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历史名城,有许多满刻历史痕迹的老地名,随着光阴的流逝,不少老地名已逐渐消失。现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百猫坊 又名石猫坊,位于彩霞街南端西侧,以坊名巷,在明初是水师名将俞通海府第前一座石牌坊。 南京民间普遍有个传说:俞通海、俞通渊兄弟二人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水师将领。他们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朱元璋称帝后,为了保住朱家天下,却千方百计残杀开国功臣。但对于小心谨慎的俞通海兄弟,却一时找不到他们的岔子。俞通海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府弟。有人在朱元璋面前挑拔说,俞通海这条“鱼”有谋反之意,他想借秦淮河入海成龙,妄想夺取大明江山,朱元璋一听就信,但觉得单凭这一条尚不能公开地处死他们,于是想了一个主意:在俞通海府宅前立了一座刻有一百个猫头的石牌坊,以“猫”要吃“鱼”之意,以镇俞通海之“吉”。
其实史料记载,俞通海早在朱元璋称帝前即战死在苏州。而其弟俞通渊于洪武三年(1370)已解职准备回安徽老家时病殁,对明王朝并没有构成威胁。故朱元璋迫害俞氏兄弟的传闻实不可信。 1955年由于大规模拆迁改造,百猫坊并入了玉带园。 焚衣街 昔时,南京城南内桥中华路曾有“焚衣街”之称。要问此街名的由来,得从南朝齐的昏君萧宝卷说起。
萧宝卷是南齐明帝萧鸾长子,明帝病殁后即位,史称东昏侯。萧宝卷当了皇帝后,只知恣意玩乐,根本无心过问朝政。他经常出游,出游所经道路,务必把居民赶走,违者格杀勿论。有次他游到一处,有个妇女临产不下,没有离家,他发现后,竟令人剖其腹胎辨别是男是女。又有一次,他游到定林寺,有一老僧卧病在床,没有回避,结果被他发现,则令手下人百箭俱发,老僧被活活射死。对文武大臣,他同样心毒手辣,谁要稍有疑议就遭他诛杀,引起大臣们极大的恐惧和不满。 他在宫内同样也是荒唐绝伦,他命人凿金为莲花,布于地下,让宠爱的潘妃轻行其上,名曰“步步生莲花”。他特好打扮,一天换一次奇装异服。正当他沉浸于酒绿灯红、醉生梦死之际,镇守襄阳的雍州刺史萧衍(后为梁武帝)领兵攻破建康(南京),萧宝卷被杀。萧衍宣布了萧宝卷的种种罪状后,在此地焚烧了萧宝卷遗下的奢靡衣服六十二件。后人则称此地为焚衣街。
选自《六朝事迹汇编》 正学路 正学路原位于中华门外。东起晨光机械厂,西至雨花路。明初大臣、建文帝老师方孝孺府第建于此。方别号正学,故路名以人名称之方正学路。1935年改称正学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建雨花路立交桥,正学路被全部拆除。
选自1987年南京市城区地名图 朱元璋临终前,曾托孤方孝孺,让其辅佐其孙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他的一些叔父、几位年纪较大、手握重兵的藩王,自然没有把这位年轻的皇帝看在眼里(尤其是北平的燕王朱棣)。这对中央政权是个严重的威胁。因此建文帝就想削其实力。他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黄子澄密谋策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剥夺了周、湘、齐、代、岷五个藩王的实权,眼看快轮到燕王朱棣头上时,一场同室操戈的大战便爆发了。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为借口起兵南下,双方打了四年,最终朱棣攻克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
方孝孺墓 由于方孝孺以才显世,名高天下,朱棣想借重他的声名以笼络民心,遂命方起草即位诏书。谁知方孝孺誓死不从,并破口大骂,说“死即死耳,诏不可草”。结果恼羞成怒的朱棣将方孝孺施以车裂酷刑,并诛灭十族八百余人。直到明万历年间,神宗下诏为方孝孺平反。后人为纪念他,将其生前居住过的街道命名为方正学路。 小营路 小营路位于珠江路东段北侧,南起珠江路,北至北京东路。路名源自“小营”。《钟南淮北区域志》载:“小教场,俗呼小营,古乐游苑也。”远在东晋时,现今珠江路东段一带至小九华山(复舟山)处为药草园,种植的均是皇家御用药材。南朝刘宋初,宋武帝刘裕曾在此筑垒称“药园垒”,作为军事防御要地,后改建成北苑,并陆续大兴土木,营建亭台楼阁,未几改名乐游苑,成为皇家园林,也是帝王们在此从事政务和观看演武的地方。
选自《钟南淮北区域志》 到了明代时,这里即辟为军事教练场 ,曾名小教场,小教场前有一城防驻军,名曰十八卫。为城防部队之一。至清代时,这里列为练兵的重要场所。且每隔三年,又是武举人们比武之场所。康熙六次南巡,四次阅兵于此。这位万岁爷还在此趁兴亲作开弓射箭的表演,并于此设宴文武将士。乾隆皇帝南巡时,仿效前事,建有阅兵台、演武场、演武厅等。民国时期的国防部、陆军总部、中央军校等军事机构先后均设于小营。1997年,小营路并入了龙蟠中路。 上江考棚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规定考试分四级进行:第一级为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连闯“三关”后,录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第二级为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会举行一次,称为“大比”,由皇帝派正副主考官主持。各县 、州、府的应试生员集省城开考,录取者称举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生黎明进入考场,入场后,考场内外门户全部封闭加锁。黄昏时分交卷。第三级为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国家级别的考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由皇帝特派正副主考官主持。参加会试的同样必须是举人。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第四级为殿士,又称廷试,由皇帝亲自主考,应试者均为贡士。参加殿试者只分等级而不落选,皆赐称为进士。明代殿试的名次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三人,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人,三甲若干人,一至三甲通称进士。 需要说明的,关于乡试,并非所有的生员(秀才)都能参加的,而是在考前都还得参加预试,过关后方能参加乡试。这预试的场所就称考棚。相对而言,因安徽在长江上游,江苏在下游,故安徽生员预试处称上江考棚。上江考棚昔日位于中华门东侧,南起新民坊,北至剪子巷,这条街道以此为名,前些年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 奇望街 南京古玩爱好者都知道,往日朝天宫、仓巷一带是热闹的古玩市场,吸引了南京以及周边地区不少古玩爱好者。然而,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南京最早的古玩市场却是在现今城南建康路一带。
选自《钟南淮北区域志》 清代至民初,建康路一带曾叫“奇玩街”,因为这一带是当时南京古玩商店的集中地,后来被人叫 “白”了,成了“奇望街”。在奇望街上众多的古玩店中,有一家历史最久又最大的古玩店——奇玩阁。当时的店址约在解放后的“老久章”布店处。奇玩阁规模很大,店里古玩又多,而且从不卖假货,因而营业范围很广,顾客始终络绎不绝,前后一直兴盛了几十年。当时南京许多学者、收藏家、教授都常常到奇玩阁淘宝,留下许多难忘的佳话。 不料1924年一场劫难从天而降,当年9月,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办卢永祥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这场战争给江、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最后齐燮元败逃。在他逃离南京时,其部属一百多人突于12月15日夜啸聚闹事,明火抢劫,在夫子庙至中华路一带疯狂掠夺。并且还放火焚烧了沿途不少民房和商店。这次灾难波及到了奇望街,包括奇玩阁在内的许多店铺在劫难中被洗劫一空。从此,这条著名的古玩街一蹶不振。 韩家巷与骂驾桥 韩家巷位于长江路与珠江路之间的中山路东侧。骂驾桥位于长江路西段。由于城市改造,韩家巷早已被拆迁,骂驾桥也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
选自1987年南京市城区地名图 朱元璋称帝前最大的劲敌是陈友谅。有一次,陈友谅围攻江西重镇南昌,朱元璋亲率二十万水师救援,陈军号称六十万。双方在鄱阳湖遭遇,打得异常激烈,不久,朱元璋乘做的指挥船被陈军团团包围,许多护身将士被纷纷射杀,形势十分危急。此时,面貌酷似朱元璋的部将韩成挺身而出,对朱元璋说:“我愿代主公去死,请快脱衣帽与我相换!”朱元璋大受感动说:“我怎忍心让你代我而死呢?”韩成和诸将不容分说,很快扒下朱元璋的衣服给韩成换了。只见“朱元璋”挺立船头,对围攻的陈军指挥官陈英杰高叫“陈将军,你若能放了我的部下,我现在就投水自尽。”陈英杰以为真是朱元璋,于是当即答应了。韩成跃身下湖,不见踪影,陈英杰忙令士兵下湖打捞尸体,好及时向陈友谅邀功。朱元璋则乘机混在士兵中逃出重围。 谁知朱元璋称帝后,竟忘了韩成,而韩母丧子后无依无靠,形同乞讨。一次朱元璋驾车经过长江路西头的一座桥时,被韩母知道了,她就在桥上拦住了朱元璋,痛骂他忘恩负义。朱元璋深感惭愧,则追封韩成为高阳侯。又在后人称之为韩家巷处盖了一座侯府,为韩母供养送终。此即骂驾桥与韩家巷称呼之由来。 花牌楼 花牌楼即今太平南路一带的旧称。明代以前称太平庄,后来称花牌楼。其得名诸说不一。
选自《钟南淮北区域志》 一说明初,屡建军功的大将军常遇春府第在此(今常府街),朱元璋为表彰常的功绩,特在常府街附近造了一座花牌楼,故名。 又说明初另一功臣胡大海因看不服常府华贵,则于此出资兴建了一座阵亡将士牌坊,华丽较常府更胜,朱元璋看了笑道:“这哪里是牌坊,简直是一座花牌楼。”从此,此地便被人称之为花牌楼。还有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常常要到朝天宫祭祀,必经此地,当时这一带商贾,名为迎驾,实为招揽生意,则各用重金在这一地段搭起了一座座高达数丈的牌楼,牌楼上用名贵花木编织成栩栩如生的凤凰、鸳鸯、孔雀等象征着吉祥的鸟禽。这些牌楼繁花似锦,巍峨壮观,飘香数里之外,实为罕见。四方来此观光者络绎不绝,花牌楼之名由此而流传于世。另有传说清康熙皇帝数次南巡,驻跸此地,地方官则于此扎建鲜花牌楼用以迎驾,故名。五说旧时每年正月间,南京灯会,在此搭有花牌楼,故名。 民国时期,花牌楼一带是商贾云集的商业中心,也是城内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书店街”,大小书店达三四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