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7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龙腾跃”在上博:从玉玦形龙到珊瑚龙

[复制链接]

2720

主题

309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10 00:0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最特别的一个——它是想象中的生灵,未曾见于现实之中。传闻中,龙是一种上天入地、兴云布雨的超凡存在。同时,它亦是古人心中的吉祥神兽,指示着东方和星宿、帝王和权力。在华夏大地上,关于龙的故事广为流传,它的形象深植在每位炎黄子孙的心里。
在甲辰龙年即将到来之际, 特展“春光龙融——上海博物馆龙年迎春展”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一楼大厅对外展出。该展览展出8件不同时期、形象各异的龙文物精品,讲述中华龙形成与发展的传奇片段。
“这也是上海博物馆举办生肖展的第六年。我们办这个展的宗旨是希望举办一个小而美、精而优的展览。上海博物馆有非常多跟龙形象有关的文物,我们从400多件文物中精选了5件,并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博物院各借了文物。这些文物也都是过去没有展出过的,我们希望通过生肖展,活化馆藏文物资源,将其分享给观众。”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褚馨说。

上海博物馆一楼大厅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从龙的早期形象代表之红山文化的玉玦形龙,到极少亮相的近代珊瑚龙,这些文物上的龙或爬行盘绕,或腾跃奔走,或姿态轩昂,或灵动可爱,它们是先民适应、改造自然的见证,也是多元文化艺术融合的写照。“其中,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耳扁瓶有着强烈的颜色,其造型取自马背民族使用的扁壶造型,见证了文化交流的成果。而珊瑚龙虽然是近代文物,却是由整根珊瑚雕刻而成,精美雅致,是一件难得的佳品。” 褚馨说。
玉玦形龙

玉玦形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晚期
(距今约5500—5000年)
2003年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这件玉玦形龙头部较大,双耳竖立,耳间有棱脊,吻部前突,用阴线雕出双目、口和鼻间褶皱。躯体弯曲呈玦形,缺口处有明显切割痕。颈部有圆孔,可以穿系。
这类玦形器被认为是龙的早期形象,根据造型推测可能源自猪、熊或蚕等,因此也被称为“玉猪龙”,体现了龙文化起源的丰富性。玉玦形龙是红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也是先民用以沟通天地的圣物。
龙纹盘

龙纹盘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上海博物馆藏
商周青铜器纹饰中,常见龙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爬行龙纹、卷龙纹和交龙纹。此件龙纹盘外腹部饰一周变形、无具象龙首的龙纹,内壁饰一周十二条首尾相接的鱼纹。内底中心为盘旋式的卷龙纹,龙首居中,有两圈眼眶,圆目突出,龙角和口部的形式比较特别,左龙角后有一小龙,龙首下有两条对称曲体的小龙;躯干右旋,饰麟纹,旁设两爪;盘旋式的躯干内还点缀着三角形和龙角形小块。
盘主要和盉或者匜配套使用于盥礼之中。龙纹多与盘等水器结合,体现了龙与水的联系。
金龙

金龙
唐代(618—907)
1971年陕西省西安市郭家滩村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鎏金铜龙首银链

鎏金铜龙首银链
唐代(618—907)
1980年陕西省咸阳窑店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展览中,唐代金龙与鎏金铜龙首银链并置于同一个展柜中。其中,金龙的龙长首独角,巨目阔口,眼与耳下有三撮短须,作腾空奔驰状,脚爪锐利,爪为三趾。身躯较直,下部镂空处镶嵌绿松石。颈、背卷曲成尖角,长尾直伸,末梢勾卷。角、三爪及尾上各有一小孔,为穿铆钉之用,推测其应为某件器物上的装饰。龙鳞清晰细密,形态矫健有力,反映出唐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趣味;而鎏金铜龙首银链的链身以银丝编结,配以龙首形锁头。龙首为铜质,表面鎏金,独角长嘴,巨目獠牙,大耳长须,鼻上卷,口含圆环锁扣。龙首与链铆接在一起,整器长达102厘米,重647克。根据相似文物判断,此链可能是僧人或居士佩戴的项链,意在礼佛护法。其制作精良,材料昂贵,侧面反映出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当时佛教寺院经济的发达程度。
主办方告诉记者,这一展柜原定唐代鎏金走龙,因春晚会场需要暂不能来沪,院方特提供金龙与鎏金铜龙首银链以飨观众。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金代(1115—1234)
上海博物馆藏
敞口,弧腹,圈足。器身及足端皆满釉,釉色白中泛黄。口沿因覆烧无法施釉形成芒口露胎,以金属镶扣进行装饰。内壁模印云龙纹,龙身矫健,鳞甲细密,首尾相顾,腾跃于云气之中。这件龙纹盘工艺精湛,存世稀少,堪称佳作,可能为河北曲阳法兴寺遗址出土的数件云龙纹盘之一。
宋代开始,龙的造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范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宋郭若虚所著《图画见闻志》中总结出画龙“折出三停,分成九似”的理论。
尤侃 犀角雕六龙杯

尤侃 犀角雕六龙杯
明末清初(17世纪)
上海博物馆藏
杯身祥云缠绕,云中六龙蟠绕穿行。整个画面云龙翻卷,气象不凡。雕工精致且气势浑厚,龙纹身姿夭矫,鳞爪森然,须鬣飞动,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杯身有阳文篆书“尤侃”款识。
尤侃,字直生。生平年代文献无载,与康熙初曾入宫供奉的著名犀工尤通或有相干。传世具尤侃款识的犀角雕精品有数件,技艺之精湛均非一般匠人能及。考其作品风格,活动时间当在明末清初。
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耳扁瓶

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
云龙纹双耳扁瓶
清乾隆年间(1736—1795)
上海博物馆藏
该扁瓶的瓶身前后各以胭脂红彩绘一正面五爪龙,并以青花绘祥云环绕其间,青花深沉,胭脂红娇艳,两色相映成趣。扁瓶颈部以胭脂红彩书写异体“寿”字,寓意百寿吉祥。底部落青花六字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乾隆一朝多有对历代名瓷的临摹与仿烧,此类扁瓶应是借鉴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抱月瓶而来。五爪龙纹是清代官窑瓷器的御用纹样。不过最晚到乾隆初,这类纹样已经在民间使用。
珊瑚龙

珊瑚龙
近代
上海博物馆藏
此器以整枝红珊瑚株雕刻为游龙,颇为难得。龙回首摆尾,双目圆睁,巨口大张,口中含有可活动的宝珠,龙角后曳,挂有一包袱状的瑞器。龙身依珊瑚形态巧雕,背脊与龙鳞刻划清晰分明,四肢上雕有灵芝及攀肢小龙,形态各异,匠心独运。
珊瑚是一种有机宝石,由海洋中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堆积而成,可见红、白、蓝、金、黑等颜色,以红珊瑚最受喜爱。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珊瑚已被制作成护身符随身佩戴。在东方,珊瑚也同样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
龙形象的演变见证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多元融合,龙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开拓进取、自强不息。褚馨表示,祝愿观众朋友们能从展览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春光暖意和昂扬生命力,获得新年腾飞的力量和信心。
据悉,展览由上海博物馆携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安博物院共同举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4 10:47 , Processed in 0.2138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