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9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阳腔:悠悠古韵,动人心弦

[复制链接]

2142

主题

2547

帖子

81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1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00:4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

  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一次次折服于传统戏曲的别样魅力

  青阳腔《百花赠剑》

  青阳腔,形成于中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或徽池雅调。

  青阳腔被誉为“京剧鼻祖”、“戏曲的活化石”,其剧目上起元明时期的南戏,下至后来的各种文人传奇,数量众多,唱腔灵活多样,曲调清秀婉转,戏曲语言通俗易懂,尤为百姓所喜爱。

  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阳腔《美周郎》

  青阳腔形成于明嘉靖年间,万历时已在安徽南部产生轰动效应,并流传省内外。青阳腔在本地“俳优四出”基础上,吸收了余姚腔、弋阳腔等特点,与当地九华山佛俗说唱、民歌小调等民间艺术相融合,“错用乡语,融合土调”,冶炼而成。与昆曲并列为明代“时尚雅调”。赣剧、清戏徽剧、黄梅戏与青阳腔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徽剧即由青阳腔演变而来。
  青阳腔《圆月桥》

  演剧特点
  青阳腔在继承弋阳腔干唱的基础上创造了腔滚结合这一新的歌唱形式,即滚调。

  青阳腔演唱时一般只用鼓、锣等伴奏而不用管弦,独唱与帮腔结合,一唱众和,在弋阳腔的基础上,创立了“滚调”,在唱腔中加入“滚白”和“滚唱”,在戏曲表演史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打破了过去戏曲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和长短句格式,唱腔灵活、语言通俗、长于叙事,极大丰富了戏曲声腔的可塑性和表现力,将中国戏曲声腔的演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冬日听曲

  感受戏曲的独特魅力

  来一场古老与青春的相遇吧~

  我们不见不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3 02:12 , Processed in 0.3990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