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二战时期的海上作战,真正主宰海战场的并不是战列舰、巡洋舰这些拥有强力火炮和厚重装甲的传统主力舰,而是三种新型作战舰艇:航空母舰、潜艇和驱逐舰,而其中笔者认为又以驱逐舰最为重要,说到这点估计很多大舰巨炮党、风筝党和潜水党们要开喷了,但我这样说是有理由的。
瓜岛夜战中,美军“拉菲”号驱逐舰零距离怒怼日军战列舰,船小炮快,就是任性。 首先,二战时期的驱逐舰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用途的水面作战舰艇,装备舰炮、鱼雷、深弹等各种武备,可以执行炮战、鱼雷战、护航、防空、反潜、岸轰等各种任务,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多面手。虽然航母、战列舰、巡洋舰拥有更强大的攻击力,但是大型舰队对决的机会毕竟很少,更多的日常作战任务还是由驱逐舰们来完成,什么脏活累活驱逐舰都能干;其次,大型战舰的作战离不开驱逐舰的伴随,像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这样的战舰最怕啥?当然是潜艇偷袭啦,而驱逐舰是潜艇的天然克星,你看那些大舰出动,哪一个不是呼啦啦地带上一群小驱,没有这些护卫,大佬们也不敢出门,害怕刺客啊!最后,驱逐舰的吨位小,造价相对低廉,建造周期短,能够做到数十成百艘地批量建造,相比大型战舰更容易形成规模,战损也易于补充,这一点在长期战争中太重要了。
在船台上并排建造,准备下水的2艘弗莱彻级驱逐舰,该级驱逐舰一共建造完成了175艘,这种建造规模是大型战舰难以比拟的。 总而言之,二战时期的海军比以往更加强调体系作战,海战的形式也更加多样,没有任何一种军舰能够单独左右战局或决定胜负,需要多舰种、多兵种之间密切协同,相互合作,而在海上作战的各个环节中,驱逐舰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因为如此,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才会做出如下论断:“纵观海军中所有可以用来夺取制海权的舰艇,我们会发现驱逐舰这一舰种具备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将在未来的海上战斗中大显身手,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就连极具攻击性的潜艇或航空母舰都无法撼动驱逐舰在未来海战中的重要地位。”
在驱逐舰护卫下的英国海军“皇家方舟”号航母,大型战舰作战需要驱逐舰的护航。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及二战期间,世界各海军强国都将驱逐舰作为重点作战舰艇进行设计和建造,其吨位尺寸逐渐增大,武器装备持续加强,作战能力也更加全面。在二战中,各国海军都大规模地建造驱逐舰,少则数十艘,多则数百艘,级别繁多,性能各异,那么二战时期什么级别的驱逐舰火力最强呢?其实这个问题还要仔细分析一下,因为二战驱逐舰装备的武器种类多样,有舰炮、鱼雷、高射炮、深弹、声呐、雷达等等,以应对不同的作战任务,因此具体评判驱逐舰的火力需要从几个方面考察,下面就从驱逐舰几项最主要的作战能力上逐一分析。 炮战王者 在导弹问世前,舰炮始终是战舰最主要的武器。在二战时期,各国舰队驱逐舰普遍装备4~6门120~130毫米舰炮,个别驱逐舰为了强化炮战能力,会安装更多数量或更大口径的舰炮。若以舰炮威力而言,最强的是德国海军的1936A型驱逐舰,也就是著名的纳尔维克型驱逐舰,装备4~5门150毫米舰炮,但是实战表明150毫米舰炮射速慢,重量大,动作笨拙,作战效能不佳,并非驱逐舰最适宜的主炮选择。因此,德国海军在1936A型的后续舰型上又重新采用128毫米舰炮。毕竟驱逐舰之间的炮战基本上属于刺刀见红,更强调高射速和灵活性,以获得迅速压制对手的能力。
德国海军Z-32号驱逐舰,属于1936A型,装备5门150毫米舰炮。 若以火炮数量考察,法国海军的莫加多尔级、英国海军的部族级和美国海军的波特级、索莫斯级可以入选,其中莫加多尔级是法国引以为豪的超级驱逐舰的终极型号,装备8门138.6毫米舰炮,其火力已经与某些级别的轻巡洋舰相当;部族级装备8门120毫米舰炮,而波特级和索莫斯级装备的是8门127毫米舰炮。除了上述四级驱逐舰外,日本海军专门设计的防空驱逐舰秋月级也可以作为候选,该级舰装备了8门100毫米高射炮。 从数量和口径上评判,莫加多尔级肯定是毫无悬念的炮驱之王,在单轮火力投送能力上更有优势。但是,驱逐舰之间的炮战可不是主力舰那样排队对轰,更类似于狗斗,交战双方都会高速机动,变换阵位,所以需要更快的火力指向能力和密集投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转得快,打得快。如果以这个标准衡量,莫加多尔级的王座可能就保不住了,其装备的M1929型138.6毫米舰炮拥有20000米的有效射程和威力更大的炮弹,炮弹重量达40.6公斤,但是射速较慢,为6~8发/分,炮塔转速为10度/秒。
法国海军“莫加多尔”号驱逐舰,其火力几乎与某些轻巡洋舰相当。 部族级驱逐舰的设计初衷就是强化炮战能力,为此不惜取消一座鱼雷发射管,而配置4座双联装Mk XII型120毫米舰炮,在火炮数量上与莫加多尔级持平,但火炮性能在同类舰炮中不算突出,最大射程为15520米,射速12发/分,炮塔转速为10度/秒,炮弹重量为22.68公斤。
参加歼灭“俾斯麦”号之战的“祖鲁人”号驱逐舰,属于部族级。 相比之下,波特级和索莫斯级装备的Mk 12型127毫米舰炮的综合性能更优秀,有效射程为16600米,射速奇快,能达到15~20发/分,炮弹重量24.95公斤。这两级舰是按照驱逐领舰设计的,特别注重炮战能力,最初主炮仅能平射,Mk 22型炮塔的最大转速为14.7度/秒,优于莫加多尔级和部族级,在战时改装时部分舰换装了与艾伦·萨姆纳级相同的Mk 38型炮塔,转速增至25度/秒,并且具备防空能力。驱逐舰之间的炮战通常都在10000米之内展开,所以莫加多尔级主炮的射程优势没法体现,而部族级的主炮在威力和灵活性上都略为逊色,反而是波特级和索莫斯级的快炮能够以更密集的火力压制目标,考虑到美国驱逐舰又拥有更先进的火控设备,所以波特级和索莫斯级才是二战时期的最强炮驱。
美国海军波特级驱逐舰,该级舰按照驱逐领舰设计,强调炮战能力,注意其前二后二的主炮塔设计。 最后,谈谈日本海军的秋月级,该级舰装备的九八式100毫米舰炮就性能而言是日本海军最好的舰用高炮,具有高初速、高射速的优点,最大射程可达19500米,射速可达15~20发/分,炮塔转速在12~16度/秒,这几项数据都不逊色于美军Mk 12型127毫米舰炮,在实战中秋月级在对海射击时也表现出非常出色的压制能力。不过,100毫米舰炮毕竟是作为高射炮设计的,口径小,炮弹重量仅为13公斤,威力不足,而且炮管磨损较快,身管寿命仅为350~400发,不利于持续快速射击。因此,秋月级的炮战能力虽然也很可观,仍不能与波特级和索莫斯级相比。
日本海军秋月级驱逐舰的炮战能力相当强悍。 雷击之神 其实驱逐舰最初诞生是为了驱逐鱼雷艇的,可是发展到后来自己反而成为实施鱼雷战的行家里手。驱逐舰之所以能以小搏大,也是因为其配备的强悍雷装,配合小巧的身形和灵活的机动,绝对能让大舰们心惊胆战。
一战时期,德国海军鱼雷艇在海战中发射鱼雷。鱼雷武器诞生之初,就是小型舰艇以小博大的利器。 在二战时期,各国海军的驱逐舰普遍都装备了533毫米或口径更大的鱼雷,最常见的配置方式是在舰体中线安装2~3座旋转式联装鱼雷发射管,可向两舷发扬火力,也有采用舷侧配置鱼雷发射管的情况,联装形式以三联装和四联装居多。评价一艘驱逐舰的雷击能力主要考察三个要素:一、鱼雷发射管数量;二、单舷鱼雷齐射数量;三、鱼雷性能。发射管数量越多,意味着可发射的鱼雷总量越多;单舷齐射数量决定了单次攻击的火力强度,毕竟二战时的鱼雷基本是直航式鱼雷,必须形成打击扇面才能提高命中率,单次齐射鱼雷数量越多,打击扇面越大;鱼雷性能决定了毁伤目标的能力,威力越大越能致目标于死地。
日本海军吹雪级驱逐舰的线图,可见舰体中线布置3座三连装鱼雷发射管。 从上述三个方面考察,论二战驱逐舰雷击能力的最强者,日本海军的岛风级驱逐舰绝对是毫无悬念的头号候选人。该级驱逐舰将日本海军的雷击作战理念发挥到极致,沿舰体中线装备3座五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总计15具,单舷可以齐射15枚威力惊人的九三式氧气鱼雷,其最高航速可达50节,最大射程可达40000米,雷头最大装药量达780公斤,单发威力足以重创或击沉一艘大型战舰,这些性能数据完全碾压同期其他国家的舰用鱼雷。正是凭借较多的发射管数量、强大的单舷齐射能力和威力强悍的氧气鱼雷,岛风级驱逐舰获得了其他国家驱逐舰无法匹敌的雷击火力,是当之无愧的“雷击之神”。
雷驱之王“岛风”舰,在《战舰世界》里“岛风”制造的鱼雷海令人不寒而栗,可惜已经被砍了。
日本海军“岛风”号驱逐舰的线图,3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的强大雷击能力,可谓毁天灭地。
不过,可能很多人会感到意外,在上述三个雷击能力要素中,岛风级在单舷齐射数量和鱼雷性能这两项稳居魁首,却不是装备发射管数量最多的驱逐舰,而是美国海军的巴格利级和贝纳姆级驱逐舰。这两级驱逐舰装备了4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总计16具,比岛风级还多1具,不过4座发射管分别布置在两舷,单舷齐射能力为8枚鱼雷,比岛风级差了近一倍,甚至不如后续的弗莱彻级单舷10枚鱼雷的齐射能力,加上鱼雷性能上的差距,这两级驱逐舰虽然发射管数量最多,但雷击作战能力相当一般。
美国海军巴格利级驱逐舰的武器配置图,注意舰体中部两舷的4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 防空专家 在二战爆发时,大多数国家的驱逐舰都不怎么重视防空火力,随便安装几门小口径机关炮,驱赶一下水上飞机即可。但是,到了大战后期,随着飞机的威胁越来越大,驱逐舰都普遍强化了防空武备,甚至不惜拆除舰炮、鱼雷,加装更多数量的机关炮,比如雷驱之王“岛风”号在竣工时只安装了2座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和2座双联装13毫米机枪,到1944年时25毫米机关炮已经增加到30门,包括4座三联装炮、1座双联装炮和14座单装炮。虽然“岛风”号的双联装127毫米主炮的最大仰角可达75度,具有理论上的防空能力,但是由于火炮仰俯和旋转速度较低,对空射控能力有限,所以“岛风”号的主炮防空也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除了专门作为防空驱逐舰设计的秋月级外,其他日本驱逐舰的防空能力都相对薄弱,虽然大量加装25毫米机关炮,但由于火炮性能低劣,难有实质性提高。
二战时期苏联海军驱逐舰对抗德军空袭的场面,随着空中威胁日益严重,驱逐舰不断强化防空火力。 驱逐舰的尺寸、吨位相对较小,因此无法像大型战舰那样加装较多数量的重型高射炮,其防空武器以小口径速射炮为主,此外还可以采用高平两用主炮来扩大防空火力圈和对空杀伤力。评判一艘驱逐舰的防空能力也有三条标准:一、防空武器的性能;二、防空武器的数量;三、对空火控能力。以上述三项衡量,二战时期防空能力最强的驱逐舰还是要从美国海军的驱逐舰中寻找。 在二战中后期,美国海军的主力驱逐舰均以性能优异的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和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作为标准的防空武器配置,这是二战时期公认的最佳防空组合,可以在中近距离上组织密集弹幕,摧毁或驱赶来袭敌机。此外,美军驱逐舰均以Mk 12型127毫米高平两用舰炮作为主炮,可以发射装有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对空炮弹,与40毫米炮、20毫米炮共同构成远中近三层防空火力,再辅以当时性能最优良的火控雷达,使得美国海军驱逐舰的防空能力在各国驱逐舰中独占鳌头。
美国海军艾伦·萨姆纳级驱逐舰的侧视及俯视图,注意其武器装备的配置。 由于战时美国驱逐舰的防空武器处于不断加强的过程中,不太好具体比较。如果以原始设计为标准,在二战后期服役的艾伦·萨姆纳级是防空火力最强的驱逐舰,装备12门40毫米炮(2座四联装炮、2座双联装炮)和10门20毫米炮,加上3座双联装127毫米舰炮的火力,全舰的防空火炮数量达到28门,火力层次分明。
美国海军艾伦·萨姆纳级驱逐舰,是二战时期综合性能最好的驱逐舰之一。 如果考虑后期改装情况,那么防空专家的名次可能还要略有变动。在战争后期,为了应对日本神风特攻队的威胁,部分弗莱彻级驱逐舰接受了反神风特别改装,拆除一座鱼雷发射管,强化防空火力,装备14门40毫米炮(2座四联装炮、3座双联装炮)和12门20毫米炮(6座双联装)。虽然127毫米舰炮的数量比艾伦·萨姆纳级少1门,但弗莱彻级的单装主炮比双联装主炮旋转、仰俯更快,反应更迅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数量的不足,而全舰防空火炮数量达到31门。
美国海军弗莱彻级驱逐舰进行防空作战的场面,其防空火力也相当强劲。 反潜猎手 在二战时期,反潜是驱逐舰的主要任务,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反潜作战是最考验驱逐舰的技术能力和体系配合的作战模式,目标是潜伏在水下的潜艇,难以通过目视发现和定位,需要通过声呐、无线电定位、航空侦察等技术手段获得目标信息。二战时期,最主要的反潜武器是深水炸弹,在驱逐舰上主要通过深弹滑轨和深弹抛射机两种方式投放深弹,实施反潜攻击。
二战时期,英国海军战舰进行深弹攻击的场面。 在二战时期,要论驱逐舰的反潜能力,还属英美海军较为强劲,毕竟他们要与最擅长潜艇战的德国海军交战。英美海军都很重视驱逐舰的反潜武备,以美国海军主力驱逐舰弗莱彻级为例,在舰尾安装2条深弹投放滑轨,在舷侧配置6座深弹抛射机,携带深弹56枚。不过,任何一级舰队驱逐舰的反潜能力都不及美国海军在战时建造的一系列护航驱逐舰,因为它们就是为反潜作战专门设计的。
美国海军弗莱彻级驱逐舰的舰尾俯拍特写,注意舰尾的深弹投放滑轨和舷侧的深弹抛射机。 在战时,美国海军设计、建造了六个级别超过400艘护航驱逐舰,其排水量通常在1200~1700吨之间,航速在20节左右,舰炮和鱼雷武备都不及舰队驱逐舰,但是反潜武备十分强大,以其中建造数量最多的巴克利级为例,在舰尾安装2条深弹投放滑轨,舷侧设置8座深弹抛射机,最多可以携带200枚深水炸弹,可以对潜艇实施长时间的反复攻击。更为重要的是,护航驱逐舰上还安装一座24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也就是俗称的“刺猬弹”,携带60枚火箭深弹,最大射程达260米,可以迅速制造一片深弹弹幕,令潜艇难以逃遁。“刺猬弹”是二战时期最有效的反潜武器,有统计显示,英国海军在二战时使用深水炸弹进行了5174次对潜攻击,击沉潜艇85.5艘,杀伤比率为60.5∶1,使用“刺猬弹”进行攻击268次,击沉潜艇47艘,杀伤比率为5.7∶1。与强悍的反潜武备相配合,护航驱逐舰配置了与舰队驱逐舰相当的雷达和声呐,具有较强的搜索能力。
美国海军巴克利级护航驱逐舰,配备的反潜武备强于舰队驱逐舰,专为反潜而生。
美国海军坎农级护航驱逐舰,注意舰尾的深弹投放滑轨和舷侧的深弹抛射机。
英国海军发明的“刺猬弹”,也就是火箭深弹发射器,是二战时期最先进的反潜武器。 在反潜武器之外,护航驱逐舰还装备了2~3门76毫米舰炮或2门127毫米舰炮,不少于20门40毫米和20毫米机关炮和1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足以胜任低强度的水面炮战和防空作战。潜艇就算上浮拼炮也是绝无胜算的。因此,论二战驱逐舰的反潜能力,我只服老美的护航小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