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34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文顿坦克博物馆游记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09:3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15年7月,一辆丑陋不堪的“大铁盒”悄然诞生,当时的人们恐怕无法设想到在百余年后的今天这种其貌不扬的“水柜”会发展成怎样的战争凶器。“小游民”作为所有坦克的始祖、英国马克系列的原型,其出现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这个里程碑目前正依然静静地沉睡在英国南部多赛特郡的博文顿坦克博物馆中,见证着时光荏苒、沧海桑田。
2017年春节假日,既俄罗斯、美国之后,坦装再次启程,前往坦克的故乡,世界三大坦克博物馆之一的英国博文顿坦克博物馆,一探英伦绅士的奥秘。



博文顿的起源
博文顿位于英国南部多赛特郡,和俄罗斯库宾卡、美国阿伯丁一样,博文顿也是由军事基地为基础所建立的博物馆。虽然早在1915年第一辆坦克“小游民”就已经出现,但作为一种新兴兵器,其在1916年后才投入实战,这种新式武器最初的培训基地就位于博文顿,可以说是资历深厚,甚至于在官方命名中这里的名字就叫坦克博物馆(The Tank Museum)以示自己资历正统、独一无二。
1899年,博文顿作为一处步兵训练军营建立,1916年坦克部队从诺福克机枪团中独立出来常驻博文顿,但我们所说的坦克博物馆此时还未出现。一战之后坦克部队返回驻地,各色坦克伤的伤坏的坏,被散乱的放置在博文顿。1923年,一位贵人来到了博文顿——他就是英国作家拉迪亚德·吉卜林,富有感性的吉卜林看到坦克的残破痛心疾首,他呼吁应当在这里建立一座完备的坦克博物馆。
经过多年(尤其是二战后大量展品的加入)的筹备后,1947年,坦克博物馆正式开始对外开放。
初来乍到
坦克博物馆是我们这次英国之行的第一站,这一大早就是浓得化不开的大雾,看来即便已经不在伦敦范围内,我们还是逃不出“雾都”的魔爪。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有人戏言道:“这等浓汤大雾,诸位且想想,如此条件下先进观瞄岂不就是一纸空谈耳?”我们笑答:“是极,是极,兄台果然高见!大英陆军就缺您这样的人才了。”
不过闲话休提,没开多久就进到了陆军地界中,我们还是谨慎言行为好,您看这不就当面迎头过去一辆FV432运兵车么。在背景里我们讲过了,博文顿是作为坦克的维护训练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它至今仍然在运作,我们一行人就多次撞见了“挑战者”训练车的例行训练,如果您运气够好说不准还能够看见真正的“挑战者”2疾驰在公路上。
去过库宾卡的朋友都知道,莫斯科郊外您一路开,路边看到IS-3挥舞炮塔那就是到目的地了。博文顿也是同理,打远看见辆“挑战者”2,您算是来对地方了。
稍微早到了几分钟,团员们决定先在门口四处看看。乖乖,不得了——光是场馆外就有不少值得发掘的东西,尤其是玩《坦克世界》这些游戏的玩家就更觉得亲切了。咱们先看这排炮塔,其中最值得一看的两样展品一样是“酋长”MK2的早期型炮塔,和量产“酋长”的造型大不相同;而另一样更是有趣,那就是“百夫长”ActionX项目的炮塔(某种意义上其也是“酋长”坦克设计上的一个铺垫)。
再看身后,这是一排铁丝网拦住的报废车辆,仔细一瞧这不是一辆受尽诟病的丘吉尔火炮运载车么(也称丘吉尔GC,安装了一门3英寸防空炮作为主炮,仅生产50辆,未实战),没想到会在这里巧遇,看来英国人自己也十分不待见它。
未曾谋面的“虎”
写到这里,我想我应该为各位读者讲解一下博文顿坦克博物馆的展区分划,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博物馆该怎么看?将每个分区独立划分的话坦克博物馆分为如下几个区域:一战厅、(一、二)战间厅、二战厅、田宫厅(日本模型厂田宫出资赞助)、坦克工厂、坦克传奇厅以及装甲维修中心。虽然博文顿分为了这么多细小的区域,但从游览的角度来看其实可以分为坦克传奇厅、维修中心以及其他,因为除了前两者之外其他的展厅是互相共同的, 可以一口气走到底。


或者我应该说,“原本”可以一口气走到底。
之所以这么说就要提到这里的大明星——“131虎”了。131号“虎”是现存唯一完全修复能够开动的“虎”式坦克,这辆坦克于1943年在突尼斯被俘获,这辆倒霉的“虎”被英军六磅反坦克炮炮弹卡住了炮塔,在战时被大致修复过一次,1951年它被安置在坦克博物馆。1990至2003年长达13年的时间中它被再次撤展进行修复,由于本身的发动机被制作成剖面模型,它事实上使用的是同博物馆的“虎王”坦克的HL230发动机。
2012年博文顿再次拿出8万英镑的巨款维护这辆宝贝疙瘩,2014年它出现在坦克电影《狂怒》中,成为一时话题。
今年年初开始,坦克博物馆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们将“虎”式、“虎王”、“猎虎”在内的多款“虎”家族坦克单独放置在一个“虎”展厅内,这个展厅刚好卡在二战厅和战间厅之间,也就是说暂时游客只能绕道而行了。新展厅的装修会在4月完工,它好的一点是能够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今年Tank Fest慕名而来的游客们。Tank Fest是坦克博物馆每年的固定节日,说是军事爱好者的狂欢毫不为过,包括二战坦克在内的各种车型会以实车跑车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甚至可以看到二战的“虎”和现代的“豹”2同场出现的梦幻场景。除此之外馆方还会将维修库中压箱底的展品拖出来晒晒太阳让游客一饱眼福。
当然,也就苦了我们这些淡季前来的游客了,简而言之——没看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09:33:10 | 只看该作者
曲径通幽
无论怎么说,旅程总要继续下去,擦干眼泪让我们先忘记“虎”,从一战开始游览。作为英国现代战争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几乎在所有英国军事博物馆中一战都是展示最精良的区域,坦克博物馆也不例外。一战厅被布置成战壕一样的场景,游客穿梭在堑壕之中仿佛回到了20世纪初那泥泞的战场。这里有一些很有趣的布置,走过拐角,远处的机枪点忽然开始咆哮,有没有吓到你呢?
拐过几个弯,我们的主角:坦克,终于登场。这里陈列一战时期的多款主力坦克:马克1、马克4、马克5(这辆马克5可还是史上仅有的几辆可以开动的马克5其中之一,从一战维护到现在的难度可想而知)、马克9以及造型略有不同的英美合作型号马克8“自由”号。这里的大部分坦克都开出了专门的窗口供游客参观内部,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一战坦克的内部构造。如果之前有玩过《战地1》的朋友可能会对马克5坦克内部还有印象,在这里笔者就亲眼确认了马克5的内部,确实还真的挺宽敞的。


一战虽然是坦克的起点,也是英国人心中的骄傲,但毕竟一战时期的坦克还相当的早期和幼稚,远不如二战坦克多姿多彩,且让我们随着时间继续前行。前方出现的是战间厅,这里展示的是一战二战之间英国在坦克制造上取得的一些成果,不过话虽如此这一块区域的大部分空间在2014年之后用作电影《战马》的相关展示,真正有意义的展品并不多。
但可不要掉以轻心,尤其是多炮塔神教的教徒可要注意了,在这一区域的最后部分陈列着一辆“圣物”,它就是被誉为“多炮塔神教”鼻祖的A1E1“独立”号多炮塔坦克。这种坦克是一战后英军对于装甲力量新方向的一种尝试,于1926年提出原型计划,它在一门3磅主炮(47毫米口径)之余还在四周安装了四个机枪塔,用以增强对多方向敌情的应对能力。英军用其进行了各种测试直到1935年,苏德就是受其影响分别研制了自己的多炮塔坦克T-35以及NbFz坦克。
在这之后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装修中的“虎”厅,此路不通我们只得绕道而行重新前往二战厅。
二战厅是非常大的一个库房,车辆摆的相当杂乱,需要各位自己去慢慢挖掘。这里我给大家讲讲我比较在意的几件展品。首先是“狂怒”,没错,就是电影中的那一辆狂怒。毕竟是一名“影视明星”,馆方将其简单的隔开做了一个小展示间。笑一笑,拍一张,在这留念一下你也是布拉德·皮特了​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大量的珍贵展品,像是“黑豹”F型炮塔,也就是所谓的“黑豹”2的窄炮塔,英国将其缴获后进行了许多靶场试验,因此游客所看到的F型炮塔已经有些支离破碎。
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土龟”重型突击坦克同样推荐一看,虽然从结构上它完全可以归类为坦克歼击车,但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突破齐格飞防线的突破坦克,因此名称上还是要遵循传统的。这种坦克总共生产了6辆,现在能查证的仅有3辆,而这3辆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就只剩博文顿的这辆大乌龟了。
在英国我们当然是要多看看英伦特产,如果说A39“土龟”好歹也生产了6辆算是小有功绩了,那么它的前辈A38“勇士”可要更珍贵的多。虽然顶着“勇士”这么体面的一个名字,但A38的介绍上开头就写着 “The Worst Tank”(最糟糕的坦克),这种车型仅生产了唯一一辆,它是英国人自己也承认的在二战中设计的最离谱的一个型号。这种车型原本预定要用在远东战场,它脱胎自一种极具英国特色的步兵坦克“玛蒂尔达”。“玛蒂尔达”是一种很特殊的重甲轻型坦克,而目的是突破防线的“勇士”更是将这一点走向极致:它要在仅仅27吨的自重限制下布置正面超过114毫米的装甲(要知道40吨的“丘吉尔”也不过才88毫米的装甲),区区210匹马力的羸弱动力使其公路最大时速仅能达到19千米每小时。
这唯一一辆A38“勇士”被保存至今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警醒后人不要再继续做这种不切实际的梦。


偌大的博文顿藏品之多不是我一句两句说的清的,且让我点到为止留些悬念,留待各位届时自行探索。之前我们说到博文顿有一个区域叫做“坦克工厂”,实际上这个区域不是完全独立的部分,它和二战馆基本上是完全相连的,但在内容上区别比较大。这里被布置成一个坦克装配车间一样的场景,主要展示的车辆正是冷战时期让英国引以为傲的“百夫长”系列。“百夫长”本身不稀奇(最稀罕的“百夫长”MKI在二战馆,也就是《少女与战车》中爱里寿的座车),但这里的展示方式非常有趣,有吊装炮塔中的“百夫长”、刚刚出厂的“百夫长”以及全副武装的瑞典“百夫长”Strv 81,甚至于还有一辆被一分为二,供游客仔细参观内部的“切片百夫长”,很有些互动的乐趣。
除此之外这里还收藏了FV101“蝎式”的原型车、颇具特色的“塑料战车”ACAVP(主要材料由纤维材料制成,被戏称为“塑料战车”)以及一辆瑞典无炮塔坦克Strv 103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博文顿几乎馆藏了从Strv 42开始直到Strv 103几乎所有瑞典坦克的主力车型,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向瑞典出口“百夫长”系列时建立的友好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09:33:49 | 只看该作者
震惊!英军保持战斗力的秘密竟然是……
这条路线走到尽头,就是传说中的“田宫”厅。这个“田宫”和大家想的一样,就是那家著名的日本模型厂,这个小厅就是由“田宫”出资赞助修缮维护的一部分。这个厅还可以细分为两部分,其中一个现代中东场景几乎没啥东西,甚至可以不看(当天暖气坏了这个厅奇热无比,我们还连连赞叹这个中东场景还原的真好)。这里地方不大但东西值得一看,大部分展品是现代车辆,例如“酋长”Mk21主战坦克、“征服者”重型坦克、“哈立德”主战坦克(出口给约旦的“酋长”坦克,不要和中国的外贸坦克“哈立德”搞混了),但二战遗老也是有的——TOG-2,不折不扣的“老家伙”。
这可是辆稀罕玩意,TOG-2是一战期间研究出马克系列的那批“陆上战舰委员会”的遗老们做出的一个任性玩具,它本身是一种完全脱离二战战场实际纸上谈兵的设计,从根本上就是用二战的技术重新制作的一战坦克。由于其复杂的电传设计TOG-2的车身十分冗长(其前身TOG-1事实上更长),在《坦克世界》中操纵过这辆坦克的玩家可能更有感触,这辆坦克根本就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异兽!
如今的TOG-2有幸留存到现在并且品相完好,被摆置在角落的儿童设施旁,像一位古稀老人在静静的守护着一旁的顽童。
静态展示说完,咱们还要讲讲“田宫”厅的一项特殊服务:“酋长”内部展示!在这里你可以带上防撞用的坦克训练头盔,4人一组钻进“酋长”Mk21内部听取讲解。轮到笔者时少一个人,刚好还宽敞点,我也就当仁不让的一屁股坐到车长席上。当时还不知道,后来经人提醒才发现给我们讲解的似乎正是在业界颇有名气的英国军事学者大卫·弗莱彻本人。
这里简单说一下大卫·弗莱彻,他于1982年开始在博文顿坦克博物馆任职,作为一名相当有名的军事学者,其有超过30本装甲方面的著作,且在Youtube上会定期更新自己的频道,属于西方世界较为权威的装甲专家,并且在它的名讳现在还多了MBE三个字母,这代表他同时还是一位员佐勋章的获得者。尽管员佐勋章本身属于比较低档的勋章,但对于一介平民来说依然是莫大的荣誉,著名的英国歌手阿黛尔也是这个勋章的获得者。


说回讲解本身,讲解时间不长,但大致上给我们简介了一下“酋长”内部的大致构造以及各个乘员的位置还有简单的操作流程。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传说中的“坦克红茶炉”,英国人爱喝红茶、爱喝下午茶的特点常常被拿来调侃,关于坦克里到底能不能喝茶这个问题不知不觉间成了很多人心头的一大疑问,这回我算是见到了实物。所谓的“红茶炉”是一个位于炮塔正后,车长左手侧、电台旁边的一个方形器皿,它实际上就是个加热装置,理论上也可以用来热饭,但对于英国坦克乘员来说“煮茶”确实是这个装置最大的意义所在。
大卫老先生还信誓旦旦的给我们说,当年在西德的冬天,虽然“酋长”没有空调严寒难挡,但一杯热呼呼的红茶温暖了大英士兵的心,就凭这杯热饮据说还羡煞了一旁的美军乘员。但我个人倒不太相信美军会羡慕这个……


传奇的延续
到“田宫”厅为止,这第一条路线就走到了尽头,我们该去下一个区域了:坦克传奇厅。和之前几个厅的线性参观不同,这个厅是一个比较宽阔的开放空间,游客可以在这里自己转圈圈选择自己的路线参观。这个展厅的主旨是展示在坦克发展进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些标志性车型,也可以说是通过几个车型来见证历史的变迁。其中某种角度来说是这个领域最重要的展品“小游民”也陈列在其中。
从英国的“小游民”、“赛犬”到法国B1、德国二号坦克,从“谢尔曼-萤火虫”到“黑豹”中型坦克,从“豹”1到“挑战者”2。虽然地方不大但短短时间内似乎让游客简短的体验到近一百年间陆地战场以及战争猛兽的变迁,可以说这个小一些的展厅就相当于之前数个展厅的浓缩。
从一战时索姆河战役时“坦克”这个概念作为一种新兴概念撕碎了古板的堑壕战开始,它就好似一针战争催化剂在不断的推进战争形势的快速变革。一二战之间二十余年的休养生息间没有让坦克的齿轮老化,各国纷纷都趁着这仅有的空档进行自己的尝试。苏联的T26、BT7,德国的一号、二号坦克,英国的A1E1、维克斯E,乃至大洋彼岸美国不切实际的尝试,波兰等小国以TKS代表的不妥协,战争的阴云从未散去。
二战的到来既是人类作为种族的一场悲剧,但同时也是坦克作为战场主宰的封神之时,彼时的它就是人类战争智慧的最高体现,即便是同样大显神威的战术飞机也夺不走它的璀璨。
走过冷战,到了现代,坦克已经不复当年的统治性地位,留给我们的更多是遗产、反思、经验。在坦克传奇厅的最后一个区域里,除了“挑战者”2、T-72等现代坦克外,这里还有一排经典火炮组成的高墙,让人惊叹之余又不免有几分寂寞。
就像大舰巨炮的时代已逝一样,战舰、坦克虽然依然会在现代战场继续留存,但属于他们的黄金岁月已经过去,只希望会有更多像博文顿一样的“历史保存者”,为我们留住历史上曾经闪耀过的那份浪漫。
美中不足的一点遗憾
虽然上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再合适不过,笔者自己都要感动的一塌糊涂,但细心的读者发现了,怎么少了一个馆呢?是的,还有一个馆还没来得及提到,因为严格来说笔者自己也没看到。坦克博物馆内还有一个被称为“坦克保存中心”的库房,这个库房每天只开两个小时,并且只能在二楼远观,不能近看。
这就好像是你的富贵邻居把金银珠宝放在窗边,旁边就是高压电网,你看得见,就是摸不到。这可太折磨人了,因为这个保存中心的好东西真的不要太多,我就这么一眼看过去随随便便说两个:FV4004“康威”坦克歼击车、T-14突击坦克、Strv 42中型坦克、IKV 91火力支援车、“黄鼠狼”步兵战车、Jpz4-5坦克歼击车等等。
只得扼腕叹息——“太欺负人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7 01:48 , Processed in 0.2611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