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4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复制链接]

2655

主题

3031

帖子

976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01:4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立秋(8月7日 9时06分)
8月7日,立秋。二十四节气过半,孟秋正式开始。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虽是立秋,但暑气并未消退,40天“豪华版”三伏仍在继续。秋风起,蟹脚痒,还有时日,然而草木已在孕育果实,收获的季节即将来临。
立秋
太阳黄经135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不知不觉已是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宋时立秋这天,栽在盆里的梧桐被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高声奏道:“秋来了”,梧桐便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此谓落叶知秋,梧桐成为报秋的使者。
秋天是个收获与消散的时节,果实落地庄稼成熟,花朵凋零树叶枯黄,跟走走停停的人生颇有些相似。
清爽尚且不足,但天渐高云渐淡,人们也要收敛神气,休争闲气,以适应秋日的容平之气。
立秋三候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不同于暑天中的热浪滚滚,清爽的凉风时至,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待夜凉人静之时,明月如霜,佳音如梦,万重青山秋生起,一镰勾月入江中。
一候,凉风至丨“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立秋至,北风起,吹走盛夏酷暑里的热风,带给人们一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凉风来,露珠晶莹变白。东汉刘熙的《释名》释露为"虑",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将凋零而忧,由此“露红凝艳数千枝”,亦成一种壮美悲怆。
三候,寒蝉鸣丨碧树未摇落,寒蝉已悲鸣。寒蝉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感阴而鸣。是因蝉秋凉后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的变声凄切。
|立秋·诗词|
秋风词
李白 · (唐)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山居秋暝
王维 ·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词
刘禹锡 ·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立秋
刘翰 · (宋)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习俗
“立秋”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那么自古以来,立秋在民间又有着怎样的风俗呢?
贴秋膘丨人在盛暑往往食欲不佳,立秋的凉风一起便要补回些斤两,顺便为冬天储存能量,人们把这叫“贴秋膘”。贴秋膘自然要吃肉。汪曾祺写立秋吃烤肉,将羊肉切成薄片,大火烤着,一屋子人足鄧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满屋子的烤肉香。
戴楸叶丨老北京习俗,立秋日戴楸叶,妇女儿童以楸叶剪成花样,取其秋意。
“啃秋”丨自古以来,人们会在立秋前一日啃西瓜,所以叫啃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立秋养生
补肺防燥
立秋后,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多吃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如莲子、百合、银耳、南瓜、枇杷等。如有脾胃功能虚弱、容易消化不良的朋友,可以多吃茯苓、芡实、山药、小米、白扁豆等。
防暑化湿
今年“三伏天”长达40天,即使立秋,天气依然非常炎热,所以仍需防暑养心、健脾化湿。平时可多吃丝瓜、莲藕、冬瓜、荷叶等,还可选用三豆饮(薏苡仁30克、绿豆30克、赤小豆30克)常服。
少辛多酸
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建议立秋后尽量少吃生姜、辣椒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以助养肺,如番茄、乌梅、葡萄、菠萝等。
适度运动
秋高气爽之时,适宜各种运动锻炼。但是如有骨关节炎的患者,则不适宜登山运动。有心脑血管慢性病的患者,需量力而行。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早卧早起
进入秋季,在养生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立秋后,夜间气温逐渐凉爽,人体会相对容易入睡,睡前梳头、听舒缓音乐等,可提早入睡,睡眠质量也可相应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27 10:43 , Processed in 0.3101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