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93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搪瓷缸、搪瓷盆、国民床单…这是许多安徽人的回忆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984

帖子

33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00:4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上热闹非凡(资料图)
  ○1949年中共江淮区委编印的干部学习材  料《党的城市政策与工商业政策》档案的材料
  搪瓷缸、搪瓷盆、国民床单……这在许多安徽人记忆里的物件伴随着一代人的回忆,而让人们最难忘的“逛街”,当属上世纪50年代城乡物资交流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加强城乡交流的重要举措。物资交流会是在传统集市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组织、有领导、有规模的重要商业活动形式。你知道1952年,安徽省各地共组织了多少次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吗?这些大会主要交易哪些产品呢?
  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的由来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城市的相继解放,解放区的城市逐渐增多。如何顺利接管城市工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而在接管城市过程中,城市工商业工作也是重要的环节。就在全国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刻,1949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城市经济工作政策。
  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的1949年中共江淮区委编印的干部学习材料《党的城市政策与工商业政策》的档案中收录了1948年6月10日中共东北中央局《关于保护新收复城市的指示》,该档案中记载:“现在形势根本变化了,我们不仅占领了很多城市,而且这些城市已经巩固地为人民所有;战争已是大规模的大兵团的集中作战,不仅要依靠广大的农村,而且要依靠城市。”“现在我们有了城市,就应当爱护城市,发挥城市的作用,使城市产生更多的军需品和日用品来支援战争,来繁荣解放区的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如何恢复国民经济,安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成为头等大事。当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要从多方面努力。上世纪50年代,让人们记忆犹新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
  一年全省举办物资交流会345次
  当时,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就是各地组织举办的土特产交流会、土特产展览大会、物资交流展览会的统称。依据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的规模及其所依赖的市场层级,有高级、中级、初级三种市场形式:高级形式是在大区以及各大区之间开展,具有全国性;中级形式是在各省省会及主要城市举办,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初级形式是在各地、市、县举办,以传统的庙会、山会、骡马大会、药材大会、赶圩赶集赶场为主要形式。所谓“物资交流”,简言之就是将农产品收上来,把城市工业品销下去,开展商品交换,活跃城乡经济。
  这一点也在档案中得到了佐证。安徽省档案馆馆藏的1952年8月13日《省委批转财委关于深入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工作的指示》档案记载,“五月份以后,我们召开了南陵等四十七县、市的物资交流座谈会和全省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接踵召开了阜阳、徽州、亳县、固镇、界首、南港(舒城)等专区级的、县一级的物资交流大会,及处级市的以旧形式出现的庙会和骡马大会。”
  就这样,城乡物资交流会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52年,明光县第一次召开城乡物资交流大会,近万人参加,批发成交额达128.0914亿元(旧币)。无独有偶,1953年,安庆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市场繁荣,决定在各县较大的集镇适时召开物资交流会。黄泥港在当时是潜山县南部较大的商贸集镇,又是潜山、怀宁、太湖三县交界处,是鱼米之乡,被选为首届交流会会址。在交流大会开始前,县政府发布公告,邀请周边各县客商携带商品设摊设点。一时间,黄泥港名声大震。一些卖眼镜、镶金牙、做小吃的也蜂拥而至,热闹非凡。不仅如此,县剧社、当地戏班也争相演戏,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交流会。最让人们难忘的就是看电影,看电影对于当时群众来说是一个新事物,为期十多天交流会中,各摊点摆满各种商品供人选购,各种小吃摊生意火爆,像炸油条、烤烧饼、馄饨、馒头、包子、棉花糖、叫卖吆喊声此起彼伏。白天生意兴隆,夜晚看剧团演戏。
  像这样的城乡交流会在安徽各地蓬勃发展,活跃了城乡交流,在当时打破了过去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的封闭状态,许多过去滞销的农副产品通过交流大会开辟的新市场变为畅销货;在商品展览会上,新式农具和日用品备受农民的青睐。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互为市场,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市场格局。据统计,仅在1952年全省举办的各种规模的物资交流会就达345次,购销总额达1.6亿元。按工农产品分:据其中225次统计,工业品占36.61%,农土产品占63.39%;按经济形式分:据其中147次统计,国营占29.3%,供销社占23%,私营占47.7%。
  曾派贸易代表团参加华东等地的物资交流会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城乡物资的交易呢?1952年8月13日《省委批转财委关于深入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工作的指示》档案记载,“交易形式以短距离的零售为主,辅以小额批发。除收购农土特产品以外,并结合推销工业品,以满足人民的需要。而各地处级市级的交流大会,合作社应成为组织个体经济、领导成交的主要力量。”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组织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是城乡物资交流的主要形式,同时政府也鼓励工业品面向农村,各种新式的农具备受农民的青睐,也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像当时上海、天津生产的胶鞋、搪瓷品、暖水瓶等都成为抢手货。城乡之间物资交流的扩大,加快了城市的工业品和农村的农产品的顺畅流通,一些滞销产品也有了很好的销路。
  此外,安徽全省还组织了包括各种经济形式在内的贸易代表团先后参加了华东、华北、东北、中南、华南各地的物资交流会议,成交总额达1000余万元。
  在共同参加物资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国营和供销社商业给私商以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消除了他们的思想疑虑,激发了他们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国营商业还扩大了对私营工商业的加工订货和代购代销。1952年仅花纱布及百货两个省公司对6种地方工业品所付出的工缴费及采购款即达719万元,较1951年增长两倍多,当年实现的私营工业产值较1951年增长40%。同年全省私营商业与国营商业建立长期经销、代销、批购合同的已达1500多户。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我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余育红 何芳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1 22:23 , Processed in 0.2235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