,春秋时椒国演变为楚国的椒邑。全椒置县,始于西汉,《汉书?地理志》云:汉高帝四年即公元前203年置全椒县,隶属九江郡,迄今已2200多年。六朝时,全椒县名曾频繁变更,直至隋大业初复名为全椒。《隋书?地理志》云:“全椒梁曰北谯,置北谯郡。后齐改郡为临滁,后周又曰北谯。开皇初郡废,改县为滁水。大业初改名焉。”此后的1400多年,全椒虽历属过不同州郡,然县名不变至今。
从可以考证的资料来看,南宋以来,全椒曾纂修县志12次,现存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古县志3部,即明泰昌元年、清康熙十二年和民国九年纂修的《全椒县志》。历史上,除了史书记载,其他诸如《搜神记》《太平广记》《夷坚志》《读史方舆纪要》《北游录》《池北偶谈》《制义科琐记》等古籍中均出现过地名“全椒”。
建设中的全椒城
历史印记
山形依旧,人世沧桑。历史上的兴亡盛衰,在全椒的山山水水之间留下了什么样的刻痕呢?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和商周时代,全椒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近几年考证鉴定的古聚落址仍有12处。其中,华龙遗址是一处至今保存较好的夏商周时期的聚落址,位于全椒县十字镇华龙行政村。遗址为椭圆形台地,南北长100米,东西宽45米,高5米,文化层厚约1.5米。地表仍暴露出大量的鬲足、陶片、陶豆底座等残留物,质地为红陶、灰陶和夹砂红陶、夹砂灰陶。
太平坊晨光
境内还有两座千年以上的古城址,曾是历史上的阜陵城和丰乐城。
全椒县十字镇百子行政村,在汉代属阜陵县。史书记载,东汉光武帝之子淮阳王刘延于汉明帝永平十六年被徙封为阜陵王后,在此建阜陵城,后毁于晋代,如今城址城垣已为岁月淹没。据考证,阜陵城城址长500米,宽400米,城址范围内,村中野外随处可见大量汉代的砖瓦、陶片,在默默诉说着遥远的往事。
城址内尚存一口古井的遗址,古井虽年久淤塞,但井口周围还残留着许多汉代的砖瓦。距阜陵城古井遗址约1.5公里处的石庄自然村中,另有一口汉代古井——石庄古井。井栏石质圆形,井深约14.5米,井水至今仍为村民饮用。经考古专家鉴定,石庄古井目前为全椒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井。在全椒县马厂镇三合行政村还有一口仍可使用的宋代古井——卧龙寺古井,井筒由青砖砌成,石质八棱形的井栏上刻有铭文,残留的文字中有“元祐三年”的字样,距今900多年。考证的数据表明,全椒境内尚存古水井共171口,其中清代以前的古水井16口。
饮水思源,众多的水井似乎可以说明全椒地下水源的丰富;而吃水不忘掘井人,则又让人自然追溯着生命延续的脉络。“井”不仅是人类使用的文化器物,也是一个隐蔽着许多神秘内涵的文化符号。那么,全椒众多的古水井,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位于全椒县二郎口镇卜集行政村的丰乐城,建于南朝梁代,正方形的城址至今依然清晰可辨,四边城垣残高3米,基宽7米,上宽3米,为夯土筑成,城址内有池塘,塘底有古井遗址,掘地1米有少量石条平铺路面。
距丰乐城城址不远的梅花垄上,土冢累累。全椒古县志中一直将其记载为“谎粮墩”,并传为春秋时,伍子胥率吴军伐楚,至此粮尽,遂以土为墩覆米于上,以振士气,留下了星罗棋布的数十处土墩。然而经考古发掘证实,这里原是一处集聚着汉代、南北朝和宋代墓葬的古墓群,因起伏的岗地上三五成群的墓冢呈梅花状,故曰“梅花垄”。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梅花垄古墓群”。
历史的印记无处不在。
神山古刹
据全椒古县志记载,县域之内历代兴建的寺观庙宇等宗教场所累计有一百多座。尽管沧海桑田,星移物换,至今仍有3座千年古刹经历代修葺,依旧晨钟暮鼓,梵呗犹闻。
龙山寺,初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原名宝公庵,相传神僧宝志公卓锡寓此。1500多年过去,寺中仍是“法光标塔月,梵呗响松风”。
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的三塔寺,因宋代大观年间在寺前修建了三座塔,故袭名为“三塔寺”。 虽屡经磨难,然塔毁寺仍在,香火断续存。
神山,正是韦应物诗中所寄道士的修炼之所。建于唐代大历年间的神山寺,就默默地深藏在这怪石嶙峋、古木参天的幽僻所在。相传后周皇帝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均曾驾临此寺,故殿前石陛上有三条龙纹石刻,寺内石井也被后世传为“柴王井”。
每一座寺院,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或见于笔录,或口耳相传。
2005年,安徽省文物鉴定专家组对全椒县出土文物进行鉴定,共鉴定文物69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50件(套)。2010年,安徽省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时,全椒县共校验登记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320处,校验登记消失的不可移动文物22处。
襄水环清
全椒襄河景观带
千古儒风
全椒地处冲要,地形复杂,利设伏兵,自春秋以来,就兵戎不断,战火频仍,是历代兵家的用武之地。史书和县志上记载的发生在全椒的大小战事难以计数,但刀兵息影,鼓角无声的日子,全椒的山水之间总是宁静而祥和。
吴敬梓故居
独山,是全椒古代高人隐居之地。归隐之士,有民间布衣,也有致仕官员,均以品学兼优而传世。
南屏山,古为城南屏障,今为城中之山,是古今文人聚会和百姓游乐之所。
回环曲折、穿城而过的襄河,千百年来滋养着民风淳朴的椒民。
然而,一个在疆域上被历代官员视为“蕞尔小邑”,百姓饱经战乱离合之苦的小县,为什么能坚韧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呢?
国光楼
位于城内古襄河北岸的国光楼,原名“尊经阁”,清嘉庆年间改名“奎光楼”,辛亥革命后称“国光楼”, 原为明清全椒士人讲学之所,与全椒古学宫、书院、孔庙以及古代乡贤祠、名宦祠同为一个建筑群落。如今,孔庙和乡贤、名宦二祠都不复存在,惟有“层层飞阁枕襄流”的国光楼,还在默默地陪伴着身边由古代学宫和书院演变而来的兼有百年以上现代学制校史的“安徽全椒中学”。
有据可查的史料表明,早在北宋崇宁四年,全椒就开建了学宫,距今已900多年。
全椒古学宫的南面滨临襄河,流经古学宫的河道两端各有一座桥梁,使这段弯弯的河道相对独立,这样的形制,正合古代学宫的“泮水”之意。明正德七年,全椒学宫从南岸迁址于此,其原因之一,可能也是为了因形就势,效法古制。
“泮水”之东的涌金桥建于明代,而西边的积玉桥则相传建于汉代,历朝多次圮塌重修,均有记载。
耕读传家,崇文重教是全椒地域文化中表现出的典型的人文特征。
古县志记载,历史上全椒学宫屡遭兵燹和自然灾害,时有毁废,但历代官员、乡绅士子和寻常百姓均能戮力同心,屡毁屡修,屡废屡兴。举步维艰而不辍,薪火相传而不绝。明、清两代,全椒创建过6所书院,供乡里先哲振铎施教。自宋代至清末,前辈先贤所写的经、史、子、集类著作有明确记载的共247部,1170卷。
傍晚的太平桥
人物风流
如此乡风,使全椒这个直至清代同治十一年尚不足万户的“蕞尔小邑”,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历代桃李芬芳,俊才辈出。清康熙年间的全椒知县蓝学鉴对全椒人作了这样的评价:“人知崇孝悌,尚节义,出为名臣,处为高士,历代不乏。”
据不完全统计,自隋唐实行科举制度以至清末,全椒被选拔为进士者86人,文武举人不胜枚举,各类人才层出不穷。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主张三教融合,著《憨山老人梦游集》五十五卷行世。他的思想,在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肉身,至今还供奉在广东曹溪的南华寺;他作的《醒世歌》,现在仍广为传唱。
清代大文豪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在文学史上开讽刺小说之先河,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受到古今中外的作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为中国和世界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全椒为生命原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进历史的全椒人数不胜数。
邢文伟,唐武则天时的内史,相当于宰相,以博学和“直臣”称于朝野,是志书记载的第一位全椒籍进士;
张洎,南唐及宋太祖、宋太宗的重臣,文采丰仪,二美俱足,时称“江东人士之冠”;
乐韶凤,明代朱元璋的开国重臣,历任兵部尚书、国子监祭酒,是明代官方韵书《洪武正韵》的主编;
戚贤,明代阳明心学南中学派的代表人物,创全椒第一所书院——“南谯书院”,致使“东南之学,一时称盛”;
邱景章,清末全椒最后一个进士,全椒中学首任校长;
杨尘因,民国时期的文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员,因著讽刺袁世凯称帝的小说《新华春梦记》而蜚声文坛;
朱皆平,中国第一位城市规划和卫生工程专家;
张贻惠,中国开设原子物理学课程第一人;
周先庚,实验心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及应用心理学的奠基人,开汉字心理学研究先河;
汪尧田,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先驱;
汪刃锋,著名木刻家、画家,中国早期木刻运动的创作者和推动者。
悠久的历史,优秀的传统,大批杰出的人物,形成了全椒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出一代又一代的全椒人,执著地用文化符号展示灵魂的升华,追求人生真谛的内在品质。
崇尚文化的提升,重视传统的延续,或许,这就是全椒得以千古延续的生命力所在。
民间舞蹈“八朵云”
民俗文化
全椒民间,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习俗和民间艺术。
走太平民俗表演
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独有的传统民俗,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此习俗最早起源于古代楚地的“走百病”,大约在清康熙以前,民间谚语有了“太平日”“走太平”的说法,全椒这一风俗的名称逐渐由原先的“走百病”演变成了“走太平”,原先的活动场所“贺橹桥”也被改称了“太平桥”。古县志中的《风土志》记载,逢正月十六日,全椒倾城士女同赴太平桥上走太平,方圆数十里游人亦不远而至,爆竹和鼓乐之声夜半不绝。
由“走百病”演变成“走太平”,是与全椒的一个历史人物有关——东汉时的全椒长刘平。
刘平是东汉时的循吏,《后汉书?刘平传》记载着他任全椒长时的事迹,在他的治理下,全椒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乡里安宁和谐的太平景象。因刘平在全椒时“政有恩惠,百姓怀感”,成为全椒后代众多官员效法的楷模。父老相传,刘平被提拔调任离开全椒的日子,恰是正月十六日,全椒的官员百姓在太平桥上与刘平依依惜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刘平的传说和“正月十六走太平”在全椒民间演变得日益丰满而生动,但始终离不开百姓祈求平安康泰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这一民俗,现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民俗的“活化石”。近十年来,每逢此日,走太平的人次由十几万发展到超过50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刘平的政绩,在全椒已传为千古佳话。
古老的传统在延续,古老的艺术也在流传。
民舞“八朵云”是全椒独有的集歌舞表演伴以打击乐和民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自宋代一直流传至今。
据考证,“八朵云”是由古代防御性武器盾牌演化而来。相传,在宋末外族入侵时,全椒百姓自发组织抗击,并自制各种武器对敌作战,其中就有云状盾牌。后人为纪念前辈浴血捍卫家园的正义之举,将盾牌改制为花灯,逢节庆和祭祀时进行表演。
“八朵云”经过多次历史演变后,在表演形式上,曲调由刚劲、强烈变为柔和、优雅,表演内容也逐渐演变为求告上苍,祈求平安,直至演变为歌颂新社会、新生活、新风尚,深受全椒百姓喜爱,体现了这一民间艺术强大的生命力。
涌金桥
滁河全椒段
碧云湖秋色
继往开来
历代的全椒人,随着时代的节拍,不断刷新着历史的篇章。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椒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十年来,全椒地方党委、政府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重视对历史遗存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弘扬。经过不懈努力,历尽沧桑的全椒,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风云激荡的伟大时代!
近年,全椒被分别命名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是全椒引以为傲的精神符号。文化全椒建设,既有历史积淀,更有现实催发。
全椒以服务群众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文化发展之路,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乡建设中,新建了一批历史文化建筑,完善了新襄河水利风景区的人文功能配套,打造历史文化展示区、民俗文化集聚区。连续多年开办奎光国学书院,人气旺盛,国学讲堂远近闻名;地方剧种健康发展,民间文艺社团创建进入高潮,“八朵云”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挖掘和保护。新建了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以镇村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加强镇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在10个镇大力开展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设立文艺创作奖励基金,繁荣文化艺术创作表演。利用各类文化协会和演艺界的良好资源及庐剧等地方艺术的良好传承,着力创造一批优势文化品牌。
全椒,古老的文明在这里承续,优秀的文化在这里弘扬!尽管,现代化的建设给全椒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但山川河流虽古犹新,人情风物变而不杂。
新一代的全椒人,将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让中华文明在全椒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滁州日报 陆锋 蔡丽佳 金明 刘敏 蒋思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0-28 18:24 , Processed in 0.2197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