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合肥庐剧从“倒七戏”“小倒戏”发展而来

[复制链接]

297

主题

378

帖子

15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17 13:2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庐剧〈奇债情缘〉晋京演出成功的通报》(1990年)

  流行于我省合肥、六安等地的庐剧,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你知道吗,庐剧原来有“倒七戏”“小倒戏”等多个名称,1955年7月,正式定名为“庐剧”。

  群众喜欢“倒七戏”

  1955年7月1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合肥地区“倒七戏”定名为“庐剧”,由此结束了该剧种延续近200年多名多说的状况。那么,“倒七戏”形成于何时,又因何得名呢?

  据相关史料记载,“倒七戏”最初形成戏曲化的时间约在清嘉庆年间。1985年巢湖烔炀镇出土了一块清同治七年(1868年)的石碑,该碑内容是当时巢县知县陈炳所颁布的禁令,其中一条为“近倒七戏名目,最易摇荡人心,关系风化不浅……”这是现在已知的有关“倒七戏”的较早史料。至于为何叫“倒七戏”,史学界也是说法不一,而且“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倒祭戏、稻季戏等,剧种名称不一。

  不管“倒七戏”起源何时、因何得名,但因为它起始于生活小戏,表演上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多是边唱边舞,生动活泼,因此很受老百姓喜欢。20世纪初,活跃在合肥地区的“倒七戏”戏班就有好几个,丁建才带领的“得胜班”就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1926年合肥人虞荫生在今稻香楼附近建立了城南游艺园,邀请丁建才的得胜班来演出,观众异常踊跃,从上午9点开始全天售票,撕下的票头要整箩筐抬出,后因场地小,得胜班不得不搬到护城河边广场演出;1928年,丁建才带领戏班在一个近千人的大舞台演出“倒七戏”剧目《逛花灯》,观众看到精彩处热情高涨,台上铜板扔得厚厚一层,演员在上面一步一滑。

  新中国成立后,“倒七戏”迎来了新生。1952年,皖北行署文教处接收了合肥平民剧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营皖北合肥地方戏实验剧场,并对“倒七戏”进行一系列改革,特别是移植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演出,使“倒七戏”焕然一新,“十八里相送”一曲尤为脍炙人口,流行全省。随着“倒七戏”定名为庐剧后,迈上了新发展阶段,频频在全省乃至全国崭露头角。

  据史料记载,1956年,庐剧参加了安徽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传统剧目《双丝带》、现代戏《李华英》等,共获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等多个奖项;1957年,庐剧参加了安徽省庐剧、泗州戏赴京汇报演出团,在北京演出《休丁香》《乌金记》等剧目,并在中南海怀仁堂专场演出庐剧《借罗衣》《讨学钱》。演出后,全体演职人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9年,整理传统剧目《双锁柜》《花绒记》《花园扎枪》等,参加安徽省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演节目调演。

  与时俱进发展庐剧

  改革开放后,庐剧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不仅恢复演出了《白蛇传》《秦香莲》《秦雪梅》等传统剧目,还创作了现代戏《老城隍·新城隍》等,同时根据群众需求大力发展业余庐剧市场。

  “今年春节以来,我市长丰县、郊区农村业余庐剧团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四十三个业余庐剧团(包括两个半职业庐剧团),其中长丰县二十四个,郊区十九个。此外还有约三十八个自发组织起来的‘板凳’戏组(其中长丰三十一个、郊区七个)。”据合肥市档案馆馆藏的1980年5月24日《宣传战线》中《关于农村业余庐剧团的有关情况和问题》一文记载,这些业余庐剧团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半职业性庐剧团,这种剧团是艺人们自筹资金建立起来的,经济上自负盈亏,经县级文化部门考核批准;一种是由区、社、队提供资金,临时抽调文艺骨干组织起来的业余庐剧团;还有一种是“板凳”戏组,两至三人清唱庐剧,只要有条板凳给拉胡琴的人坐就行了。

  “这些剧团,自春节以来共演出剧目六十多个……演出八百余场,观众达百万人次(‘板凳’戏组的演唱未计算在内)。”文章因此指出,这支活跃在农村、以庐剧为表现形式的群众文化队伍,对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光大庐剧文化艺术,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这一时期,相关部门和人员还与时俱进,借助当时最现代的电视手段,在庐剧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首先是与上海电视台合作,把由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孙邦栋主演的传统剧目《双锁柜》拍成电视艺术片;在此基础上,1985年又把影响广泛的舞台剧《半把剪刀》改编拍摄成庐剧电视连续剧《情仇》,这是第一部庐剧电视剧。

  据档案记载,《情仇》这部由本土艺术家担任主创,利用本土资源,插上电视艺术翅膀的庐剧电视剧,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中采用合肥官话和庐剧唱腔。《情仇》在1986年初由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播出,一时好评如潮。之后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美国一家影视公司还购买了版权在全美播放,真正走向了世界。《情仇》也因此获得安徽省电视剧“灰喜鹊”奖。

  “洋为中用”创新庐剧

  除了与时俱进,庐剧在发展过程中还不断创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庐剧在创作上作了“洋为中用”的大胆尝试。1990年,根据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改编的庐剧《奇债情缘》在合肥市、安徽省成功演出后,又赴北京参赛演出,并获得殊荣。

  “合肥大型庐剧《奇债情缘》以洋为中用的鲜明特点和较高的艺术质量,于今年11月25日至28日晋京参加中国第二届戏剧节比赛演出,荣获了中国剧协颁发的‘优秀剧目奖’和‘优秀演出奖’。”正如这份1990年12月2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庐剧〈奇债情缘〉晋京演出成功的通报》所说,庐剧《奇债情缘》的成功演出,受到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安徽日报》等媒体做了大量报道。其中《新民晚报》就以《借莎翁之神,传民族之魂》为题这样写道,“轻快优美的音乐声中,一幅用毛竹搭就的江南重镇剪影,几十盏竹编灯笼烘托出一派繁华,人们挑着担子、摇着小船,乐融融地走上台,唱念做打,载歌载舞地述说着一个风趣的故事——这就是呈现在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上的唯一一台‘洋为中用’的地方戏曲——庐剧《奇债情缘》,它以清新明快的风格和演员精彩的表演,赢得首都观众阵阵掌声……”

  “《奇债情缘》庐剧的创作和演出……把民族戏曲艺术和西方优秀文化很好地结合,刻意求新,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希望)继续贯彻执行文艺的‘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沿着戏曲改革的路子走下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剧目……”按照《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庐剧〈奇债情缘〉晋京演出成功的通报》所说,庐剧又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作排演了现代戏《好人王科长》等多个剧目。该剧目不仅参加了安徽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演出,获得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奖项,而且被评为安徽省1995年度“五个一工程”获奖剧目。

  2006年5月,庐剧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庐剧再次进入发展快车道。(程堂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30 19:07 , Processed in 0.6962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