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3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她1米65,却是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吴京、胡歌都是她迷弟…...

[复制链接]

2604

主题

2749

帖子

923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2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11:0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一小假期,丘胖去看了《攀登者》。

第二次登顶珠峰的时候,有个藏族姑娘“黑牡丹”给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影片虽对黑牡丹着墨不多,实际上,她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位登上珠峰的女性!

她本人的故事,已经足够精彩,不需要去当谁的陪衬。一生壮阔,向美而生。她就是潘多。




介绍潘多之前,我们先简单讲讲“攀登”的大背景:1953年,尼泊尔从南坡登顶珠峰。

珠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界,关于珠峰的归属,尼泊尔不止一次提出质疑:“你们中国人都没登上过珠峰,凭什么说它是你们国家的?”

关乎国家领土与民族尊严,为此,体委主任贺龙组织成立了中国登山协会。没技术,没经验,就去跟苏联学,两国合作登顶珠峰。

结果后来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人拍拍屁股走了,还撤回了全部物资。

咋办?还干不干?

贺龙当即拍板:“干!咱们自己干!任何人都休想卡中国人的脖子!”

于是有了1960年,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人成功登顶。


(上图)1960年6月7日,中国登山队队员(右起)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凯旋回到拉萨时,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下图)2010年5月31日,(右起)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50周年座谈会时合影。

却留下了两点遗憾:

1. 摄影机不慎遗失,没录下影像资料;

2. 珠峰顶不像电影《攀登者》里那样,随便就能挖出个坑,坑里还有化石。真正的珠峰顶,根本找不到可以埋东西的地方,所以国旗和毛主席的半身像,被埋在了距峰顶50米处。

这两点遗憾,也成了外国质疑“中国人没登上珠峰”的借口。

为了雪耻,1974年,中国再次组建登山队。

这次任务更重了:除了爬上去,还要测量高度,还要男女合作登顶。

经历千难万险,1975年,9名运动员圆满完成任务,将五星红旗插在了珠峰顶端。

这9人中有一位女登山员,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登顶珠峰的“女子第一人”!她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潘多。


潘多




“潘多”不姓潘,1939年,她出生于藏族一农奴家庭。

农奴在旧社会地位极低,简单概括:“像猪像狗,就是不像个人。”

幸运的是,潘多出生时,旧西藏即将走向灭亡,农奴也即将迎来解放。

在这个背景下,父母给她取名“潘多”,藏语“有用的”之意。希望女儿不要当家庭的负担,成为一个能干活、有用的人。

潘多8岁时,父亲去世,家里的天塌了。

可日子还要继续,潘多便与母亲一路乞讨,逃到了父亲的老家。

吃馊饭冷菜,被打骂欺负,对于潘多是常有的事儿。

潘多却很坚强。在咬硬梆梆的馊馒头时,在被人拳打脚踢护食时,她咬牙发誓:“既然我还活在这个世上,我就得活出个人样来!”

织氆氇、放牛羊、当背夫……年纪轻轻扛起生活的重担,别人一辈子都吃不到的苦,潘多短短十几年就吃够了!


再后来,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去世了。潘多孤苦无依,在母亲朋友的帮助下,找了份“种菜工”的活计。

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曾受过的苦,也终会照亮你未来的路。

1959年,中国登山队队长来挑登山队员。

潘多以为他们是来“招兵”的,她心想:当了兵肯定不愁吃不饱饭吧?就去试了试。这一试,就成了中国登山队的正式成员。

本以为可以跟过去的苦日子say goodbye了,谁知迎面袭来的又是新一波狂风暴雨。

负重长跑、举重跳马、魔鬼训练、生死考验,潘多一一挺过了,在所有人被虐到哭的日子里,潘多愣是没喊过一声苦。


甚至在负重长跑时,她为了提高难度,还偷偷往口袋里加石头。

就这样,潘多一路开挂,先后征服了好几座“地狱”雪山,一次次打破女子登山的记录。

记得在登公格尔九别峰时,突遇雪崩,雪片排山倒海般席卷而来,5名队友不幸遇难。潘多被埋,身受重伤,可她从未放弃过生的希望,跟死神搏斗。

她死撑着一口气:“既然我还没死,就要好好活下去,活出个人样来!”

人生路漫漫,那些受过的伤,终会长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然而在珠峰面前,潘多受过的苦难,到底只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在登山中,最可怕的其实不是雪崩、暴风雪这种强大的自然危机,而是一个小小的“不舒服”,都随时可能要了你的命。

海拔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含氧量越少,人体越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在平原,人体血液含氧量达95%以上;海拔上了3000米,含氧量就能降到80%,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更何况潘多要征服的,是海拔近9000米的珠峰!

然而,自小养成的“拼命劲儿”,告诉潘多不能退缩。

1974年,“中国男女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组建,潘多任副队长。

那时的她,已经30多岁了,是3个孩子的母亲,小女儿还在哺乳期。

潘多当然舍不得错过孩子的成长,但攀登珠峰是她毕生的梦想,更事关国家的领土和尊严,国家面前,任何事都要为之让路!


潘多把孩子交给家人照顾,毅然前往集训队苦练。而进山之前,她被查出怀孕,为此专门去做了人工流产手术。

因为身体原因,潘多被分到运输队,负责后勤工作。可很多年轻队员高反强烈,无力登山。只好重新编队,把潘多编进了突击队。

爬到8600米时,突遇暴风雪,粮食又不够,只能撤回大本营。而那时,队伍中只剩下3位女队员了。

其中一位因喉咙发炎、呼吸困难导致休克,被迫下撤;另一位则因高压锅爆炸,被滚水烫伤脚面,行走不得,被迫下撤。

等队伍重组完成,只剩下了潘多一位女队员。

寒风凛冽,暴雪肆虐,氧气不足……潘多高反严重,只能蜷缩在帐篷里,保存体力。


呼吸困难,头晕恶心,东西吃一口吐一口,吐了还得继续吃。带的法国面包硬的像石头,咖啡巧克力更难以下咽,这样的日子,潘多足足撑了三天。

后来回想起那“绝望到死”的情形,潘多说:“只能硬抗,心里还幻想着青稞糌粑和奶酪……”

因为寒冷,潘多两只脚足足有5个脚趾被冻伤,从红肿到发黑,为了防止扩散,她生生将其截掉……

她心里一直赌着一口气:“既然没死,就不能白白活着!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要让全世界看到,让质疑者无话可说!”

为了祖国,为了队友,哪怕还剩一口气,她也要爬上去!她是潘多,活着唯一的理想,就是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她赌赢了!


图为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女运动员潘多和8名男运动员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这是潘多(左四)从珠峰返抵大本营时的照片。




登顶珠峰究竟有多难?没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但我们可以想象那种艰难:最后500米,在平地上只用几分钟,登山队员足足走了8个小时!

有多绝望?山顶就在眼前,可你走不过去。在海拔8000米以上,身上带一颗糖,都会觉得有千斤重。

到“第二台阶”时,岩石近乎垂直,高度足足有二三十米,“连飞鸟都无法逾越”。

所有人筋疲力尽,费力支起金属梯,一个个爬上去。后来,这架梯子被留在了原地,被世界誉为“中国梯”。

而在1960年,爬到第二台阶时,没有梯子,是三位队员用身体架起了人梯,其中一位队员还因光脚攀爬被冻伤,生生切去了两个脚跟。


峰回路转处,见柳暗花明。走过最难的一段路后,9名队员终于在1975年5月27日14时30分,登顶珠峰!

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五星红旗高高举起,冲着首都的方向,高喊“祖国万岁!”

一边喊,一边哭,心里那种激动又委屈的情绪,形容不出。

登顶后,潘多在雪地里足足躺了40多分钟,只为配合做心电图测试,验证男性和女性在登顶后的身体差异。

而那份心电图记录,至今仍是全世界唯一一例;潘多的“攀登”之路,也至此达到巅峰。

登顶成功后,举国沸腾。当天《人民日报》头条是这样写的:我国登山队再次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一名女运动员世界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显示我国妇女无高不可攀的革命精神。那就是“潘多精神”!




登顶珠峰的励志故事到此就讲完了。然而,潘多“有用”的一生,并未就此停步。

潘多成了功臣,国家体恤她,分配她去山清水秀的无锡工作。说是工作,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她就是去“养老”的。

可潘多愣是把“登山精神”带到了工作中。

她是藏族人,听不懂江南的吴侬软语,沟通都是问题。可她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天天学,夜夜练,竟很快攻克了语言难关。

她出任学校校长,实施“攀登教育”,用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劲头鼓舞着每一个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潘多还成了光荣的8名护旗手之一……


而她这一生最了不起的,不是成功挑战了世界最高峰,而是用攀登精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人间处处是她的山顶,她真正成了“有用的人”,她走过的每一步路,也都算了数。

2014年3月31日,潘多因糖尿病并发症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5岁。

过去,每次执行登山任务前,她都会写好一封遗书。

如今,她用一生波澜壮阔,向美而生,给世界留下了一封最美的遗书——“既然还活在这个世上,就得努力活出个人样来,哪怕前有险滩,哪怕道阻且长!”


记得刚登上珠峰时,潘多心想:“人可真伟大,可以把这么高的山踩在脚下。但反过来想,也正是因为山在下面托着,人才能站得那么高。所以学会与山相处,很重要。”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像潘多一样顽强的人类,可以战胜无数苦难。但反过来想,也正是因为苦难在后面逼着,人才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所以,学会与苦难相处,很重要!


从贫穷受苦的“农奴之女”到登顶珠峰的“女子第一人”,潘多用一种“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向美而生,让世人看到了与生活、与苦难和解的正确方式,也让世人感染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姿态。

如同绽放在莽莽冰川的雪莲,坚韧顽强,馥郁芬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9-28 17:36 , Processed in 0.6464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