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起底黄飞鸿:一个平凡武师,如何成为电影史上最大的IP?

[复制链接]

60

主题

1792

帖子

38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14:2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飞鸿,是最著名的“银幕大师”之一。
他迄今保持着一项世界纪录:自1949年第一部“黄飞鸿电影”问世以来,共有100多部以他为主人公的电影上映。

黄飞鸿电影剧照。


1
黄飞鸿无疑是世界电影史上最大的IP。但他的真实身份,是清末民初生活在佛山、广州等地的一名武师。
佛山武术的兴起源于商品经济的发达。人有钱了,架不住官兵抢一抢,土匪抢一抢。生在乱世,不学武术,怕是有钱赚没命花呀!
佛山人热衷武术就这么来的。一技傍身,进可御官匪保家产,退可找工作做保镖。
黄飞鸿属于没有退路的。
他家穷,学武主要是保其他人的家产。小时随父街头卖艺,少年时代起,在广州西关一带设立武馆,开设医馆。
世界上最长的路,是武林宗师的套路。
在后来的“历史叙事”中,黄飞鸿、霍元甲等一众近代武林高手几乎都共享着同样的成长(成名)路径。
说得通俗点,他们的成长(成名)故事只是一种套路:
出身武术世家——由于某种原因父辈不让其习武——偷偷习武表现出天赋——获得认可崭露头角——某种机缘巧合一战成名
按照这种叙事套路,霍元甲几个回合就把登门挑战霍家的人击败,从此扬名乡里。而黄飞鸿则年少轻狂,登台打赢擅长左手钓鱼棍法的武术大师郑大雄,开始有了宗师范儿。
有文化研究者指出,黄飞鸿系列叙事中存在六大文化母题,比如“英雄+才女”“除暴+灭洋”“民族意识+现代性焦虑”等等。
母题,是雅称,俗称“套路”。
关于黄飞鸿的出生年份,至少有三种说法:1847年,1850年,以及1856年。前后差了十年。
十年,都够陈奕迅唱一首成名曲了。
关于他的逝世年月,现行的资料都说是广州商团事变之后,但具体日期亦不可考,有的说1924年,有的说1925年。
近代以后,无论是新闻、传记写作,还是名人的资料收集,都已经很完善,也都有这个意识。黄飞鸿最基本的生卒年月却无人说得清楚,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他在世的时候绝不是什么武林宗师,而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武师。
这样的武师,当时的广佛一带,一抓一打。

黄飞鸿晚年画像,来源于新加坡武术总会。


2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晚了,自己看不到自己多牛掰。
当然,后半句是最爱君加的。
黄飞鸿属于典型的死后成名。所有附加在他身上的传奇,他已无法证实或辩驳。
粤港两地武术界、影视界人士曾想挖掘整理黄飞鸿史料,欲还原其本来面目,结果得出一个结论——人物真实,故事杜撰。
到2007年,黄飞鸿落选“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原因是,黄飞鸿的故事大部分是民间传说,有史料记载的事实很少。
不过,几个月后,黄飞鸿又上榜了。
原因是,专家说,找到了可以证明黄飞鸿曾经赴台抗击倭寇的可信史料。
这份“可信史料”其实是宝芝林医馆在香港复业后的一张宣传单,上面影印了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赠给黄飞鸿的“医艺精通”四个字。

莫桂兰(黄飞鸿之妻)在香港重开宝芝林后的广告传单,最上方“医艺精通”四字据称是刘永福给黄飞鸿的题字。


凭一张“牛皮癣”就把黄飞鸿送入历史文化名人之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专家们信了。
不过,对于这一题字的真实性,最爱君是严重怀疑的。
清末、民国的医药广告界,比如今的莆田系还乱,还敢吹。随手翻翻当时的大报,比如《申报》,都很容易看到各种夸张离奇的药品广告。著名新闻记者邹韬奋当时就曾批评这些大报已经沦为“广告报”,为了医药广告费,什么虚假广告都敢接。
一个常用的医药宣传手法,就是打名人牌。政界的、军界的、文艺界的,只要是个名人,总会被药品商盯上。从孙中山、黎元洪到梅兰芳、尚小云,都曾以个人照片、题字、题辞等形式为一些医疗保健品站台。但是,这些名人自己是否知情,是否“被代言”了,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历史学者张仲民讲过一个个案,英国人在华经营的韦廉士药房曾伪造黑龙江双城一医生张国华具名的保证书,并借用其照片为韦廉士“红色补丸”登广告,结果被张国华本人拆穿。
宝芝林医馆的宣传单,是否存在强拉刘永福站台的情况,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那个时代的医药广告乱象,可以作为一个背景参考。
总之,刘永福算是近代历史上的名将了,人家在《清史稿》是有传的。然而,他跟黄飞鸿师傅的交集,正史无一字着墨。
而所有关于黄飞鸿的传记文字,却将两人的交情写得有鼻子有眼儿,好不生动。这就有点尴尬了。

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被电影渲染得很厉害。但据莫桂兰说,佛山无影脚其实就是攻人下体的阴招。


3
尬尴是尴尬了点,不过没关系。俗话说得好,三人成虎。
黄飞鸿人缘好,人称“豆腐教头”,桃李满天下,你一字我一句,别说把师父捧上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宝座了,就是捧上天,那也是意料中事。
首席幕后推手,非朱愚斋先生莫属。
这位朱兄是黄飞鸿的小老乡,移居香港后投入林世荣(猪肉荣)门下习武,成为黄飞鸿的再传弟子。
林世荣评价,这位弟子撑死了就是当拳师的料。
武学天赋不咋滴,但朱兄的文学天赋高,是黄飞鸿门下最能写的,曾协助林世荣编撰拳谱。而他最大的能耐是:自己成不了大宗师,就捧出一个大宗师。
黄飞鸿死后十年,徒孙朱愚斋开始在香港报纸连载小说《黄飞鸿别传》。小说内容几乎都是从林世荣处听来的黄飞鸿逸事。
虽然有不少虚构的情节,但这部开黄飞鸿创作题材先河、奠定早期黄飞鸿形象基调的小说还有口述历史的遗风,保留了现今唯一的关于黄飞鸿生平相对靠谱的史料。
朱愚斋拔高黄飞鸿的武功,但还是有天线的,不会无限度地吹捧成神功。比如,《黄飞鸿别传》写道,在香港,黄飞鸿有一次被三十多名地痞流氓围攻,结果寡不敌众。
但在后来的黄飞鸿叙事中,加工者都认为,黄飞鸿打不过流氓,有损一代宗师形象,于是改成了“黄飞鸿一人击退数十个持械的恶棍,从此被人称为真英雄”。
《黄飞鸿别传》连载后,有个人专程拜访了朱愚斋。话题只有一个:以黄飞鸿为主人公,拍摄一部武侠电影。
这个人,是香港导演胡鹏。
1949年,在朱愚斋创作《黄飞鸿别传》十四五年后,首部“黄飞鸿电影”诞生了。“一代宗师”黄飞鸿在影像世界里开始了长达六七十年的奇幻漂流。
拜票房所赐,胡鹏一发不可收拾,宣扬黄飞鸿思想不遗余力,一生拍下了50多部黄飞鸿电影。
大银幕上扮演黄飞鸿的鼻祖关德兴则更加入戏,一辈子演了70多次黄飞鸿,到了“鸿我不分”的境界。
据说关德兴晚年创办医馆,馆名也叫宝芝林,也是专卖跌打风湿药,也是对穷人不收诊金药费。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最早的黄飞鸿扮演者关德兴。


4
黄飞鸿死后爆得大名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江湖上混日子,靠拳头足够了,但要混成传奇,还得靠笔头。
收几百号武枪弄棒的徒弟,不如收几个舞文弄墨的门人。
朱愚斋后来居功自傲了。他说:“粤派武术高出于飞鸿者岂无其人乎?但其人一逝,声誉技术,即随之湮没。而飞鸿虽作古已久,其声誉犹挂人齿颊,其故何在?文字宣扬亦其一端也。”
这段掏心窝的话说得很真实。
黄飞鸿生前并非一等一的武林高手,死后却称霸武林几十载,凭什么?不是凭他的拳头,而是凭我朱某人的笔头。
晚清民初,岭南一带,武馆林立。密集程度估计不亚于今日大城市中的健身房。
竞争激烈,黄飞鸿除了开馆授徒,还要开源创收补贴家用,包括卖药、治疗跌打损伤,以及受雇参与区域性民俗活动,比如在庙宇祭典上表演舞狮。
这才是一个苦逼武师的日常。
所以,关德兴、李连杰、赵文卓几代黄飞鸿扮演者,出演的或许是“另一个黄飞鸿”,一个连黄飞鸿自己都不认识的“黄飞鸿”。
但这些,在历史人物传奇化的潮流中,通通变成真的了。
假如黄飞鸿再世,想亲自出马澄清,估计全世界吃黄飞鸿这碗饭的人,早已在舆论、文字与影视中把他本人秒成渣了。

黄飞鸿影响深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25 03:53 , Processed in 0.2330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