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3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复制链接]

2757

主题

632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8 00:4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给你三秒钟,准确说出电视剧《武林外传》中,一个月只挣二钱银子的小郭欠佟掌柜多少钱?
没错,四十八两七钱!


来源/电视剧《武林外传》


但在看剧的时候,我们对这里面的“四十八两”“二钱”都缺少一个明确的概念。那么问题来了,古时候的“一两”“二钱”“三文”究竟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


来源/古代钱币博物馆


首先,不是所有的时代都用银子交易。
金银作为贵金属,天然是货币。但在古代中国,白银产量稀少,秦、汉两代以黄金为上币,以铜钱下币,白银很少发挥货币的职能。唐代中晚期,白银开始作为“铤”用于纳税、上供等大额支付。然而,尽管白银的地位有所提高,民间交易中使用白银的现象仍不多见,主要集中在海关关税、皇室进贡和军费发放等方面。直到明朝,白银才开始在民间被更多使用。
不过,即使在明朝,白银也不是一上来就成了通用货币。一开始,明朝是实物财政,基本单位是粮食石。明前期是禁止流通领域中使用白银的(“明初……禁民间以银交易。”)
洪武八年(1375)明政府仿效元朝实行纸币制度,正式发行“大明通行宝钞”,记载称:“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即一两白银=铜钱千文=一贯面额的纸币=黄金二钱五分。与此同时,明政府还发布了禁银令,“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治其罪。有告发者,就以其物给之”。


大明通行宝钞(壹贯),“户部”,长:350mm,宽:224mm。来源/中国钱


后来宝钞滥发,到了15世纪,民众已经对它失去了信任。因此,从东南沿海这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开始,民众慢慢将白银视为主要货币,并在一些商业活动中习惯性地使用银两。
直到隆庆元年(1567)明政府下令民间“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这一诏令的下发,使白银正式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形态,白银的使用全面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
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样,银子通常被铸成银锭,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元宝”,“元宝”的成色、重量各地不同,上刻有时间、地点、用途、经手官吏等信息,这些信息是鉴定古代“元宝”真伪的重要依据。最常见的为五十两元宝,但是其面额太大,甚少有人真的拿出来去花。平时人们交易大多用被破开的“散碎银子”。


晚清时期的江汉关银锭。来源/江汉关博物馆


人们外出时,常会用布将碎银包裹起来,随身携带。与此同时,人们还会携带一种特制的剪刀,专门用来剪银子,在古代的各种店铺中,都有用来称量碎银子的秤。
剪银子是个技术活,对所用银块的体积要有一个预估,如果这个预估不准,就需要裁剪多次,十分麻烦。聪明的古人也因此练就出了较为准确的预估能力。据说,就算是几岁的孩童,也能准确地估量出所剪碎银的重量。
明代时,一位来华的神父就曾记载:
“每个中国人做这件事情(剪银子)时都非常熟练,如果需要二钱银子或者五厘银子,他们往往一次就能剪下准确的重量。


来源/电视剧《庆余年》


银子作为货币,其价值与金属本身价值有关,也与朝代、当时社会状况有关。所以,把银子作为流通的货币,不能单看其实际面值,考量的主要是其“购买力”,即一两银子能买到什么?
由于古时,历朝历代都以铜钱作为货币进行流通,所以要讨论银子的价值,首先得知道银子和铜钱的换算关系。
一般情况下,讨论古代货币换算关系时常用下面的假设:1两白银=1贯铜钱(1吊铜钱)=1000文铜钱。其次,我们还需要知道不同单位银子之间的换算关系:1两=10钱 =100文。(不过,银钱价比也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本文暂且不对这一点进行讨论。)


来源/电视剧《庆余年》


而要探讨1两银子相当于今天多少购买力的话,一般要通过中间的媒质来换算。民以食为天,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所以最常用的换算中介就是米价。
在明代,粮食是以“石”来作为基本重量单位的。《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三十日为一月,故三十斤为一钧;四时而为一岁,故四钧为一石。”即1石=4钧=120斤。再根据学者郭心玥在《试析明代中后期的财政与物价民生(1521-1644)》一文中考证,明代的“斤”比现在的“市斤”略重,大概可算出当时1石米约合今天的188.8市斤。同时,《明史·食货二》载,明朝万历年间1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由以上资料推断,当时的1两银子大概可以买近190公斤的大米。而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的价格在1斤1元五角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算出这一时期1两银子约等于现在的人民币660元。
不过,需要知道的是,黄金、白银和米价之间的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贵金属的价格也在不断变化:
“洪武八年,金一两等于银一两;洪武十八年,金一两换银五两、米十石;洪武三十年,金一两换银五两、米二十石。永乐十一年,金一两换银七两、米三十石。”(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一《黄金》)


明朝“洪武通宝”背“福”折十大钱,重量23.8克,直径45.7毫米。


倘若遇到灾荒、动乱,还会出现“粮贵银贱”的情况。明人李乐《见闻杂纪》(卷二)“七十八”条记载:
“万历十六年,荒甚。有一郡伯令穷民至富家食粥,百十成群,几致大乱。又下令顿米之家,止许卖一两石,米愈不出,价日益高。毕,竟到一两六钱一石才住……万历十六年,斗米卖银一钱六分,饿殍塞路。”
从这可以了解到,明朝万历年间及其整个中晚期,由于灾害使得米价不断上涨。一石米的价格浮动在七钱至一两银子之间,最高峰时为一两六钱白银。
明沈榜在《宛署杂记·宗庙》中还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一些经济作物的价格,也能够帮我们大致判断银子的购买力。例如:民众日常所用之食物诸如 “葬菜四斤,价一两二钱,生菜二斤,价五钱,鲤鱼一十二斤八两,价三钱。氦猪一口,价一两二钱,鸡三只,价三钱,樱桃二斤八两,价一钱二分五厘……”


影视剧中古人买菜场景。来源/电视剧《兰闺喜事》


除此之外,在 《宛署杂记·宫禁》篇中还记载了:
“锻木六根,银二两四钱;翠花一朵连匣黄绞等项,银八钱;银朱二斤,银一两;红朱二斤,银三钱,麻布一匹,银一钱;好麻一斤,银二分;水胶一斤,银二分;黄丹半斤,银三分,桐油、麻油四斤,银一钱二分五厘……”
物价差不多有概念了,我们再来看看工资。
据《明史》及《宛署杂谈》相关记载,柴薪皂隶,即给官员买柴烧水、干杂活的差役,年收入20两。
马夫,给政府赶马、出差办事的,年收入40两。
明朝县官,正七品一年45两白银,虽然看起来七品县官跟马夫年俸差不多。但是县官的住房出行、皂隶人员、衣食花费基本由国家支付和补贴,所以年俸基本是净收入,而马夫就没有这些福利了。


来源/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


冯梦龙(1574—1646)曾写有《三言》,其中《卖油郎独专花魁》中秦重只有3两白银的本银,街头卖1年油除去1年日用开支,还能剩余16两白银。(“每日所赚的利息,又且俭吃俭用,积下东西来,置办些日用家业,及身上衣服之类,并无妄废。”)此外,书中还记录了工匠们的收入状况:
“木匠工食银四两五钱;雕銮匠工食银四两二钱;捏塑匠工食二两五钱;妆匠工食银三两:油匠银二两三钱;销金匠工食银一两五钱……”
《宛署杂记》一书则记录过日结短工的收入情况,说当时官府雇用没有技术的杂役,比如“打扫夫、短夫”,日薪是白银0.03至0.04两;有技术的杂役,如“油漆匠、装订匠”等,能有0.05至0.07两的日薪。
这样对比看来,《武林外传》中佟掌柜每月只给二钱银子确实有点少了,怪不得李大嘴天天想着涨工钱呢。不过“同福客栈”包吃包住,医疗费用全部报销,这二钱银子对大家来说也就当个零花钱用吧。


来源/电视剧《武林外传》


参考资料:
[1]习永凯.近代中国白银购买力的变动及影响(1800-1935)[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陈宝良.明代的物价波动与消费支出——兼及明朝人的生活质量[J].浙江学刊,2016,(02):87-96。
[3]陈媛媛.明代中后期的白银流通与货币白银化[D].杭州师范大学,2020。
[4]张准.从《金瓶梅》看明代后期白银流通及购买力[J].中国文学研究,2013,(02):37-40。
[5]郭心玥.试析明代中后期的财政与物价民生(1521-1644)[D].华中师范大学,2011。
[6]李乐:《见闻杂记》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7]叶春及:《石洞集》卷7《惠安政书·节用二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8]沈榜 《宛署杂记 ·宫禁》。
[9]冯梦龙 《醒世恒言》卷三 《卖油郎独占花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31 02:14 , Processed in 0.6407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