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3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2对印自卫反击中国速战速胜的原因

[复制链接]

884

主题

1188

帖子

39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24 14: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尚劝余
1962年10月20日,中国边防部队对印度军队发起了全面自卫反击战,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于11月20日闪电般地抵达中印传统习惯线。中国军队的进攻如此犀利神速,令世人惊叹。那么,中国速战速胜的原因究竟何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速胜的原因,也就是印度速败的原因。因此,中印学界从中印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解析。
从中国方面来看,原因众多,要者有三:
1.作战时机有利。就地理和战略而言,对中国来说,这是发动有准备和有计划的进攻的恰当时间。推迟进攻会遇到喜马拉雅山区天气和交通问题,也会给印度更多准备的时间。此外,在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陷入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刻,发动快速攻击在政治上是可取的。苏联由于需要社会主义兄弟中国的支持,暂时改变了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偏袒印度的“中立”立场,明确站在中国一边。尼赫鲁请求美英提供15个轰炸机中队阻止中国军队推进,其他高级防务官员也要求美国派第七舰队进入孟加拉湾以支持印度威慑中国,但是由于美国陷于古巴导弹危机,这些请求没有得到批准。
1962年7月,中国秘密同意在波兰华沙与美国重开会谈。在这些会谈中,中国表现出软化其对台湾的态度,软化对美国在韩国和日本存在的态度。美国总统肯尼迪进一步提议举行秘密会谈,实现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正常化。尼赫鲁显然没有注意到美国和中国之间的1962年秘密会谈。苏美古巴导弹危机持续了两个星期,正好与中印边界战争巧合。总之,对中国来说,此时对印度发动进攻在地理上、战略上和政治上都是一个恰当的时刻,有利于速战速决。


2.部队士气高,战斗力强。当年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动员和鼓励,即所谓毛泽东的“精神原子弹”,也就是放在第一位的“人的因素”。始终被动员在巅峰状态的高昂士气,使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能创造按常规思维不可想象的奇迹。参加过这场战争的原西藏林芝军分区政委阎士贵大校回忆说,这次自卫反击战打过去很顺利,只用了一个月就基本收复失地。有个西山口,印度军方说我们至少要攻半年,结果一个早上就拿了下来。我们以穿插和偷袭为主,动摇它的后方,前线马上溃退。印军说你们不正规,没有这么打的。他们是胡子兵,说中国是娃娃兵。结果,娃娃兵打败了胡子兵。
3.战区老百姓踊跃支持。老百姓对西藏有向心力。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传统习惯边界线历史上一直为藏文明覆盖,被称为“风流神王”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就出生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印控区。林芝军分区的原副司令李春回忆说,反击战开始后,我们一路下推,势如破竹,没有公路,印军想不通,中国军队靠什么供给给养,以为我们有什么高级食品,吃一顿能管好几天。其实,我们就是靠老乡支前,靠牛驮人背。那一仗,支前的牦牛就有3万多头。好多物资和伤员烈士,都是靠老乡背。没有老乡支前,我们根本没法打胜仗。
从印度方面来看,原因诸多,要者有五:
1.军事准备不足,部署失误。尼赫鲁后来承认,印度战败的一个原因在于,印度一直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虚幻世界里,忽视了战争准备。尼赫鲁一贯认为,对华问题主要是一个政治和外交问题,需要从全球战略角度来看待。鉴于当时印度得到了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又在第三世界占有特殊地位,而中国正处在困难时期,且两面受敌,因此尼赫鲁坚信中国不会对印度发动任何大的军事行动。所以,他不仅听不进去下属的任何不同意见,而且对中国方面一再发出的警告置若罔闻,在边界地区大力推进的同时,却不做充分打仗的军事部署和准备。


2.武器装备短缺,士气低落。军队不能为士兵提供适合喜马拉雅山条件的武器和人员装备,发放给士兵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枪支,2个坦克团因为缺乏配件而瘫痪,飞机因同样的原因而滞留地面。部队的训练和士气也很糟糕,印度军队基本上是平原部队,并据此训练和装备。印度军队过去的常规战斗是在西北边界进行的,军队统帅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认为应该为可能来自北方的进攻做准备,并计划发布有关中国步兵战术、战略、组织和装备的资料。
然而,尼赫鲁将这一设想束之高阁。20世纪50年代末,陆军司令在访问瑞士考察阿尔卑斯师的训练程序、组织和装备后,提出建立一些山地师,配备摩托化力量,以喜马拉雅山麓为基地。这个建议被尼赫鲁拒绝,理由是印度不能承担不合理的经费支出。因此,只有很少军官接受了山地战训练,这一状况持续到1962年末。尼赫鲁后来解释说,印军失败是由于印军数量少寡不敌众,此外中国军队适应气候条件,做好了在高海拔作战的准备,而印军甚至没有在雪地中作战的靴子。


3.军事长官不称职。国防部长克里希纳·梅农出身文官,与军官多有不和,经常以刻薄讽刺、挖苦嘲笑来显示他的权威,他指责陆军参谋们没有自己的脑子。陆军参谋长蒂迈雅将军就因与克里希纳·梅农有过节而提出辞职。克里希纳·梅农没有充分利用兵工厂的武器生产能力,兵工厂不是用来为部队制造武器弹药,而是用来制造咖啡过滤壶和其他消费品。
1959年在拉达克和1962年9月20日在塔格拉山脊中印军队发生交火时,克里希纳·梅农竟在联合国。尼赫鲁不得不电告他返回德里,并说当国防问题每天都要处理的时候,作为国防部长却经常离开是很难说得过去的,我们的首要职责是处理这里的形势,其他一切事情都是第二位的。陆军参谋局长考尔被任命为第四军军长,他是一个很好的行政官但却没有任何战斗经验。作为一个哮喘病患者,不论在体力还是在医学上他都不适合承担地面作战指挥任务。就在印度军队与中国军队大战在即时,他于1962年10月18日回到德里治病去了。
4.情报部门失职。据1962年11月接管国防秘书一职的P·V·R·拉奥记载,联合情报委员会 (由印度陆军总部、内务部和外交部成立、由外交部联合秘书任主席、属参谋长委员会的一个分支)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来自情报局 (属内务部) 的各种情报报告从未得到联合情报委员会的分析评估并成为政策形成的基础,而是交由情报局局长穆立克来处理。由于穆立克与尼赫鲁的亲密关系,情报局所收集到的情报常常送不到陆军总部,甚至连作为情报局行政主管部门的内务部也得不到这方面的报告,重大问题往往由穆立克与尼赫鲁口头商量决定。穆立克评估说,鉴于中国过去的行为,中国军队似乎会推进到它的“主张线”,但是当印度军队一出现,他们便会走开,即便是只有十几个印度士兵。他建 议印度军队立刻前进填补真空,否则中国军队就会在几个月内这样做。外交部立即将他的意见转达给了陆军总部,甚至没有人质疑:“如果未来中国人的行为与过去不一致会发生什么?”结果当然是印度的惨败。
此外,情报部门对中国方面的军队部署一无所知。有一个印度旅和一支中国军队相隔几百码,印度旅长后来承认,他不知道和他相隔如此之近的中国军队的兵力、装备和行动计划。一个美国军事小组来访印度旅,问印度旅长有关中国军队的情况,旅长坦白承认他全然不知。美国军官拿出档案,说出中国军队指挥官的名字、传记、战斗经历、军队的兵力和装备。印度旅长不相信他的耳朵,问美国军官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美国军官回答说这是他们的职责,五角大楼有一个作战室每天都对世界每个国家的每支军队的调动进行详细制图。相反,印度政府则在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投入了与中国的战争。而中国不仅对印度的军事部署和地形,而且对世界事务的趋势如古巴导弹危机都了如指掌。


5.没有动用空军。印度没有部署空中力量对付中国军队,当时中国军队的供应线拉得很长,也不可能依靠来自西藏的有效的空中支持。到1962年中国研发了某种导弹,但是这些导弹当时还没有在战略和战术上应用到中印边界冲突上。空中力量的应用也许能够避免印度所遭受的军事失败。印度没有考虑使用印度空军,当时印度空军可以横扫阿鲁纳恰尔邦和西藏的上空,而不会受到来自中国的任何抵抗。尼赫鲁向美国要求空军援助,却没有考虑本国的空军。印度为什么在这次战争中没有动用其空军优势是一个谜。
出自:《中印边界战争三题》,《南亚研究季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5-1-12 13:31 , Processed in 0.2711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