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是什么

[复制链接]

2199

主题

2315

帖子

78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1 13:0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明代以前,“八阵图”是晋代以来历代兵家推崇的御敌之阵,在明初《三国演义》诞生后,“八阵图”更是“大名垂宇宙”。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八阵图”是诸葛亮在今天重庆市奉节县江滩上布的乱石阵,能够抵挡十万敌军。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素有“七分实,三分虚”之称,“八阵图”的实在于历史上确有诸葛亮留下的“八阵图”石阵遗迹,虚当然是这个石阵的威力了。


最早也是最直接记载诸葛亮“八阵图”的是《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在整部《三国志》中,直接记述诸葛亮“八阵图”的仅此一句而已。从中可知,诸葛亮根据先代兵法,取其精华,制成了名为“八阵图”的阵图。阵图,是以图片形式记载阵法的文献。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孙子兵法》也是附有阵图的,只是未能流传至今。诸葛亮所作的“八阵图”同样未能流传至今,但是“八阵图”中阵法的思想与形制却被历史记录下来。
首先,流传下来的《诸葛亮集》中的《军令》《兵要》等辑佚内容保存了诸葛亮的布阵思想。
在《军令》中,记载的有对敌之法,例如与敌接战后,要以鹿角相持,鹿角之后的步兵以蹲姿用矛戟刺敌,后面的弩兵以弩箭射敌。亦有布阵之形:“连冲之阵,以狭而厚,为利阵。”强调的是进攻阵形的纵深。还有严明之纪律“凡战临阵,皆无欢哗,明听鼓音,静视幡麾,麾前则前,麾后则后,麾左则左,麾右则右,不闻令而擅前后左右者斩”。这里强调的是军队要根据调令行动。此外还有“军列营,步骑士以下皆着兜鍪”以及“帐下及右阵各持彭排”,记述的则是诸葛亮军中的装备。


《兵要》则记载了诸葛亮行军驻营的法则,诸如:行军垒营,要先派心腹及向导审视,仔细检查。要让侦察骑兵携带青红皂白黄五色旗帜先行,以旗色对应地形“见沟坑揭黄,衢路揭白,水涧揭黑,林薮揭青,野火揭赤”,本阵则以鼓声应对。在“渡水逾山,深邃林薮”之地,则要让精锐骑兵搜索周围,在制高点派人监视,精兵在四处防御。在行军过程中要整肃队列,在经过险要之地时、回转时要“以后为前,以左为右,行则鱼贯,立则雁行”。《兵要》的这些内容显示了诸葛亮治军严整与小心谨慎。从留存的诸葛亮著作来看,诸葛亮的军事思想是非常谨慎而周全的,这必然也反映在“八阵图”之中。
遗存的《诸葛亮集》只是记载了诸葛亮军事行动的细节以及其所反映的思想,并没有具体记载“八阵法”的形制。要想还原“八阵法”的形制,反而要从诸葛亮的对手——魏晋军中去找寻。
诸葛亮数次北伐,虽然未能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但是诸葛亮治军的才能却令兵力、国力均数倍于己的魏国畏服。诸葛亮八年北伐之役,阵斩魏军名将张郃、王双,屡败司马懿、郭淮,让司马懿获得了“畏蜀如虎”之名,只能以拒战坚守消耗蜀汉军队粮草的办法让诸葛亮退兵。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司马懿观看诸葛亮的营垒,留下了“天下奇才”的美誉。


也正是因诸葛亮的才华令司马懿折服之故,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在破蜀之后,特地令被其看中的陈勰学习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而西晋太傅掾李兴 ,在《诸葛亮故宅铭》中,更是称赞诸葛亮“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认为“八阵图”是区别于先秦兵法的创新之作。“八阵图”中的阵法精要,尽在晋朝军中了。而历史马上也给了晋军以八阵法实战的机会。
公元279年,即西晋咸宁五年,反叛的凉州鲜卑秃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占据凉州。秃发树机能连败西晋大将,听闻又有一支晋军向西进发,便率万余骑兵前往险要处据守,同时又派一支部队去截断晋军的后路。当他看到来袭的晋军时,不禁放下心来,原来这支晋军不过3000余人,且以步兵为主,虽然晋军摆出的阵形颇为奇特,但在人数优势下,似乎也不值得放在心上。但是让秃发树机能没想到的是,正是这3000余人与这个奇特的阵法彻底击败了他。这支军队的统帅名叫马隆,而这个阵法正是大名鼎鼎的“八阵法”。
面对占尽优势的敌军,马隆布下“八阵法”,在阵形外围配备偏厢车,即在战车一侧配有装备的轻型战车。晋军阵势严密,阵形独特:在地形平坦之处,就以鹿角放于偏厢之上,环车为营;地形狭窄之处则在偏厢车上配置木屋,无论是鹿角还是木屋都有效防御了游牧民族最擅长的骑射之术,同时,在鹿角木屋之后,马隆指挥弓弩手以强弓硬弩射杀敌军。鲜卑骑兵无论是冲击还是抵近射击都被击溃,而晋军且战且行,“弓矢所及,应弦而倒”。马隆不仅善于使用“八阵法”,更是别出心裁。他命令晋军换上皮甲,而在道路两边放置磁石,秃发树机能士兵的铁甲被磁石影响,乱其阵形,而晋军则行动自如。不明就里的鲜卑军队以为马隆是天神下凡,进一步丧失了士气。马隆以此阵形,转战千里,战无不胜,屡败鲜卑军,最终阵斩秃发树机能,一举平定凉州,马隆也一战名扬天下。
在马隆之后,“八阵图”的传奇沉寂了一段时间,八王之乱可谓“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随之而来的是五胡乱华与永嘉南渡,晋王室渡过长江,偏安一隅,从此晋军将领再也未能施展“八阵图”的奥妙。然而“八阵图”并未失传,而是在北朝流传开来。


根据《通典》记载,北魏献文帝时,大臣刁雍上书建策对付柔然:“宜发近州武勇四万人,及京师二万人,合六万人,为武士,于苑内立征北大将军府,选忠勇有志干者以充其选,下置官属分为三军,二万人专习弓射,二万人专习戈盾,二万人专习骑矟,修立战场,十日一习。采诸葛亮八阵之法,为平地御敌之方,使其解兵革之宜,识旌旗之节。兵器精坚,必堪御寇。”
结合《诸葛亮集》《晋书·马隆传》与《通典》,“八阵图”的构成应是由盾、长兵器、弓弩、战车、骑兵组成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弓弩兵。无论是蜀汉、西晋还是北魏,在运用“八阵图”御敌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敌军拥有胜于己方的骑兵。诸葛亮的兵员主要来自于益州与汉中以及南中地区,但是这些区域并不盛产骑兵。而对手魏国则掌握着牧区,曹魏的虎豹骑更是骑兵中的精锐,诸葛亮北伐,魏国的骑兵是必须克服的难题。因此一向以周全著称的诸葛亮才以车兵环车为营,配合弩兵,尤其是诸葛亮发明的元戎连弩,威力更甚,诸葛亮凭此万全之策以弱胜强,打得司马懿坚守不出。马隆的西征,也是以游牧骑兵为对手,柔然骑兵更是北魏的噩梦,因此马隆和北魏才要学习诸葛亮“八阵图”,以“八阵图”对抗骑兵。
综上所述,“八阵法”应该是一个以步、弩、车、骑多兵种构成的复合阵形,或为方阵或为圆阵。按照《水经注》的描述以及“八阵法”之名,八阵法的常态应是方阵,中军在中,8个小阵环绕中军。而方阵与圆阵本来就易于转换,“八阵法”为方为圆,是根据战况布列的,因此不必纠结于“八阵法”的形状,更重要的是其战法。“八阵法”在一个大阵之中,包含了各个兵种形成的独立小阵,整个大阵面向八方,无所谓前后,在面对不同的敌情时可以随机应变,相互配合,尤其擅长平地阵战,对抗骑兵。
结合史料,我们可以假设“八阵法”的接敌之法:在敌军骑兵进攻时,阵中车兵首先出阵,环车为营,阻挡骑兵的攻势;随后步兵持鹿角接战,一方面以鹿角阻敌,另一方面则以矛戟刺杀敌人;在阻挡住敌军攻势后,阵中的弓弩兵以密集弓箭射杀敌人,同时破坏敌军阵形,瓦解敌军士气;最后,阵中的骑兵与步兵发起反击,取得胜利。
那么,为什么八阵法后来就“失传”了呢?实际上,“八阵法”并未失传,而是经过李靖等人的改造后,更适应唐军的作战需要,因此“八阵法”之名不存,但其精髓仍然为“六花阵”以及后世的阵法例如戚继光“车营”所继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9-20 05:46 , Processed in 4.4205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