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出英雄。 按照现行政策,大多数人到了60岁就可以退休,过起无忧无虑的生活了。 但在71年前,有一个人60岁的老人却穿上了军装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 这个在今天看来仍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当时更显可贵。 因为,根据史料,1950年中国人均寿命为41岁左右。当时60岁的人与今天60岁的人比起来,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 这个60岁参加八路军的人叫蒋维平,河北(今北京)房山人,1878年出生。据说,早年曾先后在李鸿章、袁世凯、祺瑞部等人的部队当兵,并在北洋军中当过副团长。卢沟桥事变时在宋哲元第29军第三师管马处工作。后来回到家乡行医务农,并开起了药店。 蒋维平的军装照
1938年2月,八路军第129师359旅挺进平西,时年60岁的蒋维平关闭药店,带着药品和器械参加了八路军。他当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房良县九区救国会主任。后来又回到三五九旅下属的一个团当制药厂厂长。 当时部队医护人员和药品奇缺,蒋维平不顾年事已高一边苦心钻研医学,一边带领医务人员翻山越岭采集中草药,配制药品,有效的缓解了部队药品奇缺的现状。 大生产运动中,蒋维平担任南泥湾九龙泉719团农场场长。60多岁的他,带领全场官兵开荒400多亩,不仅当年实现了粮食自给,还上缴公粮2.88万公斤,把农场建成了359旅的第一模范农场。 蒋维平的大胡子在一群年轻战友中间格外显眼
由于成绩突出,蒋维平被评为了三五九旅劳动英雄和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参加了延安的群英会。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参议长谢觉哉还赠给他一首诗:兵农礼乐般般会,手脚心神件件优。九州踏遍归玄圃,花果山中一老猴。 1946年7月, 蒋维平重新回到军医岗位,担任八路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分院副院长。在随后的战斗中主动要求参加战地救护工作。部队领导看到他实在年龄大了,不忍心其留在前线,先后将他调到后方当学校校长和生产合作总社副科长。 新中国成立后,蒋维平担任北京军区第二五一医院副院长。1950年9月,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1年8月以后,历任察哈尔军区直属医院、华北军区张家口医院、北京军区张家口第251医院、中国国际白求恩和平医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和三级独立自由、 三级解放勋章。 授衔时,他已77岁高龄,是解放军历史上授衔年龄最大的中校。由于其特殊经历,在军容严整的解放军中,他被特批可以蓄胡须。于是,便有了我们在照片上看到了极其少见的白须飘飘的大胡子军人。 蒋维平作为英模代表参加会议
蒋维平的经历既充满了传奇色彩,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同时,也隐含了解放军在战争年代的制胜密码。 虽然,由于年龄原因,蒋维平更多的时候从事的是医疗和生产类的工作,并没有像年轻战士一样上阵杀敌,但其牺牲奉献的精神和在民族蒙难时所体现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