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9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怪物的来历:《山海经》中的怪兽

[复制链接]

2720

主题

309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00:0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海经》是怪物志,还是博物志?
今天我非常高兴,在这跟大家就《山海经》做一下交流。今天人比较多,这个场地这么大,基本坐满了,而且有很多戴红领巾的小朋友。我很有自知之明,我觉得大家今天来,主要不是为了听我讲,而是为了听《山海经》,现在《山海经》这本书非常热,大家可能通过电影、电视,还有动漫,特别小朋友,还可能打网游,你们可能都知道《山海经》,网游中各种大怪兽,有很多都是源自《山海经》的。大家心目中的《山海经》,可能就是一部怪物志,就像这幅图这个样子,就是各种各样的怪兽。
《山海经》异兽图
大家看里面最胖的那一个,像一个大象一样,没有脑袋,长四个翅膀,在一部叫《大圣归来》的动漫电影里面就出现过,叫帝江。大家看右上角,一条龙,长着一张人的面孔,那是烛龙,烛龙在中国神话中也非常有名,它身长千里,睁开眼睛,天亮了,闭上眼睛,天黑了。在帝江下面,那只老虎,长了9个脑袋,那是陆吾,它是把守昆仑山的怪物。现在在一般人心目中,《山海经》就是这样一部怪物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怪兽。
我们再看一张图,叫《山海经各种奇样妖精》,这个是民国时期苏州桃花坞出的年画,里面画着各种各样的妖精,有青蛙精,黄鳝精,泥鳅精,黑鱼精,蜻蜓精,白兔精等等各种妖精。再看这一幅,也叫《山海经各种奇样妖精》,画中都是海鲜,大家可能都吃过的,蛏子,螃蟹,海参,海螺,甲鱼,还有蛤蜊等等,各种海鲜精。
桃花坞年画《山海经各种奇样妖精》
这两幅画的标题都叫《山海经各种奇样妖精》但是,我跟大家说,实际上这些妖精无一见于《山海经》,《山海经》里面都没有记载这些妖精。因为大家都知道《山海经》记载了很多怪兽、妖精,所以一般人只要看到一些怪兽、妖精,就觉得它是源于《山海经》,如此一来在人们心目中,《山海经》就成了中国妖精的大本营,只要看到妖精、怪兽,就不假思索地认为它是出自《山海经》的。
我们知道,它现实中没有妖怪,它是幻想、想象的产物,是瞎编的,所以《山海经》这本书,在一般人心目中,它就是瞎编的,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纯粹是古人的凭空杜撰,向壁虚构。但我今天想告诉大家,《山海经》不是瞎编的,恰恰相反,它是一本讲科学的书,而且是讲的自然科学,是中国最古老的一本自然科学的书,它里面的这些怪兽、妖精,也不是古人的想象和幻想,它们都是现实中存在的,现在我们在动物园,在博物馆,甚至在超市里都还看得到,买得到。《山海经》不是怪物志,而是一本博物志,它记录中华大地山川之上各种草木鸟兽、金石矿物等等,是一本古人基于实地考察的、真实记录的、非常客观的、非常真实的一部自然科学的书,就是一部地理博物志,记录的是古人真实的所见所闻。
大家听我这样说,可能会觉得我在胡说,现实中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精怪,实际上,这些精怪并不是这本书本身固有的,而是我们误解了这本书,《山海经》这本书,实际上一直是被我们误解的,可以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把这本书给读懂,也没有人把这些怪兽的真实面目给搞清。我今天就想带大家,把这本书的真实面目搞清楚,同时也告诉大家,书中的那些所谓怪兽在现实中的真实面目。
《山海经》元人抄本
这是《山海经》的第一篇《南山经》中的第一座山,“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这山上有种草,“其状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它的叶子像韭菜,开青色的花,它的名字叫祝余,吃了这种草可以充饥。这座山上还有一种树,“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这种树形状像构树,木纹是黑色的,其开花光芒四射,这听起来就有点奇怪了,树开花怎么可能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这树的名字叫迷榖,“佩之不迷”,这个“迷”可能通“昧”,指梦魇,把这棵树的叶子或花带在身上,可以不做噩梦,不会被梦魇。这座山上有一种野兽,“其状如禺而自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禺就是猴子,这是一种长着白耳朵、样子像猴子的野兽,“伏行人走”指它慢走的时候像野兽一样四肢着地爬行,疾跑的时候像人一样直立身体疾步,所以你吃这个东西的肉,也会像它一样跑的飞快。那么我们下面接着看,从这个招摇山往东再走三百里,有一座山叫堂庭之山,这山上长着棪木、白猿,还出产水玉和黄金,水玉就是水晶。这座山没什么怪物,但再往东三百八十里,有一座猿翼之山,就很奇怪了,这座山“多怪兽,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这个山上,野兽、鱼类、蛇类、甚至树木都是怪异的,可以说怪物丛生。在这座山的东边六百七十里,为祗山,这座山光秃秃的不生草木,山上有一种鱼“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鱼一般都生活在水里,这种鱼却生活在山上(陵居),这种叫鯥的鱼,长得像牛一样的身体,还长着蛇的尾巴、鸟的翅膀和羽毛,它的长相就够怪的了,一身兼具了哺乳动物(牛)、爬行动物(蛇),鱼类、鸟类的形态,可谓彻头彻尾的怪物。你看它不仅长得怪,它还可以死而复生,冬死而夏生,冬天死了,到夏天又复活了。大家看,这就是《山海经》第一篇开头几段,我引了这几条给大家看一下,让大家对这本书有一个直观认识。《山海经》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本怪物志,里面记录了各种各样的怪兽。那么,这些怪兽究竟是怎么来的?我刚刚说了,《山海经》这本书,它实际上是一本地理博物志,是古人真实记载自然界动植物的,中国古代有很多博物志,《山海经》是第一部。博物志既然是真实记载的自然界动植物的,为什么它会出现这么多怪兽?为了说明《山海经》中怪兽的来历,我们先把《山海经》的怪兽分一下类,分类是研究的前提,你要对事物进行研究,就要先把它们分门别类,分类以后才能找出规律。
《山海经》中的怪物
《山海经》里面的怪兽可以分为两类,我把它称为组合怪物和畸形怪物。组合怪物就像我刚刚说的鯥,它一身兼具鱼类、兽类、鸟类、蛇类的身体形态,长得不伦不类、非牛非马,甚至可能长得半人半兽,就好像是把一些不同动物的不同身体部位给缝合在一块,所以你也可以叫它缝合怪。再一类就是畸形怪物,我们知道,野兽一般只有一个脑袋一个身子一条尾巴四条腿,鸟类有一个脑袋一个身子一条尾巴两个翅膀两条腿,鱼只有一个脑袋一个身子一条尾巴而不长腿和翅膀,但《山海经》里面出现野兽有九个脑袋、九个尾巴、六条腿,鱼长着四个脑袋、三个身子、四条腿,鸟有两个脑袋、六条腿,或者像比翼鸟那样两只鸟共用两个翅膀,这类怪兽的身体器官比正常动物多了或者少了,相比正常的身体属于畸形,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畸形怪兽。
我们举一个畸形怪的例子。《东山经》记载了一种鱼,叫珠蟞鱼,“其状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它的形状像肺片,有四只眼睛六条腿,鱼只有两只眼睛,不长腿,这种鱼却有四只眼睛,长了六条腿,这是一个典型的畸形怪。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看这两类怪物是怎么来的。先看鯥,这个图是明清时期画家画的鯥的插图,书中说鯥其状如牛,所以第一幅中的鯥长着牛头牛角,第二幅的鯥长着牛的身子和四只牛蹄子,两幅插图中的鯥都有蛇一样细长的尾巴、一双鸟一样的翅膀,都浑身长鳞,因为书中说鯥是一种鱼。那么这个鯥究竟是什么东西,下面就来揭秘这个鯥的真相。
穿山甲
这个大家都见过吧,就是穿山甲嘛。但穿山甲怎么能跟刚才说的鯥对上号呢?书中说鯥其状如牛,身体长得跟牛一样,穿山甲个头很小,它怎么会长得像牛一样?但大家看这个穿山甲的身体,你把牛缩小到穿山甲的大小,它的体型其实跟穿山甲挺像的。穿山甲的身体大,脑袋跟身体相比显得很小,它的两个小耳朵特别像牛的耳朵,它的身体背部隆起就像牛的背部,牛的背部高高隆起的,所以才可以拉车、拉犁。所以古人根据他的观察,发现穿山甲跟牛的体形有点像,所以就形容穿山甲的身体像牛一样。
说的蛇尾,穿山甲的尾巴很长的,当然可以形容成像蛇一样。穿山甲它有没有翅膀,书中却说鯥鱼有翼,但是穿山甲身体两边的鳞片就像人穿着蓑衣一样耷拉下来,就像鸟收拢翅膀的样子,古人观察不够细致,就说他有翼。穿山甲的甲片之间长着细细的硬毛,身体的两边腹部两侧尤其多,所以书中说鯥两肋生羽毛,这是非常准确的观察。穿山甲不是鱼类,而是兽类,但穿山甲浑身长鳞片,像鱼鳞一样,穿山甲它又喜欢戏水,所以古人把它称为鱼。穿山甲住在山上,所以说它陵居。穿山甲还有冬眠的习性,古人不了解这一点,认为它冬天死了,天暖和之后又活了,所以说它冬死而夏生。总之,书中说鯥鱼其状如牛,蛇尾有翼,两肋有羽毛,冬死夏生,都能跟穿山甲对上号。
大家会问了,为什么古人要这样来形容穿山甲,为什么它不直接把拍个照给我们看?古代没有相机更没有互联网,一个人看到穿山甲了,他不可能用照相机拍个照发过去给你看,他只能来跟你描述,他怎么描述?用语言描述,怎么用语言描述?只能打比方,用你熟悉的动物来形容比拟这个陌生动物,说这个动物的脑袋像什么、身体像什么、尾巴像什么、叫起来是什么声音,这是我们人描述陌生动物一个最常见的一个习惯。如此一来,就把一个动物变成了各种不同动物的不同部位缝合而成的组合怪。
穿山甲过去是中医的常用药,过去中药铺有穿山甲的甲片卖,甚至会摆个穿山甲的标本,古代本草书中都会记载穿山甲,《本草纲目》就记载了穿山甲,它把穿山甲称为龙鲤、鲮鲤,那么它为什么叫龙鲤、鲮鲤?李时珍说穿山甲长得像鲤鱼一样,所以称为鲤,它体型又像龙一样,所以称为龙鲤。但实际上“龙鲤”也好,“鲮鲤”也好,这些名字并不是形容穿山甲的长相,它们都源于《山海经》这个名字“鯥”,鯥这个发音跟“龙鲤”“鲮鲤”的发音很像,在上古音中也很像,你把“龙”“鲮”的声母跟“鲤”的韵母连一块读,就差不多是“鯥”(liu)的发音,这些名字是对同一个音的不同的记录。我们知道古代很多的动物、植物的名字都只有读音没有文字,那么不同的人记同一个发音,就把同一个发音用不同的文字给记录下来,所以鯥就是龙鲤,它是同一个音,同一个名字,指的是同一种动物。
那么,古人为什么把穿山甲称为鯥,《山海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其音如留牛”,这并不是说这个穿山甲的叫声像一种叫留牛的牛,而是说它的叫声就像“留牛”这两个字的发音,这两个字你把它读得快一点是不是就是鯥(liu)?我们只见过穿山甲标本,都没见过活的穿山甲,不知道它怎么叫,但是它肯定会叫,古人对它的观察非常细致,他们见过活穿山甲,所以根据它的声音起名字,把穿山甲为什么叫鯥。我们知道很多动物的名字都是源于它的叫声,人类对动物的命名很多就是根据动物的叫声来命名的,鸡为什么叫鸡,因为小鸡叽叽叫;鸭为什么叫鸭子,因为它嘎嘎叫;鹅为什么叫鹅,因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山海经》经常说某某动物“其名自叫”“其名自呼”,意思是说它的名字就是它的叫声,所以这个穿山甲为什么叫鯥,就是因为它的叫声是鯥。
《山海经》还记录了穿山甲的药效,吃了可以消肿,《本草纲目》也记录了穿山甲的药效,可以治很多病,“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风痹强直是指风湿病,关节痛,手脚不灵便, “通经脉”,经络不通,可以吃穿山甲,“下乳汁”,产妇没有奶水可以吃穿山甲,“消痈肿”,你身上有脓包,有肿块,也吃穿山甲,“通窍杀虫”,你便秘、消化不良,或者肚子里面有蛔虫也可以吃穿山甲。那么大家看穿山甲可以治的这些病,有一个共性,就是堵塞不通,或者经脉不通,或者肠道不通,或者乳汁不通,不通则痛,就要疏通,就要吃穿山甲,为什么?因为穿山甲它善于打洞,它都能把山打通了,那它把你身体的经脉、血管、乳腺打通,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中医的一个基本原理,叫顺势疗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吃什么。对比一下《本草纲目》和《山海经》记载的穿山甲的药效,实际上是一脉相传的,《山海经》说吃穿山甲可以消肿,而《本草纲目》记载的各种疗效,无非是消肿化瘀而已,由此可见传统医学、本草知识的源远流长。
明代《三才图会》里的穿山甲(鲮鲤)
《山海经》记载的说鯥其状如牛,所以《山海经》的插图都把鯥画成牛的样子,到明清时期直到晚清时期的一些画里面,又把穿山甲画得像扬子鳄。为什么穿山甲后来又变成鳄鱼了呢?这依然跟书的记载有关系,因为到了宋代以后的古书上都说穿山甲长得像鳄鱼一样。宋代罗愿的《尔雅翼》说,“鲮鲤,四足,似鼍而胆小”,鼍就是扬子鳄,南方人叫它猪婆龙,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鲮鲤,状如鼍而小”,都把穿山甲比作扬子鳄,所以后来的人画穿山甲就画成了鳄鱼。大家看这两幅画,左边这幅就是见于一本古书,一本明代古书,叫《三才图会》,它里面就画有穿山甲,你看它上面写着“鲮鲤”,这是穿山甲,你看他画的就一个爬行动物嘛,与其说是穿山甲,不如说更像鳄鱼。
清末画家吴友如《中外百兽图》中的穿山甲
再看这幅画,这是晚清著名画家吴友如画的,吴友如办过一本《点石斋画报》很有名,他的画都很写实,但画的这本《中外百兽图》里面的穿山甲,却画得根本不像穿山甲,更像鳄鱼。为什么他们都把穿山甲画成鳄鱼了?因为他们都没有见过真的穿山甲或穿山甲的照片,他们只能根据书本的描述来想象描摹这个穿山甲,他们看《本草纲目》等书说龙鲤像扬子鳄,就照着扬子鳄的样子画穿山甲。
《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刘宗迪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大家听我这样一说,就会明白,你在《山海经》中看到的那些怪物,实际上它本身并不是怪物,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古人的描述,把它想象成了怪物了。现在我们掌握了《山海经》“制造”怪物的方法,你可以瞬间把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动物、你身边的动物变成怪物,北京动物园的任何动物都变成怪物,比如说这段话说的,大家看是什么怪兽,“有兽焉,其状如虎而人面,豹纹而蛇尾,其声如婴儿,其名曰苗苗,其鸣自叫。”大家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可爱的猫咪嘛,因为我们都见过猫,所以你知道我说的是猫,如果你没见过,它就是怪物。
“有兽焉,其状如虎而人面,豹纹而蛇尾,其声如婴儿,其鸣自叫。”
我们再看第二类怪物,就是畸形怪,这是我刚说的珠鳖鱼,“其状如肺而有四目,六足有珠”,这个图就是古人根据这个描述画的珠鳖鱼。那么,珠鳖鱼究竟是什么鱼?其实这个鱼现在依然,就是这个,叫鲎(hòu),鲎现在在福建、广东、海南沿海都有。你看它的长相,你对比一下《山海经》的记载,书中说其状如肺,它的颜色、造型确实像肺,可见古人的观察、描述非常准确、直观;书中它有四目,珠鳖鱼确实有四只眼睛,它的前面有两只眼睛,背上有两只眼睛;书中说它有六足,其实鲎有十二条腿,说它有六条腿,可能只看到它的半边。古人把它称为珠鳖,也就是朱鳖,鲎身体褐色,长着跟鳖一样的甲壳,确实是朱色的鳖。鲎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最早出现于四亿年前的地球上,被称为动物活化石,它的血是蓝色的,常被用来制造各种疫苗,新冠疫情大家都打过新冠疫苗就离不开这个鲎的血液。本来这个鲎就因为人类的捕杀和环境变化,面临生存危机,新冠疫情让它的生存更是雪上加霜。
我们再看一个畸形怪兽,也是一种怪鱼,见于《北山经》,这种鱼叫儵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看到这条描述,我们眼前浮现出来的是一只长得像鸡一样、身上长着红色的羽毛、有三只尾巴、六条腿、四个脑袋的怪物,自然界中怎么会有这种怪鱼?那么,这是一种什么鱼呢?你看它的名字就知道,儵鱼,《说文解字》说“儵”字“从黑,攸声”,意思是说这个字是由“黑”和“攸”两部分组成的形声字,“黑”表示它的意思,“攸”表示它的读音,这个字读作you,意思是黑。你念出“儵鱼”的读音,立刻就会联想到鱿鱼,儵鱼就是鱿鱼,就是烧烤摊上最受欢迎的鱿鱼。鱿鱼和乌贼、章鱼肚子里都有墨水,遇到危险就会喷墨施放烟雾弹,趁机逃走。然而,我们吃的鱿鱼,并没有三条尾巴、六条腿、四个脑袋。我们知道鱿鱼长得挺怪,长着好几条腕足,脑袋长在肚子跟腕足之间,脑袋跟肚子很难区分开来,由于鱿鱼生活在海里,古人不可能对儵鱼有细致的观察,可能会把它的腕足当成尾巴,把肚子当成脑袋,所以导致这种误解。书上说儵鱼长得像鸡一样,我们吃的鱿鱼跟鸡的长相可差太远了。其实,我们都只见过烧烤摊上的烤鱿鱼和超市水产摊上的冻鱿鱼,没见过在海中自由游动的鱿鱼。鱿鱼在水中游动时,扇动着两片鳍,就像小鸡支棱着小翅膀,把几条腕足并拢,就像一个大大的鸟嘴,确有几分像小鸡或小鸟的样子。
通过我前面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山海经》记载的这两类怪物,组合怪跟畸形怪,都不是真正的怪物,都不是古人的胡编乱造,或向壁虚构,而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生物。大自然不会创造怪物,古人也不会闲着没事编造怪物。古人写书不像我们今天写书这么简单,古人写书用竹简,竹简的制作不容易,准备竹简有好多道工序,一支竹简写十几个、几十个字,因此古人不会把一些胡编乱造、毫无价值的东西费力不讨好地写成书,他们只会把那些他们认为是真实可靠的、有必要记录的东西记录下来。所以《山海经》这本书,它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瞎编的,都是有真实依据的,不仅书中那些奇鸟异兽都是真实存在的,就是书中记载的那些鬼神也是基于古人对于大自然的真实经验,古人对于高山大川自然会产生一种敬畏感,因此他们想象山中、水中住着鬼神。
这些怪物你都在动物园里见过
《山海经》那些所谓怪物指的是什么动物,证明这本书并非怪物志,而是一个博物志。下面我就不用卖关子了,我把左边放文字,右边放图画,大家一看就明白。
猾褢:狗熊
《南山经》说:“尧光之山,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斲木,见则县有大繇。”尧光之山上有种野兽,样子长得像人,长着跟猪一样的鬃毛,住在洞穴里面,冬天要冬眠。这一看就是黑熊。黑熊会像人一样站立,所以说它“其状如人”。东北的狩猎民族鄂伦春、鄂温克等,非常崇拜熊,他们依然把熊想象成人,敬若神明。
䱱鱼:水獭
再看一种,《中山经》:“少室之山,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䱱(tí)鱼,状如蜼( zhōu wèi )而长距,足白而对,食者无蛊疾,可以御兵。”洛水中有一种鱼叫䱱鱼,长得像猴子(蜼)一样,长着长长的脚指头(长距),脚心是白色的,喜欢把手对一块拍巴掌(足白而对),这就是水獭。水獭不是鱼类,但水獭它生活在水里面,所以古人把它称为鱼。水獭长得确实跟猴子体型、颜色都很像,它的指头非常长,因为它生脚蹼,并起来显得它的指头很长,它的巴掌是白色的,经常双手合十,像是拍巴掌的样子。由此可见,古人的观察是多么细致而准确。我们知道水獭喜欢吃鱼,它捉了鱼吃不了会摆在河岸上,又因为它喜欢双手合十拍巴掌,古人看它经常对着捕获的鱼双手合十,就误认为它在向鱼做礼拜,所以古书中有“獭祭鱼”的说法。小朋友都知道日本非常有名的一个怪物叫河童,河童的脑袋中心不长毛,它喜欢把水边的人或者动物拖到水中去,河童其实就是从水獭演变过来的,最早就记录在《山海经》里面。
天狗:狗獾或果子狸
日本的很多怪兽都源于《山海经》,日本动漫里还有一种怪兽叫天狗,天狗特别可怕,古代日本天皇每年都要举行仪式祭祀天狗,天狗也是源于《山海经》。《西山经》说:“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这种动物名叫天狗,可能长得跟狗很像,它的脑袋是白色的,很可能是狗獾,狗獾脸上长着白色的毛,四川人就称狗獾为天狗。但书中说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也可能是果子狸,果子狸的脸上也长着白毛,而且长得很像狸猫。不管它像狗獾还是果子狸,天狗肯定是一种现实中的动物。
总而言之,《山海经》这本书根本不是一本怪物志,它里边的那些所谓怪兽,不是古人胡思乱想出来的一些怪兽,这本书是一本地理博物志,真实记载了中国各地山峦河流里面各种各样的野兽、鱼类、鸟类还有植物,它是古人基于实地考察而真实记录、细致描写的一本书,它实际上是一本自然科学书,包含非常丰富的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药物学,还有矿物学甚至天文学知识,堪称华夏民族的一本非常宝贵的科学典籍。我们今天把它看成怪物志,看成神话,其实是把它的价值大大贬低了。《山经》的最后一段结语讲得非常清楚,它就是在做一个国土的自然资源调查报告:“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当时的考察者跋山涉水,一共走过五千三百七十座山,一共走了六万四千五十六里路程,这些地方都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居地),这本书主要记录了五种宝藏,大概指金木水火土五类,因为这山上有宝藏所以才被记录下来,而其余的小山还有很多,但没有什么资源,所以就没有必要记了。
它下面接着说,“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天地之东西两万八千里,南北两万六千里,这是他们考察的地域范围,出水之山指在河流上游的山,共分布在八千里范围内,河流下游的山也有八千里,产铜的山有四百六十七座,产铁的山有三千六百九十座,古人特别重视铜矿铁矿,因为金属是古人重要的战略资源。《山海经》除了记录铜矿、铁矿之外,还记录了很多金矿、银矿、玉矿、水晶矿、丹砂矿等,所以它是一本非常丰富的地理资源志,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国土资源调查报告。
《山海经》与博物志
我们说《山海经》是博物志,实际上现在也有博物志,现在我们的国家有各种各样的博物志,但是现在不叫博物志,而是分门别类了,分别叫中国动物志、中国植物志、中国矿物志、中国药物志等。我们既然说《山海经》是博物志,那么,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把《山海经》跟现代博物志对比一下,看它们记录的内容、结构、体例是否有继承关系。实际上,《山海经》的内容结构跟现在的博物志一脉相传,《山海经》虽然简单,只有几万字,现代的动物志、植物志往往都几十卷、上百卷,但是它的内容、结构是一脉相传的。博物志需要具备这样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说明某种事物的名字;其次,分类,因为自然界的动植物浩如烟海,为便于掌握,需要把它分门别类;第三,描述,说明这种草、树或野兽长什么样子,就要对其形态、习性进行描述;第四,产地,你要让人知道去什么地方去找这个东西,所以博物志要记录产地;第五,用途,说明这个东西有什么用途,比如作为食物、药物、建筑材料等等,博物志无非包括这五类内容,即名称,分类,形态,产地,用途。那么,我们看《山海经》的博物记载体例是否符合这一点,我们以《山海经》第一条为例,“南山经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这是它的地理位置,说明了物产的产地,在靠近西海的招摇之山;“多桂,多金玉”,这座山产桂树、黄金、玉石,桂树、黄金、玉石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一般人都知道,所以这里无需对它们进行具体描述。下面接着具体记载这座山上特有的一些动植物,因为是这座山上特有的,一般人不了解,所以就需要把这种东西的名字、长相、用途一一加以介绍,祝余、迷榖和狌狌就是这山上特有的,“祝余”、“迷榖”、“狌狌”,这是它们的名字。其次看分类,现在的博物志分类非常细致,所以现在的博物学干脆被称为分类学,包括动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门、纲、目、科、属、种层层细分,划分非常细致,但是古人的分类很简单,一般分为草、木、鸟、兽、虫、鱼、蛇几类,这条说,“有木焉”、“有草焉”、“有兽焉”,这就是分类,说明这个东西是草类、木类、兽类,其他地方还会说“有鱼焉”“有鸟焉”“有蛇焉”,这都是分类。在这句话之后,《山海经》会描述这种草、木、兽的长相和习性,这就是描述,祝余“其状如韭而青花”,迷榖“其状如榖而黑理,其花四照”,狌狌“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这都是描述。最后是用途,《山海经》记载的各种动植物,几乎全部都是有用的,都说明了用途,祝余“食之不饥”,迷榖“食之不迷”,狌狌“食之善走”,就是用途。总之,我们把《山海经》的记载,按照博物志的体例,可谓面面俱到。《山海经》就是按照博物志的体例,按部就班地记录了480多座山出产的各种动物、植物、矿物,一一说明其名称、类别、形态、用途、产地,就是一部典型的地理博物志。
《众神的山川——〈山海经〉与上古地理、历史及神话的重建》,刘宗迪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山海经》中的药物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提到《山海经》第一条的这几种物产,那么,这一条记载的这几种草、木和兽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先看祝余草,其状如韭而青花,它的叶子长得像韭菜一样,它的花是青色的,吃了可以充饥,这种草是现在中医经常用到的一种草药,叫麦门冬,麦门冬的叶子就像韭菜,它的花是紫色的,古人对颜色的定义跟现在不太一样,紫色跟青色很近,所以书中说它开青花,麦门冬的块根含淀粉量很高,可以煮熟了吃,古代如果遇到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就去挖这个麦门冬的根吃,明代一本书叫《救荒本草》,记录了很多可以用来救荒的野草野菜,其中就有麦门冬。这个草为什么叫祝余?这个名字背后有故事。“祝”就是祝颂、祈祷的意思,向神祈祷叫祝,“余”就是剩余、多余的意思,“祝余”意为祭神的剩余物。麦门冬还有一个名字叫禹余粮,禹就是治水的大禹,传说当年大禹治水,吃带的干粮,干粮的渣渣掉在地里面,后来就变成麦门冬。因为古人觉得麦门冬可以吃了充饥,让人度过荒年不会被饿死,就认为这是大禹爷爷的恩赐,所以就把它称为禹余粮。《山海经》把它称为祝余,大概也有这个意思。
再看《山海经》第一条记的这个树,叫迷榖,“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榖就是构树,迷榖就是构树的一种。构树在中国很常见,南方北方都有,它的叶子阔大,春天开花夏天结果,但一般人往往分不清它的花和果,会把它的果实误解为花朵,构树的果实是橘红色的,果肉像花瓣一样呈球状向四方放射,就像一个小太阳,所以书中所“其华四照”,虽然也把果实误解为花朵了,但说其花四照,花瓣像光芒一样向四方放射,却形容得很到位。
再看它说的那个怪兽,这个怪兽大家也就不用多说了,“狌狌”就是猩猩,“狌”是“猩”的异体字。书中说狌狌“伏行人走”,我们现在把慢走叫走,把跑步叫跑,但是古人把慢走称为行,把快走、小跑称为走,猩猩慢走的时候是四肢着地爬行,跑的时候是倩碧拄地直立起身子像人一样跑,这就叫伏行人走。因为猩猩跑起来大步流星,所以古人相信吃它的肉也会变得善于奔跑。
大家看《山海经》记录的草木鸟兽,都说食之如何如何,都是可以吃的,所以有人说《山海经》是一部怪物食谱,世界上没有怪物,怪物更不能吃,《山海经》记载的东西既然都说明可以吃,表明这些东西是古人亲口吃过的,因此肯定是现实存在。不过,《山海经》并非食谱,它是药谱,吃了那些东西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主要是为了治病,它实际上是中国第一部草药书。我们都知道,《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本草药物书,成书于东汉时期,《山海经》比《本草纲目》要早多了,它成书于周代,所以这本书比《本草经》更珍贵,它保存了中国上古先民非常丰富的用本草治病的医学经验。
这是《山海经》记载的几种植物药,第一种是刚讲的祝余,食之不饥。第二种叫萆荔,萆荔长得也像韭菜,喜欢长在石缝和树木下面,大概也是麦门冬之类的草,吃了可以治疗心痛病。第三种草叫蓇蓉,食之使人无子,可以用来避孕,这是中国古书中记载的第一种避孕药。为什么蓇蓉可以避孕?因为它“华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所以古人认为吃了也会跟它一样光开花不结果。第四种,荣草,它的叶子像柳树一样,它的块根像鸡蛋一样,吃了可以去风。第五种,嘉荣,能长一丈多高,开红色的花,长红色的叶,也是光开花不结果,吃了可以治疗惊悸的毛病。第六种,鸡谷,它的块根也长得像鸡蛋一样,味道又酸又甜,吃了利于人,对身体有滋补作用。这些都是草药。
《山海经》记录的这些草药究竟有什么植物,其中有很多我们今天不知道了,因为它距今太远了,植物的名字变了,书中的描述也难以一一落实。不过,其中有些今天依然可以考证,比如上面提到的最后三种,荣草、嘉荣和鸡谷,我就可以断定,它就是今天常见的天麻,天麻不仅可以当药物,而且因为它具有滋补作用,所以常用来炖鸡汤、炖排骨,大家都知道四川的天麻特别好。《山海经》说嘉荣吃了可以祛风,今天中医确实常把天麻作为祛风的药物,比如治疗偏头痛、关节痛等。我们看《山海经》的描述,能不能跟天麻对上。嘉荣“其叶如柳”,天麻的花和叶子呈穗状,确实像柳絮一样,“其本如鸡卵”,天麻的块根是椭圆形,所以说它像鸡蛋。因为天麻长得像鸡蛋,又可以吃,所以又被称为鸡谷。天麻从地里冒出来,孤零零的一根杆,可以长很高,所以书中说“其高丈余”,天麻一长出来就开花,它的花穗是红色的,所以说它“赤叶赤花”。因为古人觉得天麻只开花不长叶,所以叫它荣草、嘉荣,荣就是花的意思。《山海经》的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最晚在3000年前就已经认识到天麻的药效和滋补作用了,把它视为一种珍贵的药物。
《山海经》用简洁的文字,明晰的体例,精确的数字,如实记录了四百多座山峦,三百多条河流以及生活、蕴藏于这些山峦河流中的百余种野兽,百余种飞鸟,百余种草木,几十种水生动物,近百种矿物,二百余种药物,并细致入微,绘声绘色地记载了这些草木鸟兽,金石矿藏的产地,形状,习性,功用和它的一些灵异作用,堪称一部包罗万象的自然知识的宝库,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部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确实是一个宝库,如果把它看成一个怪兽志,那是大大低估了这本书的意义跟价值。
为什么我们一般人会把它看成怪兽?就是我刚说的,因为我们缺乏博物学知识,读不懂古人的博物学语言。我们知道造物主、大自然不会造怪兽,自然界中没有怪兽,古人也不会平白无故、闲着没事地编造一些怪兽,所以《山海经》中也没有怪物。我们把《山海经》视为怪兽志,把里面的动物当成怪兽,是因为我们觉得古人无知、缺乏自然知识,因此只能去胡思乱想、瞎编乱造,其实,与其说是古人无知,还不如说我们现代人无知。实际上,古人对自然界的了解,远远高于我们现代人,特别是城市人,现在的大学生、博士、教授的自然知识,也比不上一个古代的农民,当然更比不上古代的猎人,他们天天在自然界中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所以我们不能蔑视或者低估古人的自然科学知识。怪物既非产生于造物主的恶作剧,也非产生于古人的胡思乱想,而是因为我们与古人之间在语言、知识和文化传统上的断裂,古人的语言和知识我们现在听不懂了,让我们无法理解古人那些原本朴素的话语,将他们所讲述的原本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误解为怪物。
今天在座的各位,当你们看这个讲座的消息和海报,你们在心中可能期待我讲《山海经》的怪兽多么荒诞古怪,多么匪夷所思,你们可能对今天的讲座充满了好奇,现在你们听我讲过以后很可能会大失所望,你们没有看到怪物,而看到穿山甲,看到了鱿鱼,看到了熊跟狗獾,可能大家会立马觉得《山海经》这本书顿时就索然无味了,不再那么有趣了,我把本来魅力无穷的书给去魅了。但是,在我看来,《山海经》这本书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它的猎奇性,这本书本身富于魅力,是因为它保存了我们上古先民非常丰富的自然知识,如果你真正把这本书读懂了,你会发现古人眼中的自然界,那些鸟兽草木多么丰富多彩,多么生动有趣,当然书中也有鬼也有神,它记载的很多山上住着鬼神,那些鬼神也是古人真实的信仰,是源于他们对大地山川、风雨雷电真切的敬畏心理。所以,我不是给《山海经》祛魅,而是给《山海经》复魅,恢复这本书本来的魅力。
(本文据2024年3月16日首都图书馆《首图讲坛·尚读沙龙》讲稿整理,薛瑞对本文亦有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2 23:30 , Processed in 0.2409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