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8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界首两地入选阜阳十二大古建筑,你去过吗?

[复制链接]

2437

主题

2633

帖子

906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8 02:1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起“大阜阳”,那咱还真不是白叫“大阜阳”的。地大就不说了,历史文化也很悠久呦~这不,根据安徽省文保目录,小编整理出阜阳十二大古建筑,大界首入选了两个。小伙伴们去过几个?
1
奎星楼
因有3层,俗称三棚塔;又因建于颍州城东、南城墙交结处,也称拐角楼。
奎星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原是颍州知州赵世相修筑颍州城墙时所建的敌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楼高9.93米,全砖结构,形为塔式,上小下大。平面呈六边形,檐部有砖砌斗拱,斗拱下砌1层莲瓣。楼顶端饰铁制舞凤,相传为瑞应文人兴盛的吉祥物。
1959年,阜阳县人民委员会公布奎星楼为阜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阜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阜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当年拨款加固楼基及楼身修葺。
2
文峰塔
文峰塔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属风水塔,为砖结构,全塔造型质朴典雅。
《颍州志》载:原城东南有奎星楼一座,因为不高,文星不太显露,阜阳文人不多,即建文峰塔,使文星显露,多出文人。文峰塔位于旧城东南,属堪舆学所云“巽方”,故建塔镇之,按儒学家说法,“巽”为文章之府,塔有卓笔之形,故称文峰塔。
文峰塔先后被列为阜阳县、市重点文物单位。1981年,阜阳市人民政府予以修缮加固。
3
太和文庙大成殿
又名黉殿,亦称圣人殿。位于太和县城小南门与大南门之间路北处。此殿始建于元代,后毁于战火。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
现存建筑仍保存元代建筑风格。大成殿为砖木结构,座北向南。整个大殿使用了26根立柱,柱下用石础。门额上涂丹朱,梁枋有彩绘,虽大部分已剥落,仍可窥见该建筑昔日风采。
4
葛大桥
位于阜阳市闻集镇南500米处,南北横跨柳河上。该桥始建于明代初期,原为3孔,清咸丰年间在桥北端续建1孔,成为4孔。桥面长35米,宽5米,桥面高出水面约15米。桥为砖石结构,桥基下有排列密集的木质地桩。
桥身主孔东面的砖壁上,自然生出一株柏树,柏树从根部水平横卧伸出,然后向上拔起一枝,兀然挺立,为葛大桥平添几分风姿。
5
颍州西湖会老堂
始建于北宋,现为清代建筑。位于阜阳城西北3公里处泉河北岸。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自扬州移知颍州。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观文殿学士致仕,退居颍州,寓西湖六一堂。翌年四月,前副相赵概以八十高龄自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来访欧阳公。知州吕公著在六一堂西侧专建此堂以作接待。欧、赵、吕会于此堂,饮酒,赋诗,故名“会老堂”。
后来,苏轼知颍,来到会老堂,感慨赋诗曰:“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乘兴不辞千里远,於怀还许一樽同。”
会老堂在历史上曾经多次维修。1959年4月,阜阳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会老堂为阜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管鲍祠
位于颍上县城北郊。原名管子祠,为纪念春秋政治家齐国贤相管仲的专祠。明万历六年(1578年),县令屠隆重建,增祀鲍叔牙始改今名。
管鲍祠迄今几经兴废。明末毁于战乱;崇祯十二年(1639年),学谕汪廷宏修建。清嘉庆年间毁于大火。道光六年(1826年),万如陵重修。咸丰年间又毁于兵火。民国22年(1933年),县长张鼎泉募资重建。现存管鲍祠有厅堂5间,砖瓦结构,雕梁画栋,巍然壮观。堂中塑有管、鲍全身立像。明柱上书两幅对联:相齐桓公一匡天下,交鲍叔牙万古高风;佐霸笔开新政局,分金饶见故人情。
1982年,颍上县人民政府公布管鲍祠为颍上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大黄古庙
传说,早在远古时期,太昊伏羲曾在大黄镇黄龙坡处建陪都,后太昊伏羲头颅葬于此。
今日,乡人已不见大黄庙全貌,只知旧时其十分壮观。《界首县志》记载,相传原庙规模宏大,占地480亩。但今日大黄庙,仅占地40余亩,庙宇数间,为乡人集资维修并扩建。据说解放后,古庙被改为小学,小学直至1998年方迁走。文革期间,古庙被破坏严重,庙里仅存三间玉皇殿为古迹,依旧青砖筑墙,五色琉璃为瓦。直至1998年,大黄庙才得以重修扩建。
传说太昊伏羲是人类之祖,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指方向、画八卦、创历法、织网捕鱼。直至今日,大黄镇仍有不少人以织网结绳为生,皆言是上古伏羲时流传下的手艺。
8
张家祠堂
位于临泉县谭棚镇张老家村,为阜阳市唯一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字记载,明朝年间张氏族居阜阳城内。后因战乱灾荒,族人四处逃散,一支到大别山南,一支到阜南县东北的小田史集安家落户,张氏先祖则带领家小到临泉(故名沈集)谋生,遂在城西边张楼落户。
其父张从训至今,已传宗20世。族人逐渐发展,分居于临泉县西的古城,东张楼,西张楼,庞楼,韩小庙,董庄和界首县的杨集,顾集等地。亦有些户后来落居外省。如河南省的驻马店市,正阳县真阳镇,吕河乡河湾村,都有族人落居。
9
资福寺
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扩建于熙宁年间(1068—1077)。明万历,清康熙、乾隆、道光等均进行过重修。因规模宏大,民间俗称之“大寺”。现存前、中、后三进院落,是安徽淮北地区保存比较完整、时代较早的寺庙建筑。
历史上的资福寺是一个古建筑群,寺内佛像众多。几百年来,由于香火旺盛,绵延不绝,人们干脆简称“大寺”,称呼寺院前的街道为“大寺街”。大寺街因资福寺而得名。多年前的大寺街并不喧闹,它是老人眼中的桃花源,阜阳旧景“七十二连桥”、“大寺烟柳”就在这里。大寺街从清幽到喧闹的过程,也是资福寺从幽古到破败再到重建的过程。
10
程文炳宅院
程文炳是颍东区枣庄人,行伍出身,战功卓著,累官至九江镇总兵、湖北提督、福建陆路提督、长江水师提督,援资政大夫,建威将军。
他身居高位,情系家乡,曾多次解囊赈济邻里,为故乡百姓做过不少益事,在阜阳甚至安徽近代历史上都有一定地位。程文炳宅院是程文炳的私人住宅,距今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被有关专家评为皖北第一徽派建筑,2004年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古运河桥
在阜南许堂乡运河村,明代建砖石拱桥。至今仍然成为百姓通行的交通要道。
此桥始建于明代以前,桥呈拱形砖石结构,南北横跨运河,长60余米,高7米,是通往大别山的必经之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此桥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南下,曾从此桥经过。桥东原有一座庙,桥原系9孔,现存7孔。该桥是我省淮北地区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大型拱形砖石桥。
12
臧公馆
臧公馆位于界首市城关新华街中段,原主人是臧致平(1869-1944年)。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时期,臧致平凭借臂力过人,作战勇敢,升至福建建国军第三军军长,以厦门为中心,占据金门、同安、海澄、尤溪和长泰等十多个县。
他积极响应孙中山的主张,追求进步,却遭到孙传芳、林虎和王永泉等军阀的多面围攻。失败后,他退隐江苏常州市。抗战时期,臧致平不畏强暴,严辞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表现出应有的民族气节和民族大义。臧家公馆是臧致平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家乡建造的府邸,现保存比较完整,包括大门楼、二门楼及西院墙外的房屋,共计30多间,均高大宽敞、庄重质朴、简洁浑厚,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27 07:41 , Processed in 0.2264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