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人的餐桌。摄影/邓学民
所谓"不时不食",正是人与自然相融共生的法则。中国人的饮食之道,讲究食材与节令的搭配,位于安徽西部的肥西山陵地带的居民们也不例外,年年岁岁,迎送着时序的流转,品味着四时风味。
仲春,让春意融化在舌尖新鲜烹制的蒿子粑粑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仲春时节,春雷响过,时雨不期而至。虫儿们各自惊逃,在肥西西北部的山陵地带,在田埂间、小路旁,一种名为"蒿子"的不起眼的野菜,也正悄悄地发出新芽,赶一场春天的热闹。 而制作蒿子粑粑,也成为肥西人与春天"一期一会"的默契。 采来的鲜嫩蒿叶,用开水焯过,拧干剁碎;籼米磨成粉,炒熟,放入蒿叶、咸肉丁、蒜末,加水 揉成面团,再捏成一个个扁圆状的生粑粑, 入油锅炸至金黄就可以了。喜欢吃辣的,可以在面里加点儿辣椒末。口味偏重的,可以放点儿盐。要是觉得炸过的蒿子黑黑的不够美观,那就撒上把翠绿的香葱略加点缀。总之,对待蒿子粑粑,就像在野地里撒个欢儿,不需庄重,随意、随性就好。 咬一口蒿子粑粑,融化在舌尖的,一定是那浓浓的春意!
初夏,野味与野趣的变奏煅烧风味鳝鱼
皖中的山陵地区春夏分明,不像皖南在阴雨连绵中拉扯不断。端午节一过,阳光就陡然热辣起来。肥西人的美食味蕾也蓄势待发。肥西有句谚语叫"端午黄鳝赛人参",这时的黄鳝,肉最细嫩,营养价值也最高。过了盛夏,黄鳝肉就会变老,腥气也加重了。于是勤劳有趣的肥西人,开始与时间展开一场激动人心的"美食争夺赛"。 过去,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会制作一种形似暖瓶的工具来捕捉黄鳝——地笼。早早吃过晚饭,大人孩子,三三两两,便手提地笼向沟渠走去。 小心地将地笼在浅处安置好,一条长绳,一端系住地笼,一端牢牢固定在岸上。第二天来到这里,拉起绳子,就能验收战利品了。 对这时鲜的美味,肥西人也有独特的烹饪方法。用坛子中飘香的腊猪油爆炒鳝段,即将出锅时,迅速用土鸡蛋摊制一张蛋饼,铺在盘底,将尚在滋滋作响的鳝段装入。蛋饼金黄,鳝段油亮,二鲜合做一味, 便是本地人最爱的一道"蛋饼摊鳝段"了。这场初夏的邂逅,不仅带来味蕾的享受, 更蕴含着一丝探奇的野趣!
深秋,关于收获、升华与丰稔鲜香软弹的红薯粉丝
秋收冬藏。时至深秋,整片江淮分水岭 都弥漫着一股成熟的气息。肥西的田垄,也开始充满忙碌的脚印。一到收获的时间,刚从土里扒出的红薯的甜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弥漫在田间,构成深秋独一无二的香薰。 新鲜采摘的红薯一般被制作成诱人的红薯粉,在烧白菜时,清汤寡菜,略显单调; 投上一把红薯粉,则境界全出。或是做成土鸡汤炖红薯粉,食材只红薯粉一种,调料唯精盐一味,用本地老母鸡汤炖煮,食时以大盆盛之,鲜香软弹,真堪称"大快朵颐"。
寒冬,难忘那一味咸香肥西人餐桌上的咸菜
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但对山陵地带的人们而言,最为深刻的味觉体验,却来自于冬日里那一味咸菜的咸香。肥西的咸菜不是菜,而是货真价实的肉,确切地说,是外人所熟知的种种腊味——一种用食盐腌制后加以烟熏的美食。 在当地,一桌过得去的宴席,必定要有几味咸菜打底。咸鸡与咸鸭冷切,拼为一盘; 咸猪肉切小块,与干山菇同烧;咸牛肉,加老豆腐、辣椒酱,做成一道热辣咸香的"锅子"。经典的"冻骨"更是俘获了肥西食客的味蕾。连新修的《肥西县志》,都要专门给它留出一段:"冻骨,用咸鸡、咸鸭 脚爪,配大青豆,加淀粉煮熟,冷冻而成。"现在民间做法有了些许改变:选肥大猪手,炖至皮肉软烂,令胶原蛋白充分融 化于汤汁中,取出骨头,下青豆、咸鸡爪、 咸鸭掌、咸鸭胗等,再次熬煮,候其冷却、 凝固,即可食用。把当地人对厚重口感的追求,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肥西人也乐于用这厚重的口感,来慰劳辛勤工作一年的自己。 这些看似普通的四时风味,沉淀着人们对待土地恩赐的虔诚,承载着关于家乡味道的记忆,成为肥西人难以割舍的乡愁。
- END - 文丨徐文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