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不可语冰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人际交往中的“名言”现在也经常被用到国际关系中,国际关系也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
今天的这期推送,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历史上,美国跟法国之间关于路易斯安那的恩怨情仇,看看他们之间的国际关系。
友情提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文中所有涉及音译部分的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
路易斯安那(Louisiana),不是州
首先跟大家声明一下,咱们今天说的路易斯安那并不是美国现在的路易斯安那州,而是路易斯安那领地(以下简称路易斯安那),这块领地包括从密西西比河口开始到加拿大边境,很大的一片地区。
▲图为历史上的路易斯安那领地,包括从密西西比河口开始到加拿大边境很大的一片地区。
现在美国那个路易斯安那州,是后来美国政府把这块领地给划成15个州里边的其中一个。(敲黑板)不是一个概念,大家要注意区分,别搞混了。
▲图为今天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位置,与历史上的路易斯安那领地相差甚远,今天的州只是当年领地的一小部分而已
在欧洲殖民者来之前,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在广袤的大平原上打猎,牧牛放羊。1682年,法国殖民者来到了路易斯安那,发现了这块“宝地”。法国人说:“这地方好啊,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可惜印第安人就会放牧,白瞎了这么好的地方,这要是种点啥养点啥,搞得大开发,它不香吗?”
于是,法国殖民者就上报法国国王说:“发现了一块无主荒地,我们建议把它划到我们神圣伟大的版图之内”。那时候的法王路易十四很高兴:“小伙子干得不错,我看好你”,这块地方就叫“路易斯安那”吧。
▲图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du Soleil),是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在位长达72年110天,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权国家君主。
从此,这块地方就变成了法属路易斯安那,自1699年起,法国殖民者在此地建立多个殖民点,开始了殖民之路。
1756年,欧洲爆发了“七年战争”,七年战争说白了就是欧洲几个国家的大乱斗。一面是英国普鲁士和葡萄牙,另一面是法国俄国和奥地利西班牙瑞典。战争打了7年,英国战胜了法国,法国就把法属路易斯安那割让给了英国。
▲七年战争(Seven Years War)是英国-普鲁士联盟与法国-奥地利联盟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因战争持续时间长达七年,故称七年战争。是一场影响了欧洲,北美洲,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和菲律宾群岛的战争。
但是法国人很不讲究,因为他们在战争结束的前一年就跟西班牙达成秘密协议,为了报答西班牙人的不离不弃,法国就把路易斯安那送给西班牙了。也就是说法国人把已经送给西班牙的路易斯安那领地转手又给了英国人。
正所谓“一女不嫁二夫,一仆不侍二主”,在战争结束的条约里,路易斯安那就以密西西比河为界被一分为二,东边归英国,西边归西班牙,一人一半。
▲图为七年战争前后,欧洲殖民者在北美大陆的势力划分。可以看到战争之后法属路易斯安那领地被英国和西班牙分别占领,法国失去了北美大陆的所有殖民地。
于是在七年战争之后,英西两国就相当于把北美大陆给瓜分了。战争把英国的兜打瘪了,于是英国开始压制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了.....
故事还要从美国独立之后讲起......
独立后美国的领土也就是原来英国靠近大西洋沿岸的那十三个殖民地。但是到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时候,除了十三个殖民地之外,美国还获得了密西西比河以东、佛罗里达以北和加拿大以南的所有地区,也就是英国那一半路易斯安那领地姓了美,美国国土面积从原来的80万平方公里直接暴涨到230万平方公里。
▲1783年,英美两国在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内容包括:确认美国疆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
被当作界河的密西西比河成为重要的农产品运输渠道。但是这条河只有上游的一半在美国人手里,下游地区和重要的出海口城市新奥尔良还在西班牙的控制之下。为了保证美国商人能自由使用下游和港口,1795年美西两国签署了《平克尼条约》。
▲图为在西班牙的控制之下的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和重要的出海口城市新奥尔良。
时间来到了1800年,这时候法国早就变了天,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的那个国王路易十六已经上了断头台,法国说了算是拿破仑。拿破仑在欧洲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4岁就被破格升为准将,这在整个欧洲军事史上都算是奇迹。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按理说隔壁住了这么一位老大,你老实眯着呗,西班牙好死不死非要加入反法同盟,结果被法国揍得鼻青脸肿。这时候西班牙就说:“好汉饶命啊,我拿地跟你换还不行吗?”于是西法就秘密签订了一个《第三次圣伊德方索条约》。
大家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不是第一次签了,但是前两次跟咱们今天的内容关系不大,所以大家就知道一下就行了。“第三次条约”里一个重要的条款就是西班牙把路易斯安那还给了法国,路易斯安那之前不是一人一半分别割让给了英国和西班牙了吗,现在英国的一半已经归美国了,西班牙的这一半又回到了法国。作为交换,拿破仑将他刚刚征服的意大利托斯卡尼地区送给了西班牙。
▲图中红色区域为意大利托斯卡尼地区
美国人知道了之后,心凉透了。路易斯安那到了法国人手里可不好办,法国人还能不能像西班牙那样好说话啊?还能不能让我和以前一样继续航行和贸易了?
此外,美国人还发现法国人在新奥尔良搞废奴运动,新奥尔良又挨着美国的南部。我们知道美国南方实行的就是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度,后来因为这事还打了南北战争。因此美国人就怕法国人搞着搞着,连带着给自己这边的黑奴也搞起义了。
所以当时时任美国总统的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是着急上火成宿成宿睡不着觉,最后他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干脆花钱把新奥尔良从你法国人手里直接给买过来,这样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这块地方出现什么变动了。
▲图为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美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同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与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并称为美利坚开国三杰。
一不做二不休,杰斐逊就派了一个叫罗伯特·利文斯顿(Robert·Livingston)的人带着钱去巴黎找拿破仑商量买地。
买地风波
一开始拿破仑是不愿意卖的,他好不容易把地拿回来可不是当二道贩子赚差价的。按照他原本的构想,不久的将来北美大陆上空飘扬的都是法国的三色旗,那里的人都会说法语,吃法棍。
但是很快这个梦就被一群黑人奴隶给打破了。1802年,拿破仑派自己的妹夫勒克莱尔(Charles Leclerc)率领了一支四万人的远征军去今天的海地镇压奴隶叛乱。刚到海地的时候法军还有模有样地占了上风,但是很快就染上了黄热病,超过三分之二的法国士兵,包括勒克莱尔本人都染病身亡。
▲图为海地革命。该地原属西班牙,是西属西印度群岛的一部分,1697年根据《里斯维克条约》被割让给法国,之后便称为法属圣多明戈。1790年,法属圣多明戈爆发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起义,斗争一直持续到1803年11月驱逐全部的法军为止。1804年1月,法属圣多明戈宣布独立建国,即海地。
眼看“北美法兰西”的梦做不成,拿破仑就觉得这块海外飞地没那么香了。而与此同时,法国和英国的战争又即将打响,我们知道英国靠什么征服世界成为日不落帝国?海军啊,所以拿破仑想打赢就必须也有一支庞大的舰队,钱哪来?
于是1803年,拿破仑终于同意了美国人的买地建议。
当时美国只想买新奥尔良这个港口,出价是两百万美元。拿破仑一听,两百万哪够啊?两百万不够,你们美国也太小家子气了,我们不零售,要买就全拿走,一口价2250万美元打包拿走。
▲图为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第五任美国总统,也是最后一位担任总统的美国开国元勋。1803年,门罗被杰斐逊任命为特使,前往法国协助驻法公使罗伯特·利文斯顿向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
整个路易斯安那地区21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当时一个美国的面积,也就是说,美国花2000多万美元,就能再买一个美国回来,合一平方公里才七美元,这种便宜事打着灯笼都没地方找去。
有人说拿破仑是不是傻啊?那么大一块地那么便宜就给卖了?虽然拿破仑拥有当时全欧洲最强劲的军队,但是英国也不是吃素的,一旦英法开战,不指望美国能牵制英国,最起码能保持中立就算帮上忙了。
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拿破仑最终同意1500万美金(相当于8000万法郎)的价格成交,钱留下地拿走。
▲图为路易斯安娜购地条约正本。(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虽然临走之前总统特意交代说最多不能超过1000万美元,多了就报不了了。但是面对“天下掉的这么大一个馅饼”,美国代表还是决定先斩后奏,当场就签了字。
这个事件史称“路易斯安娜购地案”(Louisiana Purchase)。
买家秀和卖家秀
由于拿破仑着急用钱,所以他要求美国政府必须尽快把钱付清。但是以美国当时的财力来看,就算是1500万也拿不出来。去一趟巴黎回来就背了1500万的债,国内好多“有识之士”就开始拿起他们的“键盘”啪啪打字,如果那时候有互联网,恐怕美国的网费都要涨价了。
▲图为10美元。上面所印的人物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国父之一,他就因为购买路易斯安那与政敌决斗而被杀。
有人说买地只会激怒西班牙,给美国带来灾难;还有人说美国应该跟英国保持友好而不是去给法国人提供军费。
不管怎么说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字都已经签了,反悔也来不及了。无奈之下,美国联邦政府只能向两家欧洲银行贷款,利息6%。最终美国分两次向法国付清了全部费用,而这笔钱美国一直到1823年才全部还清。
此后,美国的领土扩大了整整一倍,其疆域也从大西洋沿岸向西延伸到了落基山脉(The Rocky Mountains),向南到达了墨西哥湾,基本奠定了现代美国的版图。
▲图为购入路易斯安那后的美国,其领土扩大了整整一倍。
得到军费的法国也更加充裕,在此后的数年里拿破仑先后击败了奥地利和普鲁士,成为了欧洲的霸主。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现在回过头来看,美国能独立、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当年捡了英法战争的漏儿。尤其是法国,说是美国的“开国功臣”一点也不为过,法国给了美国这么大的帮助,美国是怎么回报法国的呢?
美国人回头就给法国挖了一个大坑。先说美国独立之后,1794年就跟曾经的死敌,也是法国死敌的英国签署了一个《杰伊条约》(Jay's Treaty),虽说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跟英国的贸易往来。
▲图为约翰·杰伊(John Jay)美国政治家、革命家、外交家和法学家。1794年美英签署《杰伊条约》,因美方代表约翰·杰伊得名。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土崩瓦解,美国以法国变成共和国为由,生生赖掉了独立战争时欠下的所有债务,还极力批判法国大革命是极端、激进的行为。
▲图为法国大革命中的经典名场面——路易十六上断头台
法国又出钱又出人帮你独立,现在法国有难了美国的第一反应是做老赖,这就使得法国与美国关系的进一步恶化,美法两国一度接近战争的边缘。但是法国实在是太忙了,拿破仑哪有闲工功夫搭理美国啊,你算个6啊,我天天跟反法同盟火并忙得跟什么似的。到最后两国谈了几次也就不了了之了。
▲图为“三皇会战”油画。因参战三方的君主——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均亲临战场,御驾亲征,所以被称为“三皇会战”,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场著名战役。
此后,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没有能够在世界老大的宝座坐得长久,反而是美国不断迎头赶上,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强国。
美国过河拆桥的行为理应鄙视。但是仔细想想,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对于一个需要时间来崛起和发展的大国来说,真的需要分得那么清楚吗?
美国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讲完,此时的领土距离他们“全球第四大”还差得很远呢。在收下路易斯安娜之后,美国依然没有停下扩张领土的脚步。
几年后,他们的目光就盯上了北美大陆的东南海岸,那个地方有金色的沙滩和舒适的热浪,还有一个美丽的西班牙名字,叫“佛罗里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