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碧蹄馆之役——辽东铁骑巅峰战力

[复制链接]

2263

主题

2379

帖子

80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7 00:2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碧蹄馆一役,是万历抗倭援朝战局的关键转折点,也是辽东铁骑恐怖战力的体现,明军以先头部队3000多人大战日军主力精锐41000人,重创日军后,且最后成建制的撤退。
由于中日朝史料的重大差异,此役在后来又成为争议颇多的神秘之战。关于此战有中日遭遇战,日军诱敌伏击战两种说法。所以对于此战,中日朝史书记载在过程细节上有很多不同和分歧。
碧蹄馆之役背景
明军:
1593年正月初八,李如松光复平壤。
正月二十,明军先锋李如柏,李宁所部进入开城。
正月二十三,李如松率明军主力到达开城。
正月二十四,副提督查大受率所部500余骑会同朝鲜防御使高彦伯部100余人,前往汉城武装侦察。



主帅 李如松
日军:
正月初八,小西行长在平壤战败,逃离平壤,前往汉城。与此同时,各地日军纷纷南撤。
正月十八,日军放弃开城。
正月二十二,日军在汉城召开军事会议,日军将领形成固守和出击两派,因汉城城中军粮不足,难以长期坚守,因而出击派占据上风,而立花宗茂属于出击派。


日军前锋 立花宗茂
昌陵前哨战
正月二十五晨,查大受所部在汉城以北,昌陵附近遭遇加藤光泰和前野长康率领的的巡查汉城周边的150多人物见队(侦察队),双方在短促交手后,日军被斩首百余口,其余逃回汉城报告。


昌陵前哨战区域
查大受部战斗后也回撤到碧蹄馆休整,并在望客岘峪口武装戒备。
加藤光泰物见队在昌陵附近遭遇明军袭击的消息,传至汉城,震动日军。日军当即出城搜索迎战,向昌陵方向搜索前进,却发现查大受部已然退回高阳方向,只得无功而返。


韩国 碧蹄馆旧址
碧蹄馆,一个位于汉城以北十五公里一座小山丘上的驿馆,从此在中日军事界声名显赫,见证了中日一场意义深远的大战。碧蹄馆在望客岘山南,并有一山谷贯穿望客岘。查大受派武装戒备峪口,此地进可攻,退可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地形选择不可谓不老到。
二十六日,李如松得到昌陵捷报的消息,分析敌我双方态势后,认为双方兵力悬殊,不待主力部队集结,即率3000精兵,南下支援。
碧蹄馆初战
二十七日后半夜,日军搜索队,在汉城以北约12公里的砺石岘附近发现明军踪迹,火急回报。于是,枕戈待旦的日军迅速行动起来,立花宗茂部先行,各部跟随其后,相继向砺石岘进发。立花宗茂部,由先阵,中阵,后阵组成,前阵小野镇幸部七百人,中阵十时连久部五百人,后阵立花宗茂与其弟高桥统率二千人,共计3100人左右。
在战前临时会议上,十时连久提出,因所部为骑兵,可以实施示弱战术后中阵和后阵包围明军,立花宗茂认为战术可行。
与此同时,查大受探得日军在望客岘对面的砺石岘集结,立刻前往峪口,排兵布阵。
正月二十七日,七时,十时连久部与明军骑兵先头部队发生接触。战斗一开始,十时连久率先对明军进行突击,明军随即示弱退却望客岘峪口,在距离望客岘峪口数百米之处,日军右翼(即东北方向)出现明军伏兵,明军以骑兵突击和火炮协同方式,坚决切断十时连久与紧随其后的小野镇幸部(700人)之间的联系。望客岘峪口地形近似碗形,当十时连久部突进至峪口处,其右翼则完全暴露在明军左翼冲锋下。第一次冲锋,十时连久部就损失严重,斩首一百三十多人,伤者无数。
据桐野作人《碧蹄馆之战》所述,立花宗茂部当时其实也是使用了一种“示弱”战术,即以十时连久的五百兵力正面楔入敌阵然后撤退,引诱敌军追击,立花宗茂则率本队主力二千人绕到明军右翼,寻机攻打敌人移动中暴露出的薄弱部位。不料明军的火炮太过猛烈,当十时连久成功完成诱敌任务准备撤出时,负责接应他的小野镇幸却被明军风暴似的大炮轰击所阻,待小野队终于冒着炮火突入与之会合之时,十时连久已死于明将李如梅箭下,与他同时战死的还有其部下百余人。
小野镇幸部撤退与立花宗茂会合后,立花部立刻出击接应十时残部,明军趁势前压,双方在夹谷之间鏖战。此时明军以少战多,500人激战3200人,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立花宗茂部虽说也是日军精锐,但比起明军战力来说,不是一个档次。在辽东铁骑,轮番冲击下,立花宗茂部且战且退,退避新院店内山坳中,建立防线,依托狭长山谷地形,以对抗明军骑兵冲击。
碧蹄馆激战
退却新院店的立花宗茂部,已失去战斗力,在新院店山谷里,固守待援。
上午十时,日军后续部队到达战场,接替立花宗茂部,并将部队沿砺石岘峪口二侧展开,查大受见日军势大,立刻率部脱离接触,退回望客岘峪口,依托地形与日军对峙。
与此同时,查大受将碧蹄馆战况报至李如松,接到战报同时,李如松已抵达惠阴岭,于是李如松下令三千精兵分为二部,自己率一千多骑兵先行 ,命令副将杨元率一千多骑随后跟进(也就是这道命令 ,救了李如松的命)。李如松直奔碧蹄馆,杀向望客岘峪口。
查大受部在峪口苦苦支撑,如今大帅李如松的到来,极大鼓舞了明军士气。根据朝鲜探子报告,当时日军人数在1万左右,实际上日军人数有41000人。
李如松和查大受做了战场敌情分析,通过前日侦察,发现砺石岘有三个峪口,通往昌陵和汉城。西部峪口仅500米长,砺石岘与昌陵之间有一块平地,利于骑兵作战,突破砺石岘不仅可以突破日军的C型包围圈,还可以对日军进行二面夹击,一举击垮迎面日军。因此当李如松决定对西部隘口进行突破的时候,仅该地日军布防兵力粟屋景雄、井上景贞两部,便有6000人之多。而明军全军只有二千骑兵,新锐仅有李如松部一千多亲兵家丁,其查大受部500骑兵,则在之前与立花宗茂部交战已有两、三个小时,战斗力已有相当损耗。
战斗开始,李如松所部战斗力最强,他亲自领兵突击在砺石岭西部布防的粟屋景雄部三千人。明军先以神机箭覆盖射击,日军以火绳枪前出对射,明军乘势以骑兵冲锋,粟屋景雄部日军抵挡不住,退往砺石岘山上。然而该处隘口两侧山丘延伸同样为碗状,明军前行之际,左侧翼则暴露在新院店丘陵及其砺石岭突出部,在此隘口右侧布防的井上景贞乘势从山上冲锋,袭击李如松部左翼。而借此机会,败退至砺石岭上的粟屋景雄也率军反扑,李如松部陷入数倍日军夹击之中。


碧蹄馆战场态势图
明军骑兵对西峪口发起冲锋,日军看到一支一千多人明军骑兵不要命的冲向西峪口,认为这是明军增援先头部队,粟屋景雄、井上景贞两部拼死抵抗,不让明军穿过砺石岘。当日军发现明军主帅李如松就在阵中时,所有的日军压向并包围了李如松部,日军军官都亲临前线指挥,发动了入朝以来最为猛烈的进攻,对最为显眼的李如松部进行冲锋。
此时李如松率手下骁将几十人,亲自驰射。日本圣斗士小野成幸头戴奇异兜,冲入明军阵中,被明军乱箭送入地府。大大打压了日军的士气。日军与明军陷入苦战,双方都无法立刻取胜。
但是日军越来越多,明军已经力战不支,李如松指挥撤退,自为殿后。但是日军紧紧追逼,李如松难以脱身,只好回身再战。
就在此时,李如松的坐骑已经疲惫无力 马身一歪,李如松栽倒落下,日军见李如松坠马,立刻挥刀直奔李如松而来。关键时刻,指挥使李有升以血肉之躯为李如松悍蔽日军刀刃,毙敌数名后中弹坠马,被日军肢解,惨不忍睹。李如松的贴身护卫为保主帅性命,先后八十余人牺牲。
面对日军不停地冲锋,李如松深知碧蹄馆将成为他的葬身之地。紧急关头,杨元率领的1千多骑兵援军终于赶到,从日军尚未合拢的北面一气杀入,一举冲垮日军防线,为被困明军打出了一条后退的生路。眼见日军势大,李如松亲自殿后,退往望客岘。至此两军脱离接触,明军撤回惠阴岭。
碧蹄馆战役影响
笔者认为碧蹄馆战役既不是遭遇站,也不是伏击战。双方情报的失误,造就了这场3000人大战41000人奇特阻击战。查大受在选择碧蹄馆望客岘,作为休整地时,已经考虑了日军的进攻问题,碧蹄馆驿站有水源,高阳有粮仓,望客岘峪口易守难攻,体现明军高级将领军事素质。从以上种种准备说明不是遭遇战,而是有准备的阻击战。
日军出击派占据上风后,只是派出物见对在汉城以北巡查戒备,也就没有伏击战之说;如果日军主动设伏,埋伏在砺石岘山中,待查大受部在昌陵附近交战后,立刻封锁三条峪口,查大受部就腹背受敌。日军将领军事素质在这一战中暴露无疑,派兵布阵比较呆板。
而从实际情况来说,明军以少战多,极大体现了辽东铁骑的战斗力,极大的打击了日军士气,碧蹄馆之役毫无疑问震慑了日军,使日军不敢再对明军采取任何主动的军事行为,但同时也遏制了明军收复平壤之后所向无敌的进攻势头。日军因为后勤问题加重了被动局面,只想尽量多的保有既得土地。明军也因为本身兵力太少,碧蹄馆伤亡的又多是辽东的精锐和私兵,让李如松心痛不已,由此放弃了正面大规模作战的想法,双方进入了全线僵持期。此后,李如松一面退兵开城,固守现有阵线,一面派遣沈惟敬再赴汉城,同日军重开和谈,虽然在谈判中仰赖战争前期取得的优势,成功迫使日军放弃汉城南撤,但却也就此埋下了重起战火的隐患,乃至绵延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5-1-10 13:32 , Processed in 0.4594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