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民国是一个比较混乱的年代,虽然对于不少近现代的学者来说,那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年代,可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却又是一个民不聊生的时期。 最开始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很低,之后又遭遇了非常严重的物价升值阶段因此老百姓都已经开始抛弃官方法币,转而囤积黄金。 也许我们现代人不能理解,在那个年代只有黄金才能购买东西,其他的人就算有再多的纸币也很难买到货物。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的黄金成为了一个频繁出现的数字,因此所有的交际活动都是以多少根黄金为单位。那么问题来了,在民国时期一根黄金大概相当于现代的多少钱呢? 关于古代的货币变迁,其实也有过不同的阶段。在明朝和清朝时期,官方的货币就是铜钱与白银,那个时候黄金并不是常用的货币。例如清朝官员进行赔款的时候,都是以白银为单位,而老百姓则普遍性的以铜钱为交易手段。 不过,清朝很快就破产了,而且清朝之后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民国时期。 应该说封建制度走向结束,民主时代到来,那么国家必然会稳定发展,原先混乱的货币制度应该会被改革。但可惜的是,封建余孽虽死而不僵,先是轮番出现的复辟事件,紧接着又是关于本国革命思想频繁受到外国的干预,后来更是遭到了日本人的粗鲁干预。 在此期间虽然短暂的杀出了一个军阀领袖,蒋介石,并且也曾经短暂的提出新生活运动,而且还提出了法币改革。但可惜的是,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太短暂了,法币改革也没能摆脱后来的经济混乱。 在《银元时代生活史》里有记载,当年经济比较稳定的法币改革时代,一顿两枚鸡子(鸡蛋),一块油饼的早餐,只需要4个铜圆,物价还算比较标准,老百姓也能够通过铜钱进行基本的生活。 但没奈何,后来的物价激增,尤其是生活必需品,更是涨价涨得让人难以理解。过去1石米只需要14块钱,后来在战争时期,14块钱只能买到两斤米,乃至于后来一块钱只能吃一碗饭。 而且据历史记载,当时日寇入侵的时候,日本人的敌后一直被我方占领,所以他们无法将占领区的资源转化为自己的战斗力,于是就只能通过发行法币来掠夺资源。在这一时期,蒋介石与日本政府同时开动印钞机,都在疯狂的哄抬物价,以至于后来纸币成为了没人要的废纸,100块钱都不一定能买到一只鸡。 在如此恐怖的背景下,纸币就失去了购买力,于是大家就开始收藏黄金。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虽然法币是政府承认的合法货币,但是黄金却是整个世界承认的基本货币,而且环顾整个历史时期,黄金都是稳定的一般等价物。 刚开始的时候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几大家族疯狂的囤积黄金,之后老百姓也看到了这个苗头,也开始大量的购买黄金,将手头的纸币换成金子,以此来面对可怕的物价激增时代。 在这一过程中,黄金被铸成的基本的货币,不过黄金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烂大街,大体上是被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黄金被称为大黄鱼,当时官方的重量是十两,相当于现在的312.5克。这种黄金往往被官僚和蒋介石等军方势力使用,他们以此来当做战略储备物资,购买军火或者贩卖物资。 例如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一些国民党军官,在发军饷的时候就是拿着一箱黄金,一打开里面就是所谓的大黄鱼。 当然了,这种大黄鱼的价格非常昂贵,在物价比较稳定的时代,鲁迅先生曾经以三条大黄鱼买下了一套四合院。由此可见,这些大黄鱼的单价,几乎等同于现在的万元大钞。 曾经有学者进行了细致的换算,如今的黄金价格大概在400元左右,就算比较平稳一点,也是350元一克的价格,所以进行简单换算,大黄鱼的价格相当于10万人民币。当然了,这也只是简单换算,因为在战乱年代里,基本物资物价飞涨,可是某些东西就变得不值钱。例如10块钱可以买下一个14岁的姑娘,15块钱能够买下一个强壮劳动力,拿着一根大黄鱼甚至可以组建一个帮派,这是和现在有很大不同的。 当然了,有了大黄鱼,自然还有小黄鱼,大黄鱼是上层比较有钱人使用的,而小黄鱼则是比较普通的老百姓用来躲避天灾人祸的储备。据资料记载,小黄鱼的重量大概是一两左右,也就是约等于现在的1万人民币。 很多底层老百姓用几代人的积蓄,也只不过是一条小黄鱼,而这些东西在危难时刻是能够救命的,有的时候能够买上几个月的粮食,有的时候能够买上一条命。 从上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在那兵荒马乱的民国时代,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苦。以前我们经常在网上调侃,津巴布韦人人都是亿万富翁,但是用几亿块钱却买不下一张饼,我们还觉得当时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但事实上,在民国时代,我们也有过这样的悲剧时期,当我们被迫放弃的纸币转而走向封建时代,以重金属为基本流通货币,我们其实和津巴布韦也差不多。 但幸运的是,当年的战乱还是已经过去了,而且如果有谁家里储存着民国时代的大黄鱼或者小黄鱼,现在完全可以当成古董,可以卖出一个很不错的价格。 还是那句老话,民国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再怎么美好也只是文化人和上流社会的美好,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更关心的是物价和生活。也许对于民国时期的老一辈人而言,1万篇郁达夫的秋,还不如一根小黄鱼,或者说一碗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