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了个围棋班,经常有学生家长来咨询一些奇怪的问题。就说昨晚吧,我正和朋友吃烧烤,有个家长在微信里问:“老师,请问我们家孩子是什么棋风?”
这还真是个好问题:孩子刚来上过一次试听课,我连名字和脸都对不上。 无论在棋盘上,还是生活中,随机应变都是老师的基本素养,我很认真地回复: “孩子的围棋还在成长期,没有形成固定的风格,随着棋力的提升,比赛经验的丰富,未来可期。” 雨中的上海,有点小清新,行人车流藏了起来,马路显得宽阔整洁,答案被风吹得无力无味。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是在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时候开始接触围棋的,当时中国正处在赶超日本的阶段,每一位日本超一流棋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宇宙流武宫,地铁流小林,美学的大竹,天煞星加藤,叩桥不渡林海峰,劝君取地赵治勋,每次说起他们的对局,都是激情澎湃。等我长大后,懂棋了,再回过头来看他们的棋,拆二,小飞,平淡,朴素。 说好的华丽呢?是我的记忆跑偏了吗? 不,是文字工作者的伟力。 介绍棋手,个人履历上的姓名、段位、战绩是不够的,要添上对棋风的探讨,人物才瞬间饱满起来。每当你听到石佛李昌镐、妖刀马晓春、铁门聂卫平,想这位选手大概有故事,文字工作者便出现了,娓娓道来,把一滴水写成汪洋大海。 好像我站在这里,有人说凭窗倚立,满楼红袖,也有人说对花落泪,望月伤心。 其实我就是在等个串。 文人笔下的棋风,终究是个伪命题。 从专业的角度看,没有这么多花团锦簇的流派,棋风分两大类:一类崇尚力量,一类热爱和平,用围棋术语叫战斗型和均衡型。前者依托计算,后者倚重判断,两种风格本身没有高下之分,不过在围棋少儿教室里,老师会偏爱战斗型学员。一方面,战斗的棋更有观赏性;另一方面,勇于探险才是少年天性。小小年纪,就在候选世界和平大使,画面太美不敢想。 棋风是怎么形成的呢?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小孩也不例外。有些学员计算不行,做死活,好像相亲那样相半天也相不明白,下棋会刻意回避复杂局面;有些学员计算不差,家长拔苗助长,安排了很多指导棋,因为实力差距太大,越用力,输越快。这样的棋下多了,孩子不惮以最大恶意揣度自己的计算力,久而久之,形成了龟壳流。 棋逢对手才是人生幸事,假如对手太强,对局前就知道了结果,孩子学围棋的兴致也会减弱。与其思考棋风这些虚无的课题,家长不如安排孩子多做题,多下棋,和同水平段的孩子一起下棋,本身就是件非常舒服的事情。 我的串烤好了,接在手上,满满当当。 又有家长发微信提问:“老师,孩子的棋形不正,该怎么样纠正?”我看了看手上的大腰子,沉吟了两秒:“以形补形?”(天元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