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4日,河南中牟县境内黄河大堤较薄的赵口,一群士兵卖力的进行着土木作业。6日进行土木作业的士兵转到古老的黄河渡口——花园口。 士兵先把花园口一带的群众都赶到5公里以外,密布岗哨,选出身强力壮的士兵800多名,分5个小队,日夜轮流掘堤,夜间以汽车上的灯光照明。后又令附近的村民协助,终于在1938年6月9日上午9时许,决堤成功,河水奔腾而出,水流由中牟、尉氏沿贾鲁河南犯。 6月13日,花园口和赵口决堤之水汇合于中牟县前后段庄,如脱缰之马,越过陇海铁路,倾平贾鲁河,经中牟、朱仙镇、尉氏,直扑开封西、北两门,越鄢陵过扶沟,经西华、淮阳至安徽亳县,夺颍河到正阳镇入淮河,形成人为的黄河大改道。究竟是什么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掘开花园口大堤呢?又为了什么这么做呢? 还是从台儿庄战役说起。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决定“扩大台儿庄战果”,遂将各战区精锐部队大批调往徐州,准备在徐州地区同日军进行决战,使第5战区的总兵力由初期的29个师增加到64个师另3个旅,约45万人。 日本大本营本来因为准备不足而决定暂不扩大战场,但是现在发现天赐良机、有集中歼灭的机会,“看到台儿庄有方面有大量中国军队,特别是汤恩伯军团的出现,认为给蒋介石主力一次大的打击,是挫伤敌人抗战意志的大好机会,因此决定进行徐州会战。”(1)1938年4月7日正式下达了“大陆命”84号命令。徐州会战开始。 徐州会战后期要图,(图片来源:《抗日战争地图集》) 徐州会战的经过不多说了,结果就是日军以南北分七路向徐州做向心运动并切断了陇海路时,徐州会战的总指挥李宗仁发现被包围实施战略转移,跳出包围圈。 日军占领徐州后,日本大本营认为徐州会战基本结束。为扩大战果,5月21日作了如下部署:扩大徐州会战的战果,大略停止于兰封、归德即商丘、永城、蒙城联结线以东。国军第一战区司令程潜奉蒋介石的命令为了扩大战果(都是为了扩大战果,效果却又天壤之别),准备将突出之日军第14师团歼灭于内黄、仪封、民权之间。 具体战斗就不多说了,围歼日军14师团的任务没能完成,反而要面临被围歼。20多万人没能围歼土肥原的2万人,反有被围歼的危险令蒋介石大为不满,1938年5月28日致程潜电报说:“在战史上亦为千古笑柄。” 日军第二军所属的第14师团、第16师团沿陇海路向郑州追击,拥有数十万主力部队的第一战区司令员程潜报请蒋介石批准,炸开花园口大堤以抵御日军的追击。早在1935年国民党政府军事顾问德国人法肯豪森就提出“最后的战线为黄河,宜做有计划之人工泛滥,以增御其防御力”,蒋介石做了“最后抵抗线”五字眉批。 1938年6月1日在武汉举行的国民党最高军事会议经过讨论,蒋介石决定:“策定豫东大军向豫西做战略之转进,同时决定黄河决口,企图做成大规模泛滥。阻敌西进。” 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后,蒋介石接受日本学者访问时说:“黄河治水,自有史以來向为中国为政者的最大事业之一,建筑的堤防宽度达三百公尺,极其坚实,現在由中国军自行決口,实在令人思之断肠。诚然,洪水淹沒了田地,民众生活难免受到影响;不过,当時黄河水量不多,水流速度每小时不过三公里,浸水地区最高水位不到一公尺,农民都还可以步行往來。假定对決堤之觉有所踌躇,则日军机械化部队便会由郑州一鼓作气冲到武汉。是故面对暴虐侵略而謀保卫国土,有時乃不得不采取有牺牲決心之非常手段的。实则,由于此一洪水得以遏阻日军向武汉推进达半年的時间;又在淹水一带的以西地区,在此后的六年之间,得以一直未许日军侵入。”(2) 据当时花园口决堤中国陆军中校工兵参谋刘叔琬称:“共匪数年来,常在匪区及香港报章上宣称:本党(指黄河决口时,淹死人民数十万,造成重大灾祸等之恶痛攻讦。此固为当年参加抗战,实地眼见之中原人士所洞悉其奸伪惯计。回思当时若非由黄河大泛滥阻止日军,郑州早已陷敌,西安可能不保,毛匪巢穴延安,亦将成为问题焉?”(3) 第一问:决口黄河以水代兵是否阻止了日军向郑州、西安、延安方向进军,究竟当时的日军的主攻方向在哪里?第二问:决口花园口大堤究竟是否推迟了日军进攻武汉的时间?第三问:炸开花园口后黄河的水量如何,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几何?第四问:是否如蒋介石说,因为炸开花园口在此后的六年内以西一直没有让日军侵入?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4年到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已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4年,日本陆军中央部制订了1935年度侵华作战计划,对华中方面作战第9集团军(以3个师为基干),与海军协同,在上海附近长江下游地区登陆,占领上海附近地区。根据情况,可由华北方面沿平汉铁路南下,策应沿长江向汉口方面作战。(4) 全面抗战开始后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在日军占领南京后,于1938年2月4日,召开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末次内相要求迅速“占领汉口和广州”,但因为条件不成熟,没有采纳。主要原因是:在华兵力暂时不足,必须增建军队和作一段时间的休整,才有可能采取行动。因而一方面让侵华日军进行休整和调整部署,一方面积极进行增建部队的动员工作。 1938年4月初,日军大本营决定实施徐州会战时,亦决定实施武汉作战,在制定徐州会战计划时,即“预想到会战以后的形势并把将来进行武汉作战也考虑进去。”大本营陆军部1938年4月上旬着手认真的研究汉口作战。 研究室主任是井本熊男大尉和今冈丰大尉。当初计划以一个军沿京汉线南下,一个军沿扬子江进攻,但由于考虑到沿京汉线作战,及该方面敌情等缘故,需要很大兵力,而且华北治安不良,抽调兵力也有困难。因此,这一计划被推翻。 1938年5月底,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决定了在当年秋季进行汉口作战。决定如此重大作战的理由是:“攻占汉口作战是早日结束战争的最大机会”,“通过这一作战,可以做到以武力解决中国事变的大半”;“从历史上看,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统治中国”,“只要控制中原,实质上即能统治中国。”(5) 同时命令海军“以攻占汉口为目的,向南京—汉口—岳州间长江及其沿岸”准备作战,并从“5月以后已陆续给中国方面舰队增强了兵力”,以便协同陆军进攻武汉。并于6月3日又发布命令:“控制长江下游大部水域,保证其交通安全”,还令海军“攻击南京上游的安庆”,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 为了商洽武汉会战华中派遣军副参谋长藤章大佐、作战主任公平匡武中佐、兵站参谋二官义清少佐等,在大本营意见基础上进行了协商。公平匡武中佐虽极力主张以一个军沿平汉路南下,但最后还是同意了大本营的意见。改变计划决定以主力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地区,另一个军沿扬子江进攻。 这个方案除节省兵力外,还利于华中派遣军统一指挥作战。日军的战略企图是“摧毁蒋政权的最后的统一中枢——武汉三镇”,以“促使中国军队投降”、“使国民政府屈服,而不是占领所有的地区。”日军主攻方向就是武汉,根本不可能去进攻西安和延安。道路延伸至哪里国家的权力就延伸至哪里,铁路对于战争即意味着快速、高效的集结。为什么放弃沿平汉线南下的方案?这必须从敌后抗战说起。 八路军在敌后的打击 毛泽东在1937年12月30日对日军未来进攻方向做出了如下判断,陈周项博叶:甲、判断敌占济南、徐州、蚌埠或再进占郑州、开封,完成第一期作战任务后,其第二期作战目标,当在占领兰州广州武汉三点,并使相互联络起来。但为早日切断中国对外交通,用以围困中国起见,似将先占兰州、广州而置武汉之占领于后。(6) 这是毛泽东对于当时日军的战略意图的判断,要求晋察冀军分区配合国民党政府的正面抗战,在平汉路方面主动出击。“荣臻以步兵两连骑兵一连组成支队,深入到石家庄、保定、定县以东,沧石路以北,天津、霸县至定县公路以南地区活动。首先破坏保定、高阳、任丘至大城公路才易保持机动地区,其次藏石路之破坏亦很重要。”(7) 晋察冀军分区于1938年2月9日夜,各军分区按计划出击。第三军分区在冀中人民自卫军的配合下,很快攻占定县、望都县城以及清风店、方顺桥等车站,并一度袭入保定、满城城关。 第四军分区攻占新乐县城,一度袭入井陉矿区。第一、第二军分区也按计划分别袭击了浑源、忻口、原平、崞县、代县等城镇日伪军据点。以上作战共毙伤日伪军740多人,争取一部分伪军反正,捣毁大批敌伪维持会,捕获大批汉奸,缴获武器弹药一部,烧毁车站6个,破坏铁路50多公里,使平汉路一度中断。 冀中部队攻克新镇、霸县、永清等城镇,游击活动深入到大清河以北地区。 聂荣臻2月12日在给总部并北方局的报告中说:“平汉线日军被我袭击后,极为恐慌,被我破坏之铁轨与电线,至今未动修。昨派往望都之侦察汇报,该城时起谣风,一日数惊,日兵守工事里不敢出来。” 日军为了保护其后方和交通线的安全,由高碑店到石家庄调集兵力1.2万余人,在飞机配合下从3月4日起,沿平汉线分4路向阜平、涞源地区发动了报复性进攻。从这些可以看出当时在华北的敌后游击战吸引了大量的日军兵力。 4月下旬,大批日军再次沿津浦路南下,会攻徐州。聂荣臻得知平汉路北段各点的日军向北平集中,估计也是为了转向津浦路,去参加徐州之战的。为钳制日军,支援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他作出了第二次破击平汉路北段的部署:令第一军分区部队破袭保定以北平汉路;第三军分区部队袭击保定,破坏保定以南铁路;冀中部队和各地方部队配合这次破袭行动。 自4月28日至5月14日,各部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连续破坏铁路170多里,使平汉线3天不能通车。攻占涞水的部队沿平汉线向北推进,争取了2400多名伪军反正。进攻保定的部队,两次夜袭,一度攻入保定南关,引起日军恐慌。 聂荣臻在总结此役时说:“致令敌人不得不以大的兵力增援到保定、定县、石家庄一带,以维持其交通,我则达到了钳制大量敌军之目的。”八路军在敌后的抗战有力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支援了台儿庄和徐州会战。 日军战史对于八路军游击战做出如下的记述,“1938年4月第二十师团努力打击敌人,但补给补给不够理想,只得撤出蒲州、运城、平陆的守备,确保运城、河津、闻喜,以确保曲沃、侯门镇、新绛附近。当时,各守备队,由于优势敌人的妨害,以及大雨阻断了交通,弹药、粮食均告缺乏,只能以猫狗及野草充饥。两个月后才打破了敌人的进攻,做好转向攻势的准备。” “在陈留口(兰封西北的黄河渡口)以北的第十四师团补给线附近,中国军的游击队活动从5月末开始活跃。担任该地区掩护任务的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从6月1日在长垣(兰封东北约50公里)及其以南地区,击溃中国军,确保补给线。”(8) 当时侵华日军独立混成旅团独立步兵大队第三大队—田副正信少佐回忆。“由于我军多次讨伐土匪逐渐溃灭,而八路军的势力逐渐扩大。他们采取遇强则退,遇弱便打的战法,对其剿灭极为困难……6月八路军开始活跃,侵入驻扎附近进行政治工作,或袭击我讨伐部队的留守部队,并破坏道路及通信线路……望风捕影、劳而无功的讨伐,也实在不少。”由于八路军不断袭击日军补给线,日军武汉会战做出不沿平汉线南下的决定。
武汉会战要图(图片来源:《抗日战争地图集》) 日军第119号“大陆命”:“1、大本营企图于初秋攻占汉口。2、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在扬子江及淮河的正面逐次向前推进,占领地盘,给下一步作战做好准备。三华北方面司令官应确保占领区的安定,继续执行原定任务,特别要求对占领地区内的残敌进行扫荡。另外,要策应华中派遣军的作战,把敌人牵制在北方,应准备进行一部分作战。”(9) 日军的海空军的优势对于中国是非常明显的,日军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优势,而沿平汉路南下必须配备大量的兵员保障后勤线。 炸开花园口根本没有推迟日军武汉会战的时间,日军徐州会战后没有马上进行武汉会战的根本原因在于兵力不足,需要国内兵员对华进行补充。一是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抵抗给予日军大量的杀伤;二是八路军敌后游击战,使得日军为保持占领区安定决定不从华北抽调兵力。 日军第2军即使不受水障所阻,在日本大本营未决定进攻武汉、其国内新扩建的10个师团未派至中国和调整部署以前,第2军不可能单独地进攻武汉,在整个徐州会战以来战死、病死、伤死的人员共7452人。为了进行武汉会战日军一方面停止华中、华北方面军的师团回国,还计划增兵40万人和新编兵团24万人。(10) 武汉会战日军动用兵力25万人,会战期间曾补充四五次人员,投入的总兵力当在30万人左右,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再也无力进行如淞沪、徐州、武汉这样的大型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