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林路老师的神作——“用围棋演义盘古开天辟地”一文颇受震撼,尤其是读到林老师论述棋盘与八卦之间的相互呼应时顿觉脑洞大开。当时看到评论区里有的棋友并不赞同林老师的观点而满口胡言时,我还专门加了林老师的微信,想多支持鼓励一下他。林老师是个很谦卑的人,面对我的盛赞,对我说他只是找到了钥匙,但离推开门还很远。或许就是这句话激发了我后面的思考吧,作此文与大家分享我近几日的探索。
一、天圆地方 起初当我看到林老师文章中配的这张八卦棋盘图时,心中充满的是新奇与敬畏,不由盯着多看了一段时间。瞳孔焦距在天元乾卦上看久了,渐渐觉得图中周围五彩斑斓的各正方形发生了图形变化——由正方形变成了一个个同心圆。闭上眼睛,脑海中出现的是一张正方形棋盘上跳跃着一个个圆圈。再看一眼棋盘,从坤卦三三到乾卦天元,地势由低到高。四个艮卦星位像是四座小山峰一样屹立在棋盘上。小山峰下面的三三可以看做是平原,可是小山峰之上代表什么呢? 这个问题让我琢磨了两天。有天晚上我去附近一座小山上散步,站在山顶我突然想到:棋盘上四个星位或许并不是仅代表四座小山峰,而是代表着同一座山峰。就好比:我站在峰顶,把山峰从峰顶往下切,切成的四分之一的一个顶点代表着棋盘上一个星位。 脑海中的棋盘顿时生动了起来:棋盘的中央是一座山峰,山峰的顶点是四个星位的结合;半山腰是小目;三三则代表着四面的平原;在山峰之上是高山雪水(坎卦);雪山的上空飘着带有生命气息的风(巽卦);风之上却是电闪雷鸣(震卦)。 我当时站在小山顶,并没有一下子想好后面几个卦象所代表的含义,可是中央的乾卦代表着上天却是十分清晰明了的。这又让我想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世界观。 当天晚上我回家上网查了一夜关于天圆地方的资料,网上对这个词语解释最多的就是“朴素”二字。我觉得现代人还是没有客观合理地解释古人的世界观。我再次郁闷的离开家门站在小区空旷的院子里仰望天空,浩渺的宇宙再次给了我灵感:二维世界。
二、二维世界 如果把当代人对古人宇宙观的一切固定偏见抛开,包括“朴素的价值观”、“阴阳学说是初级的辩证法”,想象着自己就是上图陆地里的一个小小生物,难道古人的“天圆地方”学说不正是在描绘上图中的世界吗?只不过“天圆”代表着古人的眼界,“地方”代表着古人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认识。 再以现代人、科学的角度看上图,难道此图中圈起来的陆地海洋不正是地球的一部分吗?古人对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阴晴圆缺的描述只不过是四维世界(三维+时间)动态图景的一部分罢了。 古人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无法看到自己生活的世界的全部。可是天圆地方对世界的描述并没有错,不足的只是它对世界描述的不充分性。 人如蝼蚁,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古人、也包括我们,都是以地球引力的方式被上帝锁在了这颗星球上。相比于对宇宙“见多识广”的现代人,古人更像是地上的蚂蚁,生活在二维的世界里,而“天圆地方”既是二维世界的生物对宇宙最完美的描述!而围棋正是古人对世界二维表达的模型! 思绪回到棋盘上来。我看到了一座山,山上是天空,天空之上既是眼界极限的穹顶。
三、昆仑虚 可是棋盘上的这座山是什么山呢?这个问题我又想了两天。 是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是五岳独尊的泰山?是道家圣地五台山?还是清隽高耸的黄山? 又是一个星空明澈的夜晚,我独自出门散步,走着走着我想到一个问题,这两日我都是在想我认为的山是什么山,难道问题不应该是思考古人最崇拜的山是什么山吗?我立刻从手机上找到了信息:昆仑山。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当时珠峰还没有被发现,在古人的心目中,昆仑山既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毕竟其主峰乔戈里峰只比珠峰矮二百多米,是世界的第二大高峰。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回家继续探索昆仑山,不久就发现了网上驴友们对昆仑山讨论最多、最神秘、也是世界上最险恶的一隅——“昆仑山地狱之门”死亡谷。 以下是关于死亡谷最近发生的一件奇异事件的报道:死亡谷最热的一个话题是1983年新疆科考小队去昆仑山死亡谷探索时,发现了当地一位为寻找丢失马群而冒然进谷的牧主人的尸体。该牧主暴毙在死亡谷里一座美丽的小山之上。而其尸体却惨不忍赌,衣服破碎,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坦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死的时候正是一副举枪的动作,可奇怪的是他的身上并没有伤痕和遭遇袭击的痕迹。 这年的7月份,外面正是炎炎夏日的时候,死亡谷里却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暴风雪过后,突然一声雷吼,科考小队的炊事员当场晕倒过去。同事们立即赶来,抓紧抢救,十分幸运,炊事员慢慢醒过来了。他回忆说,当时只听后面一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第二天队员们开始工作时,大家发现整个山坡全变了,黄土已变成焦黑色,如同灰烬,动植物已全没了,到处都是倒毙的牛和其他动物的骨骸,真是满目苍凉。
地质队顿感大事不妙,迅速对谷地进行考察。结果发现该地区有明显的磁异常,而且分布范围很广,越深人谷地,磁异常值越高。地质学家认为,在电磁效应作用下,谷地的磁场与云层中的电荷产生的空气放电,电使这里成为多雷区,面雷击的对象往往正是奔跑的动物。这种解释似乎正好说明最近几件事的原因。 另外地质学家还发现死亡谷底部沼泽地下有条暗河如果有人踏在沼泽地上,就会立刻掉人河中,被暗河极大的吸引力拉人万丈深渊,这就如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魔鬼洞。那里的六个大洞口,都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只要任何物体经过洞口,它就能像饿虎扑食似的把它吸人洞中。(魔鬼出没的地方 昆仑山死亡谷,2015)更有科学的报道称:死亡谷其实是“冻土层”。夏天随着雪水寒冰的融化,冻土层便变成了一个吸纳万物的沼泽地,误入其中的人都会被淹没在沼泽地中,而到了冬天天气变得寒冷,沼泽地再次变成冻土层,把夏天吸收的动物尸体深埋于地下。 看完这些报道谁都会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可是再仔细想想其中细节,死亡谷的自然环境竟然跟棋盘上的那座神山所描绘的场景高度一致,而这也是我前段时间没有想通的后面几副卦象的描述:在山峰之上是高山雪水(坎卦);雪山的上空飘着带有生命气息的风(巽卦);往谷里走,风之上却是电闪雷鸣(震卦);雷鸣过后则会出现火球(离卦);继续深入腹谷,则会出现一个大沼泽(兑卦)。
四、伏羲 我脑海中棋盘上的模型再次变得模糊起来。这次其他的卦象都像是都找到了答案、显得平静而又安分。而一开始清晰明了的天元乾卦,倒像是变成了一个吞噬一切的黑洞,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一组问题紧接着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如果我之前的猜测和推理真的成立,如果我在棋盘上看到的那座山真的跟现实中的昆仑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真实的昆仑山死亡谷里又有什么故事呢?棋盘上指的的这座山里又有怎样的神话传说?发明围棋的人除了我想到的这些还有什么其他的寓意可以让我去探索? 我继续在古籍中寻找着关于昆仑山的一切。发现它在古人的心目中简直就是一座圣山。《史记》、《山海经》、《淮南子》这些古代书籍也是本着描绘上古神话的节奏描绘着当时的昆仑。中国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被认为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然而,后人经过各种所谓的考古证明,昆仑山并非许多神话里所提到的那座“昆仑山”,古书中记载的神圣昆仑虚有可能是现在昆仑山脉的一段,也有可能是祁连山、或者天水市附近的卦台山、还有可能是山西省阳城县的析城山。 心中棋盘上的那座山仿佛一下子又变得模糊了起来,之前的推测好像压根站不住脚跟,又想到那些之前吐槽林老师的人顿时觉得好沮丧。 虽然古人所指的昆仑虚并不一定是今天的昆仑山,可是所有的古书都指出昆仑是伏羲和女蜗的居所。而伏羲,正是那位发明八卦的上古大神,被誉为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
五、三皇五帝 终于又找到了一点突破口,我废了整整一晚才大体弄清楚三皇五帝是怎么回事。弄明白三皇五帝的事也就清楚了伏羲在古代帝王中的地位,进而明白了伏羲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 首先,你要知道伏羲是上古大神。也就是说在远古时代伏羲就已经被神话了,这里讲的远古要远于黄帝炎帝大战蚩尤的时期。在《史记·五帝本纪》有关于这个的记载: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太昊。太昊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帝和黄帝。而五帝是这样排列的:东帝(青帝)是伏羲。南帝(红帝)是神农氏炎帝。有的古书记载炎帝要比黄帝年代还早,由于黄帝是中原正统才把黄帝和炎帝扯上了关系。但是炎帝要比伏羲晚,因为人们对炎帝牛头人身的描述是基于对伏羲的人首蛇身之上来讲的。另外炎帝在医药方面的成就都是基于伏羲阴阳八卦的理论之上而达成的,学中医的人都懂中医基础理论开篇要讲阴阳五行。中帝(黄帝)是黄帝。西帝(白帝)是少昊,少昊是黄帝的儿子。北帝(黑帝)是颛顼,颛顼是辅佐少昊的功臣,也是黄帝的曾孙。这段的结论是:在五帝里面伏羲是比其他四帝更久远的大神,黄帝是联系其他三帝的关键人物。 其次,你要知道伏羲在三皇中的位置。三皇在不同史书中提到的各不同,百度百科大约有如下组合: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风俗通义·皇霸篇》伏羲、神农、祝融;出自《白虎通》伏羲、神农、共工;出自《通鉴外记》 幸好研究的重点是伏羲,而在每个组合中都有伏羲和神农的位子。上面提到的帝王中,只有燧人(发明钻木取火的那位超超远古大神)要比伏羲年代久远,其他的帝王都是与伏羲同时代(传说中补天的那位女蜗,是伏羲的亲妹,也是伏羲的妻子)或者比他晚很多(祝融是炎帝后代,共工是祝融时代的一位首领)。 通过对三皇五帝的排位可以看出,按照年代来论,伏羲之上只有燧人一人,其余都是伏羲后时代的人物。
六、黄帝与伏羲 中国人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奉黄帝为初祖,而奉伏羲为太祖。黄帝与伏羲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由于可依靠的史料极其匮乏,对真实历史的推测只能局限于极少的常识中。华夏文明来源于华族和夏族。夏族(西戎族)的首领是黄帝;华族的首领是神农氏炎帝。华族是华胥(女蜗和伏羲的生母)带领华胥国不断同化其他种族而来的民族。炎帝与黄帝结盟后,伏羲便成了华夏民族、黄帝与炎帝共同的祖先。 神话故事中伏羲与黄帝的关系怎样呢? 《山海经》记载,黄帝曾经九战九败于蚩尤,“三年城不下”。 《鱼龙河图》载黄帝“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即依靠女神“玄女”的力量方才取胜。 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 “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鱼龙河图》里面提到的“玄女”既是九天玄女,道门认为女娲娘娘与九天玄女是同一个人,她们之间是转世关系。 这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在神话故事中,黄帝于逐鹿之战战胜蚩尤是否得到了伏羲的帮助。毕竟东帝伏羲是雷神的儿子。而女蜗又是伏羲的妻子。
七、遐想 脑海中棋盘上的昆仑虚再次出现。 从中央天元的黑洞里冒出了两股青烟。两股青烟逐渐在空中幻化成了一男一女,他们人面蛇身,相互纠缠在一起。黑洞里又冒出了一对上古帝王。他们在棋盘上相互角逐、博弈。执黑的蚩尤依靠先手优势多次领先于白棋,而执白的黄帝虽然盘面稍差,却依靠玄女恩赐的贴目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一盘棋结束,铸甲销戈,黄帝与蚩尤随着盘棋上的棋子,如风沙流逝一般消失于无形。昆仑虚上青烟幻化出的两位神灵却并未离开,依然静静地守护在棋盘的上空。黑洞里再次冒出了一对君王。这次他们的名字叫商汤和夏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