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1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押上全族命运的豪赌,司马懿居然赢了

[复制链接]

2742

主题

631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2:1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于6月下旬开播以来,引发了新一波的三国话题热,比如就有饾饤考据学达人,以华佗给司马懿夫人张春华接生为引子,推算了华佗被杀的年份。挑逗一批民间三国爱好者玩一番较深层次的唱和,也就不算此剧四个亿(据说)的投资打了水漂。

而且此剧豆瓣的评分已经超过了8,虽有水军刷分的嫌疑,但总的制作质量和演员团队秒杀稍早时间开播的另一部香艳恢弘的“托古大剧”《楚乔传》是没问题的。笔者在挤地铁的时候蹭前面妹子的手机看了17.4秒的《楚乔传》,就马上被剧中的8美分特效弄的都有点低血糖了,当然也可能是当时还没吃早饭。

豆瓣评分

不管如何,三国题材的IP是一个富矿,从东汉末年灵帝无道政坛动荡,到司马炎三分归一统,期间近百年的风云激荡,值得挖掘的东西太多了。但以北方司马家族为主线的影视剧却少之又少。实际上河内司马氏的话题性一点都不弱,从历史上看,此家族在三国中后期的分量是极重的,甚至给于其主角的身份都不为过。

从这个角度看,此剧算是填补了各种三国历史剧的一个空白,但其在人物塑造范式上还是落入一个窠臼:从呆萌小白兔到腹黑大灰狼。无非是要告诉观众,司马懿并非一开始就是那么的阴鸷狡黠,出身于世家大族的他,年轻的时候也有匡扶汉室的野望,而且早年还是和张春华姐姐有过纯洁的爱情故事的。

卞夫人和张春华(图片来源:豆瓣网,“茄子飞鱼”上传)

司马懿一生享寿70余岁,死的时候在那个年代绝对算是高龄了。他出生时恰逢汉灵帝执政末期,汉室已经病入膏肓摇摇欲坠;他去世时,魏晋嬗代已经颇具雏形,可以说他的个人史,就是一部小型的三国史。他这一辈子,有着助曹丕夺嫡之后对自身仕途的踌躇满志,有着在西北经略阻抗诸葛的壮怀激烈,也有被曹魏皇族打压排挤后的卑身隐忍。不过他一生中最惊心动魄、最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的,或许也让他事后最有些后怕的一幕,莫过于发生于正始十年(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

这次政变,不仅彻底改变了曹魏原有政治势力的表面上的平衡,也改变了司马家族的浮沉走向。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淘尽三国英雄的前夕,高平陵之变让华夏大地的历史进程的脉络变得清晰起来,一统三国的历史重任,渐渐地从高平陵之变开始,落在了姓司马的人手中。

对于发生在1700多年前的这次政变,史学界和民间历史爱好者已经着墨甚多,而且高层次的三国迷妹迷弟们已经把史料挖掘到很深的程度,就差考据一下郭太后和司马昭勾结的时候内裤的颜色到底是什么了,很是令笔者叹服。

笔者不自量,妄图在此梳理一下这次政变的过程,如果能有十万分之一的发覆之处,也算功不唐捐了。

高平陵之变——一桩"奇异”大案

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司马懿借此机会,关闭了城门,占据了司马门和武库,并派亲信干将占据了曹爽、曹羲兄弟的营地而且还据守了洛水浮桥。曹爽兄弟闻讯后,选择了束手投降。政变后司马懿父子夷曹爽三族,并且逐渐清除了曹氏宗亲在曹魏政权中的核心力量。

司马懿和曹爽同为魏明帝钦定的顾命大臣,二人按照明帝的遗训,本来是要共同辅佐年仅八岁的新魏主曹芳执政的。但没过多久,曹爽转奏司马懿为太傅,貌似尊崇,实则将其慢慢架空,蚕食他的实权,这一点司马氏不可能不清楚。正始八年(也就是高平陵之变的前两年)开始,司马懿更是称病不出,不上朝了。

(模拟台词)曹操:我早就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你们这群不肖子孙就是不听啊。(视频截图)

他这个举动颇为耐人寻味,一方面是有故意向曹爽示弱的成分在,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章节叫“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将司马懿的奸诈和曹爽的傻白甜做了戏剧化的描述,文学性很强,也能部分地反应一些史实;另一方面,司马懿可以更多地把精力腾出手来为接下来的政变做各种准备。如果细细审查高平陵之变中的种种细节,我们可以推断,政变中的各种安排的前奏和序曲都经过长久的策划。

小标题这里用了奇异二字,为何?我们先来拿南宋一位本质是文科生,却有一颗火红的军工心的叶适叶水心的一段评论做个引子,要知道叶老师可是在南宋宁宗年间当过国防部副部长的(兵部侍郎),他的评判很有代表性。

叶适的这段感言确实能道出一般历史旁观者对高平陵之变的疑惑:曹魏虽然大有篡权嫌疑,得国不是很正,但毕竟也半个多世纪了,按道理也算“民志久定”了,但是曹氏宗亲被司马懿这样一个常年被排挤出权力中枢的“猖妄之徒”突然发动了政变,而且政变居然还胜利了,更诡异的是司马懿的能力其实根本无法完全控制城中曹爽余党,尤其是曹爽的智囊桓范还逃脱出去继续给曹爽出谋划策,就这样曹爽还选择了投降,一出带有些许喜剧色彩的高平陵之变,几乎兵不血刃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事后诛杀曹爽三族很是血腥)。

首先说,笔者对司马懿搞突然袭击这一手很是佩服。当年诸葛亮撺掇孟达叛乱的时候,还处在被皇帝冷落状态的司马懿突然起兵奔袭,打了孟达一个措手不及,为魏国立下了奇功;后来淮南三叛中的第一叛,司马懿不顾年老体衰(确实损耗精力太大,不久便去世了),亲自带兵远征,一场漂亮的闪电战平定了王淩。

但这一次闪击则有着更特殊的意味,司马懿赌上了整个家族的未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一旦政变失败,他的下场和曹爽被夷三族的下场比只能更差。

在“敌我”力量仍然总体悬殊的情况下,司马仲达在局部范围内巧妙安排布局,可谓险胜。

叶适也点明了一点,即司马懿如果不发动政变,他的结局也应该是不错的,颐养天年,儿孙绕膝,司马家族或许虽然在政坛上继续被边缘化,但仍不失有荣华富贵。那么,司马懿都有什么妙手能赌的这么大,取得高平陵之变的胜利呢?

但是如果算一下司马懿被曹爽挤压排挤出权力中枢到高平陵之变前,这个时间段差不多有足足十年时间,就算从司马懿称病淡出朝野开始算,也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难道这些年曹爽傻到对司马懿的密谋完全没有察觉呢?

曹爽(左)与司马懿(右)(图片来源:豆瓣网,上传者:citymole)

当然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曹爽在排挤司马懿的同时,大力提拔一批官场的青年才俊,比如丁谧、何晏、邓飏被封为尚书,且由何晏负责选拔官员。这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某些曹魏老臣的蛋糕,让这批人从心理上开始表达对曹爽不满的同时,又同情司马懿的遭遇。这些情况在三国迷的圈子里已经着墨甚多了。

比如长史孙礼在拜访称病赋闲在家的司马懿的时候,在他面前声泪俱下地控诉曹爽:“你俩都是先主留下的顾命大臣啊,现在曹爽对不住您,让您受苦了!”司马懿装作一副很释然的样子:“孙长史说哪里话,俺就这个命啊,现在老夫在家遛溜鸟儿,跳跳广场舞,挺好嘛!”应该说孙礼颇能代表从曹丕时代遗留下来的旧臣的态度:对曹爽独断做派不满,有违明帝遗诏。而且这批老臣的心理摇摆度,也是司马懿能发动政变的底气之一。

“各小组准备行动,要开搞了!”(图片来源:豆瓣网,catherinia上传)

我们下面来看一看这次政变司马懿是怎么分工具体安排每个步骤的,这是《资治通鉴》中的有关记载:

太傅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洛水浮桥;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据羲营。

笔者为了读者看起来方便,做了一个司马氏集团政变的人事分工的图表:

我们一步一步讲,先说人事,再说地形。因为必须要先有人,一帮效忠自己的死士,这是发动政变的先决条件,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谈行动和目标。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能动用的兵力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其盟友本身所能控制的军队,比如太尉蒋济在禁军系统已经深耕多年,调动部分军队并非难事,司徒高柔和太仆王观平时和军队系统的联系也并非松散,比如太仆就是管马匹和部分军事装备的,其在军队系统的人脉不可低估。

人员安排

但这些人最多也就是非常时期的盟友,而真正能干大事的还是靠自己人,也就是姓司马的。除司马懿本人外,参与政变的司马氏集团的核心人物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以及他的弟弟司马孚,那么这就需要真正属于司马氏集团的死忠部队。笔者在图表中已经标明,司马孚和司马师叔侄两人要带兵占据司马门,而且司马懿还要再分兵亲自指挥下属去占据武库,这就需要规模不能很小的军事集团分头行动。但由于司马懿多年来长期被曹爽压制排挤出禁军系统,军权也大幅削弱,那么军队是从哪里调配的?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人,非常关键的一个人——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长期以来,无论在史学界还是在民间各种三国小说中,司马懿父子三人中,司马师的存在感相对是最低的,笔者分析大约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司马师死的比较早也比较突然,在征淮南第二叛的时候眼疾复发一命呜呼,没能参与最后魏晋嬗变的收官阶段;另一个是最后登大宝的是司马炎——司马昭的亲儿子,换言之,整个晋朝是从司马昭这一系往下传的,历代晋帝在溯祖的时候,司马昭的曝光率就远多于司马师了。

司马师

但司马师在整个司马氏集团代魏的过程中,绝对是功勋卓著的,他承上(司马懿)启下(司马昭)的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乃弟司马昭拿到家族接力棒的时候,建政一统三国几成水到渠成之势。

而且司马懿本人也非常抬爱这个大儿子,《晋书》的这一段史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政变计划的最隐秘环节只有司马懿和司马师两个人知道,司马懿连小儿子司马昭都没有告诉;二、司马师早就在暗地里召集拣选敢死队了,也就是阴养死士三千(后来这一套被淮南第三叛的主角诸葛诞学会了);三、司马懿对司马师工作的完成质量高度赞赏,好到都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司马师玩政治搞阴谋的水平已经可见一斑了。

我们有理由判断,占据司马门的,还有一部分去抢夺兵库的,都是司马师一手带出来的这群“死士三千”。

另外一个人也很关键,就是司马懿政变的盟友蒋济。蒋济和司马懿都是经历过曹操、曹丕、曹睿时代的三朝老臣,而且他从曹丕时代开始就不间断地辅佐大将军曹休出征,仕至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可谓能文能武。

大约在曹操晚年至曹丕登基后黄初年间开始,他与司马懿的私交渐笃,在《晋书·王浑传》中,提到高平陵之变时有这样一句话:“引太尉蒋济参乘,以增威重。”即蒋济在禁军中的气场和人脉都很强。

有他当助手,司马懿可以较为放心地内宫内放心施展拳脚;而且让他屯兵洛水浮桥的原因,就在于他并非司马氏家族成员,万一与杀回马枪的曹爽卫队打照面,能圆场的回旋余地也会大很多,毕竟曹氏集团可以直接和司马氏互怼,但遇到像蒋济这种身份的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助司马氏“谋反”的情况下,还是比较棘手的。

至于高柔和王观分别占据曹爽、曹羲兄弟的营地,过程看各种史料是比较顺利的。如此顺利的原因,笔者推断事先司马懿派人应该经过长时间的踩点,用探子、细作等秘密监视等手段搜集二营的各种变动,当天准确判断曹爽在营地是基本上无所防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42

主题

631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1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2:19:27 | 只看该作者

目标地和行动指向

在此,有两个地方需要特别点出,一个是司马门,一个是武库。

由于司马懿能调动的人手实在是有限,能打硬仗的基本盘就是司马师的那批几千人的敢死队,所以行动起来必须狠抓重点,对于次重点只能暂时放弃(这也能解释曹爽的智囊桓范能叫开北城门逃脱出去)。从整个皇宫的布局来看,司马门绝对是咽喉之处。

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能看到,别的地方司马懿都安排了一个人搞,唯独司马门一处,他派了自己的亲弟弟和亲儿子齐上阵二人联手,兹事体大是一目了然的。

“咦……搞曹爽的过程好紧张呀”(视频截图)

不仅仅是高平陵之变,我们把历史的线条再拉的长一点,就能发现上至汉初,下至晚晋,每次政变,司马门都会有一场大的干戈,为何?因为此处是联结内城和外城的唯一合法要道。汉武帝时期,太子和梁王过司马门没有下马车,被张释之追了上去,虽然没有手机拍照,但也拿了一手证据,治了太子一个大不敬之罪;与高平陵之变最近的一件司马门的八卦是“曹植失宠”之事。嗜酒如命的曹植喝多了不但闯了司马门而且还打了门口保安,被曹操一顿训斥,此后他的争嫡排序一下子就落在了兄长曹丕之后了。

曹氏建政之初,为了保证内宫安全,规定外兵团进入时必须要解除武装下马,便装行进,而且曹魏设定的司马门内军外军协同但隶属不同(防止内外串联)的宫城警戒治理体系,进一步增加了司马门在政变中的分量。当时,司马孚司马师叔侄二人应该是红着眼睛卯着力气要强取此处,否则稍有闪失则满盘皆输。

除司马门外,还有一处极为重要的地方是武库。道理很简单,即便司马师能撒豆成兵一般地几个时辰便能召集几千敢死队,但手里没家伙不行啊。就连《西游记》有一回猴子、猪和沙僧被搞掉兵器之后,三人功力也大减,不得不费心要重新拿回棒、钉耙和扁铲,更别说法力比取经团差得远的司马懿了。

按照曹魏的相关法律法规,除了巡逻任务的士兵之外,其他禁军部队在日常训练结束之后,武器必须要保管在武库中,否则按谋逆罪严惩,私藏兵器的惩戒是极为严格的。后来“淮南叛乱”中毋丘俭声讨司马氏,否定其行动合法性的一条便是“按行武库”,认定其举动和谋反无异。所以必须闪击武库,装备死士,这是生死攸关的一步。很明显,如果攻击武库不成功,那么就无法武装占据司马门的突击团,这是一切行动的前提。

政变结束啦,该领盒饭的领盒饭(视频截图)

攻下武库,占据司马门,曹爽在城外的微博、微信信号也就被切断了,无法发出实质性的调军的命令,整个行动也就成功了80%了。剩下的再由司马昭联系一下郭太后,挟郭太后皇室之威,给曹爽扣几顶帽子,为行动增添一些合法性,毕竟活儿不能太糙太不要脸。

行文至此,读者可能会发出疑惑,司马孚和司马师区区不到3000人(毕竟还要分一部分去搞武库)就怎么能轻而易举拿下司马门呢?曹爽虽然跟着皇帝出城上坟,怎么禁军这块对司马懿的防备这么差?

这里的褃节儿是:司马师本来就是禁军头领之一。

看起来这就有点奇怪了,前文中提到,近十年来曹爽费尽心思排挤打压司马懿,怎么在最要命的禁军掌控这块被司马氏集团撕开了一个口子?

世家大族的影响力

笔者在检寻史料之后,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曹爽的能力不足以完全扫清司马家族在军队内的核心影响力。

首先当时毕竟还是三国鼎足之势,内政与外战牵一发动全身。司马懿长期在西北和蜀汉作战经验丰富,外战的韬略谋划是这曹爽这个军事小白不能比的。司马懿被尊奉太傅架空之后的第三年,魏吴边境战事突燃,这时候当救火队长的竟然还是司马懿,这就是一个显证。有行家分析,司马师在能掌控部分禁军之前,就已经能辅佐西北战区司令官夏侯玄,是曹爽和司马懿利益交换的结果,但曹爽有可能把禁军下属的任免、选拔权拱手送给司马家族吗(比如司马师可以在禁军内提拔石苞)?

根本原因还是,司马家在曹氏三代内外军帐深耕,又通过联姻、选举等制和几大家族组成了一个松散但成型的共同体,尾大不掉。

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让出了几乎所有朝政的发言权和外战的干涉权,但牢牢抓住了部分禁军的调动和人事任免权,背后依靠的是河内世家大族这棵大树。

司马懿的习惯性动作,德国总理默克尔要给司马仲达版权费啊(视频截图)

在那个讲品评和世家的年代,曹魏的奠基人曹操的出身就未必比司马懿之父司马防高多少,再加上曹爽的父亲曹真本是曹家养子而非亲生,从更宏观的汉末土豪士族的演变看,到了曹爽这一代,要和高他两辈的司马懿互撕,虽有皇权依托,但让司马的在朝中的势力完全泡沫化也是不太现实的。

也许会有读者说,你扯什么世家大族依托,曹爽能让司马懿赋闲在家,从禁军中搞掉他儿子又有何难?但有个例子侧面可以说明家族的影响力和朝野决策层面的互动关系。就是淮南一叛之后诛王凌家族,一下子连带到了郭淮的头上。郭淮曾多次任对蜀汉前线作战总前委委员,还当过副司令员,是能独当一面的,他的正房恰好是王凌的亲妹妹,按道理老婆也该被杀的。

结果郭淮写了一封信给司马家:“我老婆确实按罪该杀,但是她是五个孩子的娘,孩子还小。娘死了,孩子也活不了了,孩子没了,我也不活了。大将军您看着办。”这封带有明显威胁意味的信传到司马师那里,司马师马上回了一封:“这是怎么话说的,郭将军,您太太本来是在豁免名单中的,我手下有人办事不利,我好好教训他,对您造成的惊扰,我表示道歉。”

郭淮的老婆免诛,司马氏忌惮的就是郭淮乃地方实力派的典型代表,并州郭氏可不是好惹的,平叛刚刚结束,收拾残局的同时尽少树敌是第一要务。

总之,司马氏集团依托自身家族背景和深厚的势力,再加上出色的判断和执行力,一举取得了高平陵之变的成功,当然,曹爽集团本身的愚钝颟顸也完美地配合了司马氏,上演了这出改变三国格局和走势的大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2 16:57 , Processed in 0.2298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