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克兰这样的多元文化的城市,云集了全球近200个国家的移民,任何国家的人都可能遇到任何国家的人,一个中国人就有很大的概率与一个印度人有这样那样的交集。中国和印度两个原本陌生、鲜有往来的民族,在他们祖国万里之外的一个小岛上,却命运交错地共同生活着。 其实,印度人在华人社群中的印象并不好。相当多的华人认为印度人能说会道却很懒惰,在守时守信方面也是恶评满满,也有不少华人不喜欢印度人住处飘来的咖喱味(当然笔者作为吃货,还是非常喜欢咖喱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印度人喜欢耍小聪明。华人其实也喜欢耍小聪明,但手法比较圆滑隐蔽,而印度人耍小聪明却不加掩饰,有一副“你们都是傻瓜,你们看不见我”的迷之自信,这往往会让人深感智商被侮辱。 比如有一次我与一个印度地板工人约好9点到我家见面。9点时给他打电话,他说正在路上,结果10点了都没到,电话也不接了。最后他的老板才说这工人宿醉了没法上工,马上再派一个过来——而我给他打电话时对面口齿清晰、思维正常,根本不是宿醉的样子。虽然不知道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也理解对方要安抚客户需要编一些借口,但这样低级的自相矛盾的谎话,实在让我有一种智商被老板和工人双双侮辱了的感觉。 奥克兰一些印度人聚居的地段,开始变得不受华人喜欢。听过不少朋友抱怨,一般三卧室的住宅住一个家庭比较正常,而他的印度邻居招来很多房客,几乎一间卧室住一个家庭,三个家庭挤在一起,汽车停满了他家门口的街道,垃圾桶也经常是满的,大风一吹塑料袋经常飘到他家院子甚至窗户上。 这些挤在一起的印度居民一般都从事低于最低薪资标准的工作,这些地段的学校评分因此大幅降低,重视教育环境的华人也越来越不愿意把孩子送这些学校上学(新西兰学校的decile评分与成绩无关,而与校区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有直接关系),这些学校叫苦不迭,近来纷纷修改规则,要求每个住址只允许一个家庭注册上学。 因此我经常怀疑华人,包括我自己是“种族主义分子”,只要见到印度人的脸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就会产生一丝的不快与警惕,即使已经有十多年与印度人做同学、同事的经历也是如此。直到我的儿子上了小学,这问题我才初步有了答案,并不是。 我现在居住的区,欧洲白人移民居多,有少数华人,偶尔会有一些韩国、日本人,而肤色较深的印度人一旦出现在这个区,就会明显有“外区居民”的感觉。儿子的小学班上就有一位唯一的印度小朋友,名叫米兰(Milaan,实际发音更接近“麦浪”)。我一“种族主义者”当然是不希望儿子跟他在一起玩,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儿子和他不到半年时间就成了一对铁哥们。由于儿子的关系,我们也逐渐开始与米兰的父母接触、交流。 米兰的父母与我们初次见面时作了一番自我介绍,那时得知他们也是在留学后定居下来的,呆在新西兰的时间也有十几年。于是,我们之间产生了一种“老同学”的感觉,两家人快速打成一片。 米兰妈妈曾感叹,她跟她的印度同胞交朋友的速度都没这么快,亲切感都没这么深,感觉我们两家人之间说话和做事都很默契,性格也很对路。她将这点归功于我们相似的出国经历,认为我们一家与她印象中的中国人明显不同。 这点我很同意,因为其他族裔的朋友也曾对我做出类似的评价:中国人不是喜欢男孩吗,你怎么这么想要女儿?中国人不是喜欢风水和赌博吗,你怎么这么反感?中国人不是很内向吗,你怎么这么爱说?等等。 “中国人不喜欢印度人”不也是中国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吗?我可是一样的很呢,只不过这个想法没好意思当着米兰一家的面说罢了。并且,在我的眼里,他们一家与我刻板印象中的印度人也是不同的。 米兰的父母在奥克兰经营四个家居零售店,今年还要再开两个分店,自从结识了——看起来是他们人生中第一个——中国人家庭后,他们就开始向我们询问如何直接从中国采购进货,并邀请我们帮忙联系工厂。在认识我们之前,他们都是在新西兰本地的批发商进货。 我很好奇地问,印度的制造业不也挺厉害的吗,价格也便宜,你们怎么不从印度进货?米兰爸爸说,他们试过了,结果被嫌弃订货量太少而拒绝出售。我的下巴快要惊掉了,因为在中国网店上即使买一颗螺丝,只要给够钱,对方都会把它包得好好的再给你寄出来,而不是直接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