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缴获了美韩军的大量武器装备,如38军113师337团前卫3连在龙源里地区消灭了美韩军的一支先头部队后,连长张友喜用缴获的美国罐头等食物给大家会餐。战士们吃着美国罐头还编起了顺口溜: 美国衣、美国帽、美国枪、美国炮,外加美国威士忌和面包!咱们吃饱喝足了,把美国佬打他个七魂出窍! 那么我们志愿军在缴获的这么多美韩军武器装备中最爱用的哪些呢? 一、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是二战最好的步枪!因为同期的98K、三八大盖、李恩菲尔德、莫辛纳甘都是栓动步枪,要比M1加兰德落后一代,而苏联在二战中生产的SVT-40半自动步枪,和德国在二战中生产G43半自动步枪产量加起来都远少于M1加兰德,影响小得多。要知道至1957年全世界共生产了M1加兰德近1000万支。 志愿军战士缴获了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后都愿意用,还取了不少中国名字:大八粒、八大粒、八粒快等等。突出了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两个特点:8发弹匣和半自动发射。 当年狙击英雄张桃芳当新兵时用过三八大盖,到了战场上大多数时候用莫辛纳甘M1944骑步枪,但也用过这M1半自动步枪的。 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口径为7.62 毫米,使用M1906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7.62×63mm步枪弹),枪全长:1.1 米;枪管长度:610 毫米;初速:865 米/秒;空枪重:4.37 公斤;枪口动能:3597 J;有效射程:730 米。 二、M1卡宾枪
成名于二战太平洋岛屿战的M1卡宾枪在朝鲜战争中被志愿军缴获不少,志愿军从国内带去的也不少,因为解放战争时也缴获了很多国军的M1卡宾枪(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并没有向国军提供M1加兰德)。 M1卡宾枪口径7.62 毫米 。弹药:M1 .30 卡宾枪弹(7.62×33毫米); 弹匣容量:15发可拆卸式弹匣; 枪全长:904 毫米; 枪管长:458 毫米; 重量:2.36 千克; 初速:570 米/秒 有效射程:200 米 M1卡宾枪由于短小轻便很受志愿军战士喜爱,尤其是后坐力小这一点很受新兵欢迎,老兵如果用惯七九步枪或者莫辛纳甘这些使用全威力子弹的倒无所谓。 但是M1卡宾枪在朝鲜战场上美国大兵口中恶评如潮,相传打不穿志愿军穿的棉衣。但志愿军倒没有这个反应。 对于卡宾枪威力小是公认的,但是不是打不穿浸水冻硬的棉衣呢?这个争议比较大,笔者认为有打不穿的可能。要讨论这个,就要注意弹药的问题。虽然一般看上去M1加兰德步枪用的是7.62毫米子弹,M1卡宾枪也是7.62毫米子弹,但只是口径相同而已,子弹是完全不同的:
图片上面的子弹M1加兰德所用的7.62×63毫米全威力子弹,下面这个就是M1卡宾枪用的7.62×33毫米卡宾枪弹了,注意卡宾枪弹的圆脑袋(圆弹头)。 圆弹头的特点是停止作用大但侵彻力弱,远距离上存速下降快。而志愿军穿的棉衣是学习苏联式的“缝纳棉袄”,纤维密度比一般棉袄高,而厚纤维本来就对子弹有一定防御力,再加上浸水结冰冻得硬邦邦的,如果在稍远距离上,这种圆弹头命中棉衣还真有可能打不穿。 枪械呢,就是M1加兰德和M1卡宾枪了,有喜欢汤姆逊或者M3注油枪的朋友会问了?为什么美军的冲锋枪没有上榜呢? 这倒不是美军的冲锋枪不好(虽然波波沙确实稍好些),实在是有枪缺弹喜欢不起来。 1951年2月,志愿军后勤部门运往前线的美国弹药,就包括90万发司登冲锋枪子弹,90万发汤姆逊冲锋枪子弹,70万发美国M-1卡宾枪子弹,还有580万发美国7.62毫米步机枪子弹,以及23.4万发美国12.7毫米高射机枪子弹。 冲锋枪讲究用弹雨泼洒敌人,90万发汤姆逊子弹够什么用? 同期向苏联采购的26,000支波波沙和波波斯冲锋枪配8,000万发子弹! 三、M20超级巴祖卡火箭筒
朝鲜战争中美军大量装备了火箭筒,每师有M20式88.9毫米“超级巴祖卡”火箭筒543具,志愿军缴获了不少。缴获的加上仿制的51式火箭筒被志愿军广泛使用。 志愿军火箭筒小组用火箭筒打击美军坦克
“超级巴祖卡”火箭筒全重9.54千克,全长1.549米,最大射程1200米,有效射程200米,初速160米/秒,配用弹种:破甲弹;弹径88.9mm,弹长598mm,弹质量4.04千克,破甲深度280毫米。 1951年4月24日,20军60师178团尖刀五连占领了云岳山,和该团火箭筒班向山下敌人阵地发起冲击。一队美军M-48中型坦克搭载着步兵,在尖刀连右后方山嘴约300米处快速开进,火箭连副班长潘泽民扛着火箭筒,同装填手杨保共、弹药手鲁礼魁一起,迅速选择了一个发射位置打头阵。 经过战斗,共击毁美M-48型坦克7辆,其中潘泽民以8发火箭筒弹击毁敌4辆坦克,潘泽民反坦克小组荣立集体一等功,潘泽民个人荣立特等功并获志愿军总部授予“反战车英雄”荣誉称号。 四、M18型57mm无后坐力炮
志愿军老战士使用57毫米无后坐力炮
志愿军无后坐力炮在战斗中
M18无后坐力炮炮身全长1560mm,炮管长845mm,炮管右侧有一个小握把和击发扳机。炮管中央有一个独脚架,后部有可折叠的两脚架(在肩扛射击时可以充当肩托),标准配备一具2.8倍瞄准镜。 战斗状态时,M18型57mm无后坐力炮重20.2千克,使用时非常灵活,可以肩扛射击。但是,主要的射击模式还是在展开的脚架上。 1951年10月的文登川之战中,68军204师专人专用,将全师的反坦克武器,包括1个反坦克炮营、1个山炮连、1个工兵连,49个火箭筒和27门无后坐力炮集中起来,组成了专门打坦克的反坦克大队。激战下来,文登川变成了美军装甲兵的坟墓。最后在文登川丢下的78辆坦克残骸,宣告了美国引以为傲的“坦克劈入战”的破产。 五、M2A1式榴弹炮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还缴获了大量美制坦克和火炮。但是在战场上,志愿军却很少使用美军的坦克。一是因为美制坦克的弹药与我们的弹药是不通用的,缴获了美国的谢尔曼坦克,还得有配套的76mm坦克炮弹才能使用,而且美军的大量M4A3E8坦克,使用的都是福特GAA V8汽油发动机。当时志愿军装备的T-34/85坦克,IS-2坦克使用的都是柴油发动机,志愿军在前线也没有那么多的汽油供这些缴获装备使用。 但火炮就不同了,1951年,在前线志愿军有520门榴弹炮,其中有215门是美国榴弹炮。1951年后,志愿军开始大规模换装苏式122毫米、152毫米火炮,但M2A1榴弹炮仍然装备志愿军部队直至战争结束。
上面这门M2A1榴弹炮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这门火炮来自志愿军炮兵某部4连3班,1951年10月在文登川地区938.2高地的阻击战中,该班以单炮支援步兵,发射224发炮弹,击溃美军两个营以上兵力的三次集团冲锋,毙伤敌人500余人,并压制两个火力点、一个迫击炮群。 155毫米M1榴弹炮
志愿军也缴获过M1式155毫米榴弹炮。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炮兵某部5连以上面这门M1式155毫米榴弹炮,在全纵深实施机动和火力支援,击溃美军十余次集团冲锋,击毁美军105毫米以上口径榴弹炮48门、迫击炮3门、坦克7辆及弹药库10座。为此,全连荣立一等功。这门榴弹炮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