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龙袍的黄,不是青花的蓝,在中国文化留有烙印的诸多美色中,只有红色被冠以“中国”,称之为“中国红”。 红色到底凭借怎样的魔力博得中国人近乎偏执的嗜爱,又是如何在华夏文明的熏染下,成为最中国的美色?
“满江红”是一种传统色
说到“满江红”,大家现在可能想到的是当下热映的电影。一直以来,它作为词牌名为我们熟悉。 但“满江红”其实不止是个词牌名。 满江红,别名:红萍、红浮萍、紫薸、三角薸,是一种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叶内花青素大显身手,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作满江红。 ▲ 红萍,也被称为满江红。
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词有“日出江花红胜火”之句,正是描绘太阳出来光照江水的美丽景象。 由此,“满江红”也被作为一种中国传统色的命名。至于染料,当然不可能是红萍提取,而是由其他可以染红色的植物染料提取,如茜草、苏木等。
“袖惹红萍湿,裙牵翠蔓斜。” 在中国传统色彩的红色系中,有“满江红”一席之地。既是植物的真实颜色,又有传统文化积淀。
有人称《满江红》的导演张艺谋为“色彩运用大师”,确实,他偏爱红色。《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彰显了他对色彩强烈的感知力和独特的理解力,形成了鲜明的导演风格。
赋予美好而高尚的寓意
其实,红色与中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可以说中国人生命的全程始末都与红色脱不开干系。按照传统的礼俗,婴孩在呱呱坠地时要包上红色的襁褓,满月了要吃红鸡蛋,婚庆时大红喜字和被褥不能缺少,等到了驾鹤西游的时候,一口朱漆大棺曾经是最体面的归宿。 ▲ 大喜之红:清代红绣人物绸袄。摄影/郑立山
德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艺术史学家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谈到,红色是一切民族都喜爱的颜色。除了红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振动频率最慢,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兴奋、紧张、激动以外,在格罗塞看来,对先民而言没有什么比获得食物的狩猎,扩张地盘的战争更令人兴奋,而其中不可避免地流洒的鲜血自然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甚至人类最初所使用的红色颜料,可能就来自敌人或者猎物的鲜血。 令人费解的是,人类对于红色的最初认知、使用大抵相同,唯独中国人不断赋予了红色美好而高尚的寓意,并且对红色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嗜爱。 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周代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基本奠定了后世的儒家文化格局。而汉代的文化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战国时文化最为发达的城邦——楚国的传统。应该说中国人的尚红传统正是由一南一北的周人与楚人所共同奠定的。 ▲ 最中国的红:红褂子、红裤子、红鞋子。摄影/郭建设
在周、楚文化的影响下,成熟于汉代的五色观也把象征太阳、光明的至刚至阳的红色列为五色之一。这时中国人对于红色的理解,已融入对世界的认知和独特的宇宙观。 在古人看来,红色蕴含着太阳与火的神力,对于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农耕社会,充足阳光可以带来万物生长、五谷丰登的喜悦,红色也就被赋予了平安吉祥的寓意。红色在方位上对应南方,在季节上对应夏天。南方温暖湿润,夏天万物生长,均为昌隆兴旺之象,因此红色也预示着繁荣昌茂。
绯袍著了好归田
在唐代,红色成为人人皆用的美色。红色在唐代世俗文化中地位的节节攀升,有一个重要的契机,那就是成熟于此时的品色服制度。所谓“品色服”制度,就是指不同品位的官员要穿着不同颜色的朝服,以区分等级。唐初时红色的朝服只有官至五品以上才有资格上身。于是,在普通人眼中,能穿上红色的朝服,就意味着飞黄腾达的开始。 红色虽好,人人艳羡,可不是人人都能官至五品,怎么办呢?为了安抚大家的这种情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想出了“借绯”、“赐绯”的法子:想穿红色,又不够品级怎么办?没关系。倘若低级官吏办事得力或者立有功勋,便可以破格赏给你红色的朝服,以示荣宠。平时我们形容一个人受重视,便称其是“红人”,管出名受欢迎叫“大红大紫”,也正是由此而来。 ▲ 似火红裙:唐墓壁画种的仕女图。供图/FOTOE
一时间,一身红袍惹得无数倾慕,许多祈望走入仕途的文人,纷纷在诗歌中用红色借喻言志。其中,大诗人白居易于人生不同境遇中,所做的三首有关红色的诗歌,就颇值得玩味: 在白居易身为青衫司马时,送别被贬的友人,曾作诗《王夫子》一首,诗云:“吾观九品至一品,其间气味都相似。紫绶朱绂青布衫,颜色不同而已矣。”言辞之间多有对于朱衫、名利的不屑一顾。若干年后,时任忠州刺史的白居易,虽然按品级仍然没有穿红的资格,但承蒙圣恩得到了“赐绯”的殊荣。 于是,在《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中的白居易一改当初的口吻说,“假著绯袍君莫笑,恩深始得向忠州”,不但羞涩地表达了身着红袍的喜悦,更是对皇恩感念不已。到了50岁那年,白居易终于官至五品,名正言顺地穿上了大红色的朝服,心情大好,他的《酬元郎中同制加朝散大夫书怀见赠》毫不掩饰道:“五品足为婚嫁主,绯袍著了好归田。” ▲ 朱红之贵:明嘉靖剔红鹤鹿同春图原盒。摄影/云影
在白居易心中青衫、朱衫是否真的都只是一件衣服而已,答案一目了然。大诗人白居易尚且如此,一般世俗百姓对于象征富贵权势的红色服饰的追慕自不必说。加之唐代时,黄色已经成为皇帝的专属,其他人不得染指,紫色又由于提取的工艺复杂不易获得,红色就更成为了一般百姓用于表达富贵吉祥的首选。明代时,国姓为“朱”,明太祖朱元璋又是由红巾军起势,故特尚红色,随之对红色的喜爱已经发展为整个社会的风尚。明末年间,就连寻常人家也到了“非大红绣衣不服”,“非大红里衣不华”的地步。 就这样,在统治阶级的推崇之下,红色被浸染上了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象征着尊贵与荣耀。然而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贫民百姓,中国人对红色偏好,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承载了美好愿景的——红色,还另有一番独特而神秘的“实用”功效。
助阳镇恶的法宝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想必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有在脑门儿上点红点儿,穿红肚兜,过节收红包的人生经历。这些最常见也最中国的民间习俗源自何处? 这些由来已久的红色习俗与美观、喜庆扯不上半点关系。相反,它们来自于红色的另一个神秘用途——“厌胜”。所谓厌胜,就是“厌而胜之”的意思,即一种带有巫术色彩的,对禁忌事物的克制方法。 ▲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
用红色来躲避日蚀,就是古人利用红色的象征意义来厌胜的传统之一。这种红色“救日”的风俗,在成书于战国的《春秋公羊传》就已经有了记载。在古人的意识中,赤者阳气,红色和太阳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把红色的丝线缠绕在代表月亮的地神“社”的周遭,可以助长阳气,从而把人们从日蚀的恐惧中解救出来。 这种利用红色来厌胜日蚀的传统,在隋朝时发展为官方的定制。根据《隋书·礼仪志》中的描绘,日蚀来临时,侍臣都要戴红色的头巾,手持宝剑,立于大殿。其他诸司,也必须佩戴红色的头巾,出户面对太阳而立。另有官员围守住社坛的四个大门,用红色的丝绳绕系社坛三匝,掌于祝词的太祝令要不断诵念祷文,直到太阳复光为止。红色源于太阳的旺盛阳力,不但被用于“救日”,还被用于止雨。《春秋雨露》中解释说,大水与日蚀一样,都是阴盛阳衰的表现,所用的方法也大抵相同。 ▲ 赣南地区“添丁炮”习俗,起源于红色的“厌胜”文化。摄影/叶志华
不仅于此,红色至刚至阳的神力还被发展到可以镇压一切灾邪、瘟疫和恶鬼。比如,古代犯人所穿的囚衣就是以赤土染成的赭衣,犯人的名册也是由朱笔写就,其目的就是为了镇压恶邪。相传,有一年秦始皇造访湘山祠,遭遇大风,几次渡江未果,盛怒之下派遣三千刑徒,砍伐湘山的树木,并把整座山都染成了红色,可谓把红色厌胜的功效用到了极致。 还有中国人至今保留的本命年穿红内裤的习俗也是由此转化而来。《南齐书》中就有记载说,齐明帝萧鸾深谙此道——“寝疾甚久,......身衣绛衣,服饰皆赤,以为厌胜。”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嘲妓》中也写道:“一车白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裈。”这是在嘲笑一位肥胖的妓女体态臃肿,要用十面红旗才够补得了她的红内裤,可见穿红内衣辟邪在唐代已经十分普遍了。
源于禁忌的“赤诚”
红色源自于血液的生命力量,使它不可或缺地出现在王侯将相和平民布衣所构筑的永生之梦里。但血液不仅孕育了生命,也预示着死亡,这使红色不可避免地又成为了中国人的禁忌之色——崇拜、爱慕红色的同时,也充满了对红色的恐惧与避讳。至今在许多原始的信仰与巫术中,红色还充当着惩罚与禁忌的符号。 中国人自古歃血为盟的习俗,就是应用了这种红色的禁忌属性。文化史专家詹鄞鑫先生在他的著作《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中,把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行为释读为,“当事人通过共同饮血的方式连成一体,从而具有某种神秘的沟通作用,强化了当事人如果违背诺言就将遭受誓言所表达的惩罚的必然性。” ▲ 傩舞
始自春秋时期的一种被称作“坎血加书”的盟誓习俗,就是把宰牲的血液涂在立好的誓约上,再埋入坑穴之中。后来,红色从血液中抽象出来,单独发挥这种独特的功效。 出土于山西侯马晋国遗址的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就为我们鲜活再现了红色在古代盟誓中的重要角色——在这批珍贵的资料中,凡是涉及盟誓辞文的基本都用朱红色书写,而有关卜筮类的则是黑色。 ▲ 山西侯马晋城遗址用红色书写的盟誓辞文玉片。摄影/厉春
从《三国志》中的一句记载,我们还窥视到了中国人以红色起誓的另一个原因。“石可破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赤”,把红色的丹砂与坚硬的磐石相比,可见在古人心中红色颜料的持久性和牢固性,所以用朱笔书写盟约确实是再适合不过了。 除此之外,中国人使用的印章也多为红色。“印,信也”,从汉代文献《释名》对“印”的阐述中可见,正是由于印章最初是用来表示信约的,所以才选用红色。而汉语中的“赤心”、“赤诚”、“丹心”等形容人忠诚不渝的词汇,也正是以此为源头。更耐人寻味的是,它们大多数都诞生于战乱不安,社会动荡的东汉末年。或许正因为时逢乱局,各方势力间的约信更显得尤为重要的缘故。
中国人关于“红”的故事似乎永远也讲不完。光明的红色,神秘的红色,崇尚的红色,禁忌的红色......在中国人眼中,红色几乎无所不能,无处不在。从没有哪个民族或国家,像中国人一样,在红色源于太阳与血液的原始力量中,同时寻求到政治的依托与心灵的归宿,游刃有余地传达着官方的意志与民间的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