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的捐赠文物中,有两块近代石碑颇具意义,是由芜湖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移交的,于2007年7月在滨江公园施工现场出土。经辨认,其中一块刻着“C.N.C.太古地界”,另一块刻着“财政部皖岸盐务稽核处”(如图)。博物馆的专家指出,这两块石碑对于芜湖近代史研究有积极意义,也是芜湖多年为滨江重城的佐证。 记者看到,两块石碑目前存于专门的保管室中。“太古地界”碑总体为长方形,碑身阳面有“T”形碑版,横排阴刻“C.N.C.”,推测为太古集团在芜湖时的英文缩写。竖排阴刻“太古地界”,边框上还留有凿痕。据介绍,该碑是清末时期,英国太古集团在芜湖购置滩地、建码头、设洋行时所立的界碑。 “太古”寓意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作为一家老牌英资洋行,当时太古公司在福州、汕头、芜湖、汉口、天津、南京等地都设有分支机构,是旧中国最大的外资航运企业,被称为“航运之王”。太古轮船公司也是半殖民地时期进入芜湖最早、营运时间最长、对芜湖影响最大的外国轮船公司。 光绪二年(1876)的《烟台条约》中,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对外的大门从此打开。1905年,太古集团率先在芜湖租界内购置滩地,建码头,架栈桥,开展船运业务。此后,又在码头附近建造了商务办公楼,亦称“太古洋行”,直至1954年,其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才宣告结束。 而另一块“财政部皖岸盐务稽核处”碑也为长方形,麻石质,是民国时期皖岸盐务稽核处成立时所立。当年,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财政困难。1913年,其与英法等五国银行团借款2500万英镑,银行团为了保障债权,要求以中国全部盐税为抵押,设立了由外国人控制的盐务稽核所。1919年,在湘鄂赣皖4岸设稽核处,其中的皖岸盐务稽核处就设立在芜湖,至1936年才撤销。 专家指出,这两块石碑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对芜湖近代建筑的认识,同时对于研究本地的民国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第一,两块石碑都与外国资本主义在芜湖的活动有关系,反映了近代芜湖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与干涉,是整个时代背景在芜湖的缩影;第二,突显了芜湖近代重要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地位。当时的长江是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内陆通商的唯一通道,芜湖正处于长江下游,很多外国资本主义看中了其交通便利;第三,扩大了芜湖的城市范围。芜湖通埠前市区集中在青弋江一带,这两块石碑出土地点属于公共租界,算上租界、城区与租界间的大片空地的话,芜湖市区要由青弋江一带向西北延展,范围得到了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