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6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淮海战役中,为何敢将中野置于危险境地?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11:0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潮/文)在继续阐述分析我军淮海战役指挥决策过程之前,有必要在此阐述一下淮海战役开始时,有关中野和华野某些作战情况,回答一些人对战役进程的两个猜测性问题。一是战役发起时中野的部署是否得当的问题;二是敌军黄百韬兵团有无可能不在碾庄被包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陈邓指挥的中野四个纵队,在战役开始时是否部署不当?根据电报文献可知,陈邓指挥的中野四个纵队,在战役开始时的首歼目标,是敌刘汝明四绥区的两个军,计划歼敌地点是在陇海线上的商丘以东地区。
而实际上,刘汝明所部在此之前,已经乘火车沿陇海线到徐州,再转津浦线南下到了蚌埠以北地区。对于刘汝明部的车运南下,无论是军委还是华野和中野,都没有获得有关的情报,因此中野对刘汝明部位置的判断有误。但是,打刘汝明并不是中野战役开始时的唯一目标。根据前面所述,中野此时担负的任务有多重性,要牵制邱清泉兵团、要攻歼刘汝明四绥区、要攻取宿县斩断徐蚌、要攻歼孙元良兵团……
而与此同时,中野的态势则不是很有利,四个纵队中的三个正在向永城地区集结的行军之中,九纵正在不顾疲劳,沿陇海线急行军赶往战场。任务的多重性和部队的分散,增加了部署的难度,使指挥员的决心很不容易下。
陇海线
陈邓最后是采用了一个很有弹性的部署,三个纵队在行进间面向东北做扇形展开,扇形的北侧是中野一纵向陇海线上的商丘地区进击,既能向北在陇海线上攻歼可能在那里的刘汝明部(实际歼灭了米文和的181师),也能迅速转向东面沿陇海线追击正在向徐州收缩的邱清泉兵团;扇形的东北侧是中野四纵,用以切断可能沿陇海线西撤的敌四绥区部队(实际上就是米文和的181师)与砀山、黄口一带准备收缩徐州的邱清泉兵团之间的联系,并争取追歼撤退的邱清泉兵团(实际上歼灭邱清泉兵团后尾的部队)。
扇形的南侧,则是处于机动位置向东展开的中野三纵,可根据北侧战况的变化,或北向加入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战斗(攻歼邱清泉兵团),或向东南斩断徐蚌线、攻克宿县并迎击可能沿徐蚌线北援的孙元良兵团(实际上攻克宿县斩断了徐蚌线,因孙元良兵团车运徐州,只歼灭了孙兵团的后卫部队),从开封方向赶来的中野九纵,则是具体战况或在商丘地区加入歼击陇海线之敌的战斗,或越过商丘地区与三纵一同直扑徐蚌线,斩断徐蚌线并阻击、围歼想徐州增援的孙元良兵团(实际上斩断了徐蚌线,截击歼灭了孙元良兵团的一部分)。
战役一开始,中野这样的一个战果,令现在读史的某些人,认为中野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很不成功,甚至用华野追击包围黄百韬兵团的成功加以对比,贬低中野没有对华野的作战起到足够的配合作用,比如研究粟裕的某个专家就持这个看法。
这种认识是很肤浅的,完全脱离了整体战役的大局。事实上,华野包围黄百韬兵团,虽然是淮海战役开始时的一大重点目标,但并不能代表战役第一阶段的最高目标。因为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所面对的,是敌军整个的徐州重兵集团。
而中野在第一阶段斩断徐蚌线,则正是在整体上完成了中野和华野直接的战役配合,使得孤立进而歼灭敌军整个徐州集团这一整体战役布局,得以完整地实现。
如果中野真如某些人所臆想的那样,直接从陇海线东进攻击邱清泉兵团甚至攻击徐州,虽然可以牵制邱清泉兵团的东援黄百韬兵团,使华野歼灭黄百韬兵团更为顺利,但那样也仅是斩断了敌军徐州重兵集团的一翼,不能在战略上达成孤立进而包围整个敌徐州集团的目标。那么,整个淮海战役甚至有可能会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电影《大决战》截图

还有一个客观情况的存在,是很少为人所注意到的。在淮海战役发起前和发起的那个时间时段,徐州以西的陇海线和徐州以南的徐蚌线,不但都掌握在国民党军手中,而且都是可通车的。所以,当时国民党军队利用这两段可通车的优势,加快了部队的运动。如刘汝明4绥区撤往蚌埠、邱清泉兵团回撤徐州、孙元良兵团北上徐州等等大兵团运动,都是主要是通过火车的车运进行的。
而依靠徒步长途行军赶赴战场的中野,在运动速度上就有很大的劣势,中野未能在陇海线上截住刘汝明和邱清泉、未能在徐蚌线上阻住元良的主力北上徐州,都与这个运动速度的劣势有关。
从这一点上也可看出,如果中野只沿陇海线去攻击徐州而没有斩断徐蚌线,则敌徐州重兵集团在东援黄百韬不成、而要实施总退却时,就有极大可能舍弃被围的黄百韬兵团,利用徐蚌线可通车的优势,将徐州主力迅速撤退到蚌埠,逃出中野和华野的战略包围。
所以,从这一点上看,也可看出中野在淮海战役开始时的几个作战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还是斩断徐蚌线,攻歼刘汝明、邱清泉和孙元良这几个目标,虽然都能够牵制敌军增援黄百韬兵团,对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更为有利,但从全战役的整体态势布局上,都远不如斩断徐蚌线的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此时中野在徐州以西和徐蚌线上4个纵队的总兵力(另有3个纵队在牵制黄维兵团,尚未进入淮海战场),对比当面之敌处于相对劣势,敌军有集中三四个兵团攻击中野的可能。杜聿明到徐州后,也的确提出过集中徐州优势兵力先驱逐中野,然后再东援黄百韬兵团的方案。杜提出这一方案的主要依据,就是徐州各兵团兵力相对集中,不需做出较大调整就可投入对中野的攻击。由此可见,当时的中野为完成在徐州以西的牵制作战,已经不惜将自身放在一个相对危险的境地了。
然而,毛泽东和刘陈邓为何敢于将中野摆在这样一个相对危险的境地呢?这就涉及到在战争中对敌我强弱优劣如何具体认识的问题了。战争中的强弱优劣,都是相对而言并在具体条件下可产生转化的,能够从总体上洞悉这种相对性和转化的指挥者,才能够摆脱教条性的认知,真正把握战争的内在规律。
以当时淮海战役的总体而言,中野以劣势在徐州以西做牵制性作战,如果敌军集中徐州重兵向西攻击中野,则反而无力东援被华野包围的黄百韬兵团,这恰恰就使得中野的牵制作用发挥到了最大,可极大地减轻华野歼灭黄百韬兵团的阻援压力,进而加快歼灭黄百韬兵团的进程;另一方面,华野如果迅速歼灭黄百韬兵团,就可乘势从东面进逼徐州,迫使攻击中野的敌军重兵回援,这就又对中野的作战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援。
也正是由于中野与华野之间,有着这种相互配合的作用,就使得刘峙等人不能同意杜聿明先集中兵力攻击中野的计划。由此可见,毛泽东和刘陈邓之所以敢于对中野做出这种貌似危险的战役部署,就在于他们作为战役的指挥者,已经看到了华野中野两大战略集团,在此次战役中完全能够达成紧密的相互配合,而敌军则是顾此失彼,想攻击中野,则黄百韬兵团必然危在旦夕;想救援黄百韬兵团,则不得不坐视战役中枢徐蚌线被中野切断。全战役的主动权,从一开始就被我军牢牢掌握了。
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
第二个问题,是有人提出黄百韬兵团撤退时,有无可能不在碾庄地区略作停留,迅速通过曹八集想徐州靠拢,从而逃脱被华野包围的命运?某些读史的人不知是出于何种心态,将黄百韬兵团被包围的情况,归咎于国民党军自己犯了某个错误,暗示华野能包围黄百韬仅是一种偶然或侥幸。类似的提问不但对黄百韬兵团被消灭这一段战史提出,对华野在孟良崮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同样也有提出。在此,我仅就黄百韬兵团的情况做一论述,对整编74师的被歼灭,当另撰文论述。
认为黄百韬兵团可不在碾庄停留、避免被华野包围的猜测,其实是出于对战术知识缺乏专业性的了解所致。如果能仔细看看黄百韬兵团撤退时5个军的位置变化,就可以看出黄百韬兵团实际的运动轨迹,从而就知道为什么黄百韬兵团会在碾庄这个特定地点被包围了。
古德里安说过,一支部队的运动速度,是由该部队中运动速度最慢的部分所决定的。这就是说,一支部队中的各个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这支部队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黄百韬兵团辖有5个军,撤退时不能是5个军各走各路,而是要作为一个整体的兵团统一运动。事实上,由于黄百韬兵团自东向西撤退,华野主力自北向南进攻,所以黄百韬兵团的撤退路线,是危险的侧敌运动态势。所以,他就不可能采用旅次行军那样的一路纵队直线运动,必须是各军交替掩护的撤退部署。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黄百韬兵团这一路是怎么进行交替掩护的,也就清楚他为什么要在碾庄停留了。
11月5日,黄百韬从徐州回到新安镇的兵团指挥部,原于2日开往海州划归九绥区指挥的100军重新划归黄百韬指挥,于当日回到新安镇;6日原归九绥区序列的44军从海州到达新安镇,当日夜间华野占领新安镇北面的鄢城;7日凌晨3时,黄百韬兵团从新安镇开始撤退, 63军向南单独去窑湾渡河,其他4个军都要通过运河铁桥。走在最前面的,是64军和兵团部,25军和100军在左右两侧后担任掩护,44军在兵团部和64军后面,25军完成掩护后,在44军后面跟进,100军跟在25军后面。
8日上午,64军和兵团部最先通过运河铁桥,44军通过25军和100军的掩护地段,随后通过运河铁桥,然后担负掩护任务的25军和100军才相继撤退。这一段路程,新安镇到运河铁桥就是第一个交替点,原本在最后面的44军走到了25军和100军的前面,100军则变成了在最后的部队,其中100军的44师于8日夜间最后通过运河铁桥。64军和兵团部到达碾庄后,就需要为后面的3个军提供掩护,而不能单独继续前行,否则后面那3个军就将被华野追击和侧击的部队切断。所以,碾庄就是黄百韬兵团交替掩护撤退的第二个交替点!
正因为碾庄是第二个交替点,所以黄百韬兵团就必须在此停留,才能调整已呈混乱的行军序列,继续进行交替掩护撤退。这一必然性,从各个军到达碾庄转为环形防御的不同位置就可以看出来:走在最前面、最先到达碾庄的64军,防区是碾庄以东,而过河后走在最后面的100军,防区却在碾庄西面,走在全兵团最后的100军,此时已经变成了走在全兵团最前面的部队了!
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截图
黄百韬兵团到达碾庄后,原走在最后面的100军44师8日夜间在碾庄以东、赵墩以西宿营,9日晨没有在碾庄停留,穿过碾庄直奔徐州(该师的任务是回徐州整补),成为全兵团走在最前面的部队。而44师当日中午时就在八义集遭到华野13纵的阻击和包围,这时黄百韬兵团的主力还都在碾庄地区。参照以上的行军序列和时间就可以看出,黄百韬兵团的主力,不可能早于9日下午到达八义集,自然也就没有逃脱被华野包围的任何机会了。
八义集原是李弥兵团的防区,在后来总结“徐蚌会战”的资料中,国民党方面有人认为刘峙不应于11月8日令李弥兵团撤退徐州,这样黄百韬兵团就不至于被华野包围。这种说法,也是脱离了当时历史事实的。8日贾汪3绥区何基沣、张克侠率59军、77军起义后,徐州东北面完全暴露,而这时邱清泉兵团还在徐州以西的砀山、黄口,整个徐州就只有一个军的守备力量!
所以,刘峙才不得不紧急调用徐州最近的李弥兵团回援徐州。同时,贾汪起义让开的通道,也令我军得以迅速南下,及时渡过八义集、碾庄以北地区的运河与不老河,截断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八义集的李弥兵团不退徐州,则很有可能被华野的运西部队截断和包围(粟陈张7日电报中对这种情况已有预案),不但接应不了黄百韬兵团,甚至会陷入自身难保的境地。
从上述实际战况可知,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一开始,就已经陷入了绝对的全线被动之中,空有兵力庞大的野战兵团,却始终无法形成合力,顾此失彼穷于应付,面临被各个击破的局面无法摆脱。11日杜聿明到任接手全战役指挥后,虽然穷思极虑一再企图摆脱被动,但仍旧处处受制无力回天。这也验证了克劳塞维茨阐述过的另一条作战规律:在展开阶段所犯的错误,是最难弥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17 06:15 , Processed in 0.606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