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县最早得名于唐代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禄山叛唐,遂改当时的同安县为桐城县,1996年设立桐城市。 桐城县城始建于隋大业九年(613),时为土城,位于龙眠河东,后迁筑河西。明万历四年(1576),土城改建为砖城。民国28年(1939),为避日机空袭,便利居民疏散,城墙拆除。 桐城最高山峰是华崖山,海拔1065米。 桐城最大河流是大沙河,境内长74.79公里。 桐城最大湖泊是与枞阳县共有的菜子湖,东西长22公里,南北平均宽约8公里,桐城占该湖水面的90%以上。 桐城最大的水库是牯牛背水库,建成于1965年4月,总库容8180万立方米。 桐城最早的户口记载是明洪武十六年(1383),时有居民10427户,58562人。 桐城最早有记载的地震发生在明建文元年(1399)三月。 1965年,桐城成为安徽省第一个粮食亩产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指标的县;1971年又成为安徽省第一个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县。 桐城最早利用火力发电的是民国18年(1929)6月在上枞阳镇创办的祥光电气公司。 桐城最早的一座小水电站是1958年3月建成发电的麻山嘴儿冲水电站。 桐城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是牯牛背新水电站,年发电量192.3万度。 桐城最早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是1986年9月开办的华亿油墨有限公司。 桐城电报局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开始办理有线电报业务;民国25年(1936)首次使用无线电报。 桐城最早的中共党组织是1926年6月成立的孔城镇党小组。 中共桐城县委第一份机关刊物是民国18年(1929)创办的《赤魂》。 民国27年(1938)5月10日,日机首次空袭桐城县城,6月14日,日军首次侵占县城。 桐城文庙最早于元延佑年间在桐溪桥(紫来桥)之东创建,明洪武初年移建于今址,现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 桐城最早的书院是于明嘉靖元年(1522)在城区西北建成的桐溪书院。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吴汝纶创办的桐城中学堂,是安徽省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 桐城最早的小学是光绪三十年(1904)春在县城建成的崇实学堂。 桐城士子出国留学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当时有潘赞化、方时简等赴日本留学。 桐城最早创办的报纸是民国元年(1912)的《投子晓钟报》。 桐城最早进入中国文学史册的是唐朝著名诗人曹松,著有《曹梦征诗集》传世。 桐城最早的县志于明弘治三年(1490)春由知县陈勉主修,许浩篡成。 明万历年间,女诗人方维仪、方维则、吴令仪等常相聚唱和于清芬阁,此为桐城最早的名媛诗社。 桐城最早致力于乡土文献发掘和整理的文人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潘江,辑有《龙眠风雅》正、续集计92卷。 清乾隆年间桐城人方观承绘制的《御题棉花图》,是我国最早的棉作学图谱。 姚鼐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刘大櫆八十岁生日时,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最先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 桐城派雄霸清代文坛200余年,拥有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作家群体。 北宋桐城画家李公麟被誉为“宋画第一”。 1958年9月,桐城气候站开始进行气象预报,这是境内最早的天气预报。 桐城最早引进西医诊疗技术的诊所是马氏济生堂,民国元年(1912)开始引用西药制剂,并置有显微镜,对疾病作辅助诊断。 佛教最早于唐开元年间(713-741)传人桐城。 伊斯兰教最早于崇祯十七年(1644),随宁夏、阜阳等地少数回民流落境内而传入。 基督教最早于宣统元年(1909)的,随英国基督教内地会牧师戴存信进入桐城而传播。 桐城现存较负盛名的寺庙是位于城区的净土莲社,有房屋20间,僧1人,尼11人。1983年被列为省重点寺庙。 桐城最久远的古遗址是鲁王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桐城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墓为张英墓,位于城区西北7.5公里的龙眠山中,坟地原面积2000平方米。 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院士(12人) 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大学生(16%) 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硕士/博士,最多的教授/博导。 桐城拥有全国最年轻的博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段路明教授,28岁时当博导。 桐城为全国第三大包装印刷基地。 桐城——同丽江、凤凰等一起被称为中国最值得去的十个小城。 桐城小花——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最早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 六尺巷——最具文化情怀的巷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