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越军曾喊出过一个口号:“消灭163,活捉边贵祥” ,还将其写进了作战宣传手册里。能被越军指名道姓叫阵的中国将领,在这场战争中并不多见,足见越军对他的痛恨程度。这个口号中的主角,就是在战争中歼灭越军最多、仗打得最硬、打越军打得最狠的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163师师长,边贵祥。
边贵祥是河北省香河县人,1928年2月3日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从6岁起就给地主家养猪、放羊,稍大一点便开始做长工。为了不受人欺负,他藉着给地主家接送公子上学的机会学习认字,并向看家护院的武师学习武艺。16岁的时候,边贵祥路见不平,打死了一个调戏民女的团丁。团防局派兵来抓他,边贵祥不得不离家出逃。在逃亡的路上,边贵祥遇到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名叫王金宝的侦察员。他向王金宝说了自己的遭遇和决心去投奔八路军的想法,王金宝就让他带路帮助去保定城执行侦察任务。在侦察敌情的过程中,边贵祥表现得灵活机智,受到了王金宝和保定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的表扬。任务完成后,王金宝就带边贵祥回到了军区驻地,给他办了入伍登记手续,然后亲自把他送到军区教导大队。在教导大队经过一段时间集训后,边贵祥进步很快,成绩优异,后来被当作战斗骨干分配到了冀东军区部队当了一名战士。
分到部队后,边贵祥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他的战友在多年后回忆说:“打枪时,别人趴着打,他是站起来打,或者坐着打。”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前夕,部队频频向日军出击,战斗较为频繁。到了部队不久,边贵祥就在战斗中负了伤。那次战斗中,边贵祥所在的连队担任正面阻击,掩护团主力从侧翼迂回分割敌人。战斗进程非常激烈,一度打成了肉搏战。边贵祥一个人被3名日军围住,他勇猛无比,以一敌三,接连将3名日军全部刺倒。这时,一发炮弹在他附近爆炸,边贵祥的左眼被弹片击中,眼球流出了眼眶。就在他用急救包托住眼球往眼眶里按压时,日军又突入了阵地。边贵祥索性将急救包连同眼球一起甩开,端着刺刀又冲向了敌人。危急时刻,战友们冲了上来,支援边贵祥一起消灭了突入之敌。就在这一战后,边贵祥左眼失明,成了“边瞎子”。 在另一次战斗中,边贵祥的右睾丸被子弹打穿。送到后方医院时伤口已化脓发炎,医生说想保住命就得将右睾丸摘掉。边贵祥问医生:“二缺一以后,我的枪还行不行?”医生没听明白,还安慰边贵祥要安心养伤。边贵祥又解释说:“我说的不是打仗用的枪,是我身上这杆枪!”医生这才醒悟过来,笑着说:“行,问题不大。” 边贵祥听后开心地大笑,双手合十,仰面朝天念道:“阿弥佗佛,万幸,万幸,我老边家不该绝后。”旁边的医生护士都被他逗笑了。 抗战胜利后,边贵祥所在的部队被编入冀热辽军区第27旅。后来部队经过多次改编,相继改称热辽纵队第27旅70团、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7旅49团 、独立第1师1团 、东北野战军11纵31师91团。这个团的前身就是红一军团第1师1团,大名鼎鼎的“红一团”。 边贵祥打起仗来勇猛异常,简直不要命,在部队中很快从战士升到了排长。在1948年5月25日攻打热河省重镇隆化的战斗中,11纵31师负责攻击城西的苔山主阵地之敌。守卫苔山的1个加强营国民党军极为顽强,在一个白天时间内顶住了31师2个团的进攻。91团主攻苔山主峰,部队不得不一步步爆破前进,伤亡很大。边贵祥担任爆破任务,多次挟着炸药包沿山坡跃进,连续炸毁了几座敌人碉堡。当他准备再次前出爆破时,遭到敌军射击,头部和身上连中数弹,昏死过去。救护队将边贵祥从战场抬下来时,他已生命垂危。在经过包扎后,民工把边贵祥抬到房外安置。这时敌军的炮弹纷纷打在急救点周围,不少民工和救护人员当场伤亡。其中有一发炮弹还呼啸着落在边贵祥身边,令人惊异的是炮弹竟然没有爆炸。边贵祥真是大难不死,后来经过救护又顽强地活了过来。直到2001年,边贵祥还在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这次隆化攻坚战在战史上颇为有名,因为打出了一个无人不知的战斗英雄。在进攻最坚固的堡垒隆化中学的战斗中,11纵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英勇牺牲,一举成为了辉耀全军的楷模。 辽沈战役结束后,11纵被编入程子华指挥的东野先遣兵团秘密入关。本来中央军委已命令东野先遣兵团绕过密云,迅速直出平绥线,隔断北平与怀来间联系,击退北平增援之敌。不料兵团却命令11纵去打密云,结果惊动了在北平的傅作义,令其嫡系郭景云的35军从张家口乘坐几百辆卡车急速东逃。这下引发了毛泽东的雷霆震怒,连带着把林彪也批评了。当然后来35军阴差阳错地还是没能跑回北平,被华北军区的杨罗耿兵团给围在新保安了。光说打密云这事,11纵在攻城时没搞好协同,炮火准备还在进行中,纵队就命令步兵出击,结果步兵冒着双方炮火向前冲击,伤亡很大。边贵祥所在的91团从东北侧突破,拼死突入城内,和疯狂反扑的国民党军打成了肉搏战。2营5连在连长王永贵率领下一直冲在最前面,多次与敌白刃格斗,一直坚持到友邻部队支援上来,最后全连打到只剩一个排。战后,5连荣获了“密云尖刀连”光荣称号。战斗中,边贵祥也猛打猛冲,甚至不顾弹雨横飞站起来扫射冲上来的敌人,幸亏旁边的战友一把将他拉下来,才没有被击中。在多年后,边贵祥回忆起自己的战斗生涯时这样说:“我不要功,不要钱,只想消灭敌人。”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统一序列进行整编,11纵31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142师,91团也改称为424团。这时,边贵祥已是424团1营1连连长。东北野战军是全军整编最早的部队,不过一直到平津战役结束,军史上还是习惯按东野时的纵队番号来称呼。此后,边贵祥又随部队南下,先后参加了湘赣、赣西南、井冈山地区剿匪等战役战斗。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边贵祥大大小小打过数十仗,先后负过5次伤,左眼被打瞎,手、腿、头、腹均有弹坑,有些弹片一直在体内伴随了他一生。在边贵祥逝世后,从他的骨灰中用磁铁吸出了3块弹片,最大的有花生米大。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边贵祥所在的“红一团”涌现出了1059名全国战斗英雄和一等功以上功臣。然而边贵祥作战如此勇猛,却很少有立功的记录。实际上上级曾数次要给他记功,但边贵祥都坚决推辞,他说:“我是放牛娃出身,是党和军队养育了我,使我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现在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应该做的算什么立功。” 边贵祥这种不要功、不争功的性格,体现了一名革命军人的高风亮节,却也是他日后在军中仕途上未能更进一步的重要原因。 1950年11月,142师奉命从江西调赴东北改编为炮兵第五训练基地。为保留“红一团”,将424团与144师430团互调建制,改称144师430团。1952年3月,第48军番号撤销,144师改称第21兵团144师。1952年11月,第21兵团番号改为陆军第55军,144师番号不变。从1953年起,边贵祥历任430团的1营参谋长、营长、军作训参谋、团长等职。 从1967年到1968年,边贵祥以中国军事顾问身份,到越南参加抗美援越两年多。在这段时间里,边贵祥熟悉了越军的战略战术、作战特点和亚热带山岳丛林的地形、气候等情况,为他十多年后带兵入越作战打下了重要基础。同时,越方对他也较为熟悉,从而引发了后来越军当面叫阵的那个著名口号。 1970年1月,全军再次统一番号,144师改番号为陆军第55军163师,下辖步兵487(红一团)、488、489团和炮兵团,边贵祥被任命为163师师长。55军的成分主要来源于原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成的第21兵团、四野第48军军部及144师、第49军145师等部,较为复杂。在当时广州军区所属部队中,55军资历最浅,地位最低。163师的前身则是1947年10月组建的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3师,后改为东野11纵33师。该师参加过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东北军区司令部曾评价其为“战斗情绪高,能吃苦”。在1975年军队编制体制调整后,55军的3个步兵师中,163师执行甲种师编制,而164师、165师执行乙种师编制。 边贵祥在163师一口气干了9年师长。他平时治军极严,对干部要求严格,时常骂人,对战士们则很温和。有老部下曾回忆说:“他生气时,会夹杂着一连串的国骂,相当刻薄。”“记得有一回,我们师直部队进行夜间野营拉练,当时天非常的黑,在长长的队伍行进过程中,不知道是哪个分队里,有人闪了一下电筒照路。边师长见状,大骂道:‘他娘的!是哪个王八蛋干的?老子毙了你!’弄得队伍中人人自危,再也不敢造次了。”“他喜欢对老兵、小兵和新兵们说:‘不要急,慢慢来,想好了再如实说,看准了就大胆做’。” 边贵祥从不随意处分一名战士,因为他认为,只有无能的干部,没有愚笨的士兵。一位军医还记得,“当年军人的头发只能留1厘米长,帽沿下只能是0.5厘米;军人骑单车是不能搭人的,谁违犯了纪律,都是会挨批的。1977年,部队到广东惠来搞军事大演习。期间的休息时间,有两名连级干部骑单车时,顺路载了两名当地的女子,边贵祥恰巧撞见这一幕。除了遭到狠批一顿外,边贵祥还要他俩当众载着100斤的大米骑到山上。这个笑话,在当时的参演部队中流传甚广。” 对于边贵祥的这种管理风格,有褒有贬。喜欢他的部下们会亲切地称他为“老边师长”,厌烦他的人则私下里骂他“独眼龙”、“边瞎子”、“边太监”等。一名老部下把他和《亮剑》中的李云龙作了比较:“但他比李云龙要好,李云龙不讲政策,我们的老边师长会讲政策,他从不会乱来。”“脾气虽然很爆,但他心地非常善良。” 在日常的军事训练和战斗作风培养上,边贵祥讲究从实战出发,任何时候都着眼于战争的特点和发展,以提高战斗力的标准来要求部队。为了部队能达到实战要求,边贵祥把军人必须脱离寻常习惯的思想作为治军的行动准则。他常说:“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就是要部队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在这种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指导下,边贵祥的训练方法和对部队的要求常常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显得有些“怪”,很多官兵感到吃不消。但后来的实战中证明,边贵祥将很多实战中的困难想到了前面,提前进行了训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真正是实践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至理名言。因此,163师的军事训练都是以练为战,下真功夫,干部战士都要多学几手,以应对随时可能来临的战争。到163师的兵,要时刻做好掉一身肉、脱几层皮的精神准备。55军虽然是广州军区的二流部队,但163师的训练是搞得扎扎实实的,官兵素质高,成为了广州军区为数不多的拔尖部队。
边贵祥在163师的搭档是政委吴恩庆,此人是163师的另一个灵魂人物,非常值得一说。吴恩庆是河北玉田人,比边贵祥大一岁。他虽是农家出身,但天性聪颖,小小年纪在地主家干活的时候就跟着识文断字、听说讲古,打下了文化基础。16岁时,他为抗婚逃走,参加了八路军,早早到了“红一团”。吴恩庆作战勇敢,颇有韬略,职务上升很快。边贵祥是排长时他是指导员,边贵祥是连长时他是营长,边贵祥是营长时他是团参谋长,长期成为了边贵祥的上级。在解放战争初期的一次战斗中,吴恩庆头部中弹负伤。战友们把他从战场上抬下来时,都以为吴恩庆已经牺牲了,就从老乡那儿买了一副棺材,准备将他掩埋。就在落棺下葬后要填土时,突然听到棺材里有响声,大家连忙把棺材打开,只见吴恩庆的四肢正在蠕动。经过抢救,吴恩庆大难不死活了过来,伤愈后又走上了战场。建国后,吴恩庆被第一批选送到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因为成绩优异,毕业后被选调到北京高等军事学院任战役系教员,后来又升为教研室主任。在高等军事学院期间,无论是讲课还是进行学术讨论,吴恩庆从不要讲稿,滔滔不绝,深受好评。执教近10年后,吴恩庆被调任到55军当了副参谋长,不久又出任163师政委。 和边贵祥一样,吴恩庆同样治军严格,作风踏实,最讨厌弄虚作假。一旦发现,不论是谁,批评起来从不讲情面,很多人都在他手下吃过苦头。有一句顺口溜在163师传了许多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吴政委来检查。”因此,吴恩庆又被部下们在私下里称为“吴马列”。吴恩庆平素注重军人仪表,器宇轩昂,不怒自威。他思维敏捷,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才华横溢。解放军报记者唐平若曾回忆说:“听吴政委上军事课和作哲学辅导报告,简直就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享受。尤其是军事辩证法讲的实在太精彩了,真有身临其境,出神入化的感觉。他是一个军政兼优、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中高级指挥员。”还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刘伯承院长就很欣赏吴恩庆,后来回北京高等军事学院任职后还特意将吴恩庆调了过去。按理说,吴恩庆应该在军中大有前途。然而,据说吴恩庆曾在文革期间参加了军事学院的造反行动,得罪了某些当时受冲击的军界高层人物。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163师战绩辉煌,吴恩庆却没能得到晋升,反而被调到桂林陆军学院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后来早早退休。 1978年底,中央军委决策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各军区参战部队迅速进行了准备。163师也接到军部通知,各抽调能担任正副班长的士兵骨干76人,分别补给将要扩编为甲种师的164师、165师。同时163师增编一个无线电技术侦察大队,并为各全师各单位补充武器装备和技术器材。在准备过程中,边贵祥的“怪”劲又来了。他觉得万一各团在战场上把自己的部队都用上了,师部手头上没有一点机动兵力,这可不行。于是他打破常规,给师教导队挂了一块师独立营的牌子,编为3个步兵连,等打完仗后再撤销。兵员一是从非战斗部队压编抽人,二是把牛田洋生产基地的兵员全部调回来,三是将师团农场进行生产经营的兵员全抽回来,四是将全师各超编单位的超编人员统一编入师教导队。扩编后的武器装备从师库存中解决,每个步兵班配备1挺班用机枪,其余战斗人员一律配冲锋枪。就这样,边贵祥不怕得罪人,打破阻力,敢于负责,为全师建立起了一支装备较好的机动部队。 1978年12月10日,163师接到了军部发来的作战预令。随后边贵祥、吴恩庆立即召开师领导和司令部成员参加的扩大会议,传达了军部命令,要求各单位迅速进行组织准备,同时由司令部制订向广西边境开进的输送方案。12月21日黄昏,163师分成五个梯队,全师乘坐1200余辆汽车从粤东驻地出发,向广西边境开进。经过7天摩托化输送,行程1540公里,于12月31日前全部到达了广西凭祥、宁明地域集结待命。 到达边境不久,边贵祥就去了米七东南无名高地,察看了守军487团3营7连6班的阵地。这6班非同寻常,其前身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1团7连6班。1941年9月25日,6班5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阻击前来扫荡的日伪军,边打边撤,将其引到了河北易县的狼牙山顶峰。在打光了子弹后,5名战士毅然跳下悬崖,从此诞生了誉满天下的“狼牙山五壮士”。6班后来也被称为了“狼牙山班”,代代传承荣誉。看完6班后,边贵祥又登上了位于友谊关西侧的金鸡山看地形。金鸡山海拔593米,距边界线只有500米左右,扼守在同登至凭祥的交通要道上。晴天的时候,从山顶能清楚地看到位于东南侧低凹地带的越南同登镇及其周围的5个大小不等的高地。在同登的东侧和南侧,耸立着海拔811米的扣考山和海拔800米的扣马山,像两扇大门一样横在越北重镇谅山的前沿。下了金鸡山,边贵祥又去看了友谊关口古战场,还检查了487团在这里的防御阵地。 回到师部的当晚,就接到了广州军区下发的敌情通报,介绍了凭祥当面守敌越军第3师的情况。得知谅山地区有越军的主力师,并且守卫同登的第3师12团还有“英雄团”、“飞虎团”的称号,边贵祥和吴恩庆等人都是精神一振。多少年没打仗了,一打还是打的越军精锐之师,老将们都不禁手痒难耐。边贵祥当即命令司令部参谋人员加强对敌侦察,布置出境捕俘,尽快弄清边境前沿敌情。同时要求各部队针对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的作战特点,按照急用先训、突出重点的原则抓紧进行临战训练,并积极完成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广州军区最后确定了东线作战方案。以55军为主要力量组成东集团,在军区主力发起高平战役的同时,东集团从谅山方向施加压力,进攻同登、坂然之敌,钳制越军的战役、战略预备队,使他们不敢去援助高平,从而保障高平战役的顺利进行。55军命令163师配属军炮兵团122加农炮营、军坦克团3营,并指挥广西边防第1团7连担任主攻,从同登正面地区突破,首先歼灭边境要点之敌,尔后继续向纵深突破迂回,攻占探某、423高地、魁刀东南无名高地诸要点,切断同登守敌退路,阻击从谅山方向的增援之敌。 受领了军部赋予的作战任务后,边贵祥和吴恩庆立即召开师作战会议,传达了军区战役意图和军首长的决心,并对着1:1000的同登、谅山地区沙盘进行作业,研究作战方案。经过多次研究和反复论证,最后形成了战役决心:采取一点两面打法,全师成一个梯队,集中主要兵力于左翼,以一部兵力于右翼,从同登东西两侧同时发起攻击,迅速突破边境,攻占探垄、那派、班列、探某越军阵地,对同登之敌达成合围,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在友邻协同下分割歼灭同登之敌。具体战斗部署上,以488团担任左翼外层迂回,向探垄、那派地区实施迂回穿插,与从右翼外层迂回的友邻165师493团合围同登越军,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以“红一团”487团(欠3营)加强1个坦克连担任左翼内层迂回,向玻保、班列地区实施迂回穿插,协同488团分割围歼同登越军;以489团加强2个坦克连担任右翼内层迂回,向探某地区实施迂回穿插,协同487团分割围歼同登越军;487团3营和师教导队担任师预备队,随时准备在同登镇附近地区加入战斗。为形成对全师的高效统一指挥,决定由边贵祥、吴恩庆、副师长仲继先及正副两位参谋长组成师基本指挥所。又将几位副师长和副政委分别派到各团加强指挥,希望他们对没打过仗的部队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确定了作战方案后,边贵祥等人还是心里不踏实。因为对当面越军侦察的情况并不乐观,捕俘也没什么收获,特别是对于探某、339高地、鬼屯炮台、火车站等同登核心地域的敌情不清楚,难以进行针对性的作战准备。这不仅仅是163师面临的困扰问题。在这次自卫还击作战中,各部队的对敌侦察工作普遍做得不到位,总感到对当面敌情不甚明了,以致后来在实战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防守同登、谅山地区的是有“金星”之称的越军主力师第3师,这个方向是屏护首都河内东北的重要门户。同登是一个小镇,位于谅山以北14公里处,距离中国友谊关只有4公里。同登很小,城区东西南北相距都不到一公里,周围群山环抱,地形险要。越北地区的交通动脉1号、4号公路和铁路都从同登经过,其扼守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越南北方的军事重镇。防守同登地区的越军是第3师的“英雄”12团,加上其他地方军、炮兵和公安一部,总兵力近5000人。越军依托同登附近有利地形重重设防,苦心经营多年,将其建设成了侵华反华的一个重要桥头堡。在东线第一阶段作战中,广州军区55军集中了163师、165师从北面以包抄之势攻击同登,同时以164师攻击谅山东侧的坂然,从而牵制谅山越军主力,保障高平战役的顺利进行。 163师突击方向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及时插到同登东南侧的探垄,切断通向谅山的1号公路和铁路,形成对内对外防御,阻击同登越军南逃和谅山越军北援。在师部领导开会分工时,边贵祥、吴恩庆决定由副师长周锡明与副政委唐荣群去488团加强指挥,负责带部队穿插抢占探垄。然而被分派到后方指挥所的副师长李万余不干了,散会后不走,坚决提出要去穿插部队带尖刀营。李万余时年52岁,在战争年代曾屡立战功,是有名的战斗英雄。因为长期的征战劳累,他的身体状况较差,但斗志不减当年,一听到打仗精神头反倒更足。吴恩庆出于照顾他的身体,劝说了半天,但李万余毫不让步,梗着脖子说:“我非去带穿插尖刀营不可,你同意更好,不同意我也要去。你能治我不守纪律、不服从命令之罪,但制止不了我去带穿插尖刀营的决心和行动!”说完,气呼呼地就走了,弄得吴恩庆哭笑不得。后来吴恩庆只得去找边贵祥商量,最后又做了周锡明副师长的工作,让他和李万余对调了一下,老将李万余这才心满意足。他很快下到了担任穿插尖刀的488团3营,精心组织战斗准备工作。在攻击发起前,李万余叮嘱全营指战员,沿途不要恋战,不要俘虏,全速向指定位置前进。话未落地,就已显出了腾腾杀气。 2月17日6时25分,163师集中了两个炮兵分群的170余门火炮,对同登当面越军的123个目标进行了猛烈的炮火急袭。整个同登上空瞬时被密集的弹道和桔红的弹幕所笼罩,地面则像滚水开锅一样在沸腾摇撼着。6时40分,炮火向前延伸,163师发起了全线总攻。
在左翼,488团3营先头7连的战士硬是从雷区中趟开了一条通道,全营迅速插向越军纵深。李万余副师长坚持拄着棍子跟随3营穿插前进,一边指挥战斗一边鼓励大家不要慌张,坚决向前打。在老将的言传身带下,经过4小时40分钟的连续穿插战斗,3营先后翻越14座山头,突破越军5道防线,跃进22公里插到探垄,控制了同登通往谅山的公路和铁路,完成了对同登之敌的左翼外层包围。与488团并肩进攻的487团从中路正面突破,首先收复了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浦念岭,尔后相继攻占三孔桥、那板西侧无名高地、玻保北侧无名高地、460高地、480高地、班列、423高地等要点,完成了对同登之敌的左翼内层包围。 在右翼,489团首先攻占了正面的386高地和402高地,打开了同登西北侧的通道,掩护坦克部队由此进入战斗继续向探某方向实施内层迂回。然而从右翼外层迂回的友邻165师493团在339高地、那敏一线受阻,未能形成对同登越军的合围态势。 边贵祥在师指挥所不断接到参谋送来的战报,对于正面部队的进展感到很高兴,他担心的是左右两翼部队能否按时插到位置。师副参谋长建议可否叫正面进攻部队放慢一点速度,以防止守敌弃阵南逃。边贵祥已经考虑过这一点了,他认为这样容易让越军看出企图,反而弄巧成拙。快中午的时候,接到了新的战报:488团已经按时穿插到位了。边贵祥非常兴奋,和大家以茶代酒干了一杯。随后他调整部署,督令487团、489团加快进攻速度,迅速合围攻歼探某、同登镇、火车站之敌,并请求军炮兵群加强火力支援488团抗击企图反击和增援的越军。 为支援步兵攻击,下午14时40分,边贵祥指挥全师82毫米以上火炮和坦克炮向同登各阵地越军已暴露的目标进行了10分钟火力急袭,再次重创了同登越军的防御设施。这时,左翼内层的487团已经攻击到位,打到了探某东侧和南侧,下面就看右翼的进展了。然而,489团在坦克支援下继续进至鬼屯炮台西侧时,遭到了鬼屯炮台、探某阵地群、339高地越军的火力夹击,步兵和坦克伤亡很大,无法前进。吴恩庆看到战报后,生气地说:“我不是一再强调,战斗中只报战果,不报伤亡和损失情况吗?伤亡和损失报多了,最容易动摇上级决心和扰乱首长思维。攻坚战斗伤亡大并不奇怪,但我们绝不能因伤亡大就胆怯、畏缩不前。告诉营连指挥员,要因敌而变活用战法。根据敌情地形及时、灵活地调整战术。”不让下面报伤亡,这是吴恩庆一贯地要求。他认为,担任作战的部队伤亡再多,损失再大,而没有取得战果,也就算没有完成任务。正是在吴恩庆这样的严格治军下,在整个自卫还击作战期间,163师没有一人被俘,没有一人失踪,没有出现一个贪生怕死的,打出了一支钢铁之师。 这时军指挥所发来了命令,为了加快战斗进展,要163师488团以一部兵力协助165师493团从东侧攻击303高地,锁住同登越军沿铁路退向谅山的后门。边贵祥随即再次调整部署,命令488团出动1个步兵连攻击303高地;487团从东侧和东南侧向探某攻击,协同489团围歼探某之敌;师炮兵群向昆匡、那敏、339高地实施持续拦阻射击,阻敌南逃北援,同时以火力支援489团战斗。不久,仲继先副师长和副参谋长组成的师前指已前出到460高地开设,直接指挥攻击同登镇和探某的战斗。 根据审俘的情况,边贵祥判断339高地、探某、鬼屯炮台、火车站等坚固筑垒支撑点都有暗道相通,越军可以互相支援。因此又指示部队在搜索中要注意查找地道口,采取打、炸、烧的办法把越军堵在地下工事里,各个歼灭。
各部接令后很快投入攻击。488团6连向西越过铁路,一路顽强攻进,战斗至17时30分将303高地攻占,完成了关门的任务。487团2营在4辆坦克支援下向探某攻击前进,与防守探某阵地群的越军展开了反复争夺。守敌的战斗意志异常顽强,加上探某阵地群互相拱卫,火力密集,487团2营多次进攻受阻,伤亡很大。黄昏时487团又派1营3连从北侧协同2营进攻探某,同样进展缓慢。489团经过调整后,以2营、3营从左右两路并肩向探某和同登镇推进。2营一直激战到深夜,相继攻占了银行大楼、同登公路养护站和探某西北无名高地。3营在坦克支援下攻入了同登镇,与防守越军展开巷战。在夺占了同登镇后,3营步兵协同坦克继续攻击南侧的火车站,途中遭到鬼屯炮台越军火力侧射,3辆坦克被击伤或掉沟,步兵受到伤亡,不得不撤回了同登镇。天黑后,489团3营2个步兵连向火车站发起夜袭,双方在黑夜中进行了混乱的交手战。然而火车站的越军被消灭一股后,很快又从站内地道中冒出一股来,怎么也打不完,3营一度被从车站内反击了出来。当继续发起进攻时,遭到了鬼屯炮台的越军火力猛烈射击,将3营压在火车站北侧。3营调来82无坐力炮和40火箭筒打鬼屯炮台,却根本无济于事。后来师炮兵群的85加农炮也向鬼屯炮台连续打了上百发炮弹,仍然打不动炮台。3营不得不冒着越军火力再次对火车站进行强攻,一直打到深夜总算将火车站大部攻占。但越军仍源源不断从地道中出来反击,3营站不住脚,难以在黑暗中搜索站内的越军地道口,加上遭到鬼屯炮台越军火力严重威胁,被迫又撤出了火车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