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众多的古迹遗址中,自然风光、人文胜迹相结合最完美的当属石窟寺。这些石窟寺,或藏于远山、或隐于河谷、或立于古道,他们深沉而博大,隽秀而曼妙,既遗世独立,又和我们紧密相连。 这些石窟寺,不仅构成了信仰的力量,更揭示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特色。 因此,我们总要走出都市,从钢筋水泥的建筑里离开,去山野,去河谷,跨越万水千山,寻找那些石窟寺。是在路上,也是看见自己。 在河畔山崖间开凿的佛教寺庙,称为 石窟寺,简称石窟。许多石窟寺洞窟密集,因此也常称之为 千佛洞。 佛教石窟的策源地是印度,于3世纪左右传入中国后生根发芽,5~8世纪达到鼎盛,直到16世纪仍有开凿。 目前中国佛教石窟寺中,最早纪年的石窟造像为 炳灵寺169窟,为西秦建西秦建弘元年(420年)。此后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开凿民国17~19年(1928~1930)的 马龙山摩崖造像为典型作品。 中国的石窟可以分为七类。根据著名考古学家 宿白先生的研究,主要为: 1、窟内立中心塔柱的塔庙窟; 2、无中心塔柱的佛殿窟; 3、主要为僧人生活起居和禅行的僧房窟; 4、塔庙窟和佛殿窟中雕塑大型佛像的大像窟; 5、佛殿窟内设坛置像的佛殿窟; 6、僧房窟中专为禅行的小型禅窟(罗汉窟); 7、小型禅窟成组的禅窟群。 这些石窟或用于礼佛,或进行坐禅,或供僧人使用,或为僧俗供养,均具备一定的功能。 △ 宿白 中国石窟寺分布十分广泛,根据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可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藏地区四大地区。从具体的分布路径上看来,几乎所有的石窟造像均沿古道、河流的走向次第分布。 △ 克孜尔石窟 外景 △ 克孜尔石窟 壁画 视野从中国的版图上俯视,沿着丝绸之路纵览石窟,首先要看的肯定是新疆地区。这一地区包括今新疆自治区的全境。 新疆地区的石窟寺主在以下三区:古龟兹区,在今库车、拜城一带;古焉耆区,在今焉耆回族自治县七格星一带。古高昌区,在今吐鲁番附近。 主要代表石窟有 龟兹石窟群,核心洞窟主要是 克孜尔千佛洞、 库木吐喇千佛洞和 森木塞姆千佛洞;古焉耆区的 七个星佛寺遗址;古高昌地区的 吐峪沟石窟和 柏孜克里克石窟。 △ 库木吐喇千佛洞 壁画 顺着丝绸之路,离开新疆,穿过星星峡,便进入了河西走廊。自此石窟寺的分区也进入到了中原北方地区。 宿白先生将 新疆以东、淮河流域以北,以迄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称之为中国石窟寺分布的中原北方地区。 这一区域分布的石窟造像点最广,门类最齐全,内容最复杂,是中国石窟寺遗迹中最重要区域。 框内滑动欣赏更多↓ △ 莫高窟 △ 榆林窟 △ 玉门昌马石窟 △ 肃南文殊山石窟 △ 金塔寺 △ 武威天梯山石窟 沿丝绸之路继续向东,首先来到的便是河西地区。河西地区的石窟造像分布主要沿从星星峡到乌鞘岭的狭长区域,这地区称之为河西走廊, 汉武帝设立的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囊括了这一区域。 主要是石窟分布依次为 敦煌莫高窟、东千佛洞、西千佛洞、榆林窟、玉门昌马石窟、肃南文殊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群(包括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千佛洞等)、武威天梯山石窟。 框内滑动欣赏更多↓ △ 炳灵寺石窟 △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 △ 武山木梯寺 △ 麦积山石窟 △ 固原须弥山石窟 △ 南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 △ 南北石窟寺 南石窟寺i △ 彬县大佛寺石窟 翻越乌鞘岭,进入兰州,石窟寺的分布也进入到了 甘宁黄河以东区。这一地区沿着丝路古道的南北道依次分布: 南道的炳灵寺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武山木梯寺、麦积山石窟等,北道则主要为固原须弥山石窟、南北石窟寺、彬县大佛寺石窟等。 框内滑动欣赏更多↓ △ 耀县药王山 △ 黄陵万安禅院石窟 △ 延安万佛洞石窟 △ 子长钟山石窟 沿着这些石窟寺一路向东,都城长安就在眼前。以长安为核心的石窟寺,主要分布在 陕北地区。主要代表洞窟有 耀县药王山、富县石泓寺石窟、黄陵万安禅院石窟、延安万佛洞石窟、子长钟山石窟。 而中原北方地区石窟的分布除了河西、甘宁黄河以东和陕北外,剩下最关键的地区便是以 云冈石窟和 龙门石窟为中心的 晋豫及其以东区域。 框内滑动欣赏更多↓ △ 云冈石窟 △ 天龙山石窟 △ 高妙山石窟 △ 羊头山石窟 △ 巩县石窟 △ 水泉石窟 △ 鸿庆寺石窟 △ 龙门石窟 北魏王朝从位于鄂伦春的嘎仙洞发迹,经盛乐到平城,一路向南,最后迁都洛阳。极为崇信佛教的北魏王朝,先后在首都平城开凿了 云冈石窟,此后迁都洛阳,又在伊河畔始凿 龙门石窟。 以云冈石窟为核心的平城石窟群,还包括了 鹿野苑石窟、 鲁班窑石窟等。从平城至洛阳的交通线上,存留有大量的石窟寺遗迹。主要是 天龙山石窟、高妙山石窟、羊头山石窟。进入洛阳地区后,以龙门石窟为核心,周边散落有 巩县石窟、水泉石窟、鸿庆寺石窟等“卫星窟”。 框内滑动欣赏更多↓ △ 北响堂山石窟 △ 南响堂山石窟 △ 水浴寺石窟 △ 灵泉寺石窟 △ 小南海石窟 △ 济南千佛崖 △ 驼山石窟 △ 云门山石窟 北魏晚期,从并州(今太原)到邺城(今邯郸)的交通线上亦存留有大量的石窟寺。主要以北齐都城邺城为中心,代表洞窟除了 南北响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外,还有 灵泉寺石窟、小南海石窟、洪谷寺石窟等。 山东地区亦存有大量的石窟造像,主要以济南为中心,分布着 黄石崖石窟、 千佛崖石窟等。在青州地区,除了熠熠生辉的 龙兴寺窖藏外,还有 驼山石窟和 云门山石窟,是北周至隋的造像精品。 △ 义县万佛堂石窟 此外,在北魏重要交通线上,从平城(今大同)到龙城(今朝阳市)上也分布着重要是石窟寺遗迹,主要为 下花园石窟和 义县万佛堂石窟。其中,万佛堂石窟是中国佛教石窟寺最东的石窟寺。 沿着丝绸纵览石窟寺,那些信仰遍布商旅的足迹,那些镌刻铭记在一条条古道上,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正是由于古道的开通,才使天堑变通途。更使得佛教造像艺术从遥远的印度一路而来,不仅沿着丝路传播,更通过古蜀道进行流转。 从唐代长安或洛阳出发,一路入蜀计有金牛、米仓、荔枝等诸道8条,统称为蜀道。 李白曾赋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正是有了蜀道,才为巴蜀地区石窟开凿带来了契机。 框内滑动欣赏更多↓ △ 广元石窟 △ 巴中石窟 △ 通江石窟 △ 郑山-刘嘴摩崖造像 △ 仁寿牛角寨 △ 蒲江飞仙阁 △ 邛崃石笋山 △ 内江石窟 △ 资中石窟 △ 安岳石窟 △ 大足石窟 以巴蜀为代表的石窟寺,称之为佛教石窟分布的南方地区。巴蜀石窟以今成都为中心可分为三个区域: 川北地区,主要代表石窟为 绵阳窟龛、 广元石窟、 巴中石窟和 通江石窟,核心造像龛主要是广元的 千佛崖和 皇泽寺;巴中的 南龛、 北龛、 西龛及 水宁寺;通江的 千佛岩。 川南地区,主要代表石窟为 眉山窟龛、 乐山大佛、 仁寿石窟群、 蒲江石窟、 邛崃石窟等。核心造像主要有 郑山-刘嘴摩崖造像、 仁寿牛角寨、 蒲江飞仙阁、 邛崃石笋山。 川东地区,主要代表石窟为 内江石窟、 资中石窟、 安岳石窟、 大足石窟。核心造像主要有 内江圣水寺和 翔龙山、 资中重龙山、 安岳圆觉洞、 毗卢洞、 华严洞和 卧佛院,大足的 宝顶山、 北山、 石篆山、 石门山和 南山五山造像。 框内滑动欣赏更多↓ △ 南京栖霞山 △ 杭州石窟群 △ 赣州通天岩 △ 桂林造像 △ 大理剑川石钟山石窟 除了巴蜀外,南方地区的石窟还包括 南京栖霞山龛像、 杭州石窟群、 赣州通天岩、 桂林造像以及 大理剑川石钟山石窟。 △ 皮央东嘎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寺的分布除了上述的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三个分区外,还有遗世独立的西藏地区。 该地区石窟多不具造像的禅窟和僧房窟。代表洞窟主要是 拉萨药王山石窟、 山南扎囊、 乃东等地的天然溶洞,有不少据传是吐蕃时期高僧的禅窟。 扎囊查央宗山溶洞内,传说该洞原是 莲花生的禅窟。西藏地区的石窟最具代表当属 皮央东嘎石窟。 纵览中国石窟寺,除了上述丰富多彩、精妙绝伦的佛教石窟外,也不容错过属于中国本地宗教的道教石窟。 道教创立初期并不流行开龛造像,北朝晚期以来模仿佛教,也陆续开凿了石窟造像。虽然相对于数量巨大的佛教造像而言,道教石窟非常希少,但仍是中国石窟重要的组成部分。 框内滑动欣赏更多↓ △ 北周文王碑 △ 绵阳玉女泉 △ 安岳玄妙观 △ 剑阁鹤鸣山 △ 丹棱龙鹄山 △ 仁寿坛神岩 △ 大足舒成岩 △ 大足南山 △ 大足石门山 △ 大足石篆山 以时代和地域为轴线,纵览中国道教石窟造像,视野首先仍放在巴蜀地区。 这里是道教的策源地, 张道陵在大邑鹤鸣山修道,著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谓逢“天人”,授以正一明威之道,创立道派。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自号“天师”(一说系道徒对他的尊称),亦称“天师道”。 巴蜀地区最早的道教石窟为龙泉驿的 北周文王碑,其次 隋代绵阳玉女泉、 唐代安岳玄妙观、 剑阁鹤鸣山、 丹棱龙鹄山、 仁寿坛神岩,两宋 大足舒成岩、 南山、 石门山、 石篆山等均是道教造像的翘楚。 除巴蜀地区外,元代的山西太原 龙山石窟保存极为完好,也是不容错过的道教石窟造像。 曾经清风流云下,一串串清越的驼铃声在深山幽谷绵延回荡,在远行的背影中,赋予了时空的动感。 时光流逝,在遥远的丝绸之路、古蜀道、平城至洛阳古道、并州至邺城古道等一条条悠远的古道路网上,在山川河流岸边,那些道路和河流化作了沉默,荡魂摄魄的佛教石窟造像也在静谧中尽享安然。 你去,还是不去,这些迷人的石窟寺遗迹都在等你,因为他们从不拒绝旅人的脚步。 文 | 陈吉吉 图 | 陈吉吉、老白 参考文献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 胡文和《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 陈吉吉新作《人间的巴蜀石窟》现已上市 全书共计57万字、450副图片 涉及38个石窟群、96处石窟及摩崖造像点 带你擦拭千年石窟寺的岁月尘迹 感受世情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