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杭这里指的是杭州西湖,颍指的是颍州西湖。这句诗也是对颍州西湖的盛赞。 阜阳市,在北宋隶属颍州,颍州西湖则是这座城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静赏西湖好最忆是颍州,阜阳旅游,9分钟
它是一个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集生态湿地旅游、休闲度假、会议餐饮为主题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区,是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颍州志》中记载颍州西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风景湖,坐落在千里锦秀、源远流长的颍西之畔,是淮北平原一面中原明镜,璀灿夺目,令人向往,兴于先秦,闻名于唐,鼎盛于宋。 北宋时期的颍州西湖,四季风光旖旎,姿态万千,吸引了无数诗人写下赞美的诗篇,其中有北宋词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苏轼等七大名人,在这里留下了113首著名诗篇。 欧阳修8次来到颍州,并终老于此地,对颍州西湖情有独钟,晚年在颍州西湖作 《采桑子》十三首,每首诗中都有“西湖好”三个字,比如:“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而苏轼的诗歌名句“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把颍州西湖的美景唱响天下。 在现存的百余篇佳作中,唐宋八大家有四大家在这里留下了壮美诗词,颍州西湖也因文脉昌盛,历史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绮丽,成为阜阳知名的文化名片。 颍州西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0年,周康王册封的妫髡因迷恋汝坟西侧的一湖碧水,在这里建立御花园,这便是后世的颍州西湖。 春秋战国时始建女郎台、梳妆台等建筑,唐武宗李炎在做颍王时建有兰园,宋代建有会老堂、六一堂,并建有著名的西湖三桥等历史群。 苏轼做颍州太守时对西湖进行了疏浚,建有苏堤、苏碑,遍植垂柳、花卉,明、清时期又建有清涟阁、怡园等景点。 1938年国民政府炸开黄河花园口,连续多年的黄水浸淮,彻底淤平了美丽的颍州古西湖。 阜阳人民对颍州古西湖感情至深,1996年地改市后,市委市政府决心对颍州三十里河进行扩建改造,打造新的颍州西湖。 如今,颍州西湖新址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础上兴修而成。湖面约5.74平方公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潭,绿柳盈岸,芳菲夹道,花木扶疏。碑林公园、紫竹院、隐闲堂、清涟阁九曲桥等景点,让我们看到了颍州西湖的盛世华章,伴随城市影响力的擢升,被重新奏响的希望。 四时者,乃春夏秋冬之谓也。颍州宜人,其西湖被称为“天下胜绝”,首先得益于当地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春天百花盛开,争芳斗艳;夏天荷花映日,船游鱼跃;秋天菊花吐蕊,芦苇飘香;冬天平湖十里,百鸟翻飞,是春天踏青、夏天避暑、秋尝河鲜、冬季观鸟的绝佳场所。 春季,沿景区一环路和景区内主要旅游步道至百花园,迎春花、桃花、海棠、樱花、牡丹、芍药、石榴和不知名的野花相继开放。游客漫步花海,花与人交相辉映,古建筑与繁花绿叶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仙境之中。 夏季,水波潋滟,莲叶田田,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繁花绿叶交相辉映。北宋欧阳修诗云:“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自颍州西湖封湖清淤重建,这里似乎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千年前的“西湖美景”又重现于此。 站在高处,视线中的颍州西湖像一幅刚刚画好的山水长卷,墨迹未干,色彩随风而变,清涟阁、九曲桥、双柳亭、日月潭、荷花池、桃花源,都成了画中凝重的水墨,饱含着季节情韵和地域情怀,蕴藏着民族底蕴和古典意蕴。 有这么一个地方,被欧阳修、苏轼无数次夸好,被誉为“宋韵文化最佳体验地”,没错,这就是颍州西湖。走出城市的烦扰与纷繁,在这里找到身心相契的栖息地,体验游西湖的妙、雅、趣、乐,一起邂逅颍州西湖。(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