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帝国日落——从英国视角解读敦刻尔克大撤退

[复制链接]

879

主题

1183

帖子

39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3 01:3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的主角之一。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1940年春季德军凌厉的攻势下狼狈撤离欧洲大陆,不仅意味着英法联军在战场上的完全失败,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个老牌帝国退出世界中心的最后背影。
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表面上看来仍是十分风光,不仅以战胜国身份参与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还与法国一起主导了国际联盟。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英国在一战后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首先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英国的国际地位严重下滑,美国与苏俄两强崛起,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取英国而代之的前景已经隐约可见。
其次在英国的各个殖民地,一战后的“民族自决”原则开始激发殖民地人民心中的民族主义情绪,英国已经不能从容掌控它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最后在英国国内,一战使得英国损失惨重,经济在艰难复苏的道路上又不巧遭遇1930年代初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显然,大英帝国的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继续称霸世界的雄心。
英国远征军在撤退前最后看了一眼法国的海岸线
如同一个落寞的贵族不得不卖掉他心爱的佩剑以养家糊口,英国为发展经济也不得不牺牲军备建设。没有军事力量做后盾的英国只能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解决各国间的争端,以尽力维持“和平”的局面,也尽力维持英国自己的霸权地位。在波诡云谲的20世纪30年代,英国维持“和平”的努力为德国在欧洲的扩张打开了方便之门。
就在英法美等国都忙于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而忽视军备之时,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开始疯狂扩张军备。面对野心勃勃的德国,英国限于国力不得不采取著名的“绥靖政策”,这一政策在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签署后达到顶峰。当英国首相张伯伦带着希特勒不再扩张的保证心满意足地从慕尼黑回到伦敦时,世界大战的阴云又一次笼罩在欧洲上空。
有不少论者都认为“绥靖政策”是英国在德国与苏联之间“两害相权取其轻”,将希特勒的德国“祸水东引”,让希特勒与斯大林鹬蚌相争,但“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作法恰恰从侧面证明英国无力控制欧洲的局势但又不希望与德国开战的虚弱状态。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随后德国掉转枪头进攻北欧。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绥靖政策”完全破产。尽管在“绥靖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英法牺牲中小国家换取一时偷安的作法为世人所不齿,但除因英国国力所限以外,还须知当时“绥靖政策”的实施是符合英国多数民众民意的。
以至于张伯伦在签订《慕尼黑协定》后返回伦敦时不仅受到英国民众的热烈欢迎,而且收到众多称赞其签约的信件。可见英国经历了一战的巨大战争创伤后,英国的主流民意是极度渴望延续和平、避免战争的。和平诚可贵,但不顾外界战争威胁的严峻形势盲目奢求和平则极其危险,主流民意并不代表就完全正确,真理在此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士兵们背着行囊,和队伍一起离开
随着“绥靖政策”的破产,主张对德强硬的丘吉尔获得了领导英国人民的机会。对于张伯伦及其“绥靖政策”,丘吉尔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在战争和耻辱之间让你选择,你选择了耻辱,可你最后还是要进行战争。”英国的“绥靖政策”是软弱的,可谓搬起石头最终还是砸到了自己的脚。如果要说“绥靖政策”有何积极作用,那可能就是为英法赢得了几年的战争准备时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英法并未利用1940年5月以前这几年的宝贵时光做好迎战德军的准备。
帝国日落
对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历史教科书和各种历史著作中多有评论,在此不再赘述。我想指出的是,英国民船在这次著名的撤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陈毅元帅的那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人民的作用似乎与淮海战役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中国人民是用小车推出了胜利,英国人民是用小船撤走了败军。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的确是任何战争都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英国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成功动员和征集了各种可用的英国民用船只参与撤军,才保证了30余万大军顺利及时地撤出。民用船只与军用船只不同,前者用途各异,但都以私人获取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后者则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命令,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最终目的。
可以想见有些英国船主是出于自愿为国奉献的精神而出船出力,也有些船主是被迫为之,但不管怎样,当无数小船出现在敦刻尔克海岸时,是一番令人动容的场景。它体现了英国人民的团结与抗争精神,值得弘扬。
尽管敦刻尔克大撤退避免了英国远征军被德军全歼的命运,但在世界大战中刚一亮相就以撤军收场对于英国来说显然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且在英国人心中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使得他们对重返欧洲大陆与德国决战心存畏惧。敦刻尔克大撤退以后,战场由陆上转移到空中,英国皇家空军与德国空军浴血奋战,随着希特勒放弃了进攻英国的念头调头向东对付苏联,英伦三岛转危为安,并成为反攻欧洲大陆的桥头堡。
自反法西斯同盟结成后,斯大林与罗斯福多次催促丘吉尔尽快在法国或北欧开辟欧洲大陆的新战场,流亡英国的法国人也对重返祖国跃跃欲试,英美为此多次协商,但英国在意的仍是保住它在海外的殖民地,对于反攻欧洲大陆则态度消极,因而直到1944年春苏军大举反攻,德国败象已露之时,欧洲第二战场才最终得以开辟。
在这次大撤退中,英军不顾法军径自撤退和英国船只优先撤走英军的举动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在此关键时刻自己的国家利益优先无可厚非,但置并肩作战的友军于不顾,在道义上显然说不过去。不知是不是因为受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先例的影响,在此后漫长的战争岁月中,英国陆军的“撤退”几乎成为常态,而且往往像敦刻尔克大撤退那样完全不顾友军安危,自顾自地快速“撤退”。
英军在缅甸的“撤退”成就了中国将军孙立人在仁安羌战役中的一战成名,但这样的“撤退”无疑是非常不负责任而且危险的,与英国合作的各国军队都多少因为英军的临阵“撤退”吃过亏。整个二战期间,除了蒙哥马利在北非对隆美尔的胜利以外,英军的战绩也显得乏善可陈。现代战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二战暴露了英国国力的虚弱,国力的虚弱在战场上加速暴露了英国政府自私自利的本性,而这一切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已经能够看出端倪。
几名士兵在海里挣扎,准备登船
二战中的英国早已不是维多利亚时代那个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的大富豪,而是一个家道中落,不得不精打细算,甚至是锱铢必较,勉为其难保住祖上遗产还死要面子的落魄商人。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20世纪40年代发生在法国西北部海岸边的两次载入人类史册的军事行动象征着世界霸主的易位。1940年6月结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扯掉了大英帝国最后的遮羞布,标志着大英帝国辉煌时代的彻底结束,英国自身难保,只能寄希望于大洋彼岸美国的力量。1944年6月开始的诺曼底登陆则标志着美国全面称霸世界的开始,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5-1-5 09:28 , Processed in 0.2125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