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人文荟萃,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绚丽多彩的皖东沿江一带区域文化丰富多样,从古至今,流传在这方泥土的民间小曲不计其数,由此孕育出了众多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的地方剧种。扎根于此的稀有剧种含弓戏、梨簧戏,传承着本地的风土人情、方言声腔、艺术审美,以独特鲜明的艺术色彩,为底蕴深厚的安徽文化添上了一抹亮色。 含弓戏,由流行地域及所用乐器命名,流行于安徽含山、和县、芜湖、当涂等地。含弓戏学会会长王兆水介绍说: 明末清初,皖东沿江一带的瞽目艺人将当地盛行的民歌俚曲与风格柔婉的滩簧调结合演唱用以谋生。这种曲调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含山地方瞽目艺人操弓拉二胡演唱的被称为“含弓调”,曲调多为江北地方民间小曲,古朴典雅,因而与芜湖等地派生出的“苏弓调”“复弓调”的演唱风格有所不同。 据记载,在清嘉庆年间,含山县黄应龙领头的一些瞽目艺人就曾多次在芜湖、当涂等地以含弓调与苏弓调、复弓调的瞽目艺人争场竞技,时称“三弓竟唱”,轰动一时。此后,含弓调进一步发展,由一人代唱多角,变为多人分角坐唱,表演场所也从街头巷尾变为茶楼酒肆以及富裕人家。咸丰年间,黄应龙之徒晏道海与票友张发英等十多人组成含弓曲艺喜庆班,以唱堂会闻名。绰号“金嗓子”的晏道海一生授徒近百人,影响力遍及长江南北。至民国初年,含弓调仍然盛演不衰。王兆水介绍说: 令人痛心的是,盛演不衰的含弓调在抗日战争时期几乎销声匿迹。不过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含山县政府重启民间艺术挖掘工作,汇集了韩文秀、夏荣珍等14名在本县和外县的流散艺人,以坐唱形式记录了囊括成套板式的主调、小调、杂曲等70多种。将《王智贞描容》《陈姑追舟》等曲艺节目改为戏曲形式搬上舞台,并将此剧种首次定名为含弓戏。 自此,含弓调华丽转身,完成了从曲艺形式到戏曲形式的嬗变,出现了马正德、许萍等一些含弓戏艺术家致力于该剧种的传承和发展。 1960年4月,安徽含山县含弓戏剧团正式成立。1963年10月,该剧团以《刘二姑吵嫁》为代表剧目,首次在安徽省会合肥的江淮大戏院演出,因其唱法清新、风格独特,好评如潮。该剧团还整理改编了《娇婆娘诓夫》等一些传统剧目,创作了《买牛》《一样心思》《鱼塘风波》《秧歌新唱》等多部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时代新风的现代戏,以适应新时代观众的需要。 同样,在皖东长江沿岸由瞽目艺人的说唱艺术发展而来的还有梨簧戏。梨簧戏又被称为泥簧戏或篱簧戏,始于清朝道光年间,流行于安徽芜湖、马鞍山、当涂、和县、繁昌等地。芜湖市艺术剧院艺术团团长吴强介绍说: 有关梨簧戏的渊源与流变说法不一,有说该剧种起源于芜湖东门外伍先生和他的徒弟奚仁潜组成的泥簧曲艺科班,也有说太平府地方艺人将昆腔融于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发展成梨簧调,又被安庆人周鸿滨加以雅化,使其流传于后世。但是不论何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梨簧戏始于以民间滩簧小调为主的村俚乡谣,与含弓戏“异体同株”。 梨簧戏早期的音乐和演出形式简单质朴,其曲调分为梨调、簧调、大曲等,用胡琴伴奏,艺人们或聚会坐唱,或单身串乡走巷行歌。后经过历代艺人吸收了二黄、梆子和昆曲的一些声腔艺术和音律结构,又经由文人墨客的笔墨浸润,亦俗亦雅,富有江南丝竹风味。随着角色行当分类的出现,其演出形态也逐渐完成了从曲到戏的转变,成为广为流传的地方剧种,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梨簧戏的演出才冷落下来。吴强介绍说: 新中国成立后,马鞍山市采石镇人民政府组织起泥簧玩友班的老玩友笃明西和当地的泥簧爱好者传授传统剧目《陈姑追舟》,在1955年第一次将泥簧戏更名为梨簧戏,并将此剧搬上戏曲舞台。该剧又在1956由马鞍山市文化馆的陈庆祥重新整理、导演,在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挖掘、整理奖,优秀演出奖。 此后,马鞍山、芜湖等地相继成立梨簧戏剧团,在音乐和表演上对京剧、越剧、庐剧等兄弟剧种进行借鉴,通过艺术实践实现了对这个剧种的保护与传承。通过演出,梨簧戏受到了董必武、陈毅、郭沫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曹禺、严济慈、李紫贵等著名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百年梨簧,韵沁人心。 如今,梨簧戏这个稀有剧种被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有《安安送米》《送嫁》《长生殿》《山里红》等50多台,它们唱的是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演的是当地百姓的愿望与心声。 新世纪以来,安徽始终坚守传统戏剧阵地,致力于传统戏剧的活态保护。2006年,含弓戏和梨簧戏这两个土生土长的“草根戏”同时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两个散发出浓厚乡土气息的剧种不但充实了地方传统戏曲的种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地方戏曲的音乐内容,也为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