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文如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昌期的围棋人生(连载)

[复制链接]

2757

主题

632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68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3:21:40 | 只看该作者
应昌期的围棋人生(十一):恕忍让守 赤子心抱国族


应昌期在第二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主席台 资料图

  十一、望我故乡

  1989-1993

  1988年9月,结束了第一届应氏杯北京揭幕战的所有活动后,应昌期一行南下上海、杭州、宁波,重返暌别四十二年的故乡。当地政府为这位乡贤提供了高规格的礼遇,修缮应氏祖宅,重新铺设道路,接站的游览车开上月台,车上写着“应1”、“应2”、“应3”……令应昌期大为感动,不时念起“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一千古名句。

  返乡对于应昌期而言,绝不仅仅是睹物思情、追忆往事。早在1986年,他看到大陆因改革开放而呈现出欣欣向荣之象,就决心回报桑梓。他说:“我知道美国夏威夷的房子很漂亮,但我不要去,那是活人的坟墓,去了就无法做事。我要把我离开上海到台湾赚的所有钱、掌握的生产技术转移回去,造福家乡,使中国变强大。中国人是最厉害,最聪明,最优秀的,不出五十年中国一定强。”

  从此,应昌期的账册开始大规模运转,一笔又一笔的高额数字流向海峡对岸。1988年,为宁波重建中城小学捐款140万美元;1989年,为宁波修建倡棋幼儿园捐款450万人民币;1991年,为宁波重建慈湖中学捐款1550万人民币;1992年,投资1500万美元在宁波开办现代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又投资3200万美元创办利华(宁波)公司;1997年,为宁波重建保黎医院捐款150万美元。1993年10月23日,应昌期在他七十六岁生日当天被政府授予“宁波市荣誉市民”称号。

  伴随应昌期事业重心的转移,他对围棋的关注眼光也超出了岛内一隅。造成这一结果的除了主观因素,还有一些并非所愿的客观事件发生,使应昌期深感不快。在应昌期执掌的“中国围棋会”总揽台湾棋界事务三十六年后,围棋组织不再“一家独大”,1988年“中华围棋协会”即告成立。多元化原本为应昌期所乐见,但担任“中华围棋协会”秘书长的,是多年前与应昌期龃龉甚深的业余棋手杨泰雄。八十年代初,杨泰雄在参加“国手赛”时,因应昌期临时决定将业余棋手的对局费缩减为职业棋手的五分之一,从而连续只下几分钟便认输,以示抵制。应昌期为此大为光火,竟将杨泰雄段位资格取消,引发棋界轰动。杨泰雄甚至诉诸法律,将应昌期告上法庭,但以败诉告终。

  1989年春节过后,又出现了“中国围棋会”职业棋手麻将事件。得知下属棋手在会址内打麻将后,向来看重“品格”的应昌期着人前去规劝,但得到“这是我们的空间”的回应。应昌期强势答复:“那我收回可不可以”,由此掀起轩然大波,应昌期一度下令全面停办品位赛及三大新闻棋赛。兼之首届应氏杯名单中竟无一名本土棋手,职业棋手普遍感觉犹如寄人篱下,遭到侮辱,“台湾第一高手”陈长清两年后退出棋坛,“棋王赛”、“国手赛”受其影响也相继停办。后来,海峰棋院、台湾棋院、“台北市围棋文化协会”陆续问世,“中国围棋会”在应昌期去世后风光不再,职业棋手不再使用品位,纷纷加入采用段位制的台湾棋院。

  1990年与1991年,应昌期将围棋海外扩展的步伐加快,先后创办欧洲、美洲应氏杯,使用计点制规则,每年捐赠10万美元,但限定为第一年9万现金、价值1万的棋具,第二年8万现金、价值2万的棋具,以此类推。后因欧美围棋协会无法承担棋具,被基金会认为推广不力而终止。1991年,应中国大学生棋类协会主席何香涛之邀,“应氏杯”又成为中国大学生围棋赛的杯名,应昌期数次来到大陆学生中间普及应氏规则,这一比赛延续至今。

  1991年,应昌期与中国围棋协会因江铸久、芮乃伟的第二届应氏杯参赛资格问题难以达成共识。应昌期拟以上届八强、世界棋坛唯一一位女子九段的名义邀请江、芮,但彼时二人身在美、日,均与中国围棋协会脱离。按照中国大陆的体制,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自动代表国家,在此原则下,中国围棋协会无法接受江、芮以太原、上海棋手的身份参赛。双方对此展开了多次协商,又因媒体的渲染演变成风波,陷入僵局,以至于应昌期说出“天下哪有客人挑剔主人宴客名单的道理”。最终中国围棋协会棋手全部退出比赛,1992年的第二届应氏杯以悲剧的面貌在日本东京开场。沈君山为此引咎辞去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董事长一职,由应明皓接任。经过东京、台北、济州岛、新加坡四站,芮乃伟先后击败小松英树、李昌镐、梁宰豪杀入四强,创下女棋手在世界大赛中的最好成绩。韩国“野草”徐奉洙连胜郑铭瑝、藤泽秀行、武宫正树、赵治勋、大竹英雄五位日本棋手夺冠,其中三人是名满天下的“艺术流”,韩国“实战派”从此接掌棋坛。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围绕在应昌期身边的话题事件,事后来看并非不可弥补的裂痕,更大程度上是沟通不畅,缺乏相互的理解所致。只是应昌期以“士”的品格要求自己,手书“恕忍让守”作为人生准则,难免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别人。同时秉持“不辩白、不解释”,让时间去验证的处事方式,深陷漩涡之中又不做拂拭,外人自然辨别不清了。

  但认为自己孤悬海外,是“寄住”于台湾的应昌期,毕生以一颗士子之心怀抱国族之念。第二届应氏杯举办始终,他对此未置一言,直到双方都认定“应氏杯不能缺少大陆棋手”,1993年5月,原国家体委主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李梦华飞赴新加坡参加第二届应氏杯闭幕式,立即“冰释前嫌”。1996年的第三届应氏杯回归正轨,走遍上海、昆明、西安、北京,全程都在大陆的土地上举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7

主题

632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68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3:22:53 | 只看该作者
应昌期的围棋人生(十二):八十春秋 围棋一生


应昌期与儿子应明皓 资料图
  十二、梦想成真
  1993-1997
  1991年,应昌期在上海见到了时任上海市黄浦区围棋小学校长的倪耀良,两人就围棋规则展开交流,引为平生知己。回到台北后,应昌期连续多日每天上午九点准时在办公室打电话给倪耀良,聊起规则一连几个小时,仍然兴致勃勃的不肯放下电话听筒。
  上海是应昌期踏入社会的所在,对他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浦东建设以来,应昌期更加认为上海的未来不可限量。在上海进行投资,成了他九十年代的一大心愿。基金会虽然在台北成立,但名称中“教育”的使命始终未能真正落实。倪耀良了解到应昌期的心愿,于是向黄浦区教育局提案:在上海成立一座围棋学校。
  1993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关键时期,上至国台办、统战部,下到黄浦区政府,都对这一构想深表支持。黄浦区教育局谢俊后局长、金人霖副局长亲自挂帅,选址、拆迁,做了相当多的实际工作。在南京路与天津路的选项中,应昌期毫不犹豫选择了天津路的地块——那是他六十年前在统原银行工作过的地方。黄浦区出地,应昌期出资,含上海市应昌期围棋学校在内的应氏大厦就这样拔地而起了。
  应氏大厦包括十八层主楼与八层裙楼,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应昌期的投入起初是1亿元人民币,已是时人难以想象的巨资。鉴于台北交通的发展状况,应昌期又将原本设计的一层地下车库增至两层,捐款数额最后达到1.6亿元之多。这一先见之明为后来成立的上海市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提供了滚滚不断的财源,由于地处黄金地段,仅依靠写字楼房租、地下车库停车费,作为不动产的应氏大厦就成为应昌期馈赠给围棋界最丰沛的资源。
  应昌期为应氏大厦的建设颇费心力,反复研究图纸,推翻了美国设计师的方案,坚持使用中式构造,不惜拆除教室也要建造直接通往室外的楼梯通道,极大地避免了消防隐患,是为一大设计亮点。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4年4月在上海举行围棋规则学术研讨会期间,应昌期久病再发,回台北确诊为大肠癌,6月进行手术,一年后二次手术,仍然未能痊愈。1996年初,复查出癌细胞转移,只得于4月接受化疗。化疗摧残肌体,为此,应昌期全程无法在第三届应氏杯中露面。但他心态依然乐观:“西医我虽然不喜欢,但是人家能够研究出对抗癌症的药,我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就像我的规则,别人不试一试的话我就会很生气啊。”
  1996年7月,应昌期坚持出院,飞赴老家宁波居住调养。担架抬上飞机之前,全公司的人都来与他道别。在宁波,应昌期接受中西医的调理,渐渐有所恢复。为了参加应昌期围棋学校开工典礼,他拼尽全力练习行走,锻炼体力。10月23日那一天,来到上海的应昌期独自走上主席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用八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大病初愈,美梦成真。”
  当晚,林海峰等棋手在上海锦江饭店为应昌期举办了八十大寿生日宴。随后,应昌期飞返台北,继续处理公司事务。1997年8月17日,再也无力坐起的应昌期被送入台大医院,十天后去世。临终前,应昌期只交代了一件事:等到上海市应昌期围棋学校建好后,将图样烧给他看。
  度过整整八十个春秋的应昌期生命走到了尽头,但他的围棋人生却在他构建的基础上继续波澜壮阔地展开,越来越多的价值渐次得到呈现。1999年,上海市应昌期围棋学校竣工。2000年,第四届应氏杯在新落成的应氏大厦中启幕。2002年,根据应昌期的遗愿,上海市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成立,应明皓担任董事长,倪耀良出任秘书长。2005年,中国棋手常昊终于在第五届应氏杯中一飞冲天,连胜多位韩国棋手捧杯。常昊之师聂卫平重返应氏杯现场,为爱好者大盘讲解。赛后,应明皓等激动万分,当年清明节将常昊亲笔签名的夺冠棋谱在台北应昌期墓前焚化。二十年过去了,应昌期为“在应氏杯中下出规则不能解决的棋型”而设的5万美元特别奖仍然无人领取。
  上海市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成立后,围棋活动愈发丰富。职业比赛倡棋杯、业余比赛陈毅杯及世界大学生围棋锦标赛相继于2004年、2011年、2014年创办,在偏远地区成立“陈毅爱心围棋教室”以普及围棋的事业也自2011年起形成规模。应昌期逝后二十年,台北、上海两处基金会仍然按照他的设计有序运行,他的子女都谨遵父嘱,不曾动过基金会的一分钱。
  2013年、2016年,年轻的中国棋手范廷钰、唐韦星相继拿到第七、八届应氏杯冠军,成为中国围棋崛起的明证。应昌期去世那年,范廷钰仅仅一岁。这让人由衷感佩应昌期对围棋发展的眼光和他为推动围棋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应昌期以一己之力开启了围棋世界大赛时代,间接带动了韩国围棋、中国围棋以及其他各地围棋的繁荣兴旺;他使棋界认识到规则科学化、体系化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国围棋规则的改革进步;他为棋界引入了基金会模式,创造了围棋事业永续发展的一条路径。他在围棋界各个领域的发明与创新,尊重与提倡,都值得后来者去解读和领略,继承和发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7 20:46 , Processed in 0.2214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