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土八路 于 2018-3-18 10:52 编辑
1979年2月17日凌晨4时半,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国边防大军从广西、云南同时对越南发起进攻。越军虽有所防备,但还是被我边防部队打了个措手不及。我军旗开得胜,势如破竹。东线部队很快就攻克了越南北部重镇同登,随后又拿下高平。十天后,我先头部队已逼近谅山省首府谅山市。 1979年,解放军战士登上了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 谅山市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北边,两地相距130公里,过了谅山便是一马平川,无法设防。谅山一旦失守,河内自然危危可及,古有“定谅山,越王降”的说法。越南立即发布全国总动员令和全民皆兵的军事武装令,并张罗迁都,准备从河内迁往南部的胡志明市。 军中女兵偷得浮生半日闲 3月2日中午,东线广州军区55军163师488团率先攻入谅山市区。奇穷河将谅山市一分为二,河南为老城区,河北是新区。488团3营在163师副师长李万余的带领下,不顾一切地扑向奇穷河大桥,切断两岸敌军之间的联系。当该营7连夺得大桥控制权后,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传下命令,要488团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大桥,绝对保证大桥不被敌方摧毁。 如今的凉山市 488团随即转入阵地防御,可南岸突然传来密集的炮声。原来师炮群向南岸实施压制性炮击,掩护已经打过奇穷河桥的489团5连撤回到北岸。在炮兵火力掩护和守桥部队的接应下,5连很快就安全地撤了回来。许世友接报后,绕过55军军部直接致电163师师长边贵祥。在电话里,他大发雷霆,指责边贵祥犯了弥天大错,打过了中央军委定下的任务底线。 战前,边贵祥和吴恩庆合影于友谊关(古称“镇南关”)前 原来战前中央军委就已把奇穷河定为此次自卫反击战的终点线,部队攻到那儿就鸣鼓收兵。可边贵祥手下战将立功心切,擅自渡河作战,用许司令的话说是“在政治上造成了被动”。挨剋之后,边贵祥心里发虚,忙问师政委吴恩庆:“谅山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柏林,许司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朱可夫?” 我边防军战士欢庆胜利 1945年4月20日深夜至21日 凌晨,苏联红军元帅朱可夫和科涅夫元帅各率领一支部队向纳粹的老巢柏林发起攻击。国会大厦是这两支部队的任务分界线。朱可夫的部队遭到守军的顽强抵抗,而科涅夫部队的坦克兵很快就攻下了勃兰登堡,就在科涅夫向斯大林报捷之时,朱可夫下令自己的骑兵部队立即挥师南下,抢在科涅夫主力部队到达之前占领了勃兰登 堡。后来朱可夫又以科涅夫部队故意跟进以便抢占国会大厦、争头功为由,命令其部队切断了科涅夫部队两个集团军的战斗队列,惹得斯大林很不高兴。 我边防军攻入凉山市 边贵祥的163师除了打过了奇穷河外,也有抢头功之嫌。163师488团3营8连在前往奇穷河大桥的途中,随队指挥的营长发现一处敌人暗藏的火力点。懂越语的战士告诉他,这个据点是谅山省行政委员会,相当于省政府。营长临时起意,决定先端掉省政府,于是命令8连攻打省府。等快拿下省府时,他才发现164师491团正从另一方向攻打省府外围据点。敢情163师抢了人家164师的地盘。 边贵祥以朱可夫为例,其实是担心自己捅了娄子。163师和164师是兄弟师,同属于55军,虽然打过了任务分界线,但毕竟属于内部问题,而突破了奇穷河,可就不是一桩小事了。挨训之后,边师长如坐针毡,甚至萌生出回国后解甲归田的想法。 越军向西方媒体介绍战况,吹嘘自己 让边贵祥万万没想到的是,4日凌晨他竟然接到了攻占南市区的作战命令。反复确认之后,他才对吴恩庆政委说:“给我打狠一点!”似乎不这么说不足以解他心头之恨。 原来越南人不承认我军已攻占了谅山北市区的事实,对外坚称他们“把中国军队阻隔于距谅山4公里的扣马山以北地区”。这样的说法当然跟广州军区的战报相差甚远。总参便与广州军区核实。这下彻底惹火了许世友。他向中央军委建议,打过奇穷河,向南推进,好让越南人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丢脸出丑。同时,他派专机到凉山专门去取照片。中央军委很快就同意了许世友的建议,同时授权新华社发表163师随军记者拍摄的我军攻克凉山的照片,让越南人颜面尽失。 我边防军战士把守凉山省府 3月4日一早,我军便发起向南市区全面的进攻,当晚就结束了战斗。次日上午10时,新华社授权发表撤军声明,我边防部队单方面停止战争,并承诺于15日内全部撤回中国境内。在撤离凉山市之前,边贵祥命令工兵把奇穷河大桥炸断了,连桥墩都没放过。他要让这差点毁了他一世英名的奇穷河大桥从地球上消失。 我军撤军后,越南人以竹排为“桥”渡过奇穷河 转眼37年过去了。当年,中国之所以要打这场自卫反击战,除了捍卫国家领土安全外,就是要打击越南的嚣张气焰。1978年,越南穷兵黩武,悍然入侵老挝和柬埔寨。自卫反击战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越南不得不从柬埔寨紧急抽调2个机械化师驰援谅山,减轻了红色高棉抵抗越军的压力。 不会吸烟的女战士点烟敬烈士 其实,早在1978年底我边防大军就已完成开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只等军委一声令下。至于何时开战,不仅仅是个军事问题,更是一件外交大事。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访问美国。访美期间,他与卡特总统就对越自卫反击战达成某种默契。回国时途经日本时,他才告诉全世界:“为了惩罚侵略者,冒某种危险也要采取行动。” 邓小平访美期间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 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之后,美国虽然口头要求中国撤回部队,但只是一种不得不做的姿态而已。苏联跟越南签订过《苏越友好合作条约》,但碍于美国的关系,只能暗地里助越,不敢直接派兵参战,更不敢在中苏边境轻举妄动。除了公开指责中国外,苏联以及别的华沙成员国只有干着急的份。 英雄长眠于祖国的西南边陲 当时,明确支持中国也只有朝鲜一国。鉴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当然不能恋战,拖得越久就越被动,而作为师级指挥员的边贵祥自然不可能站到中央的高度看问题,自以为打了胜仗就是建功立业,殊不知差点酿成大祸。好在嘴硬的越南人替他解了围。 邢世忠上将 客观的说,边贵祥所领导的163师绝对是主力部队中的主力,一共歼敌5861人,是歼敌最多的一个师。难怪战前越南一直叫嚣“消灭163,活捉边贵祥”。战后,边贵祥被任命为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吴恩庆政委则调往广西桂林陆军指挥学院,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师参谋长邢世忠原来不是163师的,战前才调来。战后,他升任师长,后来又历任军长、兰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退休前,他是国防大学校长,也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后从163师走出来的唯一一位上将。1989年,边贵祥离休,2008年因病去世,享年80岁。不知是有先见之明,还是巧合,边贵祥给他儿子取的名字竟然是“边防军”。要萧陶说,他之所以取这样的名字,不仅仅是为了不与他人重名和好记,应该还有更深的寓意。过去,边贵祥是边防军,现在他的儿子依然是边防军。 作者萧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